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利用2004年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集中的黑龙江省数据,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差法,以参合农民为处理组,非参合农民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农民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的自评健康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样本地区农民自评健康起到改善作用,但发挥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按人头支付"改革对参合农民门诊医疗费用控制的效果。方法:收集浦东新区"按人头支付"改革实施前、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数据以及35万参合农民2011—2012年1 160万门诊人次的就诊费用、补偿金额等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后,对于控制门诊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有明显作用,进而有利于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平衡。结论:目前,按人头支付改革仅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初步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如何激励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主动控费,制定配套政策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了解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数据,分析其费用负担和补偿受益情况,为医疗保险政策完善提供参考。方法:分层抽样法抽取陕西省41个县,调查数据来源于样本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填报数据,数据整理后采用SPSS统计描述分析。结果: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推进,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与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参合率在2009年及以后达到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参合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报销比重稳步提升,平均保持在50%,但次均住院费用快速增加,加上不合理的住院人次和基金的流向,削弱了参合农民补偿受益。结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革,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渐提高,总体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结构不合理,报销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还需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张歆 《卫生软科学》2005,19(5):300-302
利用亚洲基金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课题在云南省禄丰县的基线调查数据,比较分析参合农民 与自费农民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参合人群的门诊卫生服务及住院卫生服务的利用情 况均优于自费组;经济因素仍是制约农民住院服务利用的重要因素;农民的门诊就诊机构以村卫生室 为主,住院以县级医院为主,但参合农民对县以上级医疗机构的利用明显高于自费组。  相似文献   

5.
郭琳  胡红濮 《卫生软科学》2013,(12):723-729
[目的]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个人因素、经济因素、新农合制度因素和外界因素对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健康状况和教育程度显著影响了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率;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增加了住院医疗服务的利用率,但在提高门诊服务利用率上作用有限。[结论]新农合制度建设和运行效果取得了明显成效,参合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率明显提高,但仍面临报销手续繁琐、门诊服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建议扩大门诊覆盖范围,提高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参合者的教育程度,增加人力资本等措施提高新农合的卫生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门诊和住院的受益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提出建议。方法:以安徽省新农合为研究对象,对其运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农民受益情况并结合新农合制度的变化,对参合农民受益情况进行探析结果:2012年较2011年相比门诊和住院补偿人次均上升,门诊和住院实际补偿比均增长,数据显示参合农民受益面和收益水平都显著提高,但次均自付费用并未减少。结论:应通过加大新农合政策宣传,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实施大病保险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实证分析,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庭账户作用与意义进行准确定位,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从山西省选出两个试点县,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具体实施,用SPSS11.5对数据从门诊服务利用率、就诊费用、乡村医生行医行为及续保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家庭账户提高了农民参合积极性,减少了参合逆选择,提高了门诊服务利用和健康水平,改善了乡村卫生资源配置。结论:在实施中应发挥好家庭帐户的作用,以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纵向比较和分析2006—2010年湖南省某县农民参合情况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情况,了解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民疾病负担情况的变化,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医疗费用的控制、农民疾病负担的减轻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社区医学杂志》2006,4(2X):68-68
为使更多的参合农民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浙江省嵊州市对2006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互助医疗2种医疗保障制度在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的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2005年11月对陕西省镇安县高峰镇和铁厂镇的入户调查数据和样本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报表数据,贫困测量指标选用贫困发生率、贫困距指数、收入差距比率、森的贫困指数、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供给率。结果:农村互助医疗制度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的效果好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消门诊个人账户,对住院和门诊服务利用均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相似文献   

11.
军队医院兼具社会公益性和军事保障性的双重性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医疗公平所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军队医院是军队卫生机构开展新农合的前沿和重点,开展新农合对促进军队医院军地融合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善卫生服务可及性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陕西省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特征分数配比法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和未参保居民进行匹配,进而比较分析了参保和未参保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差别以及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的差别,评价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改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陕西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入户调查数据,以特征分数配比法匹配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和未参保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指数法和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了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但同时也扩大了低收入居民和高收入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差距。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门诊和住院服务均实施按一定比例报销的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14.
山东、宁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收入人群受益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收入组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费用。资料来源于山东和宁夏6个县家庭问卷调查,样本量为6147户和23036人。利用五分位法对居民进行分类和比较。结果表明,最低收入组居民参保率较平均水平低5%,低收入组参保居民较多利用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各收入组间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没有显著性差异,最低收入组参保居民得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额和补偿比较高收入组低,低收入组住院费用负担较重。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水平,完善农村利贫卫生政策,对于提高农村低收入居民受益程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结核病防治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结核病防治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为改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改善农民卫生服务状况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全国横断面问卷普查方法,结合利益相关者深度访谈,对全国结核病防治机构实施结核病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政策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结核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增加、经济负担减轻、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水平均有所提高。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结核病的补偿政策可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对该政策进一步完善可在更大范围内科学推广。  相似文献   

16.
农村患者医疗费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农村患者医疗费用变动的影响因素,探寻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措施。方法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两个区为例,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农村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在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就诊流向对次均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结论应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以控制农村患者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17.
主要通过理论及实证分析解释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表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要求较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费用,但由于我国医疗费用较高,从而降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水平,农民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避风险的作用下降,导致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需求不足。因此,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榆树市贫困与非贫困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参加情况、利用情况、花费情况、住院费用和补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评价新农合的实施效果和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乡镇143 322人,通过当地民政部门获取该3个乡镇的贫困人口名单,通过新农合管理系统获取该3个乡镇的就医情况,比较分析农村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新农合利用、花费和补偿情况。结果贫困人口门诊就诊率低于非贫困人口,住院率高于非贫困人口,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困参合人口门诊及慢性病就诊人数所占比例均较非贫困人口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困和非贫困参合人口门诊的次均费用和次均补偿金额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口住院次均费用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病方面,贫困组和非贫困组人口次均费用和次均补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口中住院患者住院天数和在三个级别医院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制定相关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时,应加大对高龄、丧偶这部分人群的补偿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农合住院补偿方案对居民住院机构选择的影响,为完善住院补偿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6024位农村居民进行了户调查;通过文献法,了解调查地区住院补偿方案设计现状。结果:调查居民住院机构以乡镇级和县级医疗机构为主;影响居民选择住院机构的因素包括:年龄、不同级别住院医疗机构补偿比差距、对新农合补偿方案的了解程度、人均纯收入。结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的不同、对新农合补偿方案的了解程度影响着居民的住院机构选择。因此,应逐步提高住院补偿水平,并对基层医疗机构设置较高补偿比,同时加强新农合补偿方案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寻求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方法。方法:对已有的相关文献、政策和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居民面临着更大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危机,目前,虽在进行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在内的制度建设,但由于探索时间较短,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改进。结论:今后应考虑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层次,做好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以及各项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