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睡眠时间与肥胖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2004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市3个城区和1个郊县社区里常住的35岁以上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对其中非肥胖[体质指数(BMI)〈28kg/m^2]人群开展为期3年的随访,于2007年7-10月进行评估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间与罹患肥胖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剔除基线调查时筛查出的肥胖人群(BMI≥28kg/m^2)后,样本人群为3936名,3年后共随访到2837名,随访率为72.1%。3年内新发生的肥胖患者为78人,累计发病率为2.7%。男女发病率(分别为2.3%和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居民平均睡眠时间为7.2h,睡眠时间不足(〈7h/d)和过长(≥9h/d)的比例分别为25.4%和7.3%。与睡眠时间为8h/d相比,睡眠时间不足罹患肥胖风险是其约2倍,睡眠过长是其1.5倍;但睡眠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了年龄和其他协变量后,睡眠时间≤5h和6h者发生肥胖的风险仍显著高于8h/d者(调整RR值分别为2.382,95%CI:1.121~5.063;2.072,95%CI:1.064~4.035);进一步调整基线腰围(WC)和臀围(HC),睡眠时间不足人群罹患肥胖风险有所降低,但差异仍有显著性(ρ〈0.05)。结论睡眠时间不足和过长均增加罹患肥胖的风险。睡眠时间可能是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居民每周看电视的现状及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来自南京地区的3个城区和2个乡村、年满35周岁并在当地居住满5年的常住人员。[结果]全市总的T2DM现患率为4.6%,其中城区为6.9%,乡村为1.5%。南京居民每周看电视时间平均为(12.3±10.1)h。与≤7h/周相比,看电视时间7.01~14h、﹥14h罹患的T2DM风险分别增加39.4%和77.8%(OR值分别为:OR=1.394,95%CI=1.031~1.884;OR=1.778,95%CI=1.304~2.424)。经多因素调整后,每周看电视时间﹥14h人群,T2DM的现患率仍显著高于≤7h者(调整OR值为:OR=1.472,95%CI=1.067~2.031)。[结论]研究表明,每周看电视时间越长,罹患T2DM的危险性也越大。说明减少静坐时间和加强体力活动的生活方式对预防T2DM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居民看电视时间与肥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江苏省南京市居民每周看电视时间与肥胖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2004年7月,选取南京市的3个城区和1个乡村的35岁~居民进行健康相关的横断面调查.对体质指数(BMI)<28的人群进行3年随访观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看电视时间(h/周)与罹患肥胖风险的关联.结果 基线调查时,BMI<28共3 936人;完成随访2 837人,随访率为72.1%.肥胖发病率为2.7%;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2.1%和3.3%.经年龄调整后,与≤7 h/周相比,看电视时间为7~14,>14 h/周者罹患肥胖的风险(RR)分别增加1.353和3.061倍.调整年龄和其他协变量后,看电视时间7~14,>14 h/周人群发生肥胖的风险仍高于≤7 h/周者,调整RR值分别为2.357,95%CI=1.126~4.934;3.639,95%CI=1.761~7.517;进一步调整基线BMI、腰围和臀围,看电视较长人群罹患肥胖风险有所降低,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调整,3年间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 h,男女性发生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2.3%和4.9%.结论 看电视时间越长,罹患肥胖的危险性越大,减少静坐时间和增加体力活动可预防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睡眠时间和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为降低和预防罹患T2DM行为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徐州市慢病基线调查时首次确诊的771例T2DM患者(病例组)为研究对象,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及现患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者。对照组为无T2DM者,排除标准同病例组。匹配条件按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性别、居住地、T2DM家族史4个方面,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匹配。一般人口学情况、生活行为、疾病史和体格检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睡眠时间通过研究对象自报告的模式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睡眠时间6 h比睡眠时间6~8 h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3.29倍(OR=4.29,95%CI:2.67~6.88),调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体质指数(BMI)、腰围和生活紧张度等混杂因素后,风险增加1.04倍(OR=2.04,95%CI:1.70~3.86)。睡眠时间8 h者与6~8 h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男性睡眠时间6 h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3.97倍(OR=4.97,95%CI:1.81~13.63),女性睡眠时间6 h者与T2DM无关联。结论睡眠时间不足使T2DM发生的风险增加,长期睡眠不足者应使生活规律化,按时作息,对T2DM的预防起着积极作用。女性睡眠时间与T2DM的发生风险未发现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重控制情况与新发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防治研究队列满足条件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比较随访体重控制在不同水平时DM的发病率,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体重控制情况与随访新发DM的关系.结果 3 168名研究对象中,有102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基线体重偏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的DM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4%、4.1%、5.5%、5.7%;基线体重正常、超重但随访转为肥胖的人群DM发病率分别为15.4%、7.2%,而随访体重保持或控制为正常的人群DM发病率仅为4.9%;多因素凋整后,以体重保持正常的人群为对照组,基线体重正常但随访转肥胖的人群发生DM的RR为4.09,95%CI为1.75~9.54,基线体重肥胖随访仍为肥胖的人群发生DM的RR为2.89,95%CI为1.54~5.42.结论 若随访人群的体重能有效控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将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检索CNKI、VIP、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Stata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数据分析。结果共13个研究,共205 315例,其中患病25 0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相关[RR=1.05,95%CI(1.01~1.10),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7 h时,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17%[RR=1.17,95%CI(1.07~1.27),P0.05];睡眠时间7~9 h,高血压发病风险为[RR=0.99,95%CI(0.83~1.18),P0.05];睡眠时间≥9 h,高血压发病风险为[RR=1.03,95%CI(0.97~1.09),P0.05]。参照睡眠时间8 h,剂量反应结果分别为:4 h:1.07(0.99~1.16);4.5 h:1.07(0.99~1.17);5 h:1.08(1.00~1.17);5.5 h:1.08(1.00~1.17);6 h:1.08(1.01~1.15);6.5 h:1.06(1.00~1.11);7 h:1.03(1.01~1.06);7.5 h:1.01(1.00~1.02);8 h:1.00(1.00~1.00);8.5 h:1.01(0.98~1.04);9 h::1.03(0.95~1.11);9.5 h:1.06(0.91~1.22);10 h:1.09(0.88~1.35)。结论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发病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睡眠时间异常会使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睡眠时间在7.5~8.5 h时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延安市郊区居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病现状,探讨生活行为方式对糖尿病患病的影响。方法 2016年7~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延安市郊区部分社区≥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指标采集,按照诊断标准对T2DM患者进行诊断。运用SAS软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行为方式与T2DM的相关性。结果延安市郊区≥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4.92%,男性患病率为5.25%,女性患病率为3.67%,两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中的甘油三酯偏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T2DM的可能危险因素,生活行为方式中的适度饮酒是T2DM的保护因素,睡眠时间异常是T2DM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6h或8h都会使T2DM患病率上升,在调整了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间异常使T2DM患病风险增加了2.5倍。结论饮酒和睡眠时间与T2DM存在相关,每月适度饮酒并保持合理的睡眠时间能降低T2DM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睡眠质量及时间与2型糖尿病风险交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并分析两者间对T2DM交互作用的强度.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3年3-5月调查9 622名徐州市社区常住居民,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T2DM的关系,通过Bootstrap法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以评价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T2DM患者和非T2DM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各组分及总分比较,除入睡时间和催眠药物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质量好者与睡眠质量差者相比、睡眠时间6~8h与睡眠时间<6h者相比,T2DM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非职业性体育活动、BMI等混杂因素后,睡眠质量差且睡眠时间<6h者与睡眠质量好且睡眠时间在6~8h者相比,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高3.78倍(OR=4.78,95%CI:3.32~6.99);睡眠质量差且睡眠时间>8h者,罹患T2DM的风险增加0.92倍(OR=1.92,95%CI:1.18 ~ 3.31);睡眠质量差合并每天睡眠时间<6 h对发生T2DM的交互作用分别为RERI=2.33 (95%CI:1.23~8.79),AP=0.67 (95%CI:0.21 ~ 0.83),S=6.87(95%CI:2.33~ 10.75);睡眠质量差合并每天睡眠时间>8h对发生T2DM的交互作用分别为RERI=0.33(95%CI:-0.12 ~ 1.13),AP=0.17(95%CI:-0.03 ~ 0.51),S=1.56(95%CI:0.76~2.74).结论 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时间短对罹患T2DM有正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回顾睡眠时间长短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发生相关性队列研究,通过meta分析研究睡眠时间长短与T2DM发生相关性,为预防T2DM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ProQuest、CNKI、万方、维普、SinoMed建库至2020年5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质量评价与提取资料。利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17项队列研究,共计737 002名成人。T2DM发生率短睡眠时间组(short sleep duration, SSD)(t≤6 h)4.73%,正常睡眠时间组(normal sleep duration, NSD)(6 h<t<9 h)4.39%,长睡眠时间组(long sleep duration, LSD)(t≥9 h)4.99%。meta分析显示SSD与NSD相比患T2DM风险增加(RR = 1.22,95% CI:1.15~1.29,P<0.001),LSD与NSD相比患T2DM风险增加(RR = 1.26,95% CI:1.15~1.39,P<0.001)。各研究间敏感性稳定,发表偏倚小。结论 SSD或LSD均增加T2DM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国15个省份城乡成年男性居民吸烟状况与睡眠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有完整吸烟状况和睡眠时间的18~64岁成年男性共计4419人,其中城市1713人(38.8%),农村2706人(61.2%)。依据调查对象是否吸烟以及吸烟者每日吸烟数量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吸烟、轻度吸烟(1~14支/d)、中度吸烟(15~24支/d)和重度吸烟(≥25支/d)4组。根据睡眠时间长短将研究对象的睡眠状况分为睡眠不足(<7 h/d)、睡眠适宜(≥7 h/d且<9 h/d)和睡眠过多(≥9 h/d)3类。利用两水平混合效应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成年男性吸烟状况和睡眠时间的关系。结果城乡男性的吸烟率分别为45.7%和53.8%。城乡男性重度吸烟者中,睡眠适宜的人群比例最低(分别为66.7%和68.1%),而睡眠不足人群比例最高(分别为15.3%和20.3%)。农村男性重度吸烟者的平均每日睡眠时间比不吸烟人群减少了0.21 h(β=-0.21,95%CI:-0.44~-0.01),且重度吸烟者患睡眠不足的风险是不吸烟人群的1.83倍(OR=1.83,95%CI:1.03~3.23)。结论重度吸烟与我国农村地区成年男性居民睡眠时间减少及睡眠不足的风险增加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张秋梅  李静 《职业与健康》2008,24(3):286-28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控制状况。方法选择2006年到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1例,其中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39例,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72例。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和血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HbAlc、血脂和血压的控制达标率为21.6%、8.1%和9.0%。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HbAlc检测结果明显低于未接受过教育者(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现状不容乐观,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佘丽燕  徐立  李俊粉 《职业与健康》2011,27(20):2391-2392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探讨用力肺活量(FVC)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肺功能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全部应用微型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分析FVC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FVC显著下降为88.8%±93.91%,健康对照组为96.25%±13.34%,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功能改变呈正相关,能够很好地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肺功能改变。结论 FVC可以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肺功能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5家医院2型糖尿病住院费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和就诊医院对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3家三级医院和2家二级医院2003年2095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国际疾病分类分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构成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21.6 d,次均住院费是5948.00元。三级医院的次均住院费用和西药费高于二级医院,分别是二级医院的1.3倍和1.2倍。2型糖尿病病足患者次均住院费最高。[结论]就诊医院和并发症情况增加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在加强对糖尿病防治研究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糖尿病卫生经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40岁以上居民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乌鲁木齐市6个维吾尔族居民较集中的社区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529人,按照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腰臀比超标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目前针对维吾尔族糖尿病患者应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血压、血脂和体重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海淀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静源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817-818,824
[目的]探讨海淀区糖尿病流行现况。[方法]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淀区18岁以上常住居民2773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海淀区糖尿病患病率为11.0%,空腹血糖受损率为5.7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趋势χ2=259.12,P﹤0.01),70岁以上组达23.60%,且与职业、文化程度、体重指数有关。文化程度越低、体重指数越高,糖尿病患病率越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18.56%,肥胖组达19.62%。糖尿病的知晓率、药物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2.95%、55.08%、23.61%。[结论]海淀区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较3年前有所升高,糖尿病的知晓率、药物治疗率、控制率无明显提高,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崂山区农村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4~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取法,对崂山区4个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的35岁以上农村居民1722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722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5.76%,标化率为16.60% IFG罹患率为14.63%,标化率为14.97%。糖尿病患病率、IFG罹患率,男性与女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P〈0.01) 不同街道患病率有明显差异(P〈0.01) 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升高(P〈0.01) 高血脂者为19.34%,血脂正常者为8.95%(P〈0.01)。[结论]崂山区35岁以上农村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于2004年3~11月选择164例社区的糖尿病病例和62例社区的正常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并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家族史OR为1.180(1.042~1.335),饮酒OR为2.748(1.132~6.668),食用油OR为3.398(1.467~7.873),甜食OR为3.045(1.446~6.414),饮用茶OR为2.551(1.213~5.361),抑郁OR为3.848(1.675~8.840)和焦虑OR为15.759(1.706~145.566)。[结论]糖尿病家族史、饮酒、食油、甜食、饮用茶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心理状况与2型糖尿病有一定相关性,但尚不明确其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静  邵亮 《职业与健康》2011,27(6):684-685
目的观察邢台市社区糖尿病教育前后糖尿病病人对糖尿病的认知及血糖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3个社区1 63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比较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以及教育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量血压(BP)和体重指数(BMI)指标。结果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认知以及血糖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教育使糖尿病病人认知程度提高,血糖相关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瑾 《职业与健康》2012,28(5):568-569,571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为社区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街道所属4个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中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匹配(1∶2)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可能的12个危险因素中与糖尿病发生有明显联系的危险因素有6个,保护因素有1个,家族史、父母身体肥胖、脑力劳动、自身超重及不良生活方式等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是遗传及环境因素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是常见慢性病,只有通过健康教育与社会预防才能得到适当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糖尿病并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信息学支持。[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5年10月莱阳中心医院住院病人中的糖尿病并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T2DM)病人293例,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67例,其中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伴外阴阴道似丝酵母菌病发生率最高。不同文化水平、经济收人的病人问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T2DM)伴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防治重点是围绝经期人群,关键是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