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方法: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采用混合Logit模型评估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每个属性的相对重要性以及不同特征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异质性。结果:居民偏好选择每年签约自付费用为20元、诊疗水平高、药品配备高、提供基本服务包及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上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分别为30.18%、20.95%、22.06%、14.55%、7.55%,不同特征居民偏好存在异质性。结论:加快推进医联体模式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适当放开医保政策对签约服务的用药限制,提供“菜单式服务”,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公立医院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岗位选择偏好,为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离散选择实验的方法编制问卷,选取山东省某大型医院工作不足一年与工作十年以上护理人员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混合Logit模型、支付意愿等方法分析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岗位选择意愿及水平。结果:随着工作年限的变化,护理人员岗位选择偏好由非经济属性向经济属性转变;编制这一属性受到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关注;经济属性对稳定护理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护理岗位选择偏好随工作年限的改变而改变,需针对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岗位需求,制定精准的培养方案,实现护理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患者对血液透析服务的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标签式离散选择实验方法设计问卷,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开展调查,构建混合Logit模型,对408份有效样本进行服务偏好研究。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对社区血液透析服务具有显著的负向偏好;患者倾向于向上转诊通道流畅有效、医生固定、交通时间20分钟、提供家庭线下随访的血液透析服务,为此分别愿意多支付92.08元、74.52元、47.64元、17.63元;随着服务属性水平累积改变,患者选择社区血液透析服务的概率持续提升。结论:流畅有效的向上转诊通道是患者选择社区透析服务的关键;建议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实现医疗同质化,保障患者安全;改善医患关系连续性,提高延续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国长期照护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为我国建立完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调研数据为例,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等计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从主观态度角度来看,护理费用、家属支付能力、保险观念、护理需求和慢性病认知均与长期照护保险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影响显著;(2)从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文化程度高的居民购买长期照护保险的意愿更高。结论:我国应充分考虑长期照护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护理机构多层次发展,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合作博弈分析法探讨失智老人长期照护社会支持系统。结果显示,将老年失智症患者照护纳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是决定该社会支持体系运行的关键。参考各地实践经验,从筹资与支付、服务提供、评估、监督及服务整合匹配几方面分析失智老人长期照护社会支持系统制度设计主要内容,从人才培养和标准研究方面提出保障机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严重程度疾病假设下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偏好、支付意愿及其就医需求。方法:利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设计问卷,抽取湖北省武汉市、贵州省贵阳市、河南省许昌市、上海市、江苏省泰州市、四川省成都市3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72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构建混合Logit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轻度慢病假设下,患者更倾向选择就医距离近、西医服务、意愿支付费用低、普通医生的就医方式(P<0.05);重度慢病假设下,患者更倾向于选择看专家、西医服务、专科服务、意愿支付费用低的就医方式(P<0.05)。结论:不论疾病轻重,老年慢病患者偏好接受西医服务并支付较低的费用。轻度慢病假设下,老年慢病患者偏好就近看普通医生;重度慢病假设下,患者就医偏好看专家,不介意距离远近。建议健全慢性病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中医药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乌鲁木齐市患慢性病与未患慢性病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务利用偏好和支付意愿差异,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供给对策,为政策制定者和健康管理机构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自编离散选择实验问卷,于2019年7-10月在乌鲁木齐市7个区展开问卷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抽样。获得的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Ngene 1.1.1软件实现离散选择实验正交设计,Stata 15.0软件建立Mixed Logit模型并进行支付意愿分析。[结果]患慢性病的居民更偏好公立医院健康管理部门和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与咨询或健康体检+健康干预的组合方案(P<0.05),不关注线上服务提供情况、中医药服务提供情况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提供情况。未患慢性病的居民更偏好公立医院健康管理部门、健康体检+健康教育与咨询或健康体检+健康干预、丰富的线上服务、有中医药服务和有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的组合方案(P<0.05)。相较于未患慢性病的居民,患慢性病的居民愿意为任意组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每年多支付529.24元。[结论]居民普遍偏好公立医院健康管理部门,不同健康状况的...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城市有广州市和深圳市。通过研究广州市、深圳市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对象、筹资标准、待遇给付、支付标准等方面,总结广州市与深圳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经验,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完善线上服务措施,构筑疫情常态化下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科学优化评定内容,提供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关注家庭照顾者,将喘息服务嵌入长期护理保险照护服务;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实施中预防服务的作用,注重中医药特色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保差异化报销政策下北京市居民就医流向的影响因素,为促进与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北京市550位参保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差异化医保报销下居民就医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结果:若参保人因常见病或多发病就医,门诊或者住院实施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时,分别有63.82%和59.09%的参保人认为该政策会影响其门诊或住院行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层服务能力对居民在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下的就医选择行为有显著作用(P<0.05)。结论:差异化医保补偿方式对居民基层就诊和住院有一定引导作用,但鉴于目前医保报销比例差距不明显,且易受个体经济状况、倾向特征和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异质性的影响,该政策不足以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10.
居民的支付意愿如何是影响母婴保健保偿制能滞顺利实施的关键性问题。用支付卡形式对4190名妇女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需方愿意参加保偿制,绝大多数妇女选择接受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服务,而且偏好大的服务包,40.7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包括所有服务项目在内的最大的服务包,其支付意愿为262.34元。  相似文献   

11.
长期护理保险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政策制定和服务经办流程复杂且矛盾突出。对此,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以成都市为例,从部门合作、公私整合、社会参与三方面剖析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行机制,提出改进策略:推动长期护理保险主体的行动整合,促进长期护理保险与长期照护服务的良性互动,发挥保险的需求拉动效应,持续优化照护服务促进政策,提升照护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北京市社区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及其护理服务提供的意愿,探讨北京市社区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购买/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制度设计、服务提供模式、保险给付方式等的选择,为促进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抽样方法,从北京市16个区抽取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406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31.8%的社区居民愿意购买/参与长期护理保险,41.1%的被访者保持中立态度,27.1%的被访者表示不愿意购买/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分析发现,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失能人员数量、长期护理保险了解程度对居民购买/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影响,且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社区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了解程度不高,且多数居民购买/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不明确,还处于中立态度,在长期护理服务模式上多数居民倾向于居家护理和社区居家护理,北京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加大政策宣传、实现覆盖范围的普及性、服务提供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完善老年服务和长期护理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元福利体系已经建成。本文认为与医疗有关的长期护理应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与生活有关的长期照料属私人事务,当私人在经济上和服务上不能提供有效供给时,政府需要"兜底线",瞄准对象,建立长期照护津贴制度,为弱势家庭提供长期生活照料的帮助;财政支出政策应由"补供方"为主转向"补需方"为主。文章认为现阶段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不适合中国国情,建议完善健康养老、积极养老政策降低失能概率;构建"支持和维护家庭"的养老和长期照护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利用的偏好,掌握不同人群的偏好异质性及特征,为基层医疗服务提升提供依据与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确定服务方式、服务类型、医疗费用、居民距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医生类别5个属性,运用离散选择实验引出偏好,运用潜在分类模型分析偏好。结果:在全国东、中、西部6个城市36个社区使用自制问卷调查2019名居民。受访者被分为经济型(37.79%)、专家型(34.17%)、综合型(27.29%)、随机型(0.75%)4个类别。为了获得专家服务和全科服务,受访者分别愿意多自付604.31元、237.25元,需要补贴202.12元才能更多提高中医服务的接受度。结论:居民对高质价优的医疗服务需求是医改的落脚点,需注重全人群的健康预防教育,增加低收入者的健康福利,引导全科医疗和中医服务在基层服务体系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湖北省荆门市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试点制度构建及近年运行状况,以期为长护险制度优化提供建议。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基于荆门市长护险基本运行情况的半结构式访谈和2017年7月-2019年6月8 712名长护险受益人赔付数据,整理政策内容和运行状况,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荆门市长护险采用制度全民覆盖,等级评定重度失能(<40分)为准入标准,差异化待遇支付和以全日居家护理为主的照护模式;受益人群中,73.2%选择全日居家护理服务,17.0%选择非全日居家护理服务,2017年7月-2019年5月人均护理费用支出为13 756.0元,其中人均保险统筹支出为11 086.0元(80.6%),人均自付费用为2670.0元(19.4%)。结论:荆门市长护险试点工作运行平稳,建议该试点在细化资金筹集标准,建立多样化服务给付体系和分级护理体系规范化等方面持续探索,以实现长护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安徽省城镇老人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选择偏好,为精准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方法,利用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方法确定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医生口碑和签约费用四个属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6个选择集。对安徽省城镇老人偏好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利用条件logit模型分析偏好结果。结果 共收集573个样本。安徽省城镇老人选择家庭医生服务首先考虑的是医生口碑,然后依次是签约费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城镇老人更倾向选择上门服务、基本服务叠加慢性病服务包、医生口碑好、签约费用低的家庭医生服务。相比口碑差的家庭医生,安徽省城镇老人愿意多支付156元签约费用选择口碑好的医生服务;相较基本服务包,城镇老人愿意多支付112元的签约费用获得在此基础上叠加的慢性病服务包。结论 医生口碑是安徽省城镇老人选择家庭医生服务最看重的属性。建议加快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着重提高家庭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以提高城镇老人家庭医生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变化对北京市高血压住院患者就医选择和医保基金流向的影响,为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借鉴患者就医选择行为研究成果,以2015—201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和市属医院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Anylogic平台进行多主体建模仿真实验。结果:提高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一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21.41%和21.82%;提高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二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35.06%和36.01%;提高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三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11.61%和14.90%。结论:北京市居民较强的支付能力冲销了医保差异化报销的影响,差异化报销在需求弹性小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的作用有限。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会影响居民个人自付水平,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和居民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知是重点。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 梳理当前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提供现状,并从服务环节涉及的各个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入 手,为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可行的监管对策。方法: 运用政策梳理、二次数据采集以及与关键知情人访谈的方法,为评 价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环节的成效、经验及潜在监管问题提供证据支撑。结果: 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共服务 失能老人55.58万人,每千名户籍老人可拥有10.25个养老护理员 (医疗照护)。制度设计中各类服务标准规范、细则和惩罚 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管APP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强化。结论: 对服务提供方增加规制并为护理机构赋权,同时,积极引入视 频监控、RFID电子标签等新技术,充分发挥信息化监管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欧洲典型国家长期照护现金支付的多样性,为我国发展长期照护现金支付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已有研究,构建三维分析框架(由谁、如何、在哪),采用比较视角分析欧洲九个国家长期照护的现金支付规则。结果:欧洲各国对长期照护现金支付的选择有不同的理解,现金支付对象具有普遍性,现金支付的成功实施需要有合理的制度设计和规则。结论:我国应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合理设计现金支付受益规则,为失能人员提供专业支持。  相似文献   

20.
探索建立医疗保健消费券制度,有助于实现这样的目标:用政府为居民购买服务的方式完善由需方支付的社区卫生服务,建立由居民根据需要选择家庭医生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