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同步放疗联合替吉奥(CCRT)对比单纯放疗(RT)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3个研究1693例患者纳入研究。结果显示,CCRT能提高完全缓解率(OR=2.08,95%CI为1.66~2.61,P<0.001)、部分缓解率(OR=1.31,95%CI为1.08~1.60,P=0.007)及总有效率(OR=2.99,95%CI为2.37~3.77,P<0.001)。同时,CCRT能提高1年生存率(OR=2.56,95%CI为1.94~3.38,P<0.001)和2年生存率(OR=2.33,95%CI为1.77~3.08,P<0.001)。不良反应方面,CCRT在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放射性食管炎、恶心和呕吐方面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贫血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同步放疗联合替吉奥能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联合治疗会增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术后辅助放疗与未放疗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维普、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搜集有关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术后辅助放疗与未放疗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汇总数据采用RevMan5.3和Stata14.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差异采用OR及 95%CI描述。结果 最终纳入20个包括 1258例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术后未行放疗相比,辅助放疗组 5年生存率更高(OR=1.67,95%CI为 1.29~2.18,P=0.001)。术后辅助放疗能明显提高切缘阳性(OR=3.43,95%CI为 1.56~7.75,P=0.002)以及淋巴结阳性(OR=7.44;95%CI为1.24~44.72,P=0.03)患者的 5年生存率。此外,术后辅助放疗组的局部复发率更低(OR=0.56,95%CI为 0.39~0.80,P=0.01),但远处转移率两组相似(OR=1.22,95%CI为 0.86~1.73,P=0.270)。放疗所致≥3级急性毒性及慢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0~11.9%和 0~21.7%。结论 与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术后未行放疗相比,术后辅助放疗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Meta分析调强放疗时代鼻咽癌诱导化疗(IC)联合单纯放疗(RT)与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已经发表的回顾性或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2010—2020年发表的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的研究包括接受IC+CCRT或IC+R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使用STATA 12软件合并风险比(HR)、危险比(RR)及95%可信区间(CI),并应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8项回顾性研究中的 2483例患者。IC+CCRT组与IC+RT组总生存相仿(HR=0.78,95%CI为 0.58~1.04, P=0.091);但IC+CCRT组的无远处转移生存(HR=0.56,95%CI为 0.42~0.74,P<0.001)及无进展生存期(HR=0.65,95%CI为 0.54~0.77,P<0.001)较IC+RT组提高。IC+CCRT组急性不良反应较IC+RT组明显增加。结论 鼻咽癌治疗中两种治疗模式总生存相当,而IC+CCRT组的无远处转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较优于IC+RT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应增加。IC+CCRT或许可作为鼻咽癌患者的一种推荐治疗方式,但需要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时辰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 (2021年5期)、Pubmed、Embase、CBM、CNKI、VIP及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研究1275例患者,其中时辰化疗联合放疗组642例,常规化疗联合放疗组633例。结果 显示时辰化疗联合放疗比常规化疗联合放疗组能提高有效率(OR=1.66,95%CI为1.17~2.34,P=0.004),降低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4级口腔黏膜反应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均P<0.001);放化疗结束后CD3、CD4、CD4/CD8细胞数也较高(均P<0.001)。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时辰化疗联合放疗能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近期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同时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程度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Meta分析食管癌放化疗后复发再程放疗与其他疗法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等数据库,搜集有关食管癌放化疗后复发再程放疗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0年4月。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RR及 95%CI描述。结果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 8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再程放疗组与手术组相比总生存率略低(RR=0.40,95%CI为 0.27~0.61,P<0.001),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则得到了提高(RR=2.91,95%CI为 1.43~5.95,P=0.003)。再程放疗组与手术组治疗相关死亡率相近(RR=0.53,95%CI为 0.14~1.98,P=0.350),但手术组发生率较高(1.7%~11.4%∶1.9%~2.8%)。结论 再程放疗是放化疗后复发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作为临床患者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ⅣB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全身治疗中增加放疗的生存获益情况。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入院的298例初诊为ⅣB期ESCC患者的治疗信息。根据治疗情况将这些患者分为早期放疗干预组(CRT组/197例)、挽救性放疗干预或不干预组(CT组/101例)。通过使用倾向评分匹配使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线特征保持均衡,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差异,采用Cox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2.8%∶31.5%(P=0.006)、98.9%∶85.4%(P=0.001)。两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2%∶52.8%、31.5%∶10.1%、15.7%∶2.2%。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分别为8.5个月(95%CI为6.7~10.3个月)∶4.4个月(95%CI为3.5~5.3个月)(P<0.001)。中位总生存(OS)期分别为17.1个月(95%CI为14.9~19.3个月)∶12.7个月(95%CI为8.0~17.4个月)(P<0.001)。不良反应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血液学上。结论 初诊ⅣB期ESCC患者,应尽早在全身治疗中联合放疗,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长,且能有效改善吞咽困难,不良反应可耐受。应在较大的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Meta分析三维放疗对前列腺癌疗效。方法 在2名独立研究员制定相关文献的检索策略以及纳入、剔除标准后,通过检索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三维放疗前列腺癌有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开始建库至2017年2月,限定语种为英文与中文。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根据严格的检索策略及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5篇相关临床研究,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相关患者4608例,其中IMRT组2229例,3DCRT组2379例。IMRT与3DCRT组在泌尿系早晚期损伤上相近(OR=0.77,95%CI为0.43~1.40,P=0.390;OR=0.75,95%CI为0.55~1.04,P=0.080);肠道早、晚期损伤IMRT比3DCRT组少(OR=0.47,95%CI为0.27~0.82,P=0.008;OR=0.52,95%CI为0.35~0.78,P=0.001);无生化复发生存率IMRT比3DCRT组高(OR=1.87,95%CI:1.51~2.32,P=0.000)。结论 IMRT相比3DCRT在治疗前列腺癌过程中对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最为明显,同时无生化复发生存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维普、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搜集有关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汇总数据采用RevMan5.3及Stata14.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差异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描述。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9个包括2652例患者的临床对照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两组间无瘤生存率(OR=1.10,95%CI=0.78~1.56,P=0.59),总生存率(OR=1.18,95%CI=0.92~1.53,P=0.19)、局部区域复发率(OR=1.01,95%CI=0.68~1.51,P=0.96)、远处转移率(OR=1.14,95%CI=0.82~1.59,P=0.43)、皮肤不良反应(OR=1.01,95%CI=0.80~1.26,P=0.96)、心脏不良反应(OR=1.17,95%CI=0.71~1.93,P=0.53)及肺不良反应(OR=0.78,95%CI=0.44~1.37,P=0.38)均相近。结论 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放疗疗效相近,均是安全有效的放疗分割模式,但还需大型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并长期随访患者的晚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3种体位固定装置在前列腺癌精准放疗中的摆位误差,为盆腔肿瘤精准放疗固定装置的选择和靶区外扩边界(MPTV)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5年4月至2020年12月133例需盆腔引流区照射的前列腺癌患者,采用1.2 m真空袋(39例)、1.8 m真空袋(44例)和本中心改进的个体化俯卧板(50例)固定。每位患者定位、放疗前均按流程进行肠道膀胱准备,每次治疗前锥形束CT与计划CT的配准采取相同配准框和算法,记录合格肠道膀胱的头脚、左右、腹背三个方向摆位误差,分析3种固定装置下3个方向摆位误差及相应MPTV数值,分析摆位误差与年龄、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3333组摆位误差数据得出,头脚、左右方向的1.2 m真空袋摆位误差均值(3.26、2.34 mm)均大于1.8 m真空袋(2.51、1.90 mm,P值均<0.001)和个体化俯卧板(3.07 mm,P=0.066;2.10 mm, P=0.009)。腹背方向的1.2 m真空袋(仰卧)摆位误差均值(2.20 mm)小于1.8 m真空袋(3.33 mm,P<0.001)和个体化俯卧板(3.61 mm,P<0.001)。1.8 m真空袋各方向摆位误差均小于个体化俯卧板(P≤0.028)。根据Van Herk外扩公式得出:1.2 m真空袋3个方向MPTV为4 mm左右,1.8 m真空袋和个体化俯卧板头脚、左右方向MPTV为3 mm左右,腹背方向>5 mm。 摆位误差与年龄、BMI均不相关。结论 摆位精准方面,1.8 m真空袋最优,个体化俯卧板次之;腹背方向仰卧位优于俯卧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3种体位固定装置在前列腺癌精准放疗中的摆位误差,为盆腔肿瘤精准放疗固定装置的选择和靶区外扩边界(MPTV)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5年4月至2020年12月133例需盆腔引流区照射的前列腺癌患者,采用1.2 m真空袋(39例)、1.8 m真空袋(44例)和本中心改进的个体化俯卧板(50例)固定。每位患者定位、放疗前均按流程进行肠道膀胱准备,每次治疗前锥形束CT与计划CT的配准采取相同配准框和算法,记录合格肠道膀胱的头脚、左右、腹背三个方向摆位误差,分析3种固定装置下3个方向摆位误差及相应MPTV数值,分析摆位误差与年龄、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3333组摆位误差数据得出,头脚、左右方向的1.2 m真空袋摆位误差均值(3.26、2.34 mm)均大于1.8 m真空袋(2.51、1.90 mm,P值均<0.001)和个体化俯卧板(3.07 mm,P=0.066;2.10 mm, P=0.009)。腹背方向的1.2 m真空袋(仰卧)摆位误差均值(2.20 mm)小于1.8 m真空袋(3.33 mm,P<0.001)和个体化俯卧板(3.61 mm,P<0.001)。1.8 m真空袋各方向摆位误差均小于个体化俯卧板(P≤0.028)。根据Van Herk外扩公式得出:1.2 m真空袋3个方向MPTV为4 mm左右,1.8 m真空袋和个体化俯卧板头脚、左右方向MPTV为3 mm左右,腹背方向>5 mm。 摆位误差与年龄、BMI均不相关。结论 摆位精准方面,1.8 m真空袋最优,个体化俯卧板次之;腹背方向仰卧位优于俯卧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室管膜下区(SVZ)放疗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预后作用,并分析影响GBM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2例GBM患者,根据同侧或对侧SVZ剂量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差异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17.1个月(95%CI为12.4~30.7),中位总生存(OS)期38.3个月(95%CI为20.4~44.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是否累及SVZ、切除程度、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PFS的影响因素(P=0.039、0.009、0.039)。年龄、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肿瘤是否累及SVZ、切除程度以及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OS的影响因素(P=0.018、0.043、0.038、0.020、0.019)。将SVZ剂量作为连续变量分析显示,SVZ剂量是PFS的影响因素(P<0.05),而不是OS的影响因素(P≥0.05)。无论肿瘤是否累及SVZ,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生存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是否累及SVZ、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样也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而SVZ剂量相关变量在多因素分析中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累及SVZ的患者预后更差。增加同侧或对侧SVZ剂量并不能改善患者生存。SVZ放疗是否影响患者生存仍需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放化疗治疗局限期SCLC时超分割与常规分割不同放疗模式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查找超分割对比常规分割放化疗治疗局限期SCLC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近期疗效、生存资料及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8篇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共计1 3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有着相似的客观缓解率(OR=1.31,95%CI为 0.64~2.69,P=0.46);两组间2、5年OS率相近(RR=1.10,95%CI为 0.98~1.24,P=0.12;RR=1.13,95%CI为 0.75~1.69,P=0.56);超分割组的≥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常规分割组高(RR=1.74,95%CI为 1.39~2.17,P<0.05),但两组间≥2级的放射性肺炎(RR=0.73,95%CI:0.24~2.24,P=0.58)、>3级血液学毒性(RR=1.18,95%CI为 0.99~1.39,P=0.06)发生率相近。结论 在局限期SCLC放化疗中两种放疗分割模式的近期疗效与生存获益相当,但超分割放疗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高。超分割放疗并未带来较常规分割放疗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60岁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调强放疗(IMRT)前后的心理痛苦情况。方法 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对85例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IMRT前、后心理痛苦程度和痛苦问题前瞻性调查。IMRT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全组中位年龄为66岁(60~85岁)。调查显示IMRT前、后有73%、87%患者出现心理痛苦(P<0.001),显著痛苦分别为6%、35%(P<0.001)。IMRT前主要痛苦问题(>10%发生率)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担忧、口腔疼痛、经济问题、紧张、睡眠问题和鼻腔干燥,IMRT后显著增加的痛苦问题为口腔疼痛、便秘、进食、恶心和鼻腔干燥。性别(OR=5.520,95%CI为1.437~21.212,P=0.013),疗前PG-SGA评分(OR=1.220,95%CI为1.048~1.421,P=0.010)和是否有医疗保险(OR=0.230,95%CI为0.053~0.995,P=0.049)是IMRT前显著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职业(OR=2.286,95%CI为1.291~4.050,P=0.005)和是否拥有医疗保险(OR=0.089,95%CI为0.029~0.276,P<0.001)是IMRT后显著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结论 老年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IMRT前痛苦发生率高,IMRT后痛苦加重,主要为治疗相关的痛苦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的资料,评估放疗对初诊转移性头颈鳞癌(HN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利用SEER数据库筛选2010—2015年初诊为转移性HNSCC的患者1226例,包括放疗组762例(62.1%),未放疗组464例(37.9%)。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癌症特异性生存(CSS)和总生存(OS),在全组患者中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和倾向配比评分(PSM)评估放疗对预后的影响。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风险组,并在不同风险组中分析放疗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CSS和OS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10.0个月;放疗组和未放疗组的中位CSS时间分别为13.0个月和6.0个月,中位OS时间分别为12.0个月和6.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灶部位、T分期、N分期、转移脏器个数、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CSS:P值为0.045、0.021、0.001、0.002、<0.001、<0.001、<0.001、<0.001;OS:P值为0.002、<0.001、0.002、<0.001、<0.001、<0.001、<0.001、<0.001)。PSM配对后,在低、中、高风险组中,放疗和未放疗患者3年CSS分别为:62.5%∶23.5%、22.4%∶15.7%和10.5%∶9.6%(P=0.008、0.001、0.203);3年OS分别为:58.0%∶20.8%、19.8%∶12.7%和7.0%∶6.1%(P=0.002、0.001、0.166)。结论 放疗显著提高低风险和中风险组患者的CSS和OS,但高风险组患者不能从放疗中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的资料,评估放疗对初诊转移性头颈鳞癌(HN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利用SEER数据库筛选2010—2015年初诊为转移性HNSCC的患者1226例,包括放疗组762例(62.1%),未放疗组464例(37.9%)。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癌症特异性生存(CSS)和总生存(OS),在全组患者中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和倾向配比评分(PSM)评估放疗对预后的影响。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风险组,并在不同风险组中分析放疗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CSS和OS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10.0个月;放疗组和未放疗组的中位CSS时间分别为13.0个月和6.0个月,中位OS时间分别为12.0个月和6.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灶部位、T分期、N分期、转移脏器个数、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CSS:P值为0.045、0.021、0.001、0.002、<0.001、<0.001、<0.001、<0.001;OS:P值为0.002、<0.001、0.002、<0.001、<0.001、<0.001、<0.001、<0.001)。PSM配对后,在低、中、高风险组中,放疗和未放疗患者3年CSS分别为:62.5%∶23.5%、22.4%∶15.7%和10.5%∶9.6%(P=0.008、0.001、0.203);3年OS分别为:58.0%∶20.8%、19.8%∶12.7%和7.0%∶6.1%(P=0.002、0.001、0.166)。结论 放疗显著提高低风险和中风险组患者的CSS和OS,但高风险组患者不能从放疗中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6.
常远  洪梅 《肿瘤学杂志》2022,28(3):212-218
摘 要:[目的] 构建个体化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南京脑科医院胸科进行放射治疗的17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sso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176例食管癌患者中有54例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其发生率为30.68%(54/17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OR=3.436,95%CI:1.498~7.883)、高血压(OR=3.993,95%CI:1.724~9.248)、同步化疗(OR=2.33, 95%CI:1.047~5.184)、分割方式为超分割(OR=2.903,95%CI:1.313~6.419)、照射剂量≥30 Gy(OR=4.267,95%CI:1.871~9.732)、食管V50≥40%(OR=2.505,95%CI:1.132~5.542)是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基于6项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C-index为0.834(95%CI:0.803~0.866),模型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91~0.845);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在5%~80%范围内时,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同步化疗、超分割、照射剂量≥30 Gy、食管V50≥40%是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及早筛查高风险患者和进一步改进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7.
目的Meta分析方法对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经治疗后出现下肢淋巴水肿的多个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定量综合研究。方法 从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英文数据库里检索自建库至2016年8月发表的临床研究,纳入文献经NOS质量评价后通过Stata 14.0以及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各危险因素的OR值及其95%CI评价其关联强度。结果 最终纳入18篇文献,筛查出8个相关因素,其中放疗(OR=2.45,95%CI为2.05~2.94,P=0.000)、FIGO分期(OR=2.29,95%CI为1.66~3.14,P=0.000)及盆腔淋巴结清扫(OR=2.00,95%CI为1.02~3.91,P=0.040)为危险因素。结论 放疗、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妇科恶性肿瘤经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食管癌3DRT选择性淋巴引流区(扩大野)照射与累及野照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失败方式差异。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搜集有关食管癌3DRT扩大野和累及野照射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差异采用OR及95%CI描述。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2个包括1095例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累及野照射比较,扩大野照射降低了食管癌3DRT患者野外失败率(OR=3.727,P=0.007),但≥3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更高(OR=0.348,P=0.001;OR=0.385,P=0.000)。两组1、2、3年LC率和OS率均相似(OR=0.966,P=0.837;OR=0.946,P=0.781;OR=0.732,P=0.098和OR=0.952,P=0.756;OR=1.149,P=0.422;OR=0.768,P=0.120),DM率也相似(OR=0.986,P=0.937)。结论 与累及野照射比较,食管癌3DRT扩大野照射可降低野外失败率,但LC和OS率未见明显优势,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替莫唑胺(TMZ)联合全脑放疗(WBRT)与单纯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脑转移灶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按检索策略在EMbase、Cochrane、PubMed、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检索 2018年2月前的中英文文献,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目标文献。3位研究者单独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及提取数据。RevMan 5.3及Stata 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研究的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和化疗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结果 共纳入17项研究共计 11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WBRT+TMZ组较WBRT组客观反应率高(OR=2.54,95%CI为 1.93~3.36,P<0.001),PFS长(MSR=1.329,95%CI为 1.143~1.545,P<0.001),血液反应的发生率(OR=3.44,95%CI为 1.63~7.26,P<0.05)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OR=1.69,95%CI为 1.24~2.31,P<0.05)更多见,其异质性均在可接受范围内。OS结果因异质性较大而未能得到无争议结果。出现头痛反应相近(OR=1.05,95%CI为 0.72~1.55,P=0.79)。 结论 WBRT联合TMZ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与单纯WBRT相比,有利于提高近期疗效,但血液及消化道反应更加常见但可控,头痛发生无明显差异。对远期的生存获益不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定位CT分析肌少症对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患者放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放化疗的147例食管鳞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依据模拟定位CT勾画计算主动脉弓上缘水平横断面双侧胸肌面积(PMA)。PMA身高校正(PMA/身高2)得出胸肌指数(PMI)。将男女患者分别依据PMI三分位数分组,其中低PMI者(男性<11.55 cm2/m2,女性<8.69 cm2/m2)为肌少症组。比较肌少症组与非肌少症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和3年总生存(OS)率的差异。结果 147例患者中49例(33.3%)存在肌肉减少,该类患者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肌少症患者(40.8%∶18.4%,P=0.005)。肌少症患者1年和3年OS(61.2%和10.2%)显著低于非肌少症患者(82.7%和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证实肌少症是预测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 基于定位CT获得的PMI在诊断肌少症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可能可以作为诊断肌少症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