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调查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了解是否存在介导高水平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探讨传播机制.方法 收集2006年5月-2007年12月从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病房分离的40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异帕米星和卡那霉素6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MIC;PCR扩增5种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阳性PER产物纯化测序;碱裂解法提取质粒;接合实验及质粒转化实验确定耐药性传递方式.结果 40株鲍氏不动杆菌对6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2.5%、72.5%、70.0%、67.5%、70.0%、70.0%;对6种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菌株有25株占62.5%,其中armA基因阳性10株占40.0%,未检出rmtA、rmtB、rmtC、rmtD阳性菌株.10株转化子、10株接合子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MIC≥256 μg/mL者全部携带armA基因.结论 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率极高,从中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且位于质粒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2.
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人、动物的肠道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是人类的正常菌群之一。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原本就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内在抗药性的肠球菌耐药性进一步扩大,逐渐形成了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及标本的来源,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仪对2013年10月至2013年12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1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纸片扩散法。PCR法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对部分阳性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15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ant(3")-Ⅰ基因73.3%(11/15)阳性,aac(6')-Ⅰ基因66.7%(10/15)阳性,arm A基因93.3%(14/15)阳性。93.3%(14/15)的标本分布在ICU病房,6.7%(1/15)的标本分布在神经外科病房。所有标本来源于痰液。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与同时携带多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有关。应重点控制和预防ICU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某院院内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及消毒剂基因(qac E△1)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自动化微生物仪VTEK-2对2013年9月26日~2013年12月8日临床分离的1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纸片扩散法。PCR法检测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及qac E△1基因。结果 1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10株(100%)ant(3")-1基因均阳性,9株(90%)aac(6')-Ib基因阳性,1株(10%)aac(3)-Ⅳ基因阳性,9株(90%)arm A基因阳性。10株(100%)qac E△1基因均阳性。1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来源于ICU重症监护病房,3株来源于神经外重症监护病房。结论院内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可能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有关,临床中应注意消毒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离自本院创伤患者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性及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收集的162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筛选,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获得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对临床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并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62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碳青霉烯来耐药菌株筛选,共获得5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株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表型,对碳青霉烯类药物MIC值为8μg/ml以上,对粘菌素均表现为敏感。PCR检测及测序比对分析发现,菌株PA1826携带有bla NDM-1,菌株PA1701和PA1912携带有bla IMP-1,菌株PA1932和PA1969携带有bla VIM-2。结论尽管本院创伤患者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测率较低,但临床医生仍需要严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及相关耐药基因。方法采用WHONET软件对2003-2007年临床分离的148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对36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等编码基因,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由2003年的13.4%、10.6%、8.7%、7.9%、12.7%、12.7%、6.7%、15.8%、20.5%、24.7%和10.9%分别增至2007年的35.3%、40.9%、18.4%、32.4%、32.9%、32.0%、21.9%、37.8%、38.6%、39.4%和34.8%;11种抗菌药物对多药耐药铜绿似单胞菌的MIC90均≥128μg/mL。36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阳性占58.3%(21/36),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占88.9%(32/36),oprD2基因缺失率为80.6%(29/3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增高趋势,多药耐药情况严重,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oprD2基因的缺失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及标本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纯计分析448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忘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临床标本中肺炎克雷伯茼除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以及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惠外(敏感率高于96.0%),对其他各类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如对青霉素类氨苄西林和1~3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头孢吱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普遍存在较高的耐药性,其耐药率均在50.0%以上: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异帕米星和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稍低,大多在20.0%-30.0%之间,结论:该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霄伯菌耐药严重,且至多重耐药,因此临床必须重视合理使用抗萄药物,以减少或廷缓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及传播机制.方法 采用PCR扩增、序列分析确定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ESBLs基因,Etest 法检测17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通过接合试验、质粒抽提等方法对耐药基因的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结果 447株产ESBLs菌株中筛选到1株产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的产酸克雷伯菌(ZJ157),并在该菌株中同时检出CTX-M-15型ESBLs和TEM-1型β-内酰胺酶基因;该菌株对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及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E和替加环素敏感;对阿米卡星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以通过接合试验传递给受体菌,且PCR扩增证实接合子的armA、CTX-M-15及TEM-1基因均为阳性.质粒抽提发现原始菌和接合子均有1个约55 kb的质粒.结论 在产酸克雷伯菌中检出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介导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高水平耐药的armA基因可以与CTX-M-15及TEM-1基因同时经质粒传递,协同介导菌株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9.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又称绿脓杆菌,是引起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由其引起的院内感染往往治疗难度极大,几乎具有目前已知的细菌主要耐药机制,已成为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代表[1-2]。PA感染是治疗的难题,归其原因,在于其广泛而多重的耐药性。因此,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相关基因的情况,有助于临床研发更有效的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PA的耐药机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各种外排泵系统的过度表达、外膜通透性的降低、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的产生、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以及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等。由于这些机制可以共存,故PA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本文主要对上述几种耐药机制的相关耐药基因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环境中存活时间长.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Ab耐药性愈来愈强,出现了大量多药耐药菌株.资料表明,烧伤科多药耐药Ab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部分医院烧伤科Ab暴发流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治疗Ab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之一,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是Ab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最常见的因素~([2-5]).  相似文献   

11.
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张英泽  李明 《中国骨伤》2011,24(2):95-98
骨盆骨折属高能量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4.21%,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为31~40岁;约5~20%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髂动脉的钝性损伤可达3.5%;骨盆后环骨折46%~64%合并神经根损伤。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可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出血处理不当,可继发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休克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则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
第5届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5届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于2010年11月26—2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  相似文献   

13.
The earliest report linking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adverse human male reproductive effects dates back to1775 when an English physician, Percival Pott, reported a high incidence of scrotal cancer in chimney sweeps. This observation led to safety regulations in the form of bathing requirements for these workers. The fact that male-mediated reproductive harm in humans may be a result of toxicant exposures did not become firmly established until relatively recently, when Lancranjan studied lead-exposed workers in Romania in 1975, and later in 1977, when Whorton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dibromochloropropane (DBCP) on male workers in California. Since these discoveries, several additional human reproductive toxica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through the convergence of laboratory and observational findings. Many research gaps remain, as the pool of potential human exposures with undetermined effects on male reproduction is vast.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method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xposures on male reproduction and their reproductive health, with a primary emphasis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studies. Emphasis will be on occupational exposures, although much of the information is also useful in assessing environmental studies, occupational exposures are usually much higher and better defined.  相似文献   

14.
<正>免疫诱导治疗可降低器官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但其对移植物和受者长期存活的影响尚未明确。我们试图通过分析美国器官分配联合网络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8岁,因刀刺伤心脏致心脏贯通伤15min入院。入院后急诊手术,修补心脏室壁。术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室间隔距心尖6mm处回声失落,缺损口径8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imaging,CDFI):收缩期可见五彩镶嵌的穿隔血流由左心室经缺损口进入右心室;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缺损口右心室侧,测得分流速度2.2m/s。  相似文献   

16.
<正>肾移植受者中,长期使用环孢素引起的慢性肾毒性可导致慢性移植物功能不全。切换环孢素为西罗莫司和维持较高剂量吗替麦考酚酯的同时减少环  相似文献   

17.
圆锥角膜是一种双眼角膜锥形扩张的致盲性眼病,一般青春期发病,影响患者终身。对于曲率较大,特别是中央明显变薄前突的完成期圆锥角膜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我们采用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完成期圆锥角膜,不仅手术安全性提高,而且患者术后1年以后的视觉效果与穿透角膜移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具体操作见视频。  相似文献   

18.
外固定架结合掌侧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国庆  张勇 《临床骨科杂志》2011,14(4):412+415-412,415
2006年5月~2010年2月,我院采用掌侧T形钢板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2例,取得较好效果。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胫骨平台同时合并胫骨干骨折以往多采用沿骨干放置的多块钢板固定,需要较长的切口、广泛的暴露及骨膜剥离,具有较高的皮肤感染坏死率和骨不愈合率.2006年6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加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同侧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11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用锁骨钢板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48例,疗效理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