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针对慢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chronic symptomatic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fracture,CSOTF),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骨折影像学特点的分型体系,并对其可信度进行了检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368例具有完整影像资料的CSOFT患者,影像学检查包括腰椎正侧位及过屈过伸位X线片、CT和MRI。根据影像学上伤椎是否存在失稳、椎管是否合并狭窄和有无后凸畸形三个关键特征,将CSOTF分为I型(动态稳定型)、II型(动态不稳型)、III型(椎管狭窄型)、IV型(后凸畸形型),V型(混合型)。随机抽取40例患者,由10名医生按照上述分型体系对患者进行分型评估,并在初次评估1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评估,计算测量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与测量者内信度(intraobserver reliability)。[结果]在368例CSOTF患者中,I型最多,占55.71%;V型最少,占5.99%。对40例CSOTF患者的分型评估,测量者间可信度的总体κ值为0.834,表明CSOTF影像学分型一致性好;测量者内可信度的总体κ值为0.853,表明两轮评估的重复性好。[结论]本研究表明CSOFT影像学分型,分类简单,一致性与重复性好,有利于临床评估与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2.
3.
正Kümmell病指轻微脊柱创伤后迟发的椎体塌陷及进行性脊柱后凸~([1])。该病最早由德国外科医生Kümmell于1891年描述~([2]),他报道了5例经历轻微脊柱创伤的患者,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无症状期,最后出现胸腰段疼痛及进行性后凸畸形。Kümmell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比较公认的假说是创伤后椎体骨缺血坏死~([3~5])。椎体迟发性塌陷在X线片上被发现后~([10]),多数学者均认为椎体内真空裂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出一种评估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骨不连(nonunion of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fractures,NOTF)伴伤椎失稳的方法,并探讨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NOTF伴伤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比站立位侧位X线片和仰卧位正中矢状位CT片的伤椎后凸角变化来评估伤椎的稳定性,定义伤椎后凸角变化≥11°为伤椎失稳。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0月应用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的21例单节段NOTF伴伤椎失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18例。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影像学评估采用伤椎前缘高度比和局部后凸Cobb角。[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9.14±7.73)个月。所有患者背部疼痛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局部后凸Cobb角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末次随访比较,各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骨水泥移位、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比站立侧位X线片和仰卧位CT正中矢状位片下伤椎后凸角的变化是评估NOTF伴伤椎失稳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短节段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NOTF伴伤椎失稳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临床上常用的人工椎间盘尺寸是否与国人颈椎椎体解剖尺寸相匹配,并据此提出适合国人的人工颈椎椎间盘设计方案。方法利用CT测量138例国内患者C_(2~7)椎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椎体终板前后径、横径,椎间隙高度,矢状角大小),并分别与4种常用人工椎间盘(Bryan、Prestige LP、Discover、Prodisc-C)的尺寸进行比较,分析人工椎间盘的尺寸是否与各个椎间隙尺寸相匹配,并计算不匹配率。结果 4种常用人工椎间盘中,在椎体终板前后径上与国人颈椎椎体解剖尺寸的不匹配率为15.22%(C_3/C_4节段,Prestige LP、Prodisc-C)至57.61%(C_6/C_7节段,Discover);在横径上的不匹配率为24.28%(C_3/C_4节段,Prodisc-C、Prestige LP)至94.93%(C_6/C_7节段,Bryan)。所有患者中,19.71%的椎体终板前后径大于最大人工椎间盘,52.17%的椎体终板最大横径大于最大人工椎间盘。除了因高度不固定而无法比较的Bryan人工椎间盘,其他人工椎间盘的最大高度均满足患者各节段的最大椎间隙高度,但39.13%的颈椎椎间隙高度小于最小的人工椎间盘高度。C_2/C_3、C_3/C_4、C_4/C_5、C_5/C_6、C_6/C_7节段平均矢状角分别为3.64°、4.51°、5.04°、5.15°、4.13°,纳入的4种人工椎间盘中只有Discover有固定的7°前凸角与之相符。结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人工椎间盘尺寸与国人椎体解剖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应设计更多的人工椎间盘尺寸来匹配国人颈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Kümmell病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 ,探讨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68例Kümmell病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及不同影像学改变,将其分为Ⅰ~Ⅴ型。其中影像学表现以骨不连为特点的定义为Ⅰ型(78例),治疗方式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影像学表现以不稳定为特点的为Ⅱ型(30例),手术方式为后路固定融合;影像学表现以继发椎管狭窄为特点的为Ⅲ型(27例),手术方式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影像学表现以后凸为特点的为Ⅳ型(23例),治疗方式为后路截骨矫形固定融合;影像学表现为以上3种或4种类型混合存在为特点的为Ⅴ型(10例),治疗方式取决于引起患者最主要症状的类型。随访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观察伤椎高度有无丢失或继发后凸畸形,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54个月随访,平均28.4±4.6个月。Ⅰ~Ⅴ型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8.0±1.7、8.2±1.6、8.4±1.4、7.9±1.2、8.5±1.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1±1.3、2.2±1.2、2.3±1.4、2.2±1.4、2.3±1.5分;ODI评分由术前69.5±2.8、68.5±2.6、69.7±2.2、65.6±2.7、68.6±2.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38.1±1.5、37.1±1.3、34.1±1.3、35.2±1.4、33.1±2.1分。所有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11.3%,19/168)患者伤椎高度有所丢失或继发局部后凸畸形。伴有神经功能损伤的1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由术前12例C级改善为D级3例,E级9例;D级3例均改善为E级。结论:本研究表明Kümmell病的新Ⅰ~Ⅴ型分型方法客观、简单、易行,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所有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侧凸和后凸Cobb角,同时记录术中骨水泥渗漏情况及随访期间新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PKP。术后3 d、6个月、1年,所有患者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局部侧凸、后凸Cobb角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随访期间,患者的Cobb角度数未丢失。术中有7.1%(4/56)的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渗漏至椎体前方及侧方,未发生神经损伤。随访期间未发生新发椎体骨折。结论 手法整复联合经凹侧PKP治疗ASOTLF所致侧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侧后凸畸形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颈椎人工间盘假体应用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采用三维打印解剖仿生型颈椎间盘置换治疗的18例单节段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45±8)岁(范围:28~58岁)。手术节段:C...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