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采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54例和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P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脏切除前、后两组间门静脉自由静脉压(FPP)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断流后FPP均较断流前有所升高,对照组高于观察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观察组门静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门脉血流速度观察组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显著降低门脉高压症术后PVT发生率,合理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可改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且手术简便易行,是外科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8例,与62例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分析。测量患者手术前、切脾后、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入院时、手术后2周的门静脉血流量,观察术后肝性脑病、复发出血发生率,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程度以及成活情况。结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复发性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腹水、食管胃底曲张程度改善(P<0.05),自由门静脉压和门静脉血流量明显下降(P<0.01),不增加肝性脑病发生率(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的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静脉高压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经典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实施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比较2组术后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腹水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改善程度。随访3 a,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复发率和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及出血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腹水和食管胃底曲张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 a,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存活率有所提高(P0.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不离断食管旁静脉(胃冠状静脉的食管支和高位食管支)仅离断其进入食管壁的穿支静脉。故在阻断腹腔段食管的反常血流的同时又保持了机体自发形成的分流通路,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是一种较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3月收治90例经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FPP平均下降6±7 cmH2O;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肝功能Child C级血胆固醇<3.0 mmol/L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死亡率3.1%,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再出血并发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获得随访1年、3年及5年再出血率分别为3.3%、5.6%及4.8%。结论选择性断流术合理地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既保证入肝血量又降低门静脉压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断流术式。注重围手术期处理,肝功能较差、反复出血的患者尤应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价值。方法 自2002 年1月~2004年3月,我院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治疗门静脉高压症47例,以104例经典 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作为对照组。测量病人手术前、切脾后、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入院时、手术 后2周的门静脉血流量,观察术后复发出血、肝性脑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腹水、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改善程度以及成活情况。结果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病人复发性出血、门静脉高压 性胃病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腹水、食管胃底曲张程度改善(P<0.05),自由门静脉压和门静脉 血流量明显下降(P<0.01),但不增加肝性脑病发生率(P>0.05)。结论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的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是一种较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9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作用。方法:18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随机分为选择性断流术(观察组)97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89例。结果:脾脏切除前后FPP组间无差异(P〉0.05),术毕对照组FPP(29.8&#177;4.9)cmH2O,观察组FPP(25.5&#177;5.0)cmH2O(P〈0.05)。术后6个月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腹水、肝动脉血流量、胃底食道下段曲张静脉程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发生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血流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但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合理地保留了机体自发性分流,在保证入肝血流量与降低门静脉压力这对矛盾上达到动态平衡,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6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32例(观察组),传统非选择性贲门血管离断术30例(对照组),术后随访时间为11~46个月,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总结。结果:观察组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总好转率71.43%,对照组总好转率40.0%(P0.05);观察组术后腹水50.0%得以改善,对照组术后改善不明显,且有2例患者术后腹水加重(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PHG、复发出血率、术后FPP减少量分别为6.25%(2/32)、3.13%(1/32)、(9.8±4.1)cm H_2O,均优于对照组的20.0%(6/30)、13.33%(4/30)、(6.3±4.0)cm H_2O(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优于传统非选择性断流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自2005年9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择期行选择性贲门血管离断术治疗的57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共有13例病人出现近期并发症,其中胸腔积液8例、腹水5例、持续性低热7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51例获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大网膜包肾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至2005年12月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7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近远期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结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大网膜包肾术后近期脾窝积液、发热、远期再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胃壁厚度改善(P〈0.05),肝性脑病发生率未增加(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大网膜包肾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的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7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选择性断流术组(观察组,91例)和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对照组,85例)。结果:脾脏切除前、后两组间自由门静脉压力(FPP)无差异(P〉0.05);术毕时对照组FPP为(29.8±5.1)cm H2O,观察组为(26.4±5.2)cm H2O(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腹水、肝动脉血流量、胃底食管下段曲张静脉程度、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及肝源性溃疡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性断流术合理地保留了机体的自发性分流.使入肝血量与降低门静脉压力这对矛盾达到动态平衡,是一种较理想的断流术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