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年人肝血管瘤利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和外科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成人肝血管瘤分别利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肝血管瘤侣个病灶成功实施了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68例实施了外科手术切除.79例肝血管瘤均安全完成外科手术,术后无手术死亡.经皮射频消融组(PRFA组)及外科手术切除组(SR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7.2±23.2)min及(108.4±26.3)min(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5±1.5)d及(11.5±2.5)d(P<0.05).PRFA组术中无出血,术后未输血,SR组术中平均出血量(380.2±104.3)mL,术后21例输血.PRFA组与SR组术后血清转氨酶均一过性升高,术后第1天ALT分别为(78.3±16.7)mmol/L及(108.4±24.6)mmol/L(P<0.05),AST分别为(62.4±13.2)mmol/L及(88.3±18.5)mmol/L(P<0.05).随访6~30个月(中位数12个月),PRFA组病灶坏死完全,SR组无病灶残留.PRFA组9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改善,SR组5例轻度上腹不适.结论:掌握好适应证,肝血管瘤外科手术治疗安全可行,肝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较大肝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肝损害轻、出血少、费用低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与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57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9例和射频消融组28例,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于直径在5~10 cm的肝血管瘤,射频消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31、47.868,P=0.000);治疗后疼痛评分两组均明显改善,且腹腔镜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射频消融组(t=7.918,P=0.000)。射频消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4/28),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79%(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57 3);对于直径在10 cm以上的肝血管瘤,射频消融组所有患者均需进行2次的射频消融术,其中1例患者因首次手术后发生溶血性黄疸未进行第2次手术,腹腔镜组患者1例出现大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腹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较小的肝血管瘤方面疗效相当,但腹腔镜手术较射频消融术术后疼痛明显轻,对于较大的肝血管瘤腹腔镜手术相对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RFA)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并评价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间收治的7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分为LRFA组32例,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组)21例和手术切除组25例。检测各组术前和术后肝功能和AFP的变化,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进行术后KPS功能状态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肝内复发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术后3月时,3组的ALT、AST、GGT、ALP、AFP各指标明显低于术前(P〈0.05);ALB术后1周下降明显,至术后1月逐渐恢复正常(P〈0.05);3组的TBIL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LRFA组和PRFA组术后3级疼痛明显低于手术切除组;3组VAS疼痛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RF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12,0.007),手术切除组的伤口感染发生率与LRF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5,P=0.008)。(4)术后6月前,手术切除组的KPS评分低于LRFA组和PRFA组,而后各时间点3组评分相近。(5)3组术后6、12、18、24个月的肝内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RFA组的生存曲线均高于PRFA组和手术切除组。(6)手术切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高于LRFA组(P〈0.05),LRFA组与PRF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RFA治疗HCC兼具腹腔镜和射频消融的优点,术后肝功能和AFP的恢复程度与PRFA、手术治疗方法相当。该方法有助于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并发症少,肝内复发率低,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高,是一种安全微创、疗效确切的肝癌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腔镜微创手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 00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组(594例)和腔镜微创手术组(40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6个月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手术前后12 h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射频消融术组术后IL-6、CRP和TNF-α质量浓度水平显著低于腔镜微创手术组(t=-67.827、-117.340、32.192,均P<0.001);射频消融术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腔镜微创手术组(t=85.135、67.418、65.475,χ2=169.568,均P<0.001)。 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腔镜微创手术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治疗中均对甲状腺功能损伤较小,且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安全性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加强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12年11月我院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病灶直径≥5.o cm的11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行常规射频消融术组(A组,n=54)和行加强型射频消融术组(B组,n=64),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灶完全毁损率、住院时间和随访结果(瘤体缩小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 术后A组出现并发症14例(25.93%),B组14例(21.88%),A组与B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A组中病灶完全毁损41例(75.93%),B组58例(90.6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随访结果,A组平均瘤体缩小率为66.95%,B组为83.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血管瘤局部复发17例(14.41%),其中A组局部复发12例(22.22%),B组5例(7.81%),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加强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巨大血管瘤可提高病灶毁损率并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是巨大肝血管瘤患者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开腹肝切除术与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旨在为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应用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90例,其中47例接受开腹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另43例接受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试验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特征资料、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石残留率和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开腹肝切除术,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和住院时间,降低医源性创伤,减轻医疗负担,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且结石清除效果两者接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加强型射频消融术治疗直径〉5 cm肝血管瘤的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 22例肝血管瘤(直径〉5 cm)应用最新的加强型射频消融电极[StarBurst(R) Xli-enhanced RFA]进行腹腔镜射频治疗,采用腹腔镜超声定位穿刺血管瘤主要供血区域,逐步法张开电极,改变射频电极位置,治疗范围以覆盖整个瘤体及周边0.5~1 cm正常肝组织为标准.结果 22例均安全地完成腹腔镜射频消融术,单个病灶射频消融时间为(81.9±18.5) min,手术时间为(96.5±15.4) min,出血量为(74.7±32.8) ml.术后2例出现明显血红蛋白尿,未发生腹腔出血、胃肠道损伤、膈肌损伤及肝衰竭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增强扫描证实,瘤体完全消融率达95.5%.术后无症状再发,复查B超见病灶明显缩小,血供完全消失,定期复查B超未见血管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加强型射频消融术治疗直径〉5 cm肝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进一步扩大射频消融术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射频凝血器在肝切除术中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行肝切除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射频凝血器断肝(观察组),67例应用传统钳夹法断肝(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患者比例及肝门阻断比例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转氨酶和胆红素上升数值、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应用射频凝血器可有效减少出血,降低对肝脏损害,缩短住院时间,且不明显增加住院费用,在肝切除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小肝癌(直径≤3 cm)患者,根据治疗 方法分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A组,47例)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组(B组,3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 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术后第2天AST和CRP水平,以及住 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29.1±12.3)min vs(127.5±29.6)min, P<0.001]、术中出血量[(5.3±2.1)mL vs (138.3±37.5)mL,P<0.001]、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0.9±0.3) vs (3.1±0.7),P=0.010]、下床活动时间[(0.7±0.2) d vs (2.3±0.9) d, P=0.021]、进食时间[(1.1±0.1) d vs (2.4± 0.6)d,P=0.045]、住院时间[(7.3±2.4)d vs (12.3±3.7)d,P=0.012]和住院费用[(23 872.8±2 159.5)元 vs(31 563.7±3 547.6)元,P=0.033]优于B组;且并发症中胆瘘(2.1% vs 13.8%,P=0.040)和肝功能不全发 生率(4.2% vs 19.4%,P=0.027)均低于B组。A组和B组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0% vs 93.7%、 72.5% vs 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治疗直径≤3 cm的小肝癌时,超声引导下射频 消融术比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恢复更快;两者总体治疗效果相当,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胆囊、胆总管结石二镜联合手术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对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62例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观察组)和6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术后恢复较快,安全性也较好,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其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腔镜保乳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行腔镜保乳手术的55例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7例行腔镜保乳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术,28例行单纯腔镜保乳手术而未行射频消融术,并通过t检验及x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来明确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本临床研究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后局部复发情况、脂肪液化的发病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腔镜保乳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术组局部复发率低于未行射频消融术组(分别为0和7.69%).同时,在脂肪液化这一可能影响术后康复的并发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36).但是,腔镜保乳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术组较未行射频消融术组住院费用高[分别为(4.1±0.7)万元和(2.3±0.6)万元,P<0.05].结论 采用腔镜保乳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虽然因使用射频消融术相关设备和器械会导致住院费用增加,但此手术方式不仅具备清除乳腺残腔中微小癌残留的优点,而且在减少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同时不增加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病率.因此,此手术方式将会成为乳腺癌微创手术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原发性肝癌患者255例,其中肿瘤≤5 cm 130例,分为观察组(经皮射频消融术)63例和对照组(开腹手术)67例,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为93.7%、69.8%、15.9%,对照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为92.5%、74.6%、17.9%,两组之间生存期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期为81.0%、33.3%、1.6%;对照组术后1、3、5年无瘤生存期为88.1%、53.7%、10.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相比开腹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具有相近的远期治疗效果,开腹手术的复发率低于射频消融术,经皮射频消融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152例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肝动脉栓塞术、经皮肝穿刺微波治疗3种方式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探讨肝血管瘤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治疗的肝血管瘤病例152例,其中91例行手术切除,31例行肝动脉栓塞术,23例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治疗,7例进行分期治疗。通过病例对照分析及随访结果综合评价肝血管瘤的治疗效果。结果:肝动脉栓塞术及经皮肝穿刺微波治疗与手术切除在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节省总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但肝血管瘤的复发率比手术切除高。结论:肝血管瘤的治疗需依照个体化原则,根据病人全身状况,血管瘤的数目、大小和位置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直径≤3 c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35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消融组),以及同期30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腔镜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复发率及生存情况。结果:与腔镜组比较,消融组手术时间(53.89 min vs.128.57 min)、术中出血量(7.29 mL vs.115.33 mL)、术后住院时间(1.86 d vs.5.50 d)、住院费用(1.73万元vs.2.23万元)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消融组与腔镜组的手术根治率(97.1%vs.100.0%)、3年复发率(51.4%vs.40.0%)以及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74.3%vs.76.7%、62.9%vs.66.7%、37.1%vs.40.0%)与总生存率(85.7%vs.86.7%、82.9%vs.83.3%、77.1%vs.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射频消融与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疗效相似。射频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行肝切除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78例,根据肝切除手术距急性胆管炎控制的时间间隔分为两组,A组(n=45):肝切除手术距急性胆管炎控制〈4周;B组(n=33):肝切除手术距急性胆管炎控制≥4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并发症、残余结石、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A、B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并发症、残余结石、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均明显高于B组。结论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应在胆管炎控制4周以后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单纯宫腔镜电切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及阴式憩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4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患者,其中12例行宫腔镜下电切术(A组),15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B组),13例行阴式憩室修补术(C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治愈率。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少于其他两组,治愈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多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在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微创手术各有优势,宫腔镜电切术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治愈率也较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高,但疗效确切;阴式手术住院费用较低,疗效确切;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试验在小肝癌治疗策略选择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 年1 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肝胆外科60 例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肝切除术组(36 例)和射频消融术组(24 例),再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肝衰竭分别把两组分为术后肝衰竭亚组及术后非肝衰竭亚组,比较不同组别的临床资料、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Child-Pugh(CP)分值的差异。根据不同的ICG-R15,将肝切除术组及射频消融术组患者再分为ICG-R15 <20%亚组、20%≤ICGR15<30%亚组和ICG-R15 ≥30%亚组,比较相应分组手术后肝衰竭发生率。结果 肝切除术组和射频消融术组术前检查及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R15、CP分值差异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R15 <20%亚组、20%≤ICG-R15 <30%亚组和ICG-R15 ≥30%亚组的肝切除术患者肝衰竭率分别为6.3%、33.3%、37.5%,射频消融术组对应的肝衰竭率分别为0、12.5%、28.6%。两组的20%≤ICG-R15<30%亚组肝衰竭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CG-R15<20%及ICG-R15≥30%亚组肝衰竭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G-R15是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可靠指标,对小肝癌手术方式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当ICG-R15<20%,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安全性都高;当20%≤ICG-R15<30%,射频消融术较肝切除术安全性更高;当ICG-R15 ≥30%,两种手术方式出现肝衰竭风险都较大,应纠正肝功能后再进一步评估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探讨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单发小肝癌患者的术后效果及预后。选取“00例单发小肝癌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RFA组(53例)和传统手术切除组(47例),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复发情况及并发症。RFA组患者的肝内局部复发率比手术组高,但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组。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操作等优点,而治疗后肝内局部复发率较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32例肝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组)19例,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1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肝功能及肝囊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阴道旁修补联合自体组织"反桥"式修复术与传统阴道前壁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阴道前壁膨出患者33例,12例行传统阴道前壁修补术(对照组),21例行阴道旁修补术联合自体组织"反桥"式修复术(观察组),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3.1±2.3)m in,术中出血量(70.2±18.3)ml,术后无排尿困难,无手术并发症;对照组手术时间(42.2±2.6)min,术中出血量(46.3±12.3)ml,发生膀胱损伤1例,阴道前壁坏死2例,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和术中出血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防1年,观察组主观治愈率100%,客观治愈率95.2%;对照组主观治愈率75.0%,客观治愈率66.7%,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旁修补联合自体组织反桥式修复术简单易行,既恢复了解剖学结构,又体现了自体移植的优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