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1996年3月、9月采用经胆囊颈管胆汁转流术一期修复肝外胆管整段缺损2例.术后随访3年,疗效满意,无胆道疾病症状出现,多次B超检查示吻合口无狭窄,近端胆道不扩张.本术式具有取材方便,只有一个吻合口,手术范围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运用技巧.方法 总结我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所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132例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8例安置T管,110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4例中转开腹.未发生胆道损伤、腹腔感染,随访无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掌握胆道镜取石技巧,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3.
胆道镜联合冲击波碎石治疗胆道术后难取性结石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道镜下应用冲击波碎石技术治疗胆道术后难取性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总结我院胆道镜室2009年1月~2010年6月103例胆道术后难取性结石患者采用胆道镜联合冲击波碎石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103例总计行胆道镜304次,碎石150次,取净98例,取净率95.1%,结石残留5例,无胆道大出血、胆漏及医源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术中经胆囊管入路胆道镜检查胆总管并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对1998年10月至2005年5月间20例具有胆道探查指征的患者,施行经胆囊管置入胆道镜进行检查、取石,治疗后结扎胆囊管残端,胆总管内不置引流. 结果 成功19例,失败1例.其中发现结石15例,结石取净率100%(15/15),阴性检查4例.术中无胆道损伤,术后无胆漏等并发症,随访未发现残余结石. 结论 术中经胆囊管入路胆道镜检查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不损伤胆总管、免除患者术后带T管等优点.适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或胆道扩张可疑结石的患者,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操作要点、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接受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经彩超和MRCP检杳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经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 79例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置T管引流65例,Ⅰ期缝合14例.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20士30)min,住院时间6~10d,T管引流6~8周后拔管.残余结石3例,术后3个月左右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无胆汁漏、胆管狭窄及残留结石.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胆道手术后因术后粘连、解剖变异等,一直作为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证,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为32例胆道手术后需冉次手术的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30例手术成功,2例中转开腹,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玉宝  方文年  周庆明 《腹部外科》2004,17(4):F003-F003
术中胆道造影对降低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我院 2 0 0 2年 8月~2 0 0 3年 3月共行无黄疸病史的单纯胆囊结石病人术中胆道造影 5 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 5 7例 ,其中 ,男性 2 1例 ,女性 36例 ;年龄 2 3~ 79岁。病史 2~ 1 0年。术前B型超声检查均无胆管异常、无黄疸史、无胆管炎表现。术中先用手法探查胆囊、胆总管、胰腺等 ,顺逆行结合切除胆囊后 ,用细硅胶导管 (直径 2mm)插入残存胆囊管内1~ 1 .5cm ,以 4号丝线结扎 ,松紧适宜 ,尽量抽尽造影管内气体 ,缓慢推注 2 5 %~ 38%的泛影葡胺 1 5~2 0ml,然…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道损伤的术中非影像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胆道损伤修复的远期结果除与胆道损伤本身的类型有关外,还与修复手术的时机密切相关.回顾性研究表明,半数以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的胆道损伤未能在术中得到确诊.我院的7400例LC中共发生胆道损伤8例,其中仅3例得到术中确诊并获得一期修复,经验与教训都是深刻的. 临床资料 在我院完成的7*!400例LC中,发生胆管损伤8例,其初始LC均为择期手术.3例因术中漏胆、胆总管远侧断端明显回缩、胆囊标本异常发现而中转开腹;余病人因术后黄疸,胆汁性腹膜炎而于术后第4~30天经再手术得以确诊.胆道损伤的类型包括:胆总管横断伤1例;肝总管部分夹闭导致的胆管壁坏死1例;肝外胆管右前侧壁缺损3例;胆管节段性缺损3例.术中漏诊的5例中有3例于首次胆道修复手术后2~5年又因胆肠吻合口狭窄、胆道梗阻而行再次胆肠吻合术.术中确诊的3例病人行一期胆道修复术后随访时间已2~3年,无胆道梗阻表现.  相似文献   

9.
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对34例经胆囊管取石困难、24例经胆囊管进入胆道镜困难者,采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沿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3~5 mm,完成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后,再将胆囊管成形缝合并夹闭。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8.1±38.1)min,术后住院日(2.8±1.9)d,胆囊管残端漏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6例平均随访时间29.6月(3~51个月),无胆道狭窄,1例术后1年结扎夹游走进入胆总管,再次腹腔镜手术。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安全可行,可提高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改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的手术方法及器械的改进. 方法 1996年6月~2003年6月我院对4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手术时先不切胆囊,先显露胆总管,自制胆管切开刀切开胆总管.开腹器械镜下取石,纤维胆道镜检查,T管引流. 结果 4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不包括LC手术时间)80~180 min,平均96 min.术后24 h下床活动并进流食.术后住院5~9 d,平均6 d.术后3周胆道造影无异常拔除T管.无胆道残留结石及胆总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38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3个月,无结石复发及胆系症状. 结论改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改进的手术方法和器械可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带蒂脐静脉瓣胆道重建的临床经验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 第一种术式 ,胆管上下端后壁对端吻合 ,前壁纵行切开 ,其缺损以带蒂脐静脉瓣修复 2 2例 ;第二种术式 ,胆管狭窄切开、整形 ,胆管缺损以带蒂脐静脉瓣修复 19例。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 ,术后达 7年以上 2 5例 ,其中再手术 3例 ,术后 7- 12年ERCP 10例 ,MRCP和双剂量静脉胆道造影各 1例 ,胆道显影均正常 ;轻度胆管炎 2例 ;另 8例无任何胆道感染症状 ,B超胆道未见异常。结论 带蒂脐静脉瓣胆道重建是一种理想的胆道修复手术。  相似文献   

12.
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镜胆道探查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镜胆道探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7年9月至2004年12月期间6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镜胆道探查术,8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胆道镜胆道探查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结石清除率为100%,术后平均住院7.2d。结论 在无禁忌证的前提下,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应首先考虑经胆囊管途径行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  相似文献   

13.
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0例胆道探查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和治疗的病例资料.结果:术中结石取净率为95.1%;术后结石取净率为91.6%;其中有196例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均应用了纤维胆道镜检查者,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使胆管残石发生率由34.9%(65/186)降至8.1%(15/186),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使胆管残石发生率下降为1.6%(3/186).结论: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可降低胆管残石的发生率,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行腹腔镜胆总管再次探查I期缝合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27例胆道术后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2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3例术后出现胆汁瘘。27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6~12个月,且经B超或MRCP等证实,未发现有胆道狭窄及残石者。结论胆道术后行腹腔镜胆总管再次探查I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术中处理技术.方法 对我院1991年1月至2012年2月间236例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患者术中采用胆道镜、气囊导管、碎石仪等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清除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213例(90.3%).5例(2.1%)术中胆道出血置T管引流,18例(7.6%)并发胆总管下段医源性损伤置T管引流.术后胆道镜联合EST清除残余结石22例,1例术后2周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其余病例经2~21年随访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胆总管下段嵌顿结石术中采用胆道镜、气囊导管、碎石仪等相结合能清除多数结石,少数难以取出的下段嵌顿结石术后内镜处理为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972年以来1256例胆道手术中术后发生胰腺炎的情况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了胆道术后胰腺炎(下称ABSP)与术前胰腺功能的关系;以及与各种手术危险因素(如胆管造影,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探查、胆道镜检查、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和括约肌成形术)的关系.1972年以来1256例胆道手术的资料用微机贮  相似文献   

17.
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镜胆道探查87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镜胆道探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7年9月至2004年12月8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病人经胆囊管行术中胆道镜胆道探壹术,5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胆道镜胆道探查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人结石清除率为100%。术后平均住院7.2d。结论在无禁忌证的前提下,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手术。应首先考虑经胆囊管途径行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的17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45个独立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32例发生胆道并发症,患病率为18.6%,包括10例胆瘘,14例无胆瘘的胆管狭窄,5例无胆瘘或胆管狭窄的胆道结石,2例单纯胆道感染,1例单纯胆道出血.其发生的中位时间为22(3~585 d)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排斥反应(P<0.001),慢性排斥反应(P=0.030),留置T管(P=0.005),术后1个月的肝动脉阻力指数(RI)≤0.66(P=0.026)是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严密监测、必要的预防性抗凝治疗、规范的抗排斥治疗、不留置T管的胆管重建方式有助于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防漏水支架结合术中胆道镜为对胆石症进行诊治的一种新方法.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对78例胆石症病人术中应用自制的防漏水支架结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检查和治疗,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67例胆总管结石病例中,术中结石取净;单独或合并诊断肝内胆管结石19例,术后残留结石3例,胆道结石取石率96.15%(75/78);无1例腹腔感染;3例病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赘生物形成,经内镜取标本,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细胞癌.结论:防漏水支架在术中胆道镜中的应用安全可行,可以提高术中对胆道结石的诊疗速度,降低胆道结石的残留率以及早期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细胞癌,为进一步提高内镜对肝内胆道疾病的诊治有效率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胆道探查术胆道压力与术后T管胆汁引流量的关系,指导拔管时间。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57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患者。其中术中胆道镜观察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有炎症水肿、结石嵌顿、狭窄等的22例患者为实验组;乳头开闭正常,无狭窄及炎症水肿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术中、术后3d、术后6d及拔除T管前的胆道压力;记录术后3、6d患者胆汁引流量。比较胆道压力与胆汁引流量的关系。术中胆道压力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d胆道压力实验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胆汁引流量亦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6d两组胆道压力及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总管末端结石反复刺激,十二指肠乳头水肿、狭窄等因素导致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早期胆道压力升高,胆汁引流量增多,应推迟夹闭T型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