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初步评估和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66,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初步确定其适应证。方法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应用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45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骨巨细胞瘤16例,骨囊肿8例,纤维结构不良8例,软骨母细胞瘤13例;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7例,胫骨近端15例,肱骨近端4例,跟骨2例,尺骨、桡骨、掌骨、指骨、距骨各1例;肿瘤刮除、灭活及人工骨植入25例,14例加用内固定,6例加用异体骨板和内固定。肿瘤范围为1.0cm×1.0cm×1.5cm~9.0cm×3.0cm×3.0cm,骨缺损范围为2.0cm×1.5cm×2.0cm~11.0cm×3.5cm×3.5cm。结果除5例失随访外,4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7.2个月。伤口均I/甲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和免疫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病灶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瘤壁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病灶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与自体骨结合处模糊,开始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从颗粒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2~6个月,平均2.8个月,愈合率为94.5%。结论n—HA/PA66骨填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和非特异炎症反应,修复囊性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型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切除及搔刮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5月,收治良性骨肿瘤患者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8~56岁,平均25.6岁.病程2周~4个月.其中单体骨囊肿14例,骨纤维结构不良6例,骨样骨瘤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4例,内生软骨瘤2例,骨嗜酸细胞性肉芽肿2例,骨巨细胞瘤3例.肿瘤范围为2.0 cm×1.5 cm×1.0 cm~9.0 cm×3.0 cm×2.5 cm,骨缺损范围为3.0 cm×2.0 cm ×1.5 cm~11.0 cm×3.5 cm×3.0 cm.彻底清除病灶,残腔灭活处理,将5~20 g条块状BG复合20~60 mL(平均40 mL)自体骨髓填充骨缺损.6例合并移位的病理件骨折结合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观察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质生长情况. 结果 术后患者均无伤口渗液、结晶析出、周缘皮疹搔痒等免疫排斥反应发生,伤口均I期愈合.3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4.6个月.无再次骨折、骨肿瘤复发及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甲均16周,下肢骨肿瘤患者弃拐行走,上肢骨肿瘤患者能持物和正常学习工作,并可行轻体力劳动.X线片观察:术后1个月可见BG替代骨和宿主骨接触界面变模糊;术后2个月,替代骨影开始变淡,骨缺损处有部分新骨形成;术后4个月骨缺损处密度增高,替代骨与宿主骨融合;术后6~10个月,BG均被新牛骨组织替代,骨皮质增厚,骨髓腔改建并再通. 结论 BG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及骨诱导性,BG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创伤小,并发症少,经骨替代后可完成骨修复.  相似文献   

3.
胎儿骨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总结胎儿骨移植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994年1月~1999年6月,应用经酒精处理后的胎儿骨移植修复148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其中骨囊肿63例,骨纤维异常增生症42例,骨巨细胞瘤26例,内生软骨瘤17例。骨缺损最大3.5cm×10.0cm,最小0.5cm×1.0cm。结果 148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修复均于3~12个月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2个月。随访1~6年,平均14个月,肿瘤无复发,无局部及全身反应。结论 胎儿骨作为良性骨肿瘤术后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无明显组织反应,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自固化CPC修复小儿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自固化CPC修复小儿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98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32例良性骨肿瘤患儿.男21例,女11例;年龄4~14岁,平均9.8岁.病程3~18个月.其中非骨化性纤维瘤12例,骨囊肿8例,骨样骨瘤7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5例.骨缺损部位:股骨15例,胫骨8例,肱骨6例,其他部位3例.骨缺损范围为2.0 cm × 1.5 cm × 1.0 cm~10.0 cm × 5.0 cm × 4.0 cm.其中26例采用切开病灶刮除后以条状或颗粒状CPC填充缺损,填充量为3~23 g;其中3例并发病理性骨折的患儿病灶清理后采用钢板固定,并行CPC植骨.6例骨囊肿先穿刺抽液,为淡黄色液,注入注射型CPC 5~20mL. 结果 32例伤口均I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3.5个月.术后未出现过敏及毒性反应,无皮疹或高热,切口局部无疼痛或瘙痒感.术后4~9个月,平均7个月,X线片示植入的CPC与宿主骨直接愈合.患儿肢体活动正常.行内固定的患儿术后6~12个月拆除内固定.条状及颗粒CPC于术后8~36个月完全吸收,注射型CPC至最长随访48个月仍未完全吸收.无肿瘤复发. 结论 应用自固化CPC修复小儿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是一种安全、经济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异体小块骨填充修复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切除骚刮术后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并发症。方法1999年12月~2005年12月,使用异体小块骨对230例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骨缺损填充修复,其中男156例,女74例;年龄5~56岁,平均32.8岁。病程3个月~15年。肿瘤刮除术后囊腔范围为1.0cm×0.8cm~10.0cm×2.0cm,局限性切除后骨缺损长度为1.0~3.5cm。根据骨缺损情况,植入自体髂骨和异体骨0.5~30.0g,术后引流2~3d,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定期摄X线片了解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早期体温、引流量、肢体肿胀等一般情况与自体骨移植同类手术相比无差异。术后196例切口期愈合;切口渗出淡黄色液体34例,其中30例引流2周后切口愈合,占14.78%;切口延期愈合4例,占1.7%(渗液持续3~4周后,经扩创换药期愈合3例,取出植入材料切口愈合1例)。获随访时间6~60个月,平均38个月,所有患者在6~18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平均6.5个月。骨移植术后肿瘤复发6例,复发率3.0%。按Mankin、Komender和王志强标准评定,满意196例,占85.22%;不满意34例,占14.78%。结论异体小块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是骨移植术中良好的植骨材料。植骨区的稳定性、局部血运情况及骨肿瘤刮除后瘤腔处理方法是影响骨愈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负载rhBMP-2的CPC活性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负载rhBMP-2的CPC活性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评价其临床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6月-2007年9月,采用负载rhBMP-2的CPC(rhBMP-2/CPC组)和单纯CPC(对照组)修复骨缺损112例,骨缺损范围为1 cm×1 cm×1 cm~4 cm×3 cm×3 cm.其中对照组63例,男31例,女32例;年龄17~70岁,平均47.4岁.骨缺损部位:跟骨19例,胫骨平台20例,肱骨近端8例,桡骨远端9例,胸腰椎7例.rhBMP-2/CPC组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龄16~68岁,平均45.6岁.骨缺损部位:跟骨11例,胫骨平台16例,肱骨近端7例,桡骨远端2例,胫骨远端2例,胸腰椎11例.术中采用负载rhBMP-2/CPC(2~5 g)或单纯CPC(2~50 g)填充骨缺损.结果 术后108例伤口Ⅰ期愈合;术后2周对照组1例及rhBMP-2/CPC组3例伤口有淡黄色清亮稀薄分泌物渗出,经换药及激素治疗后愈合.所有患者未见毒性反应,无皮疹或高热,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1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骨髓炎,无再骨折,无明显骨缺损修复后再塌陷,无钢板及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柱手术的椎体前缘无高度不足发生.两组术后3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患肢活动情况良好,屈伸功能达正常活动水平.结论 负载rhBMP-2的CPC活性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安全、有效,是一种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应用多孔TCP人工骨修复肿瘤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骨愈合机制,提出"结构移植"新理论.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多孔TCP人工骨颗粒材料修复各种原发性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遗留骨缺损61例.男33例,女28例;年龄9个月~46岁.骨纤维结构不良8例,骨囊肿23例,嗜酸性肉芽肿12例,内生软骨瘤13例,非骨化纤维瘤2例,骨母细胞瘤3例.肿瘤范围1.5 cm× 1.0 cm~7.0 cm× 5.0 cm.肿瘤切除后缺损范围为2.0cm×1.5 cm~8.0 cm×5.0 cm.术后不同时间点行X线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骨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在体TCP人工骨降解的X线影像学半定量研究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TCP人工骨降解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伤口均I期愈合.61例获5~24个月随访.骨缺损于术后1~6个月均愈合,骨愈合率达96.7%.除1例坐骨嗜酸性肉芽肿患者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余患者无复发.X线片观察术后1个月即可见植骨与宿主骨结合部间隙模糊,新骨开始形成3个月植骨从周围向中心开始吸收,周围与中心均可见新骨形成;6个月植骨与宿主骨融合,骨缺损完全修复,移植材料降解率为78.9%;12个月植骨大部分吸收,骨质改建塑形,部分髓腔再通;24个月骨质塑形改建良好,髓腔再通.术后1个月SPECT观察,显示局部有较多核素浓聚,骨代谢旺盛,植骨中心核素有明显浓聚,为中心诱导成骨现象.组织病理学观察,TCP人工骨颗粒与宿主自体骨结合紧密,植骨处有大量骨软骨组织形成,充填骨孔洞内外深部有新生血管样组织长入,于植骨内部及周围形成有较多细胞围绕的"镶边"状结构.结论 多孔TCP人工骨修复肿瘤性骨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其内部多孔三维结构模拟人骨天然仿生"自组织"结构,有利于募集细胞长入支架深部,达到良好的血管化并最终形成修复性新骨组织,兼具骨传导和骨诱导的骨愈合机制,为一高效新型"结构性"骨移植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8.
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76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损患者,彻底刮除病灶或作肿瘤骨段切除,并对瘤壁作灭活处理,以同种异体骨作支架,周围填充骨基质明胶和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术后观察机体反应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机体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5~16个月,X线显示新骨形成时间为术后1.5~4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5~9月,骨缺损骨性愈合74例,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肿瘤复发2例。结论:骨基质明胶、自体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76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损患者,彻底刮除病灶或作肿瘤骨段切除,并对瘤壁作灭活处理,以同种异体骨作支架,周围填充骨基质明胶和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术后观察机体反应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机体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5~16个月,X线显示新骨形成时间为术后1.5~4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5~9月,骨缺损骨性愈合74例,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肿瘤复发2例.结论:骨基质明胶、自体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应用OsteoSet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OsteoSet颗粒在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OsteoSet颗粒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21例,骨缺损范围为2.0 cm×2.1 cm×3.0 cm~4.1 cm×3.0 cm×6.2 cm.根据病变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合并有病理性骨折者术中应用内固定.结果 随访11~24(17.38 ±4.10)个月,骨愈合良好,愈合时间3~6个月,无复发及并发症.按Neer和Chigira的标准并结合X线评价骨囊肿愈合情况,21例骨囊腔完全愈合,均达到Ⅳ级.结论 应用OsteoSet颗粒修复骨囊肿术后骨缺损安全可靠,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11.
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报道复合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10例。结果 1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移植的自体腓骨长度最长28cm,最短15cm。8例在术后3个月即有影像学骨性愈合,10例均于术后半年完全负重和邻近关节自由活动,术后超过1年的5例均已拆除内固定,术后1年均完全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与大段同种异体深低温冷冻骨关节复合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关节缺损的有效且可靠的方法,可用于骨肿瘤保肢术中。  相似文献   

12.
胎儿骨在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骨肿瘤病灶清除后的腔穴性骨缺损,采用胎儿骨植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大月龄流产的胎儿,在8小时内无菌条件下切取四肢骨,浸泡于加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中待用。1990年以来,对7例四肢骨肿瘤病灶清除后,骨缺损区采用胎儿骨植入填充。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4周X线片示植骨区密度增加,16周后骨缺损区完全修复,髓腔再通。随访8个月~5年,患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一例骨肿瘤复发。结论胎儿骨与成人骨的结构不同,胎儿骨的重吸收过程快,取代需要的时间短,骨诱导作用优于成人,骨的“爬行替代”作用较快,是良性骨肿瘤切除术后腔穴性骨缺损较好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3.
带蒂腓骨移位修复胫骨股骨长段骨缺损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总结修复胫骨上段,中段及股骨下段长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自1974年5月 ̄1997年8月应用四种带蒂腓骨局部移位术修复胫骨,股骨头段骨缺损25例,其中胫骨上端良性骨肿瘤,瘤段切除后带蒂腓骨移位,膝关节融合9例,胫骨干良性长段骨肿瘤或瘤样病变者,截除后带肌蒂腓骨移位,行胫腓骨融合术9例,胫骨中下段广泛良性骨肿瘤或瘤样病变,截除后血管蒂腓骨向远端内侧移位,胫腓骨融合2例,股骨下端良性骨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4.
异体骨关节移植在胫骨上段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胫骨上段骨肿瘤患者接受同种异体骨父节移植的方法并评价该办法在胫骨七段保肢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1998年9月~2003年6月埘15例胫骨上段骨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异体骨关节移植。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4~56岁。7例胫骨上段进展性骨巨细胞瘤.未接受化疗;8例胫骨上段恶性骨肿瘤,分别为骨肉瘤6例、梭形细胞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术前1~2个疗程、术后4~6个疗程。Enneking分期:IB期7例、ⅡA期2例、ⅡB期6例。所有患者采用广泛性边缘切除.移植异体骨关节长度6~16cm,平均12cm。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58个月.平均27个月。接受化疗的8例胫骨上段恶性骨肿瘤无骨折,5例骨性愈合,3例骨不连,其中2例合并感染.局部复发1例,均行股骨下段截肢;Mankin评分:优2例,良2例,一般1例,差3例,优良率为50%。7例胫骨上段进展性骨巨细胞瘤,无感染和局部复发;2例骨小连.关节不稳2例,戴膝关节支具行走;Mankin评分:优3例,良2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71%。结论胫骨上段肄体骨父节移植有较高的许发症,但优势不可忽视,为胫骨上段进展性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提供可选择的保肢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 ide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在防止椎管内瘢痕粘连及重建椎管后部结构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治疗椎板切除术后椎板缺损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48-76岁,平均59岁。椎管狭窄11例,椎管狭窄伴脊椎滑脱7例,椎间盘突出3例,脊柱肿瘤2例。病变节段:C5、6、L1及L2各1例,L4、55例,L4-S19例,L5、S16例。20例使用1个人工椎板,3例使用2个人工椎板。结果术后1例伤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余22例伤口期愈合。23例均获5-24个月随访。1例L4、5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患者因术中过度牵拉造成术后神经根损害症状加重,其余患者腰腿痛症状均缓解,无明显排斥反应。CT检查示椎管扩大;MRI示椎管内瘢痕形成及粘连均不明显;CT及三维重建示术后3-6个月人工椎板与受体骨接触界面模糊,间隙消失。结论新型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板,可有效防止外源性瘢痕压迫神经根及硬膜囊,有效恢复椎管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骨干人工假体对股骨近端骨干恶性肿瘤切除后结构性骨缺损进行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对7例股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骨干人工假体置换,男3例,女4例;年龄28~76岁,平均61.8岁。原发恶性骨肿瘤4例,转移癌3例。术前常规行X线、CT及MR检查,通过MRI测量瘤段骨长度及软组织侵犯范围,再根据截骨长度选择骨干人工假体配件。取股骨近端外侧直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按肿瘤切除原则充分显露术前MRI测量的瘤段骨及软组织肿瘤并截骨,扩髓后安装骨干人工假体,依次缝合各层组织。术后切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200~800 ml,平均400 ml。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1年因出现肺转移而死亡,3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未出现术区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乳腺转移癌患者术前多发转移,术后行综合治疗,带瘤生存;2例乳腺转移癌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原位复发或转移。7例患者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均无受限。结论 使用骨干人工假体对股骨近端骨干恶性肿瘤切除后结构性骨缺损进行重建,保留了邻近的髋关节及肌腱附着点,操作简单,住院时间较短,可早期负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保肢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