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视穿刺技术联合球囊扩张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我院泌尿结石微创中心采用可视穿刺联合球囊扩张PCNL治疗12例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盂单发结石1例,肾下盏单发结石1例,肾脏多发结石10例;左侧3例,右侧9例。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建立F24穿刺通道,其中5例采用16G(1.5mm)康鸽穿刺针鞘下结合UMP肾镜(F3)可视观察,7例采用铂立可视穿刺肾镜(F4.8)。10例患者(83.3%)术后选择无管化处理;平均手术时间为(64.9±18.1)min;平均可视化疼痛评分(VAS)为(2.3±0.7)分;术后平均住院日为(3.5±0.8)d。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随诊复查,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可视穿刺联合球囊扩张标准通道PCNL碎石手术方式,有助于保障穿刺及扩张建立皮肾通道的精确度,促进PCNL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侧卧位、俯卧位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术期指标。方法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肾结石采取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侧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组与俯卧位PCNL组各50例,侧卧位PCNL组术前麻醉起效后采取侧卧位,俯卧位PCNL组为俯卧位,比较两组围术期间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通道建立时间、下床时间、碎石取石总时长)差异,另外观察两组一期性结石清除率、穿刺成功率、术后3个月肾积水好转情况,并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侧卧位PCNL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通道建立时间、下床时间分别为(152.92±19.33)min、(47.98±5.86)mL、(28.85±8.12)d、(6.10±1.30)min、(1.98±0.61)d,与俯卧位PCN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侧卧位PCNL组一期结石清除率、穿刺成功率、术后3个月肾积水好转情况与俯卧位PCN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侧卧位PCNL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0%,与俯卧位PCNL组(2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过程中采取侧卧位可有效改善围术期相关指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对鹿角形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前精准设计的临床应用以及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收治拟行PCNL的63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纳入研究。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3D打印组与常规影像检查组(对照组),两组术前均行CT平扫+增强(薄层重建)。处理组提取CT的DICOM文件进行3D图形后处理,采用热塑性材料打印获得3D模型。两组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进行比较。术前:《术前谈话评分表》的得分情况。术中:(1)目标肾盏定位时间;(2)术前规划穿刺盏与术中实际穿刺盏的符合度;(3)手术完成时间。术后:(1)清石率;(2)术后并发症;(3)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成功打印出所有3D模型,肾脏血管、集合系统以及结石分布等均显示良好。手术均顺利完成。3D打印组在《术前谈话评分表》的得分情况、目标肾盏定位时间、模拟穿刺盏与实际穿刺盏的符合度以及术后清石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手术完成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模型能够很好地显示结石肾脏内部的位置关系,并可以有效帮助医生进行术前规划,提高手术效率,还可以用作与患者交流的工具,使医患沟通变得顺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12采用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20例腰椎管狭窄症,比较术前与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JOA评分.结果 2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至少获得12...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3D打印经皮导板辅助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安全性。方法: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采用PKP治疗的60例OVCF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36例,年龄72~86(76.5±7.9)岁,其中30例采用常规PKP治疗(常规组),30例采用3D打印经皮导板辅助PKP治疗(导板组)。观察术中椎弓根穿刺时间(穿刺针到椎体后缘)及透视次数,手术总时间,总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椎管型骨水泥渗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伤椎前缘压缩率。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椎管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导板组椎弓根穿刺时间(10.23±3.15) min,透视次数(4.77±1.07)次,手术总时间(33.83±4.21) min,总透视次数为(12.27±2.61)次;常规组椎弓根穿刺时间(22.83±3.0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行经皮手术导板辅助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克氏针穿刺次数,术后复查X线片记录螺钉位置分布、随访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32.17±6.18) min短于对照组(53.83±7.31) 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8.33±2.94) ml小于对照组(38.17±5.56) ml(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7.50±1.05)次少于对照组(21.00±4.82)次(P<0.05);观察组克氏针穿刺次数(8.00±0.63)次少于对照组(32.67±3.08)次(P<0.05)。观察组随访时间(12.88±0.74)个月,对照组(12.83±0.7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D打印非共面导板复位对125I粒子植入术中穿刺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3D打印非共面导板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5例恶性肿瘤患者,对术前导板复位及术中穿刺针道偏移情况进行分级;观察A、B、C级导板复位患者中Ⅰ、Ⅱ、Ⅲ级针分布的差异,分析导板复位等级与穿刺针等级间的相关性。结果25例共穿刺217根针。导板复位A级14例,其中Ⅰ级针105根、Ⅱ级针12根、Ⅲ级针1根;导板复位B级11例,其中Ⅰ级针71根、Ⅱ级针21根、Ⅲ级针7根;无导板复位C级。导板复位A、B级患者中,Ⅰ、Ⅱ、Ⅲ级针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导板复位等级与穿刺针等级呈正相关(rs=0.226,P=0.010)。结论3D打印非共面导板复位与穿刺准确性相关,保证导板复位精度有助于提高125I粒子植入的穿刺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15例患者行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截骨术治疗(3D打印组),男9例,女6例;年龄(46.3±8.2)岁;骨折畸形愈合位于胫骨中上段11例,胫骨下段4例;左侧6例,右侧9例;内翻畸形8例,外翻畸形7例;术前骨折畸形角度24.3°±5.5°。15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手术组),男10例,女5例;年龄(47.1±6.0)岁;骨折位于中上段12例,下段3例;左侧5例,右侧10例;内翻畸形7例,外翻畸形8例;术前骨折畸形愈合角度平均22.5°±5.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结果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10个月。3D打印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明显缩短[(102.2±13.0)vs.(137.9±10.5)min],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手术组明显减少[(77.3±39.7)vs.(163.3±35.2)mL],术后3D打印组畸形角度较传统手术组显著减小[(1.9°±0.4°)vs.(3.2°±0.9°)],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截骨处均实现愈合,未再次出现畸形,下肢力线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在辅助胫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截骨治疗中能精准截骨,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有效纠正下肢力线,术后近期疗效良好,是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有效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CT三维重建联合彩超在斜仰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穿刺定位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行斜仰截石位PCNL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04例,根据CT三维重建是否联合彩超定位穿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肾血流情况,术后结石清除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54例)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血红蛋白损失量均低于对照组(50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建立通道率(49例,90.74%)高于对照组(38例,7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肾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46例,85.18%)高于对照组(29例,58.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例,5.56%)低于对照组(10例,2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联合彩超定位穿刺在斜仰截石位经皮肾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优于单纯CT三维重建定位穿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联合肾脏血管造影(CTA)辅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建立皮肾通道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10月采用CTA辅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在PCNL术治疗的96例肾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行CTA检查,制定手术方案,术中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避开血管精准穿刺建立F16~18的皮肾通道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结果:CTA可提供肾血管的清晰图像,有利于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建立皮肾通道,96例患者均成功行PCNL术,时间50~160min,平均(96±47)min。术后复查腹部平片,11例显示残余结石5 mm,行二期PCNL术,一期净石率约88.5%。术中发生较明显出血而影响手术视野1例,予留置肾造瘘管1周后进行二期PCNL术。本组患者发生术后延迟性大出血2例,但2例均经保守治疗血尿消失,痊愈出院。结论:CTA可提供肾盂肾盏集合系统、肾实质血管分布的清晰图像,明确结石与集合系统的关系,有利于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精准确定经皮肾穿刺的部位及穿刺通道的建立,CTA辅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PCNL术具有定位精准、损伤轻、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CTA辅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可作为经皮肾镜引导穿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研制个体化导板,初步探讨其应用于肩关节周围穿刺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需要行肩关节穿刺的9例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39~62岁,平均56.8岁)的9侧关节(左侧3例,右侧6例;关节腔8例,肱骨近端1例)的薄层CT扫描数据在Mimics15.0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把重建出来的模型导入Geomagic Studio和Geomagic Spark进行反求及正向设计,经3D打印技术制作出经皮导板,在体外模拟穿刺,明确进针方位后,对9例患者精准定位,穿刺活检,并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穿刺是否成功. 结果 经过穿刺前在患者骨骼模型及穿刺术的验证,应用数字化个性3D打印定制经皮导板对9患者导向下穿刺全部成功,进针方位均与术前设计的虚拟方案一致,无穿刺失败,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症状. 结论 数字化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个性定制经皮导板可以实现肩关节周围的精准穿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彩超引导穿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处理孤立肾结石中避免肾血管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我院由彩超引导的孤立肾结石行PCNL 术共53 例手术过程,所有患者均进行黑白超声与彩超探查:即先用黑白超声设计入路,探查入路上有无点状、小等号状血管回声,再在同一切面上使用彩超,了解有无肾血流显示;若入路上有明显肾血管经过则重新调整入路,在彩超实时引导下进针.结果 53 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动静脉瘘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穿刺成功率100%.53 例手术中有8 例通过彩超检出原超声设定入路上的肾血管并重新设定入路,有效避免损伤肾血管(x2=4.75,P<0.05).术前术后血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超引导穿刺PCNL 术处理孤立肾结石能有效减少肾血管损伤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在处理鹿角形结石遇到诸多难题,CT扫描后三维重建构建结石与肾脏的3D影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辅助PCNL术中超声定位提高穿刺精度,降低穿刺难度,提高结石清除率。方法 CT重建组纳入25例诊断为鹿角形结石患者,术前均行泌尿系CT平扫+三维重建,通过3D立体旋转,设计最短穿刺距离、直达肾盂、操作角度最广、最方便的通道,行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体位16 F单通道PCNL术;CT组纳入30例,术前仅行泌尿系CT平扫,通过平面CT片预先设计通道,行同样术式做对照组;并讨论2例典型鹿角形结石案例。结果 CT重建组与CT组在术中出血量([108±24)ml vs(156±45)ml]、手术时间([109±20)min vs(121±23)min]、结石清除率(91.21%vs 85.73%)以及造瘘管留置时间([6.5±1.9)d vs(7.7±1.7)d]的比较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13.0±1.8)d vs(14.5±3.0)d]、术后输血(0 vs 6.67%)和行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0 vs 6.67%)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构建个体化鹿角形结石和肾脏的3D影像,为PCNL术的通道建立提供更精准的定位,从而实现手术风险的"最低化",结石清除效果"最佳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6月收治的12例临床确诊为肾结石并拟行PCNL的患者,男6例,女6例;其中左肾结石7例,右肾结石5例;年龄24~52岁,平均42岁。CT提示结石最大径为1.8~3.9cm,平均2.8cm。采集肾结石患者的CT数据,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7.0进行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建立个性化肾结石三维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包含肾段脊柱、第12肋、肾实质、结石、集合系统、肾动静脉的肾结石3D打印模型。由4名手术医师于术前根据3D肾结石打印模型结合影像学资料设计具体手术方案,术中记录实操数据,术后填写3D打印模型评估调查问卷,以评估该3D打印模型的有效性。以3D打印模型作为术前谈话工具,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并请患者及家属填写3D打印模型评估调查问卷。结果:成功打印出12例患者的3D肾结石打印模型,该模型直观显示了肾结石的大小及位置,肾内集合系统和肾盂,肾动、静脉,以及肾周毗邻脏器的关系。使用3D肾结石模型预估的穿刺肾盏、穿刺点及是否需要双或多通道的选择与实际手术基本符合,预估的穿刺深度为(6.7±0.7)cm,实际穿刺深度为(7.1±0.5)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医师对3D结石模型的总体评价得分为(8.3±0.5)分,患者及家属对使用3D结石模型的术前谈话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7.8±0.8)分。结论:3D打印的肾结石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结石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定制PCNL术前方案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可作为PCNL术前与患者沟通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彩超定位引导穿刺在小儿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安全性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1年8月应用彩超定位引导穿刺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5岁以下患者上尿路结石患者165例.全部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的微通道(12~16 F)经皮肾镜碎石术,气压弹道和/或超声碎石系统击碎并清除结石.结果 本组结石平均直径为(15.82±6.31) mm.所有病例均在彩超定位引导下一期成功建立通道并处理结石,通道建立时间为(11.7±5.3) min,手术时间为(42.6±20.1) min.净石率为95.2%(157/165).术后69.7% (115/165)的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血红蛋白平均下降2.67 g/L,红细胞压积平均下降2.21%.术后23.03% (38/165)的患者超过48 h的持续性或反复发热(≥38.5℃).无失肾、死亡病例,无术后输血病例,无感染休克病例,无邻近脏器损伤病例.结论 彩超定位引导穿刺在小儿微创经皮肾镜皮肾通道建立中能够充分清晰地显示入路上各层组织,肾周脏器毗邻关系,明确、客观、实时的显示肾血管并实时引导避开血管引导穿刺,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损伤等并发症,是安全、可靠的定位引导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X线定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为532例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中超声与X线定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接受X线照射时间、取石成功率、术中出血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X线定位组穿刺时间平均(7.9±0.6)min,超声组平均(4.3±0.4)min,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X线定位组为81.3%,超声组为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定位组术中出血量平均(134±12)ml,超声组平均(9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定位组术者X线暴露时间平均(4.9±1.3)min,超声组无暴露。取石成功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定位相比,B超定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但学习曲线相对较长,经过系统地熟悉超声原理及准确定位后,可提高手术速度与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马蹄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6年2月37例马蹄肾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采用微通道(F_(18))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组),26例采用标准通道(F_(24))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PCNL组)。比较2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术后发热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肾功能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CNL组术后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术后发热率分别为88.5%(23/26)、78.3%(18/26)和7.7%(2/26),MPCNL组分别为81.8%(9/11)、77.8%(7/11)和9.1%(1/11),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CNL组手术时间(102.3±50.5)min,与MPCNL组(130.6±41.1)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639,P=0.110);术中出血量(185.1±43.2)ml,明显多于MPCNL组(84.5±28.9)ml(t=-7.055,P=0.000);住院时间(9.9±0.8)d,明显长于MPCNL组(7.2±0.5)d(t=10.325,P=0.000)。2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和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L和MPCNL治疗马蹄肾结石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MPCNL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更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3D打印技术在骶神经调控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估。方法:2016年4月~2016年9月,12例行骶神经调控术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例、试验组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透视下十字定位法,试验组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穿刺导航模板进行定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骶尾椎骨折、骶尾椎畸形、骶神经孔大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统计两组患者穿刺进针次数、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术中调控测试时间及术后感染、出血等术后并发症作为评判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穿刺进针次数对照组(3.20±0.84)次vs.试验组(1.50±0.79)次(P0.01);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对照组(25.80±8.41)min、试验组(9.42±3.31)min;术中调控测试时间对照组(40.20±7.76)min、试验组(30.86±3.63)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术后3天切口渗血各有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神经调控术在3D打印出个性化的穿刺导航模板的辅助下,明显减少了穿刺的次数、缩短了穿刺时间、提高了术中调控测试的效率。同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增加。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有骶骨骨折、畸形,骶神经孔狭小以及骶骨手术史的患者。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调整及完善3D打印设计方案,期待更好、更快、更方便的精准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超联合举宫器在阴道注水腹腔镜不孕症诊治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为143例术前考虑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行经阴道注水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检查与诊治,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2例采用彩超联合举宫器经阴道穿刺(研究组),71例直接经阴道后穹隆穿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出血量、副损伤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为98.6%,穿刺出血量平均(1.1±0.2)ml,无副损伤发生。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7.3%,穿刺点出血量平均(10.3±0.3)ml,发生周围脏器损伤3例。结论:经阴道注水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探查是治疗不孕症的微创术式,采用彩超联合举宫器辅助穿刺不仅增加了注水腹腔镜不孕症诊治的成功率,而且明显提高了穿刺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治疗直径10~20mm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CNL组患者58例,FURL组患者4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白细胞升高值、术后住院时间、碎石成功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高热发生率及术后止痛药使用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白细胞升高值、碎石成功率、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及高热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手术时间(52.88±16.12)min短于FURL组(85.48±15.10)min,PCNL组术后住院时间(6.12±1.17)d长于FURL组(3.50±0.62)d,PCNL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8.80±4.41)g/L大于FURL组(0.65±0.23)g/L,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用于治疗直径10~20mm的肾下盏结石的总体疗效相当,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创伤更小、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