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体内条件下rhBMP-2对肝细胞癌SK-Hep-1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只雌性裸鼠平均分为实验组(8只)和对照组(8只),构建裸鼠背部皮下成瘤模型。实验组成瘤方案为SK-Hep-1细胞+rhBMP-2+Matrigel+PBS,对照组成瘤方案为等量SK-Hep-1细胞+Matrigel+PBS,分别于6周龄裸鼠皮下注射,每周测量实验组及对照组裸鼠成瘤大小,测算体积。9周后处死全部裸鼠,测量实验组及对照组裸鼠皮下瘤体重量,并取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裸鼠荷瘤组织中ki-67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裸鼠皮下瘤体体积、重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rhBMP-2处理可显著降低瘤体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结论研究证实在体内条件下rhBMP-2对肝癌SK-Hep-1细胞生长能力发挥显著抑制作用,可能由rhBMP-2抑制肝细胞癌SK-Hep-1细胞增殖过程而导致。从基础水平进一步论证了rhBMP-2的临床应用不能显著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为脊柱融合手术及骨不连等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rhBMP-2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棘突间有限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棘突间同种异体骨有限植入术治疗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腰腿痛患者。对植骨融合率、JOA评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8(15±1.22)个月。无切口感染、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术前JOA评分为(8.56±1.45)分,术后3 d为(12.94±1.55)分、12个月为(13.15±1.2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率均>50%。CT扫描证实棘突间植骨均不同程度被吸收,均未达到骨性融合。结论单纯在棘突间植入有限的同种异体骨很难达到骨性融合,在材料选择和固定方式等方面须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条件下rhBMP-2对肝细胞癌SK-Hep-1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条件下,不同浓度的rhBMP-2处理肝癌SK-Hep-1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hBMP-2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周期,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浓度的rhBMP-2对p21、cyclin E表达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rhBMP-2处理对p21、cyclin E蛋白水平及对PI3K/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无血清条件下,不同浓度的rhBMP-2处理细胞,研究发现rhBMP-2可显著抑制肝癌SK-Hep-1的增殖能力。无血清条件下,不同浓度的rhBMP-2处理细胞24小时,发现rhBMP-2可增加G1期细胞所占比率。rhBMP-2可显著促进p21的表达,显著抑制cyclin E的表达,并显著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过程。结论研究证实在体外条件下rhBMP-2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过程对肝细胞癌SK-Hep-1细胞增殖能力发挥显著抑制作用,从基础水平进一步论证了rhBMP-2的临床应用不能显著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为脊柱融合手术及骨不连等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rhBMP-2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eoliosis,AIS)的MRI特征性变化,探讨AIS的MRI特征性变化与侧凸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三维莺建MRI技术对90例青少年(49例AIS,41名健康青少年)进行全脊髓脊柱和后脑MR检查.测量颈椎和胸椎各节段的脊髓最大前后径(AP)、最大横向直径(TS)和凸凹侧脊髓旁间隙(LCS)、小脑扁桃体与枕骨大孔基线的距离、齿突与枕骨大孔基线的距离、颈髓中轴线与延髓中轴线夹角(α)、枕骨大孔基线与延髓中轴线夹角(β)、脊髓面积、椎管面积、脊髓椎管面积比,测量脊髓全长、脊柱全长、脊髓脊柱全长比.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IS患者的AP、TS、AP/TS 和LCS比值明显增加,小脑扁桃体位置相对枕骨大孔明显下移,脊髓圆锥位置相对上移,β角减小,脊髓椎管面积比增大(P<0.01);AIS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脊髓或全脊柱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脊髓脊柱全长比明显减小(P<0.01),与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AP、AP/TS和LCS比值与Cobb角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AIS患者在脊髓和脊柱的横断面上存在显著性形态学异常,部分与Cobb角有明显正相关;脊髓和脊柱纵轴上存在明显的脊髓牵拉受限,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的生长不平衡,这些可能与AIS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打印经皮手术导板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例。观察组行经皮手术导板辅助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克氏针穿刺次数,术后复查X线片记录螺钉位置分布、随访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32.17±6.18) min短于对照组(53.83±7.31) 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8.33±2.94) ml小于对照组(38.17±5.56) ml(P<0.05);观察组透视次数(7.50±1.05)次少于对照组(21.00±4.82)次(P<0.05);观察组克氏针穿刺次数(8.00±0.63)次少于对照组(32.67±3.08)次(P<0.05)。观察组随访时间(12.88±0.74)个月,对照组(12.83±0.7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关于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以探讨健康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某大学两个不同专业学生(医学院和理工科)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90.11±8.61)分,非医学生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82.00±12.61)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P<0.01).调查显示仍有部分学生(医学生19.0%,非医学生24.8%),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武汉市大学生获得AIDS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书籍,其次是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结论]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大学生的AIDS健康教育措施,加强系统性、完整性的AIDS预防知识的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2岁,因不能持久站立6个月,症状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气管偏右侧,左肺呼吸音弱,心音有力,腹软,肝脾不大,脊柱四肢无畸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术应用于上颈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上颈椎后路融合固定术中采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19例患者资料,术中根据枢椎椎弓根是否存在缺如、细小等情况,选择置入双侧枢椎椎板螺钉或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并对侧椎弓根螺钉,联合枕骨板螺钉和/或寰椎侧块螺钉。15例上颈椎畸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损害表现,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为5~15分,平均11.5分。4例外伤性寰枢椎骨折患者有后颈部疼痛及活动障碍,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2~7分,平均4.5分。术后复查患者影像学资料,观察内固定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椎动脉、脊髓等损伤。术后复查CT,显示所有枢椎椎板螺钉位置良好,均未突破内侧皮质骨。随访时X线、CT示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及断钉。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植骨均融合,上颈椎畸形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JOA评分为13~17分,平均15.3分。外伤性寰枢椎骨折患者颈部疼痛及活动障碍明显改善,VAS评分为0~2分,平均1.0分。结论枢椎椎板螺钉固定在上颈椎后路固定手术中方法简单安全、效果良好,对于无法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患者,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女,40岁。因反复双下肢乏力7月余,加重伴肢端麻木半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并多次在当地医院以原发性高血压、低钾原因待查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门诊以乏力原因待查收入院。既往有多次乏力病史,口干、多饮、夜尿增多半年。查体:体温37.2℃,脉搏70/m in,呼吸18/m in,血压180/110 mmHg。皮肤无皮疹,甲状腺不大,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近端肌力4级,远端肌力3级,伴麻木感,双侧膝腱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查血肌钙蛋白0.23 ng/m l;血钾1·89 mmol/L,24小时尿钾216 mmol/L;血气分析:pH 7·503,实际碳酸氢根40·6 m…  相似文献   
10.
背景: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常需要手术治疗,但目前缺乏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的寰枢椎内固定方式。 目的:评估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l1例。对脱位复位情况、内固定植骨融合率、JOA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估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 结果:11例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7个月,平均25个月,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术后疼痛和神经症状均得到缓解,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寰枢椎均融合。 结论: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游离齿状突并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