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儿外周血可溶性Fas蛋白(sFas)、可溶性Fas蛋白配体(sFasL)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变化,并探讨三者对重症肺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绵阳富临医院2016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82例重症肺炎、196例轻症肺炎患儿和178例健康儿童,分别为重症组、轻症组和对照组;重症组患儿再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29例)和预后良好组(153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重症组、轻症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外周血sFas、sFasL和MPO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组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周血sFas、sFasL和MPO水平以及联合指标预测重症组患儿预后不良的价值。 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和体重,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病原微生物分布、肺炎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重症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sFas、sFasL和MPO水平分别为(104.63 ± 19.75)ng/L、(1 062.36 ± 179.85)ng/L和(1 020.26 ± 59.71)U/L,轻症组患儿分别为(80.52 ± 13.66)ng/L、(703.57 ± 127.66)ng/L和(796.75 ± 43.02)U/L,对照组儿童分别为(58.78 ± 10.16)ng/L、(577.83 ± 121.22)ng/L和(632.59 ± 38.71)U/L;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以上3个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Fas:重症组 vs.对照组:t = 27.605、P < 0.001;轻症组vs.对照组:t = 17.322、P < 0.001;sFasL:重症组 vs.对照组:t = 29.908、P < 0.001,轻症组vs.对照组:t = 9.744、P < 0.001;MPO:重症组 vs.对照组:t = 71.920、P < 0.001;轻症组vs.对照组:t = 38.647、P < 0.001),重症组患儿以上3个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t = 13.885、22.488、41.973,P均< 0.001)。重症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5.93%(29/182)。预后不良组患儿双重/多重感染占比(χ2 = 12.081、P = 0.001)、多肺叶感染占比(χ2 = 32.378、P < 0.001)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t = 6.432、P < 0.0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t = 3.658、P = 0.001)、C-反应蛋白(CRP)(t = 19.415、P < 0.001)、降钙素原(PCT)(t = 26.101、P < 0.001)、sFas(t = 13.717、P < 0.001)、sFasL(t = 5.357、P < 0.001)和MPO(t = 5.435,P < 0.001)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上指标均为重症组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 = 5.969、95%CI:4.857~6.304、P = 0.029,OR = 7.485、95%CI:6.785~8.126、P = 0.014,OR = 5.332、95%CI:4.593~5.567、P = 0.010,OR = 4.959、95%CI:4.246~5.337、P = 0.015,OR = 5.143、95%CI:4.879~5.695、P = 0.003,OR = 6.126、95%CI:5.630~6.558、P = 0.008,OR = 8.325、95%CI:6.452~9.902、P = 0.005,OR = 8.469、95%CI:7.879~8.653、P = 0.001,OR = 9.132、95%CI:8.882~9.594,P = 0.003)。外周血sFas、sFasL和MPO水平预测重症组预后不良的Cut-off值分别为125.07 ng/L、1 171.21 ng/L和1 053.04 U/L;sFas、sFasL和MPO以及3个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0.890、0.897和0.955,3个指标联合预测AUC均显著高于sFas、sFasL、MPO水平单独预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 5.693、P = 0.005,Z = 5.192、P = 0.007,Z = 4.982、P = 0.009)。 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外周血sFas、sFasL和MPO水平均偏高,且在预后不良重症患儿中水平均更高,其联合应用可预测患儿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佛波酯(12-myristate 13-acetate,PMA)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对人体胃癌BGC823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PMA能诱导MMP-9表达增加的最佳浓度和诱导时间.方法 采用mRNA(Real Time RT-PCR)蛋白(West-blot)明胶酶活性分析(Zymography)观察不同浓度的PMA作用于人胃癌BGC823细胞不同时间后的MMP-9表达.结果 PMA浓度1 5mg/L、3 0mg/L、6 0mg/L、12 0mg/L、24 0mg/L 24h时对人胃癌BGC823细胞作用后MMP-9表达率分别为(19 1±1 27)%、(25 3±5 7)%、(52 6±4 8)%、(67 9±3 6)%、(91 3±2 3)%;48h时分别为(21 1±1 9)%、(29 2±3 6)%、(56 6±4 3)%、(76 1±5 1)%、(93 3±2 9)%;72h时分别为(23 4±3 7)%、(37 8±4 2)%、(60 3±14 5)%、(83 6±18 1)%、(95 6±1 3)%.结论 PMA对MMP-9表达的影响浓度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最佳浓度24 0mg/L,最佳时间24h.  相似文献   
3.
PFNA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37例65岁以上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按AO分型,31.A2 22例,31.A3 15例。结果3例因脑血管意外等疾病死亡,5例失访,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5年,平均1.6年。29例患者均获得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3~7.7个月,平均4.3个月。根据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3例,一般4例,差2例,优良率79.3%(23/29)。3例出现钉尾近端的不匹配,其中2例出现大腿部疼痛,1例无痛;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髋内翻。结论对于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针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高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各30例。对照组予伤科黄水纱外敷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选取双侧环跳、血海、梁丘、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2组均治疗至术前1 d。观察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水平变化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TEG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组与治疗前比较,凝血反应(R)时间、凝固(K)时间显著延长(P0.05),α角、血栓的最大幅度(MA)值和血栓硬度(G)值显著减小(P0.05),且针刺组延长R、K时间,降低α角、MA值和G值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血管彩超检查发现对照组有3例DVT形成,针刺组无DVT形成,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针刺可改善髋部骨折后的高血凝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平肝化浊合剂 (PGHZS)对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和血小板活化及脑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6 0只 10~ 12个月龄的 SD雄性大白鼠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GHZS实验组 ,用同种大鼠无菌自然干燥的血凝块制作多发性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灌胃蒸馏水 (2 0 ml/kg) ,PGHZS实验组灌胃 PGHZS(2 5 .40 g/kg) ,连续用药 2周 ,末次用药后腹主动脉取血 ,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 )及其抑制物 (PAI)活性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0 )含量 ;并随机取脑组织进行病理学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PGHZS实验组 t PA活性明显升高 ,PAl活性、PAI/t PA比值和 GMP 140含量均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 ;用药 14日后 PGHZS实验组大鼠脑组织中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等超微结构改变均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PGHZS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异常和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 ,减轻脑组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1998年 1月~ 1 999年 6月作者对 2 9例已失去早期手术时机的病人采用后路AF等内固定、椎管侧前方减压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2 9例中男 2 2例 ,女 7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55岁 ,平均 35 .5岁。受伤原因 :高处坠落 1 7例 ,交通事故伤 9例 ,其它3例。 9例同时合并有 2个以上椎体的损伤 ;4例为跳跃性骨折 ,5例为相邻椎体的骨折 ,其中 2例为双椎体的爆裂性骨折 ,各椎体的频次是 :第 1 1胸椎 2例 ,第 1 2胸椎 1 0例 ,第 1腰椎1 8例 ,第 2腰椎 4例。Denis分型 :A型 7例 ,B型 1 9例 ,C型 2例 ,D型 1例 ,E型 2…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对孟氏骨折造成其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就早期手术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文章还就手术中有关的内固定、环状韧带的修补及桡神经深支的修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肠动力对家兔术后腹腔粘连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抗粘连浓缩口服液(ACOL)对家兔末端回肠压力波频率及幅度、腹腔粘连组织形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抗粘连浓缩口服液、空白组、大承气汤组和对照组,制作肠粘连模型。造模后除空白组其他3组使用不同方法治疗1周,7日后处死模型,观察粘连组织中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胶原含量;肠功能学实验中,将3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抗粘连浓缩口服液组、大承气汤组、生理盐水组,观察3组动物末端回肠压力波频率及幅度变化。结果:抗粘连浓缩口服液能改变后腹腔液中7日粘连组织中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胶原含量,两者变化呈正相关,同时在肠功能学实验中可以增强家兔末端回肠压力波频率及幅度变化。结论:通过增强肠蠕动可以降低粘连组织中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胶原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脾切除、门奇断流附加小口径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脾切除、门奇断流附加小口径脾腔静脉分流术治疗的58例门静脉高压症。结果:58例均为择期手术,术前及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9.83±3.86)cmcmH2O和(34.42±3.51)cmH2O,随访3月至7年,术后发生肝性脑病3例,再出血1例,腹水消退或好转率87.5%,曲张静脉消失或减轻率89.6%。结论:脾切除、门奇断流附加小口径脾腔静脉分流术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