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2):2042-2046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应用于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高能量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Pilon骨折实物模型,进行术前设计及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后再进行手术;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Burwell-Charnley评价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并采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标准分别评价患者术后6、12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得到解剖复位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术后6、12个月试验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大大节约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提高了骨折解剖复位率,经过长时间随访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纳入自2013-10—2016-10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6例(26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骨折模型进行预复位和固定,并个体化裁剪解剖钢板。对照组选取同期23例(23足)跟骨骨折,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观察组2例失访,其余患者获得6~12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至踝关节能主动屈伸时间较对照组短,切口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术后6个月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高度、宽度、长度,以及末次随访时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经跗骨窦入路个体化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取得与外侧L形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相同的疗效,同时可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05—2016-10间收治的30例Pilon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15例。观察组利用3D打印模型对Pilon骨折进行模拟手术,制订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施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塑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效果、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改变、切口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HGB差和HCT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优良率和复位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诊疗效果,但提高复位精确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8):1711-1714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与徒手置钉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本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徒手置钉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置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钉成功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相比于徒手置钉技术,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置钉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3D打印辅助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38例。3D组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传统组使用传统手术技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踝关节Kofoed评分和Olerud-Molander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开始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9.36±2.37)个月。3D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为(83.64±12.55) d,显著小于传统组的(96.37±15.6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Kofoed评分和Olerud-Molander评分均显著增加,3D组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Kofoed评分显著大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后1、3、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Olerud-Molander评分显著大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有效加快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微创和传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效果。方法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6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至2020年度,总例数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实施3D打印技术辅助下经跗骨窦微创切口治疗)、对照组30例(实施传统L型切口手术治疗),将两组各项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观察者与对照组术后AOFAS踝-后足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实施3D打印技术辅助下经跗骨窦微创切口手术入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D打印模型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和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9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3D打印模型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51例)和对照组(采用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43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采用HSS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0.05)。解剖复位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HSS评分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相比,3D打印模型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优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分别采用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和传统"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B?hler角、 Gissane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Maryland评分和AOFA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皮肤坏死1例,神经/肌腱损伤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43%;两组近期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04%vs. 17.39%,P0.05)。末次随访复查X线/CT,两组患者在关节面不平整、骨不连、后足对位欠佳等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近期并发症率,改善足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AD结合3D打印技术在全踝关节置换(TA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8例踝关节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在CAD结合3D打印个性化导板技术辅助下行TAR,对照组采取常规TAR。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术后Kofoed评分差异,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7.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1年Kofoed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结合3D打印技术辅助TAR能显著提高手术精度,改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3D打印骨折模型术前辅助桥接组合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检查,术中采用经验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打印骨折模型术前辅助桥接组合内固定治疗。记录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并通过随访评估比较髋关节功能恢复和骨折复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均顺利完成,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骨折复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的内固定放置和术前设计具有较高的吻合度。结论选择3D打印骨折模型术前辅助桥接组合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能让手术效率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自2019-10—2020-05诊治的4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观察组24例采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小钢板内固定,对照组24例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结果 48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切口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对照组9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切口浅层皮肤发黑坏死,通过换药及延长拆线时间后切口均愈合。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采用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能有效保护皮瓣以减少切口并发症发生,跟骨形态维持良好,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支撑钢板与螺钉固定用于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以136例创伤性后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对照组实施支撑钢板固定术,研究组实施螺钉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差异,评价术后踝关节功能及疼痛反应,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耗时、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两组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支撑钢板固定术可有效缩短后Pilon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周期,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速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和廉江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传统手术组),18例行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个性化手术组)。个性化手术组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1∶1的骨折实物模型,标记骨折线,结合冠状位和轴位CT影像进行Sanders CT分型,确定需要恢复的跟骨长度、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辨认关节面碎骨块移位情况,据此制定手术方案,行外侧或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周拍摄跟骨侧位X线片,测量跟骨长度、宽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按踝关节Kofoed评分标准评估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结果 36例患者获随访10~12个月(平均10.5个月)。传统手术组、个体化手术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5±25)min和(14±4)d、(58±9)min和(14±3)d,后者手术时间更短(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跟骨X线片各测量指标个性化手术组更佳(P0.05)。传统手术组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或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后痊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传统手术组、个性化手术组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分别为(79±12)分和11/18、(93±14)分和17/18,个性化手术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数字骨科技术重建跟骨骨折模型并打印1:1骨折实物模型,可在模型上标记骨折线、清晰辨认移位关节面骨折块并辅助进行Sanders CT分型,制订个性化手术方案;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能够减少实际手术操作时间,获得对跟骨关节面的良好复位,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跟骨关节内复杂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颧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用3D打印模型联合局部小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小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满意度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VAS评分[(31.25±3.78)ml、(71.25±9.01)min、(1.63±0.51)d、(2.76±0.71)分]均高于对照组[(87.51±17.33)ml、(86.61±8.20)min、(3.26±0.45)d、(5.51±0.93)分](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6%(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对位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张口受限、面部塌陷及咬合不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颧弓骨折患者中应用3D打印模型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及预后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胫前减张切口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实施胫前减张切口联合LCP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L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者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引流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缘坏死、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前减张切口联合LCP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能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机体创伤。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n=30)、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组(3D打印技术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HSS评分、Rasmussen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D打印技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透视时间、术后骨性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3D打印技术组患者手术后较手术前的HSS评分、Rasmussen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在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方面,3D打印技术组为93.3%(28/30),传统手术组为80.0%(24/3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3D打印技术组为10.0%(3/30),传统手术组为30.0%(9/3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和传统手术相比,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好,对患者机体创伤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前应用传统三维CT重建图像制定手术方案,观察组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定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增加(P0.05);观察组JOA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治疗腰椎滑脱疗效显著,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正常成人双侧腕关节CT数据,应用Mimics 17.0软件建立腕关节三维模型,获取双侧腕关节解剖参数并进行比较。将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深圳市龙岗区骨科医院收治的7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其中3D打印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前以健侧腕关节三维镜像为模板进行模拟复位,3D打印骨折模型,选择合适内固定物;常规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评估两组术中及术后疗效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正常成人双侧腕关节掌倾角及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以健侧腕关节三维镜像作为复原标准是可行的。5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1个月。3D打印组入院至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常规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5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P 0.05)。两组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3D打印组更接近于正常水平;腕关节功能优良率3D打印组高于常规手术组(84%vs 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以健侧镜像为复位模板的3D打印辅助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内固定具有精准化、个性化的特点,尽管术前准备时间较长,但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缓解疼痛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数字虚拟现实与3D打印模拟手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在数字虚拟现实与3D打印模拟手术的基础上实行开放复位内固定(3D组),另外30例采用常规技术实行手术(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D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钢板放置次数、术后张力性水疱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随访时间18~28个月,平均(22.36±10.28)个月。3D组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HSS评分、膝伸-屈ROM显著增加(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3D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3D组骨折复位质量、术后胫骨近端内侧角、胫骨平台后倾角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数字虚拟现实与3D打印模拟手术可显著提升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的精准性,改进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MINI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ORIF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感染、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情况)和AOFAS足踝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无差异(P0.05)。结论 MINI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时,与ORIF相比,手术出血更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情况降低,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情况减少,且能达到与ORIF效果相同的踝关节功能。MINI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