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风险识别的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骨科老年手术患者5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组应用风险识别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分析识别患者围术期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骨科老年围术期患者,其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低氧血症,是导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相关风险因素,均会导致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研究组经识别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后,采取风险识别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患者精神障碍发生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骨科老年患者围术期,识别发生精神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并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骨科老年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并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探讨鹰嘴钢板内固定治疗经尺骨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年5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经尺骨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 两组,观察组(22例)采用鹰嘴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 间、术中出血量、肘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65±156)min,明显低 于对照组的(1123±145)min,差异显著(t=5535,P=0000<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884±253) 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22±232)min,差异显著(t=1836,P=0037<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评分优 良率818%(18/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0/20),差异显著(χ2 =4773,P=0029<005)。两组均未 发生骨折再移位,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鹰嘴钢板内固定治疗经尺骨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的临床疗效较好,固定可靠,有利 于经尺骨鹰嘴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肘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AO-A2.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导针置入的新方法。方法纳入自2012-06—2017-04行PFNA内固定的48例AO-A2.3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组24例术中借用髓内钉找到骨折远端髓腔后再置入导针,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方法置入导针。结果观察组骨折闭合复位较满意,透视次数减少,没有另作小切口辅助复位,导针均顺利置入。对照组3例导针置入困难,另作切口辅助复位后导针置入骨折远端髓腔。观察组导针置入时间较对照组短,导针置入过程出血量较对照组少,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可借用髓内钉寻找骨折远端髓腔,然后通过髓内钉中心孔可顺利置入导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5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空心加压螺钉组以及采用重建钢板治疗的重建钢板组.术后进行随访,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采用统计学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以X线呈连续性骨痂生成骨折线模糊为愈合,空心加压螺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均显著优于重建钢板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stnt-Muley评价标准对比显示,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空心加压螺钉组术后1例发生感染,1例发生功能障碍,重建钢板组患者1例发生感染,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微创、简单、安全、有效等特点,适用于粉碎程度不严重或简单蝶形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05—2016-10间收治的30例Pilon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15例。观察组利用3D打印模型对Pilon骨折进行模拟手术,制订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施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塑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效果、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改变、切口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HGB差和HCT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优良率和复位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Pilon骨折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诊疗效果,但提高复位精确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股骨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股骨重建钉组60例和外固定支架组60例,术后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复位情况、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及随访12个月左右的关节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支架组优于重建钉组;而重建钉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支架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股骨重建钉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好,是较好的选择;而支架固定最适宜手术耐受力差的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术中单一前外侧切口入路治疗 Pilon 氏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诊治的36例闭合性 Pilon 氏骨折患者,影像学显示胫骨远端外侧关节面骨折移位。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单一前外侧切口治疗组18例,传统手术治疗组18例,分别进行单一前外侧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术后48周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单一前外侧切口组的切口长度低于传统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1.355,P ﹤0.05);单一前外侧切口组术中出血量低于传统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070,P ﹤0.05);单一前外侧切口组手术时间低于传统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4.275,P ﹤0.05);单一前外侧切口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传统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560,P ﹤0.05);单一前外侧切口组的重返工作岗位时间低于传统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207,P ﹤0.05);单一前外侧切口组的并发症数低于传统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 ﹤0.05);单一前外侧切口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优于传统手术切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2,P ﹤0.05)。结论单一前外侧切口的手术入路选择,治疗胫骨远端外侧关节面骨折移位型的闭合性 Pilon 氏骨折患者,软组织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少,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长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长节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7月~2012年7月间,该院共收治胫骨长节段粉碎性骨折40例,AO分型均为c型骨折,包括胫骨上、中、远段骨折,13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9例合并Pilon骨折(Ruedi分型Ⅰ型),18例未合并胫骨骨端骨折。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骨膜外插入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皮肤无一例坏死。1例因伤口不愈合,术后6周清创缝合后愈合,1例合并大隐静脉曲张,内踝处伤口有渗出,经换药伤口愈合。踝、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解剖型长锁定钢板固定胫骨长节段粉碎性骨折可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何平  李诗  林景波  梁程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40-3442
目的探讨改良"L"形切口结合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自某院收入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共61例,患者分为两组锁定钢板组及普通钢板组。患者术后行1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年龄、骨折分型及手术时间、Maryland足部评分及并发症。记录术前、术后1d、术后1年的Both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跟骨宽度。结果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为(58.24±10.07)min,普通钢板组为(56.54±7.86)min,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及普通钢板组患者术后1d、术后1年的Both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术后1d及术后1年的Both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较普通钢板组有显著改善,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患者优良率为86.7%,高于普通钢板组的64.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采用改良"L"形切口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预后。并能较好的恢复Both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以及跟骨宽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一种单一前外侧切口治疗Pilon骨折的适应证、方法及初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应用单一前外侧切口治疗12例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8~48岁,平均28岁。采用分期治疗方法,伤后至手术时间5~14 d,平均7.1 d。按AO/OTA分型,43-B型4例,43-C型8例,切口位于腓骨前缘,至腓骨远端后斜向第四跖骨方向,腓动脉穿支需结扎或避开,注意横跨切口的腓浅神经分支,显露胫腓骨远端,切开关节囊,显露踝关节辅助复位。术后伤口愈合后开始不负重踝关节功能锻炼,负重时间由随访决定。结果 1例伤口发生部分坏死,自行愈合,其余伤口均按期拆线。按Mazur评定标准评估疗效,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应用单一前外侧切口不能适用于所有Pilon骨折,但对合适病例能够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并利于胫骨关节面的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