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前倾角及扭转角是描述股骨上段三维立体结构的两个重要概念。文献[1~3]对前倾角、扭转角有不同的认识,但存在较多混淆。笔者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显示股骨颈前倾角、扭转角,说明两者区别,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CT成像描述股骨颈旋转角并测量数据,探讨临床价值。[方法]用螺旋CT扫描15个健康成人志愿者双侧股骨上段,三维成像,描述并用二种方法测量股骨颈扭转角。[结果]股骨颈扭转角是股骨颈截面最长径与股骨上段长轴的夹角,"圆心法"测得成角左侧30.00°±3.23°,右侧29.07°±3.65°,股骨颈不同部位及左右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CT成像能良好显示股骨颈扭转角并测量,"圆心法"测量值理论上更接近真实值。此角度对股骨上端手术操作及内固定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孔晓川  陆应隆  刘军 《中国骨伤》2002,15(10):601-603
目的进一步探讨股骨颈前倾角测定方法及前倾角的概念.方法在CT上对50个股骨标本作立体成像,分别①顺股骨干纵轴、②垂直于股骨干纵轴、③垂直于股骨颈纵轴投影方向下测量股骨颈轴线与股骨冠状面夹角.其中①定名为前倾角,②定名为前屈角,③定名为冠面角.对三组数据作统计分析.结果前倾角为3°~34°,平均13.42°;前屈角为7°~35°,平均17.68°;冠面角2°~31°,平均9.92°.3组数据中,任意两组之间分别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投照方向下,股骨颈轴线与股骨冠状面夹角有差异,但相关关系密切,可互相推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模拟验证后侧皮质线作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柄前倾参照的有效性。方法接受双侧髋关节至双侧的股骨髁CT扫描病人43例。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在股骨颈水平横断面及不同斜行截骨面上测量皮质中间线、T线及后侧皮质线前倾角,并同股骨颈自然前倾角比较。结果股骨颈自然前倾角平均值为(15.8±4.9)°。在水平横断面上,T线前倾角与后侧皮质线前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皮质中间线前倾角与T线前倾角、骨皮质中间线前倾角及后侧皮质线前倾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高度斜行截骨面上,骨皮质中间线前倾角与T线前倾角、骨皮质中间线前倾角及后侧皮质线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线前倾角与后侧皮质线前倾角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水平横断面与不同高度斜行截骨面水平,骨皮质中间线前倾角、T线前倾角和后侧皮质线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斜行截骨切面上的后侧皮质线可以作为股骨柄植入前倾方向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维CT重建不同方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颈前倾角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解剖参数,分别有X线及CT等方法描述并测量此角度[1-4],因股骨上段为不规则立体结构,这些描述及测量有其局限性,笔者自2010年8月~2011年2月,利用三维CT重建股骨,通过线与面的夹角来描述并测量此角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3D打印技术测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股骨颈前倾角的方法及准确性以期找到准确测量该类患儿股骨颈前倾角的方法并指导制定手术方案。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需行手术治疗的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7例,男2例,女15例;年龄2~13(5.47±0.81)岁;左侧11例,右侧6例。用CT测量法(CT法)、3D打印的股骨实物模型测量法(模型法)和术中股骨颈前倾角测量法(术中法)分别测量患儿股骨颈前倾角,以术中法测量值作为标准参考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前两种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CT法测量平均值为(36.00±1.66)°,模型法测量平均值为(43.91±1.62)°,术中法测得股骨前倾角平均值为(44.21±1.62)°。CT法测量值与模型法测量值、术中法测量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法测量值与术中法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3D打印技术的模型法测量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前倾角与传统CT测量法相比更简单、准确、可重复性强,而且可以术前模拟术中操作,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股骨近端解剖形态的CT三维重建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CT三维重建测量70例(76髋)DDH患者与54例(54髋)健康志愿者股骨近端的解剖学参数,包括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高度、颈干角、头心-千轴距、股骨颈前倾角、股骨髓腔冠状径、股骨髓腔矢状径、股骨髓腔最长径、股骨各断面髓腔扭转角、股骨峡部距小转子距离及髓腔开口指数.比较DDH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股骨近端的解剖学参数有无差异,分析DDH患者各解剖参数的相关性,并与国外研究中DDH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DDH组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股骨头高度[(4.82±0.95)cm与(5.18±0.57) cm]、头心-千轴距[(2.66±0.74) cm与(3.16±0.51) cm]、髓腔开口指数(4.12±1.05与4.53±0.65)及小转子远端40 mm处(LT-40水平)的股骨髓腔扭转角(46.86°±49.53°与66.38°±28.75°)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H组股骨头高度与头心-干轴距呈正相关(r=0.491,P=0.000),股骨头直径与股骨颈前倾角呈负相关(r=-0.443,P=O.001).散点图显示DDH组峡部以上不同股骨冠状面的扭转角差异较大且无规律.与国外同类研究比较,股骨头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DH患者股骨的解剖形态与正常股骨存在差异.对DDH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必须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评估股骨近端解剖形态,对股骨畸形严重者应使用个体化定制假体.  相似文献   

8.
大鼠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大鼠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的测量,获得大鼠股骨颈干角、前倾角的正常值范围,为对大鼠股骨近端的力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扫描仪对50对Wistar大鼠股骨标本进行扫描,并把图片输入电脑进行测量,计算出颈干角及前倾角,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正常值。结果:扫描法测得颈干角为123.29°±3.85°,前倾角为24.86°±4.44°。结论:扫描仪测得的大鼠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是解剖测量法的改进,其测得的结果确实可靠,可为股骨的生物力学测量提供参考值。  相似文献   

9.
单张X线片法与CT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单张X线片一次成像测量股骨颈前倾角法与CT法的差异。方法 将31例受检者62髋,利用普通透视摄X片线机,使受检者双下肢固定于屈膝屈髋90。外展60。位,双髋对称,双侧股骨干中轴与骶正中嵴垂直后摄片。测量前倾角,并与CT法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单张X线片法与CT法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并高度相关。结论 单张X线片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与CT法准确度相同。  相似文献   

10.
股骨前倾角测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正确测量股骨前倾角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 80个股骨标本采用二维CT常用法及裸骨投照法测量股骨扭转角 ,摄片法测量颈干角 ,计算出前倾角 ,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并作左右两侧比较。结果 :二维CT法测量的扭转角为 (11 0 4°± 8 2 4°) (- 6 1°~ 34 0°) ,投照法测量的扭转角为(11 2 7°± 8 0 1°) (- 5 5°~ 34 2°)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配对样本t检验 )。颈干角为(12 8 75°± 5 0 5°) (117 8°~ 14 3 3°)。根据扭转角和颈干角计算出前倾角 ,投照法为 (8 74°± 6 2 3°) (-3 85°~ 2 7 2 6°) ;CT法 (8 5 8°± 6 4 1°) (- 4 2 6°~ 2 7 12°) ,左右两侧对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独立样本t检验 )。结论 :二维CT法不能直接测量前倾角 ,但可以测量扭转角。二维CT测量法是测定股骨扭转角确实可靠的方法 ,临床上健侧的扭转角可作为参考依据。前倾角小于扭转角 ,二者的关系和颈干角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小切口内固定术的治疗问题,方法:用加压螺旋钉固定治疗股颈骨折125例,结果:随访术后5-10年,优:90例,良:19例,可:7例,差:9例,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准确复位骨折至关重要。前倾角因患肢不同的体位而改变,在穿刺导针时应注意此点。  相似文献   

12.
唐帅  王冰一  范磊  李晓彬  高强  彭强  曹志明  刘涛 《骨科》2022,13(6):511-515
目的 探讨机器人导航下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我院采用FN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5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行机器人导航下FNS治疗(机器人组),30例采用常规人工FNS治疗(人工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为(81.0±9.2) min,少于人工组(86.7±12.0) 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的术中出血量和透视次数分别为(25.5±7.5) mL、(16.4±2.8)次,均少于人工组的(37.3±11.3) mL、(20.1±3.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一次性置钉成功率为100%,人工组为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7,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导航下FNS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精准、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体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70岁以上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35例,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28例平均随访1年以上。疼痛消失,功能好与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者26例,占74%;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者7例,占19%;仍有疼痛,不能下地活动与生活自理者2例,占6%。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We describe two cases of pathological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occurring as the first manifestation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No abnormal findings suggestive of ONFH were identified on the radiographs for either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fractures occurred like spontaneous fractures without any trauma or unusually increased activity.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ge, and good bone quality suggested ONFH as a possible underlying cause of the fractures. If we had not suspected ONFH as a predisposing condition, these minimally displaced fractures might have been fixed internally with multiple pins, and this would have led to nonunion or collapse of the femoral head. To avoid inappropriate treatment, ONFH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redisposing factor in pathological fractures of the femoral neck. Received: November 20, 1999 / Accepted: July 22, 2000  相似文献   

15.
16.
假体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术前准备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了解、评价假体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术前准备及术式选择。方法:作者于1990~1997年收治61例股骨颈骨折合并其他脏器病变的老年患者,对各种合并症处理后达到我们预先拟定可行手术的标准时,方行手术,结果与同期无合并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相比。结果:发现2组均能顺利度过手术关,手术创伤相仿,早期并发症均较低。结论:假体置换术治疗合并其他脏器病变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安全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高龄或全身情况较差者。  相似文献   

17.
可调盘式四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2001年我院在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用自行设计的可调盘式四针外固定架治疗64例。该治疗方法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治疗较困难的损伤。现将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股骨颈骨折178例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78例中男113例,女65例;年龄54~87岁,平均64.8岁。骨折类型:头下型71例,头颈型51例,经颈型37例,基底型19例。骨折移位:GardenⅠ型4例,Ⅱ型37例,Ⅲ型86例,Ⅳ型51例。接受非手术治疗43例,手术治疗135例,其中三翼钉固定术36例,多枚斯氏针固定4例,3根加压折断螺纹钉固定术45例,3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术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2 结果 股骨颈骨折愈合较慢,本组病例观察愈合时间12~48周,平均26周,因此判定愈合与否不得少于1  相似文献   

19.
殷林  邬波  宗丹  付东宁  关和宇 《中国骨伤》2002,15(7):421-422
股骨颈骨折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自1991年1月在手术中采取血运重建加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特别是近来研究设计应用植入血管对接吻合方法,更为确切地重建了股骨头颈部的血运,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