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PSH)是对围手术期处理进行重新设计的创新性管理模式,重点针对存在器官功能障碍及手术并发症风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强调从评估手术指征到术后处理直至出院后管理的长程管理模式,将病人评估、风险分层、术前预康复、手术方案、术后康复结合起来。即将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围术期处理节段有效整合,进行全程管理。需要手术治疗的炎症性肠病(IBD)病人,多在术前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治疗,常合并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等风险因素,属于手术并发症高危人群,对这类病人进行术前评估、风险因素的优化以及术后的长程管理十分必要,从而使得PSH理念在IBD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和普及尤为重要。作为一种围手术期处理的管理模式,PSH可以为IBD这类具有一定风险因素的特殊病人群体提供一种全新的围手术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疝与腹壁外科作为外科的分支领域,具有高龄病人比重大、住院天数短等特点,使其围手术期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相较其他外科有所区别。疝与腹壁外科围手术期VTE预防应从门诊初诊持续至术后随访的每一个步骤,从术前评估、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加速康复理念、减重观察理念的应用,以及建立VTE的应急抢救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预防,才能尽可能降低疝与腹壁外科围手术期VT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外科疾病由于其生物行为学复杂性,病人高龄倾向、常伴发营养不良、肠梗阻和心理障碍,以及手术后肠道功能障碍、抗肿瘤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肿瘤转移至其他脏器及手术后的康复等复杂问题往往难以在一个亚专科得到全程解决。因此,对于结直肠外科病人的围手术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但这些复杂多学科问题如何能系统性地得以解决是当前临床的难点,也是影响结直肠外科疾病长期预后的关键因素。围手术期外科之家(PSH)理念的提出为这一复杂多变的多学科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肝癌患者围术期全程胃肠道管理的效果。方法将78例肝癌手术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胃肠道管理;干预组在ERAS理念下实施全程胃肠道管理,即入院后进行营养不良筛查及干预,术前加服碳水化合物,术后早期进食及营养支持,指导早期活动,嚼口香糖、足三里穴位按摩及小茴香热敷腹部等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结果干预组口渴、饥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提前,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腹水及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肝癌患者围术期实施ERAS全程胃肠道管理措施,安全有效,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减重手术开展数量的增多,更安全有效地开展手术并促进病人的早期康复成为减重外科医师追求的重要目标。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减重及代谢外科,通过对减重及代谢手术围手术期各项干预措施及临床路径的优化,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幅度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进而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目的。ERAS理念的实施深刻改变了现有减重及代谢外科的模式,合理、规范地开展ERAS对于减重及代谢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日益普及,围手术期营养治疗的理念和目标也随之改变。围手术期避免长时间禁食,术前2 h口服碳水化合物,术后尽早恢复经口进食,对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病人尽早开展营养治疗,是当今加速康复外科时代临床营养治疗的基本策略。合理的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可降低手术应激损害,有效保存机体瘦组织群,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7.
以减轻应激为核心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已经为当前标准的围手术期临床实践。然而,ERAS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老年、有合并症的病人的依从性差,服务涉及范围未能覆盖整个“围手术期”以及分块化的医疗服务,使病人在围手术期接受到不连贯、碎片化的就医过程等。近年来,临床医生认识到,外科择期治疗效果的提高需要主动性的(proactive)、目标导向的术前准备,并联合早期计划性出院,以及治疗后康复过程来实现。覆盖围手术期整个阶段、以病人为中心的连续性医疗服务的围手术外科之家(PSH)成为围手术期处理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8.
加速康复外科(ERAS)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ERAS主要强调围手术期及术后干预。然而,术前病人各项功能及相关能力差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提高病人术前各项功能及相关能力可以改善术后恢复。包括运动、营养和心理社会成分在内的术前多模式预康复可作为对ERAS方案的有益补充,目标是增强病人的能力、降低术后发病率,提高术后恢复率,最终通过持续行为改变和并发症管理以期改善病人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随着肝移植特别是活体肝移植技术以及腔镜外科的发展,肝脏外科逐渐出现新的发展趋势——精细肝脏外科.这一理念的最大特点就是术前精确评估和手术规划、术中精确解剖、精细止血和精心维护肝脏组织[1],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而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理念[2],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病人术后的康复.目前,FTS在胃肠道、胆道等学科已成功开展和推广.而在肝脏外科领域,将精细肝脏外科和FTS两种理念相结合运用到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中已逐渐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加速康复外科(ERAS)基于循证医学基础,通过优化围手术期诊疗路径,达到促进术后康复的目的。ERAS的理论基础是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及其导致的代谢改变。临床实践中应坚持以多学科合作为基础,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多模式、个体化地开展ERAS。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创伤应激是促进病人术后康复的重要途径。ERAS应与我国国情及临床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秉承安全第一、效率第二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肠部分切除手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总结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6年11月至2009年8月19例小肠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手术均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理念指导下进行, 包括: 术前不长时间禁食,不行机械性肠道准备,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进行代谢准备等。结果 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46.1±18.7)min,术中失血量(19.1±14.2) mL,切口长度(3.6±1.2)cm,术后排气时间(26.6±8.7)h,术后下床时间(9.5±5.2)h,术后住院天数(3.2±2.1) d。均顺利出院,无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小肠部分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减轻围手术期病人的应激反应, 加速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在肺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围手术期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VATS下肺癌根治术的121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9例,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62例为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加速康复外科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12h及24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胸管留置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未发生肺不张及静脉血栓栓塞。结论多学科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肺癌VATS术后患者疼痛,防范术后并发症,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连续随访88例在我院骨科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其中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期间治疗的47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案,作为对照组;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期间治疗的41例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策略,作为研究组;随访至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进程。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组与常规手术方案治疗组相比,术后2周内院内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评估术后1年内的髋关节功能H arris评分,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康复进程加快。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案更有利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多模式镇痛在闭合性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自2019-01—2020-10诊治的60例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其中30例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方法镇痛(常规镇痛组),30例围手术期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多模式镇痛(多模式镇痛组)。结果 60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多模式镇痛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常规镇痛组,术后住院时间较常规镇痛组短,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高于常规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围手术期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多模式镇痛可有效减轻疼痛,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无痛康复锻炼,加快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器官功能损伤严重,ICU内的加速康复策略制定应强调个体化差异。应从术前病人器官功能评估和优化、术后转入ICU必要性及ICU中加速康复策略制定三方面入手。对于普通外科重症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应将加速康复理念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例行患者围手术期施以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针对术前引起增加腹压诱因、术后引起相关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出院指导预防腹股沟疝复发采取规范、系统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5.7±10.1)min,平均住院时间(5.4±1.1)d。术后合并腹股沟区感觉障碍者2例,给予局部理疗及止痛药对症处理;阴囊血肿1例,经细针抽吸加压包扎等处理;以上病患均痊愈出院。本组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无疝复发及补片感染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接受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17.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PSH)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创新性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强调以医生为主导、以多学科团队为基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协调医疗资源,促进病人接受不同专业处理时平稳过渡,围手术期始终获得正确的处理方案,尤其适合存在器官功能障碍的外科病人。肝移植病人大多病情危重,手术复杂,围手术期管理困难。将PSH引入肝移植,可以为这类高手术风险的特殊病人群体提供一种全新的围手术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充分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间及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并评价其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环状混合痔围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手术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由此推动了以手术为核心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兴起与发展。但是随着理念的更新与技术的进步,临床医生逐渐认识到疾病治疗的重点不仅在于手术本身,术前、术后的处理也同样重要,以病人为主体的围手术期处理与疾病的预后息息相关。因此,“围手术期医学”、“围手术期外科之家”等强调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整体治疗,涵盖整个疾病治疗过程的新兴治疗理念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  相似文献   

20.
预康复理念是近年来兴起的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中术前管理策略,其目的在于通过功能训练、营养支持及心理指导等具有高级别循证医学基础的多元化的措施,改善病人的生理及功能储备,最终改善临床结局。老年外科病人具有独特的术前生理功能、营养及社会心理学特点,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年轻人群高,在老年外科病人中贯彻应用预康复理念对于增加术前优化的广度,期待病人以最佳状态面对手术打击,尽量减少手术对病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