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椎手术是治疗颈椎病、颈椎骨折、颈椎结核、颈椎肿瘤的有效方法,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颈椎手术预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医院骨科1996~2004年行颈椎手术923例,发生相关并发症27例。通过对其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总结了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本文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与同行们商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XIS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在颈椎肿瘤手术中应用的适应证、手术操作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应用AXIS系统治疗颈椎肿瘤12例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1例,平均随访18个月,1例手术后6个月死亡,余无手术并发症。全部病例获骨性融合,脊髓功能除2例无改善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XIS系统固定牢固,适用于后入路或前后入路颈椎肿瘤切除术后重建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上颈椎肿瘤手术治疗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颈椎肿瘤手术治疗2例贾维东1张作咏1黄建国1丁惠强1上颈椎肿瘤因病变部位高,邻近延髓,手术显露困难,出血多,易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高位截瘫、呼吸循环障碍等,曾被视为手术禁区。近年有一些报告,但经验不多。我院1990年2月~6月收治2例,局麻下手术...  相似文献   

4.
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33例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经颈后外侧入路行肿瘤切除26例,前后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7例;20例采用后路钉棒/钉板内固定系统重建,13例未行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18.3个月。多数患者症状改善明显,4例复发,其中2例再次手术。结论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临床相对少见,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肿瘤部位、性质和分期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能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外科分期及手术策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分期、手术入路、切除方法及内固定重建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7例颈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年龄18-80岁,平均39岁;男18例,女19例。肿瘤性质:神经鞘瘤25例,神经纤维瘤3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5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根据肿瘤侵袭的范围和区域自行设计外科分期系统:Ⅰ期8例,Ⅱ期9例,Ⅲ期13例,Ⅳ期5例,Ⅴ期2例。经颈后外侧入路行肿瘤切除术20例,前后联合入路(后外侧+前外侧)行肿瘤切除术17例;26例采用后路钉棒/钉板内固定系统重建,5例采用前后联合固定,6例未行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7年,平均39个月。术后出现单侧上肢一过性肌力减弱1例,单侧颈后部感觉麻木1例,霍纳征1例,1例术中因一侧椎动脉损伤而行椎动脉结扎,2例恶性神经鞘瘤者术后1-2年因局部复发而再次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术后疗效较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均有改善或缓解,19例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未行内固定术的患者于术后1-2年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反屈畸形。结论 根据肿瘤的部位、性质及外科分期制定手术治疗策略能显著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内固定重建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术中应准确判断肿瘤与神经根、椎动脉和颈髓的关系并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颈椎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颈椎肿瘤患者采取前路椎体切除术、自体髂骨植骨以及颈椎前路带锁钢ORION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8例患者得到8-21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2.9~4.3个月内所有植骨均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3.4个月,瘫痪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术后出现短暂声嘶,1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或脱出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手术切除颈椎椎体和肿瘤后能提供即刻稳定性,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高位颈椎管内肿瘤指肿瘤位于颈椎1-4节段,部分肿瘤可向上延伸至颅内或向下延伸到其他节段椎管。由于生长部位的特殊性,在诊断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1990年4月~1996年5月我院收治高位颈椎管内肿瘤3例.手术效果均良好,切口Ⅰ期愈合,2周后脊髓功能恢复到E级,生活自理。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男2例,女三例。年龄28~32岁。病程4~6个月。首发症状为肢体麻木,无力者2例,根性痛者1例。查体:颈部扪及肿物1例,呼吸困难2例,按脊髓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1例。出现Brown-Sequard综合征2例。从出现症状到手术平均5个月。术中…  相似文献   

8.
颈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椎椎管内肿瘤并不少见。肿瘤易造成脊髓压迫,致瘫率高,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其手术难度和较大。本文报告颈椎管内肿瘤46例,男34例,女12例。髓内肿瘤6例,髓外硬膜下肿瘤32,便膜外肿瘤8例。本组病例均行颈椎MRI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表明,MRI能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其与脊髓的关系,是早期诊断颈椎管内肿瘤的可靠方法。如确诊后及时手术治疗,多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颈椎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颈椎肿瘤患者采取前路椎体切除术、自体髂骨植骨以及颈椎前路带锁钢ORLON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8例患者得到8~21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2.9~4.3个月内所有植骨均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3.4个月,瘫痪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术后出现短暂声嘶,1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或脱出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手术切除颈椎椎体和肿瘤后能提供即刻稳定性,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33例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患者,经颈后外侧入路行肿瘤切除26例,前后联合入路行肿瘤切除7例;20例采用后路钉棒/钉板内固定系统重建,13例未行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18.3个月。多数患者症状改善明显,4例复发,其中2例再次手术。结论 上颈椎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临床相对少见,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肿瘤部位、性质和分期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能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颈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椎管内肿瘤并不少见。肿瘤易造成脊髓压迫,致瘫率高,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其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本文报告颈椎管内肿瘤46例,男34例,女12例。髓内肿瘤6例,髓外硬膜下肿瘤32例,硬膜外肿瘤8例。本组病例均行颈椎MRI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表明,MRI能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以及其与脊髓的关系,是早期诊断颈椎管内肿瘤的可靠方法。如确诊后及时行手术治疗,多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颈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路手术治疗184例颈椎疾病患者,对术后发生的早期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36例50例次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并发症例次发生率为27.1%,其中喉返神经损伤3例,咽喉部刺激症状10例,脑脊液漏5例,脊髓损害加重4例,颈部血肿1例,内固定移位2例,低钠血症13例,肺部感染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脑血管意外1例,死亡3例(脊髓损伤合并合并严重低钠血症和肺部感染2例,脑血管意外1例)。结论熟悉颈椎前路手术临床解剖、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熟练和规范操作是减少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介入栓塞椎动脉在颈椎横突部肿瘤的术前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针对临床上处理颈椎横突部肿瘤术中椎动脉所采用的解剖、结扎的方法尚存在着许多并发症,提出并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于术前栓塞椎动脉,为临床处理椎动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对7例颈椎横突部肿瘤病人,术前1周行血管内介入可脱性球囊+钨丝弹簧圈进行椎动脉栓塞,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7例均获成功而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经术中证实,血管内栓塞椎动脉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可避免术中椎动脉损伤后的致命性大出血,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难度,利于肿瘤切除及避免神经系统并发症,是一种临床处理椎动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科于2006年6月收治1名颈椎结核患者,术前误诊为颈椎转移性肿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例下颈椎肿瘤患者于全麻下行肿瘤及第7颈椎全椎体切除术,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强化体位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切口及引流管护理、上呼吸道管理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住院15d临床痊愈出院。提出针对患者病情及手术的特殊性,除做好常规护理外,特别强化体位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肿瘤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管内肿瘤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颈椎管内肿瘤16例(神经鞘瘤9例,脊膜瘤4例,神经纤维瘤3例),16例在切除肿瘤后均行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术中行脊髓神经电生理监测对脊髓功能进行判断,术前术后行JOA评分。结果本组16例均后路一次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术中脊髓监测均无脊髓损伤发生,平均随访12个月(3~29个月),JOA评分有明显改善,肿瘤无复发,术后无脊髓损伤或症状加重,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发生,固定效果满意,术后复查x线及CT提示相应植骨部位均形成骨性融合。结论颈椎管内肿瘤行后路肿瘤切除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的手术治疗1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类型、手术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15例均采用颈后正中入路,一次手术切除椎管内外肿瘤,9例随访6个月至5年,患者的症状和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颈椎哑铃形椎管肿瘤可经颈后正中入路一次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992年1月~2003年12月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412例患者的早期并发症情况,其中颈椎病258例,颈椎外伤138例,颈椎肿瘤8例,颈椎结核8例,选取性别、年龄、术式等指标进行统计,对其进行单因素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42例出现51例次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19%,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28例次(6.80%),间接并发症23例次(5.08%);颈椎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颈椎病患者高: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相关的主要因素有病种、瘫痪情况、术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种是决定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凶素。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病种、病情有关,病情越复杂,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颈椎外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颈椎病患者为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和特点。方法分析13例颈段哑铃型椎管内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 13例患者术前MRI检查明确诊断,CT颈椎重建明确肿瘤相邻颈椎椎体及其附件的破坏程度。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加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的方法。肿瘤全切11例,部分切除2例,所有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良好。结论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及其附件的破坏,单纯切除肿瘤会造成颈椎稳定性受损,患者需要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以防术后颈椎不稳而造成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椎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法:对29例患者(枢椎3例,下颈椎26例)的临床表现,手术适应证,外科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1例枢椎肿瘤术后症状无改善,呼吸衰竭死亡;25例术后局部疼痛,神经根痛缓解甚至消失,神经压迫症状改善或缓解;3例患者分别于13、19、25个月后因全身多处转移、衰竭死亡,结论:颈椎转移必骨肿瘤多数患者表现为疼痛,部分患者有神经损害的表现,手术必须考虑全身情况,限于颈椎不稳,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疼痛剧烈,或原发灶不明,手术作为明确病理诊断以指导进一步治疗的患者,根据肿瘤侵犯悦位,患者耐受手术情况,预期寿命等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路的一期或二期手术,手术能够稳定和重建颈椎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维持或改善神经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