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米磷酸三钙复合人工骨的Ames致突变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基因角度探讨纳米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人工骨的遗传毒理学特性。以了解此复合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纳米级磷酸三钙(β-TCP)同胶原复合,制成纳米β-TCP/胶原复合人工骨,并制备浸提液,采用Ames致突变试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测试其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MR=实验组回变菌落数Rt/阴性对照组回变菌落数Rc)。结果 阳性对照组各菌株回变菌落平均数均超过其相应阴性对照组回变菌落平均数的二倍以上(MRp>2),此复合人工骨的浸提液各剂量组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MR均小于2。结论 纳米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人工骨不会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的回复突变数增加,提示此人工骨不会引起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
胶原基纳米骨的遗传毒性及对体外培养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体外研究胶原基纳米骨的遗传毒性,及对原代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兔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Ames致突变试验、MTT法及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法,测定不同浓度胶原基纳米骨(nHAC)的浸提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的影响和对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及兔成骨细胞的影响。结果:nHAC的浸提液各剂量组对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突变比值均小于2,nHAC不会引起鼠伤寒沙门菌的回复突变数增加。不同时间点用不同浓度浸提液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正常增殖,浸提液不影响兔成骨细胞的功能表达。结论:胶原基纳米骨无遗传毒性,不影响人牙周膜成纤维样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兔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是一种组织工程骨支架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纳米磷酸三钙复合人工骨的UDS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DNA的角度探讨纳米磷酸三钙 /胶原复合人工骨的遗传毒理学特性。借以了解此复合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 ,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纳米级磷酸三钙 (β -TCP)同胶原复合 ,制成纳米 β -TCP/胶原复合人工骨 ,并制备浸提液 ,采用程序外DNA合成检测法 (UDS试验 ) ,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 ,测试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每分钟放射计数 (CPM )值。结果 :材料浸提液的CPM均值为 12 6 2 ,与阴性对照组 (814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阳性对照组 (6 734)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纳米磷酸三钙 /胶原复合人工骨不会引起大鼠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增加 ,提示此人工骨不会引起DNA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胶原(Collagen,简称Co)/纳米磷酸三钙(Nano-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N-TCP)复合人工骨植入骨缺损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分布、刺激引导成骨细胞聚集、促进骨创愈合的能力。方法:家兔24只,颅骨制成直径8.0mm圆形洞穿缺损,左侧植入Co/N-TCP复合人工骨作为实验组,右侧植入非纳米Co/TCP人工骨作为对照组;于2、4、8、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材,FGF-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TGF-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成骨细胞、新生骨细胞大量TGF-β阳性表达,细胞间质及纤维组织中散在的TGF-β阳性反应;近骨床区各期内两组间TGF-β阳性表达程度无明显差异,远骨床区Co/N-TCP组TCP-β阳性表达高于Co/TCP组。结论:Co/N-TCP复合人工骨在修复骨缺损区可有效刺激引导TGF-β表达,促进骨缺损的早期修复。  相似文献   

5.
胶原/纳米磷酸三钙复合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胶原(Collagen,简称Co)/纳米磷酸三钙(Nano-Tricalcium Phosphate,简称N-TCP)复合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Co/N-TCP植入骨缺损区促进骨创愈合的能力。方法 家兔24只,颅骨制成直径8.0mm圆形穿通型缺损,左侧植入Co/N-TCP复合人工骨作为实验组,右侧植入非纳米Co/TCP人工骨作为对照组;于2,4,8,12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取材,行肉眼,组织学方法观察。结果 两组材料除早期(2周内)轻微炎性2细胞浸润外,其余各时间点均未见异物巨细胞反应,4-8周骨新生活跃,有骨岛形成,12周时可见骨性连接。结论 Co/N-TCP复合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引导活性,能促进骨缺损的早期修复,是一种颇有潜力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6.
纳米磷酸三钙复合人工骨的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DNA的角度来探讨纳米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人工骨的遗传毒理学特性。借以了解此复合人工骨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纳米级磷酸三钙(-βTCP)同胶原复合,制成纳米-βTCP/胶原复合人工骨,并制备浸提液,采用程序外DNA合成检测法(UDS试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测试大鼠原代肝细胞的每分钟放射计数(CPM)值。结果:材料浸提液的CPM均值为1262,与阴性对照组(81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对照组(6734)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纳米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人工骨不会引起大鼠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增加,提示此人工骨不会引起DNA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胶原 (Collagen ,Co) /纳米磷酸三钙 (Nano -TricalciumPhosphate ,N -TCP)复合人工骨植入骨缺损区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 -beta ,TGF -β)的定量分布、刺激引导成骨细胞聚集、促进骨创愈合的能力。方法 :家兔 2 4只 ,颅骨制成直径 8.0mm圆形穿通型缺损 ,左侧植入Co/N -TCP复合人工骨为实验组 ,右侧植入非纳米Co/TCP人工骨为对照组 ;于 2、4、8、12周后处死动物取材 ,TGF -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用HPIAS -10 0 0图文分析系统作定量分析。结果 :TGF -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表达显示 :近骨床区各期内两组间TGF -β阳性表达程度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 ,远骨床区纳米材料组TGF -β阳性表达程度明显高于非纳米Co/TCP组 ( p <0 .0 5或 p <0 .0 1)。 结论 :Co/N -TCP复合人工骨在修复骨缺损区可有效刺激引导TGF -β表达 ,促进骨缺损的早期修复。  相似文献   

8.
纳米β-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修复兔颌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纳米β-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N-TCP/Co)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新西兰长耳白家兔6只,在双侧下颌骨制备1.2cm×2.5cm缺损区,将自制N-TCP/Co复合体材料植入兔一侧下颌骨缺损区,另一侧设置为空白对照,3个月后摄X线片并处死实验动物,以肉眼观察、石蜡切片及硬组织切片观察成骨情况。结果3个月后家兔实验侧X线片可见骨缺损区无明显透射影像,无明显边界,对照侧透射影像明显,边界清楚;大体观察可见实验侧骨创基本愈合,新生骨组织充满手术区,对照侧软组织充满缺损区;石蜡切片可见实验侧有大量成骨细胞;硬组织切片四环素荧光染色可见网状新生骨基质沉积。结论自制的N-TCP/Co复合体可有效成骨,重建修复家兔颌骨缺损。  相似文献   

9.
牙用镍铬烤瓷铸造合金的Ames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镍铬烤瓷铸造合金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以评价材料的潜在致突变性。方法 采用标准平板掺入法,计数TA97,TA98,TAl00,TA332在4个不同浸提浓度下,37℃培养48h后的回变菌落数。结果 该材料各浓度组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并且无剂量反应关系。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牙用镍铬烤瓷铸造合金经Ames试验未见潜在致突变性。Ames试验是检测生物材料体外致突变性的一项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媛  樊新民  环飞  邵胜  赵春洋  陈慧霞  倪密  陈文静 《口腔医学》2007,27(3):122-123,130
目的对应用表面化学着色工艺研制的彩色正畸不锈钢弓丝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研究材料是否具有遗传危害和潜在的致癌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掺入法,计数TA97、TA98、TA100、TA102在材料4种人工唾液浸提浓度下的回复突变菌落数。结果无论在-S-9和+S-9的情况下,材料各剂量组均未引起测试菌株回变菌落数的明显增加。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应用表面化学着色工艺研制的彩色正畸不锈钢弓丝未见潜在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1.
洪岩松  贾迎杰  战德松 《口腔医学》2008,28(11):561-563
目的通过微核实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实验)检测自制烤瓷合金对小鼠的致畸作用及对染色体的突变作用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微核实验中将小鼠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及阴、阳性对照组,并将自制烤瓷合金与纯钛作比较,通过观察股骨骨髓玻片的微核标本,计算并比较P/N值。Ames实验取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TA98、TA100,按一定剂量加入不同浓度自制烤瓷合金及钛的生理盐水浸提液中,计数每皿回变菌落数。结果各实验组的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与纯钛组相近。Ames实验中各剂量、各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故自制烤瓷合金的生理盐水浸提液Ames实验结果为阴性。结论自制烤瓷合金对小鼠无致畸作用,对染色体亦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062533湿法合成纳米缺钙磷灰石的实验研究;20062534,XD-1根管测量仪的临床应用研究;20062535不同纳米颗粒二氧化钛的细胞相容性研究;20062536金刚石涂膜种植材料骨界面区骨钙素mRNA表达;20062537纳米磷酸三钙复合人工骨的Ames致突变试验;20062538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观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多孔β-TCP/BMP复合人工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和多孔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人工骨联合应用于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技术中,评价其对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 用健康成年杂种狗4只,制备下颌后牙区人工骨缺损.实验牙位随机分为3组:①骨形成蛋白/引导组织再生(BMP/GTR)组:缺损处植入引导膜材料和复合人工骨;②GTR组:单纯放置引导膜材料;③以常规翻瓣术为对照组.术后12周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评价.结果 两实验组均有明显新附着形成,其中BMP/GTR组有大量新生牙槽骨、牙骨质、牙周韧带生长.对照组新生组织量很少.结论 β-TCP/BMP是一种具有较强骨诱导能力,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复合人工骨,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β-磷酸三钙(β-TCP)人工骨复合自体骨移植于种植术中骨缺损部位,解决种植术区骨量不足的问题。方法 对58例骨量不足患者植入102颗ITI种植体,同期于骨缺损部位植入自体骨与β-磷酸三钙人工骨复合物,表面覆盖可吸收胶原膜。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曲面断层片、数字化牙片,评价种植体承载后周围骨的稳定性。结果 植入骨缺损区的102颗种植体,1颗种植体术后1月唇侧出现瘘管,6个月后种植体松动脱落;3颗种植体承载8个月后出现唇侧骨吸收,2年后种植体松动拔出。其余种植体经过6~36个月术后承载随访观察,种植体稳定,新生骨未见明显骨吸收。结论 β-磷酸三钙人工骨复合自体骨移植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新生骨与种植体能达到骨结合,成骨效果好,新生骨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修复大鼠头盖骨骨缺损能力。方法:选用8周龄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自体骨组(n=12)、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组(n=12)与空白组(n=4)。自体骨组和材料组于术后4、6、8周3个时间点各处死大鼠4只;空白组大鼠在8周全部处死。分别进行mirco-CT扫描分析,HE、TRAP和ALP染色,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效果。结果:8周时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物和自体骨的骨体积分数分别为(69.7±3.95)%和(42.475±4.38)%(P<0.05);随着时间延长,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材料逐渐被吸收,同时骨缺损亦逐渐修复;自体骨缺损部在6周后出现大量破骨细胞,大面积移植骨与新生骨被吸收,而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修复骨缺损中较少发现破骨细胞。结论:α-磷酸三钙/胶原复合体具有较好骨缺损修复能力,且材料易于吸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负载万古霉素纳米微球缓释系统的β-TCP材料预防感染及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良的乳液聚合法制得万古霉素纳米微球并将其与β-TCP材料复合,将此复合材料置于接种有金葡菌的培养基中,检测其体外及模拟体内缓释特性及抗菌活性;将其植入金葡菌污染的兔颅骨缺损区,通过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检查评价其骨缺损修复能力及抗感染能力。结果:载药β-TCP人工骨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下持续释放高浓度抗菌素长达22天;植入金葡菌污染的骨缺损后可有效预防骨感染并修复骨缺损。结论:负载缓释万古霉素纳米微球的β-TCP人工骨是伴有污染或感染骨缺损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α-TCP(磷酸三钙)/TTCP(磷酸四钙)复合骨水泥作为骨修复材料治疗根尖周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骨组织修复情况.方法:对66例(89个牙)根尖周病变经常规牙根管预备后,用α-TCP/TTCP复合骨水泥 碘仿调拌成糊状进行根管充填,完成根管治疗后,通过外科手术,清除根尖周病变组织,将骨水泥植入骨缺损区,术后根据X线片和临床观察,评价其治疗效果和骨组织修复情况.结果:66例用复合骨水泥充填根尖周骨缺损病例中,65例治愈,有效率98.48%.术后半年的X线片显示根尖周骨缺损区有新骨形成,部分骨水泥降解,1年后骨水泥降解,并逐渐被新生骨取代,达到骨性愈合.结论:用α-TCP/TTCP生物骨水泥修复根尖周骨缺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和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β-TCP)生物陶瓷复合的体内外成骨情况。方法:在体外构建hUCMSCs和β-TCP的复合物,将细胞以3×105/mL的浓度接种到支架材料上进行复合体构建,并进行电镜观察、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MTT、ALP检测。将复合物植入裸鼠体内,进行成骨能力研究。实验分为3组,即植入单纯β-TCP支架组、植入体外成骨诱导2周的hUCMSCs和β-TCP复合物组、单纯植入体外成骨诱导2周的hUCMSCs组。植入后2个月取出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观察和组织学观察。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hUCMSCs植入支架4h后,即可见细胞在支架上附着,1周后可见细胞在支架中大量增殖,β-TCP具有一定的骨诱导性。复合物植入裸鼠内2个月,hUCMSCs和β-TCP复合组X线密度最高。HE染色显示,2个月后,hUCMSCs和β-TCP复合组见不规则新骨和血管形成,单纯β-TCP组未见明显新骨和血管形成。Masson染色显示,2个月后,hUCMSCs和β-TCP复合组见大量胶原形成,单纯β-TCP组未见明显胶原形成。VG染色显示,2个月后,hUCMSCs和β-TCP复合组孔隙中有大量类骨质及少量骨陷窝形成,单纯β-TCP组未见类骨质形成。结论:hUCMSCs和β-TC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两者构建的复合物在植入裸鼠体内2个月时可见新骨及血管化形成。  相似文献   

19.
BMSC/β-TCP修复犬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索β-磷酸三钙(β-TCP)复合组织工程骨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3只杂交犬的双侧下颌骨人工制备3 cm×1 cm×1 cm缺损后,采用自体对照实验方法。实验侧植入骨髓基质细胞和β-磷酸三钙复合物(BMSC/β-TCP),对照侧仅植入β-TCP,在植入后均使用四环素荧光标记。分别于术后1、3、6个月进行CT扫描,之后处死实验犬,制备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苦味酸品红染色、四环素荧光检测,并加以评价。对分析数据结果使用SAS 6.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MSC/β-TCP修复犬颌骨缺损,有大量的编织骨生成;对照组虽然在6个月后也有一定量的骨质形成,但未见到编织骨。四环素标记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6个月,骨质形成速率较对照组高;对照组在最初的3个月,骨质形成明显比实验组低。在第3~6个月期间,实验组和对照组骨质形成均明显加快。结论:BMSC/β-TCP修复犬的颌骨缺损可以形成质量较高的板层骨,而单纯β-磷酸三钙所形成的骨质纤维较紊乱,哈弗氏骨管的数量也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打印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 β-TCP)颌骨修复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内成骨作用。方法:采用自动注浆技术制作β-TCP支架,将前成骨细胞(MC35T3-E1)接种在支架上,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结构与细胞黏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L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将2种支架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后植入大鼠体内,发泡法制作的β-TCP支架为对照组,6周后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三维打印支架具有规则多孔的立体结构,适合细胞黏附,且增殖及分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显示复合rhBMP-2后三维打印支架新骨生成量高于发泡法制作的β-TCP支架(P<0.05)。结论:三维打印TCP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rhBMP-2后可异位成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