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测定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A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和PR在ACC及正常腮腺中的表达,分别比较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ER在ACC中阳性率为38.09%。在正常腮腺中的阳性率为71.13%。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30)。PR在ACC中未测到表达,在正常腮腺阳性率为64.29%。ER在ACC中的的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和病变部位无关(P〉0.05),与组织分型及远处转移有关如〈0.05)。结论:ER及PR可能对A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大力  吴煜农 《口腔医学》2007,27(8):429-431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病理类型及嗜神经性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及33例正常腮腺组织中P75的表达,并对其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0例ACC组织中,P75阳性表达率为90%,与33例正常腮腺组织相比较,两者的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P75在不同病理类型ACC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0例ACC组织中,未见嗜神经现象组P75阳性表达21例,存在嗜神经现象组有19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75在ACC中的表达强度与ACC病理类型无相关性,与ACC嗜神经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VEGF-C和CD34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ACC转移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ACC中VEGF-C和CD34表达情况,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采用SPSS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C的表达和MVD与ACC组织类型有关(P=0.000;P=0.001);MVD和VEGF-C表达间无相关性(P=0.165)。结论VEGF-C和MVD可作为ACC分化的指标之一;VEGF-C可能与ACC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EphA2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涎腺组织、30例多形性腺瘤、30例黏液表皮样癌(MEC)、30例腺样囊性癌(ACC)中EphA2的表达。分析EphA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TNM分期以及复发、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比较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及几种常见的涎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差异。结果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腺管上皮,而腺泡细胞几乎不表达。EphA2在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涎腺癌(包括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2组)中的表达依次增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phA2的表达与涎腺癌瘤体大小、TNM分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phA2可能影响涎腺肿瘤发生、发展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人端粒酶RNA(hTR)在涎腺腺样囊性癌 (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中的表达 ,探讨hTR与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19例涎腺ACC和 4例正常涎腺组织标本。结果 涎腺ACC组织中hTR表达显著增高 ( P <0 .0 0 1)且与病理分型有关 ( P <0 .0 5 ) ,hTR表达与PCNA表达间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hTR表达可能和涎腺组织增殖恶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ector-1α,HIF-1α)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和相关性,探讨两者在ACC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涎腺ACC患者、13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和10例正常人涎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和微血管的密度与形态。结果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在正常涎腺组织、多形性腺瘤、AC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7,P〈0.001);ACC中MVD计数随着HIF-1α表达的增强而升高(F=5.56,P〈0.01);ACC中有转移病例的HIF-1α阳性表达率(χ2=6.42,P〈0.05)和MVD计数均高于非转移病例(F=5.82,P〈0.05),有神经侵犯病例的HIF-1α阳性表达率(χ2=5.32,P〈0.05)和MVD计数均高于无神经侵犯病例(F=6.02,P〈0.05)。结论HIF-1α的表达和MVD在ACC中可能相关,HIF-1α可能通过影响肿瘤血管的生成,使ACC具有相应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HIF-1α的表达和MVD可作为判断ACC侵袭性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Dermo-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Dermo-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ermo-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20例正常涎腺组织作对照。结果 Dermo-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P〈0.05)。Dermo-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分型、嗜神经侵袭、术后复发及远位转移有关(P〈0.05)。结论 Dermo-1蛋白表达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分化调节、嗜神经侵袭及远位转移有关系,检测Dermo-1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与正常涎腺组织P53、P16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6例人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的肿块和其周围正常腮腺组织采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对肿瘤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P53与P16mRNA表达进行研究后,进一步采用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技术对两种组织的P53与P16蛋白表达研究。结果: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与正常涎腺细胞细胞相比其P53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16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甚至缺失。结论:P53基因的过度表达或者P16基因的阴性表达二者都可以作为诊断ACC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Leu-7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的表达情况,探讨Leu-7与ACC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 例ACC,3例正常腮腺,3例正常颌下腺,3例正常舌下腺,5例肌上皮瘤及5例涎腺腺泡细胞癌标本组织切片中的Leu-7进行检测.结果 28例ACC中的嗜神经侵袭率为85.6%(24/28),Leu-7阳性率为96.4%(27/28), Leu-7的表达在正常大涎腺的导管细胞及其周围肌上皮细胞为阳性,在肌上皮瘤的阳性率为80.0%(4/5),而在腺泡细胞癌内均为阴性.结论腺样囊性癌中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发生雪旺细胞分化进而侵袭神经可能是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MP-9在涎腺良、恶性肿瘤组织和涎腺炎症疾病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免疫组化和明胶酶谱法检测MMP-9在涎腺良、恶性肿瘤组织、炎症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MP-9在涎腺良、恶性肿瘤组织、炎症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涎腺炎症组表达又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P<0.05),良性肿瘤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论:MMP-9蛋白表达强度与涎腺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并且涎腺炎症组织中MMP-9表达高于涎腺良性肿瘤,说明MMP-9不仅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还有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Livin、caspase-3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抑制因子liv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并分析livin与caspase-3介导的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ivin与caspase-3在35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HMIAS-2000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测定其平均光密度值。应用SPSS11.5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ivin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织,而caspase-3在正常唾液腺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腺样囊性癌(P〈0.01);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和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肿瘤的部位和大小无关(P〈0.05);Livin和caspase-3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Livin和caspase-3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基因beclin 1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9例SACC和20例瘤旁腺体中beclin 1的蛋白表达,分析beclin 1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eclin 1在SA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瘤旁腺体(P<0.05)。在SACC肿瘤组织中,Beclin 1表达的高低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在组织学3级中的表达高于1级和2级。结论:Beclin 1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腺样囊性癌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D147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的表达及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2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CD147的表达,应用SPSS16.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D147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正常唾液腺组(25.0%),P〈0.01。CD147表达与腺样囊性癌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神经侵袭、血管侵袭及肿瘤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复发无显著性相关忪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D147表达强阳性组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弱阳性及阴性表达组(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CD147表达及肿瘤病理分型、血管侵袭、肿瘤转移是影响腺样囊性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CD147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腺样囊性癌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腺样囊性癌(AC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两者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13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正常唾液腺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形态。结果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ACC中依次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中MVD计数随着VEGF表达的增强而升高(P〈0.05);ACC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依次增加.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神经侵犯组高于非侵犯组(JD〈0.05);微血管形态在正常唾液腺组织、多形性腺瘤以窦状扩张型为主,ACC中多表现为芽状和细索状及球状血管丛。结论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形态与ACC的临床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该肿瘤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5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MVD和VEGF的表达,采用SPSS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VEGF在小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高表达阳性(强度)率明显高于大涎腺(P=0.0398);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VEGF的高表达率明显增加(P=0.0175);而MVD与肿瘤部位、分期差异无显著性。MVD和VEGF的表达与该肿瘤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组织类型及生存率无显著的相关性。VEGF高表达组的平均MVD值明显高于低表达组的平均MVD值(P=0.0202)。结论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MVD和VEGF作为预后因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二者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E-cadherin-cateini复合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E-cad-cat复合体与ACC分化,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涎腺ACC标本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E-cadherin及其相关蛋白α-catenin,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50例病例中E-cad,α-cat和β-cat共同表达者有29例,但在18例有神经血管  相似文献   

17.
GSTP1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SACC和18例瘤旁腺体中GSTP1的蛋白表达,分析GSTP1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STP1在SA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瘤旁腺体(P<0.05)。在SACC肿瘤组织中,GSTP1表达的高低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在组织学3级中的表达高于1、2级。在组织学1级中,GSTP1主要在胞核表达,但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GSTP1在胞质中表达显著增加(P=0.022)。结论:GSTP1的高表达及在肿瘤细胞不同部位表达与SACC的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 Ecadherincatenin( Ecadcat)复合体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 carcinom a; A C C)中的表达,探讨 Ecadcat 复合体与 A C C分化、侵袭和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 例涎腺 A C C标本和10 例正常涎腺组织中 Ecadherin( Ecad)及其相关蛋白αcatenin(αcat)、βcatenin(βcat)的表达。结果 50 例病例中 Ecad、αcat 和βcat共同表达者有29 例(58% ),但在18 例有神经血管侵犯者,其原发灶 Ecadcat复合体成份共同表达仅有7 例(39% )。结论 正常涎腺上皮组织中 Ecadcat复合体成份呈强烈而稳定的表达,而在涎腺 A C C 组织中其表达显著下调; Ecad/cat复合体的表达水平与 A C C神经血管侵犯呈负相关,但与病理分型无关; Ecad/cat复合体的表达下降可能和涎腺组织恶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ACCs)中核因子KB(NF-kB)p65的蛋白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二者与ACCs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ACCs中NF-kBp65的表达,并以正常涎腺组织作对照;用CD34标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MVD,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NF-kB p65的表达与肿瘤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NF-kB p65和肿瘤MVD与ACCs的大小、TNM分期、组织学类型、侵犯血管和神经、复发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NF-kB p65的表达、肿瘤MVD、肿瘤组织学类型及侵犯神经是影响ACCs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CCs中NF-kB p65的异常高表达与MVD呈正相关,且二者可视为影响ACCs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