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2008-2016年北京地坛医院麻疹疑似病例进行Ig M抗体检测,了解该院麻疹流行趋势,为麻疹防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16年12月报告的4194例疑似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6年共检测麻疹疑似病例4194例,检出麻疹Ig M抗体阳性1936例,阳性率为46.16%.2009年和2010年麻疹Ig 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49%和63.38%,明显高于其他年份.麻疹Ig M抗体阳性率以2、3、4、5月较为集中,在春季麻疹流行出现高峰.不同性别人群之间,麻疹Ig 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478).小于1岁的婴儿麻疹Ig M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1.21%,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4,P<0.001).结论 小于1岁的婴儿为高发人群,应提高其麻疹免疫水平,但也不能忽视成年人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种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在2019-nCoV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招募16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和132例同期初步排除2019-nCoV感染的疑似患者以及100名健康对照,收集临床资料和血清样本,采用3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试剂盒(A、B和C1试剂盒,来自不同产家)和1种胶体金法试剂盒(C2试剂盒,和C1来自同一产家)进行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检测。结果A和C1试剂盒相比,对确诊病例血清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8.41%(61/69)和98.55%(68/69)(χ2=4.279,P<0.05)。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08%(8/99)和1.01%(1/99)(χ2=4.190,P<0.05),IgG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10%(10/99)和1.01%(1/99)(χ2=6.160,P<0.05)。对健康对照血清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1.00%(11/100)和0(0/100)(χ2=9.620,P<0.05)。2种试剂盒IgM抗体检测结果有显著相关性(r=0.618,P<0.05),IgG抗体检测结果也有显著相关性(r=0.850,P<0.05)。C1和C2试剂盒相比,在确诊病例和健康对照血清中IgM和IgG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A和B试剂盒相比,对确诊病例血清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2.00%(41/50)和54.00%(27/50)(χ2=9.007,P<0.05),2种试剂盒IgM抗体检测结果有显著相关性(r=0.654,P<0.05),IgG抗体检测结果也有显著相关性(r=0.770,P<0.05)。结论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时间短,生物安全性更高,可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检测效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特别是针对不同靶抗原的试剂更是如此,但是都已经达到免疫学检测试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SARS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IgG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分析SARS患者血清IgG抗体产生情况 ,研究一种新的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际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 (N )建立间接ELISA法 ,检测SARS确诊、疑似患者及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共 3 78份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以A450 值 =2 1× 2 0 0例健康献血员均值作为抗体阳性判断的临界值 ,IgG的阳性临界值 0 2 3 9,对 160份SARS确诊病人、176份疑似病例和 42例对照病例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对于确诊病例发病 1周内 ,IgG抗体检测阳性率为 5 63 % ,发病第 2周 ,IgG检出阳性率为 62 86% ,第 3周为 92 5 9%。结论 :机体产生针对SARS冠状病毒核壳抗原的IgG抗体 ,在 1周后逐渐升高 ,持续时间长 ,证明在SARS冠状病毒致病转归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并且可作为SARS检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南京市2007年至2010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的检测情况,为进一步制订麻疹、风疹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标本中麻疹、风疹IgM抗体。结果 2007年至2010年共检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327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性为101份,阳性率30.9%;风疹IgM抗体为87份,阳性率26.6%。各区县均有疑似病例送检,麻疹与风疹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6~29岁年龄段,发病高峰在3~6月份。结论检测麻疹IgM抗体对病例的快速确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起到关键作用,建议加强麻疹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减少易感人群,并进一步加强麻疹及其他出疹性疾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周乐  黄瑶  李禾  张军 《疾病监测》2009,24(9):664-666
目的了解江苏省扬州市麻疹实验室监测情况。方法采集疑似病例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全年共采集发热出疹疑似病例血清119份,其中散发病例112份,麻疹IgM抗体阳性51例,阳性率为45.53%;风疹IgM抗体阳性25例,阳性率为22.32%。暴发病例1起7份,其中6份风疹IgM抗体阳性,确认为风疹暴发。结论2008年扬州市8个县(市、区)间麻疹确诊病例数存在显著差异。全市麻疹、风疹发病均有明显季节性,麻疹发病高峰为2-4月,风疹发病高峰为3-5月。不同年龄组麻疹、风疹确诊病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确诊SARS病人的不同病程的血清共197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其IgM、IgG抗体水平;同时设正常对照血清10份。[结果]SARS患者发病1周内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SARS-CoV IgM抗体在发病后8-14d逐渐出现,于30d达到高峰(阳性率为75%),然后逐渐下降,3个月后阳性率明显下降(19.2%);IgG抗体亦在发病1周后出现,随病程增加呈升高趋势,30-90d基本达到高峰,但和IgM抗体相比IgG抗体在体内持续时间较长,在9个月(270d)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阳性率为66.7%)。[结论]SARS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是临床确诊SARS的重要依据之一;血清IgG抗体在体内持续时间长,可能对机体有利,是人群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仔猪血清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监测哨点仔猪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IgG抗体达到50%的时间段,为当地乙脑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的湖北省秭归县、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区和渝北区共4个监测点采集仔猪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仔猪血清乙脑病毒IgG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仔猪血清乙脑病毒IgM抗体。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个监测点中,重庆市万州区和渝北区仔猪在5月初感染乙脑病毒,5月中旬乙脑病毒IgG抗体阳性率达到50%以上;重庆市涪陵区、湖北省秭归县仔猪在5月下旬感染乙脑病毒,6月中旬达到50%以上。其中猪场中的仔猪乙脑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散养猪(χ2=43.797,P0.05)。结论三峡库区监测点仔猪乙脑病毒IgG抗体50%阳转时间出现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之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等部分辖区内登革热疑似病例及其周围人群(未发病)进行登革病毒核酸及IgM抗体检测,及时查找病原,明确病因,为登革热疫情的防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登革病毒核酸和ELISA法检测登革病毒IgM抗体。结果登革热疑似病例血清标本98份,检出登革3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57份,阳性检出率为58.16%(57/98);发病后1~3 d采血与4~6 d采血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47,P0.05);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标本进行登革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56.10%(23/41);病例周围人群监测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2.73%(83/365)。结论此次传染病疫情由登革3型病毒引起,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更适合登革病毒感染者的早期诊断。周围人群中存在登革病毒隐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确诊后不同时间段(第4、7、15、30、45天)血液和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抗体(IgM和IgG)。结果 26例确诊患者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时间为(16.3±11.6)d,转阴当日IgM和IgG检出率分别65.38%和53.85%,IgM抗体在确诊后15 d检出率达到65.38%,而IgG抗体为46.15%,IgM抗体最早可在确诊4 d内检出,并在15 d左右达到峰值,而IgG抗体需7 d左右才可检出,并随着时间延长检出率持续上升。确诊患者经过治疗,病毒ORF1ab基因和N基因表达量在一周内出现明显下降,至观察截止时间点(45 d)仍有1例ORF1ab基因阳性和5例N基因阳性。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核酸检测或联合IgM抗体检测检出率高,感染中后期IgM和IgG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可区别既往感染和无症状感染者。  相似文献   

10.
济宁市1999-2000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福河 《疾病监测》2001,16(7):247-248
济宁市1999-2000年共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179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得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10%(104/179)和10.06%(18/179),两者全部阴性者占31.84%(57/179)。179例麻疹疑似病例中,暴发病例106例,散发病例73例;提示我市麻疹、风疹以暴发为主,1999年暴发,2000年只有少部分散发病例,ELISA捕获法检测IgM抗体用于麻疹血清学早期诊断敏感性较高,其结果与血清标本采集时间及标本及时送检率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2009~2011年六安市麻疹/风疹实验室网络在加速麻疹和风疹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 2009~2011年共收集484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证实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1.82%(154/484),风疹IgM抗体阳性率17.15%(83/484);麻疹、风疹病例中小于1岁年龄组人群阳性分别为4.55%和0;1~4岁为53.90%和4.82%;5~15岁为10.39%和61.45%;大于15岁为31.17%和33.73%。结论麻疹、风疹的免疫预防工作,在提高免疫接种质量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人群的免疫状况监测。  相似文献   

12.
李松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554-1554,1558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78例不孕不育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AsAb及ACA。结果不孕不育组抗精子总抗体(AsAbT)的总阳性率为21.4%,IgM阳性率为13.5%;健康组AsAbT总阳性率为7.5%,IgM为0%,P<0.01。不孕不育组ACA检测总阳性率为36.6%,其中IgA阳性率为5.1%,IgG阳性率为30.5%,IgM为12.3%;健康组阳性率为5.0%,其中IgG阳性率为5.0%,IgM为2.5%,P<0.05。结论 AsAb、ACA与不孕不育关系密切,其检测有助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万寒兵  杨玉荣  林亮  彭景贤  王静 《疾病监测》2019,34(12):1126-1129
目的对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土右旗)一起老年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的处置进行描述,为今后该类事件的规范化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土右旗疫情的全部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乙脑病毒核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及部分村民、家猪样品中的乙脑病毒抗体。结果此次暴发疫情中,5人发病,其中2例死亡,均在8月发病,均为农村无乙脑疫苗接种史且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5例病例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中乙脑病毒IgM抗体阳性、乙脑病毒核酸阴性,5份村民血清的IgM抗体阳性,108份村民血清的IgG抗体阳性,2份家猪血清的IgM抗体阳性。结论2018年土右旗发生了老年人乙脑暴发疫情,当地人群和猪中存在乙脑病毒感染。 今后应加强乙脑疫情和蚊媒的监测及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水平在低龄儿童中诊断原发性HCMV感染的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HCMV感染的患儿血标本56例,年龄为0.5-1岁,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分别定量检测血清HCMV IgG、IgM抗体水平,以及IgG亲和力指数。结果 HCMV IgG+患儿亲和力检测结果发现,其中IgM-/IgG+的5例患者都为高亲和力IgG,而IgM+/IgG+的42例患者中25例是低亲和力IgG,占59.5%。根据IgM定量检测结果进一步将此47例HCMV IgG+患儿由低至高分成5组,分别为IgM阴性组(〈30 AU/mL),30-100 AU/mL组,100-170 AU/mL组,170-240 AU/mL组以及大于240 AU/mL组。随着IgM抗体水平的增加,低亲和力样本所占比例呈增高趋势,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2,P〈0.05)。结论在0.5-1岁婴儿中,HCMV IgM水平与HCMV原发感染呈正相关,临床同时参考IgM定量检测和HCMV IgG亲合力检测结果,将对0.5-1岁以内婴幼儿近期HCMV感染发生时间的判定起到有益的互补作用。先进行HCMV IgM定量检测,再进行阳性病例的IgG亲和力检测是低龄儿童原发HCMV感染实验室诊断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对女性PLT抗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聊城市中心血站血型参比室做产前检查的孕妇291例为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分别在其怀孕第16,20,24,28,30,32,34,36周采集外周血血样;选择同期于本站献血的女性健康献血者4613例纳入对照组,在其献血时采集外周血血样.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法,随机包被5人份O型混合PLT,进行PLT抗体检测.使用烟台海默创新一代血液安全与服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站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研究组PLT抗体阳性者为45例,占20.5%(45/219),不同妊娠次数的孕妇间PLT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9,P<0.05),PLT抗体阳性率随妊娠次数增加而升高;按妊娠时间比较孕妇PLT抗体阳性率,妊娠第16周至2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2,P<0.05),PLT抗体阳性率随妊娠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而第28周至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4,P>0.05).对照组PLT抗体阳性者为131例,阴性者为4482例,无妊娠史者与有妊娠史者PLT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76,P<0.05),有妊娠史者高于无妊娠史者;有妊娠史者按不同妊娠次数比较PLT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35.846,P<0.05),PLT抗体阳性率随妊娠次数增加而升高;按距离末次妊娠时间比较PLT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87,P<0,05),距离末次妊娠时间越长,PLT抗体阳性率越低.结论 妊娠与女性PLT抗体产生密切相关.PLT抗体阳性女性再次妊娠时,在妊娠第16周至第28周监测PLT抗体变化情况,可提前预判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妊娠史女性进行PLT抗体检测,可有效预防输血后紫癜、输血后急性肺损伤、PLT输注无效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输血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O型及A/B型人血清中IgM类及IgG类抗体的效价,分析正常O型人血清中ABO血型抗体的主要类别。方法分别以盐水介质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测O型及A/B型人血清中IgM类和IgG类抗A或抗B抗体的效价。结果 O型人血清中IgM类抗A/抗B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IgG类抗A/抗B抗体(均P〈0.01);O型人血清中IgM类抗A/抗B抗体效价与B/A型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IgG类抗A/抗B抗体效价显著高于B/A型人(均P〈0.01);O型人血清中IgG类与IgM类抗A/抗B抗体效价的比值均显著高于B/A型人(均P〈0.01)。结论 O型人ABO血型抗体仍以IgM类为主,但其IgG类抗体效价及在血清中所占的比例要明显高于A/B型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结核杆菌抗体检测在住院患者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50例结核病患者,80例非结核病患者以及40例健康志愿者均应用以脂阿拉伯甘露糖(LAM)为抗原的 ELISA法进行抗体阳性率的检测。并应用痰涂片和PPD实验检查对150例结核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在150例肺结核患者中,结核杆菌抗体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72.67%(109/150),显著高于痰涂片的51.33%(77/150)和PPD实验的58.67%(88/15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6.52;P<0.001,0.011)。结核病组抗体阳性率总数为72.67%(109/150),显著高于非结核病组的17.50%(14/80)和健康对照组的10.00%(4/40),且与二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51.45;P<0.001,0.001)。非结核疾病组与健康人群比较,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P=0.27)。结论结核抗体测定对结核病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优于传统的痰涂片和PPD实验检测,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上较为少见,通过实验室检查,以求发现其特点,避免漏诊。方法分别收集20例本实验室检测到的IgD型I、gG型I、gA型I、gM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IgD型与其它较为常见类型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异同。结果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定量结果显示,IgGI、gA和IgM含量均减低者有18例占90%,其余两例3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处于正常下限。轻链定量发现,20例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19例为IgD型λ轻链型,占95%,而IgD型κ轻链型仅1例,且20例中有19例是轻链比值异常的。IgD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阳性率与其余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固定电泳显示IgD泳道有特异性的抗原抗体沉淀带。结论如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均减低、轻链比值异常、血清蛋白电泳出现阳性条带,要高度怀疑其为IgD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固定电泳时务必加IgD泳道,以避免IgD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咽拭子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脱氧核糖核(EBV—DNA)在早期诊断EB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疑诊EBV感染的患儿在疾病初期分别采用咽拭子PCR法检测EBV—DNA,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静脉血EBV—VCA—IgM和(或)IgG,对于前者阳性而后者阴性的病例在1周后复查EBV—VCAIgM和IgG,比较两者在早期诊断EBV感染中的价值。同期检测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①共检测疑诊病例985例,其中EBV—DNA阳性344例,阳性率34.9%,EBV—VCA—IgM和(或)IgG阳性164例,阳性率16.6%;健康对照组检测50例,仅1例EBVDNA阳性,所有病例EBV—VCA—IgM和(或)IgG均阴性。②在纳入研究病例中,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38例,其中EBV—DNA37例阳性、EBV—VCAIgM和(或)IgG27例阳性(P〈0.05)。诊断为非典型EBV感染的312例,其中EBVDNA阳性307例,阳性率98.4%,EBV—VCA—IgM和(或)IgG阳性137例,阳性率43.9%(P〈0.01)。结论咽拭子PCR法检测EBV—DNA敏感度高,特异度强,且取材简单,方法无创,家长易于接受,与检测EBV-VCA—IgM、IgG相比,在早期诊断EBV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非典型EBV感染很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