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Dynamin 3(DNM3)基因启动子区域36个CpG的甲基化水平,分析其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DNM3基因甲基化在肝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提取30对患者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NA,经亚硫酸氢盐处理后,进行巢式PCR并联合克隆测序检测DNM3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的甲基化事件发生率为83.3%(25/30)。癌组织的DNM3基因启动子区域平均甲基化率为37.8%,癌旁组织为1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M3基因甲基化诊断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对肝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结论 DNM3作为肝细胞癌的一种抑癌基因,其启动子区域高度甲基化可能会促进肝细胞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对1 个扩张型心肌病的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探讨其致病性基因变异位点,为遗传咨询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该家系现存成员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采用外周血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全外显子组二代测序技术筛选出与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可疑致病性变异,用Sanger 测序对变异位点进行验证,结合家系共分离分析及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如UniProt、PolyPhen-2和Mutation taster 、ANTHEPROT PyM0L等)综合验证和预测该变异的有害性,并根据ACMG指南对该变异位点进一步解读。结果该扩张型心肌病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患病成员均携带结蛋白基因(desmin,DES) ,是未曾报道过的一种杂合错义新突变DES c. 140G>T( p.Ser471le)。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该突变可改变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增加其疏水性并使其抗原性下降,还可使该位点原有的氢键和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丢失。根据ACMG指南可将该突变解读为可能致病的变异。结论新发现的 DES基因c.140G>T(p.Ser47le)变异可能是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的致病原因,该家系患者出现临床表型的时间相对较早且预后不良,突变的检测有助于患者早期诊断与个性化的临床管理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针对一对耳聋夫妇和其 胎儿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为该家系遗传咨询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孕妇和其配偶的外周血和孕妇羊水,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进行产前遗传学检测,发现疑似致病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通过Minigene技术针对可能导致异常选择性剪切突变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孕妇携带跨膜丝氨酸蛋白酶3基因( transmembrane serine protease 3 , TMPRSS3)的复合杂合疑似致病突变,孕妇配偶携带GJB2基 因c.235delC的纯合致病突变。胎儿携带TMPRSS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分别来源于父亲的意义未明的c.323-8T>C杂合突变以及来源于母亲的c.325 C>T杂合突变;采用Minigene技术检测发现c.323-8T>C杂合突变未导致明显的剪切改变。结论 TMPRSS3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导致孕妇耳聋的原因,GJB2基因纯合突变是导致孕妇配偶耳聋的原因,胎儿携带的TMPRSS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不会导致耳聋,夫妇再生聋儿的几率很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湖北省一个B1型短指(趾)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 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根据ACMG指南判定位点的致病性,发现疑似致病位点后对家系患者和未受累亲属的该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家系中所有患者临床表型符合BDB1的特征,c.2239C>T(p.R747X)这一杂合致病突变在家系中与BDB1共分离。这一突变产生了部分结构域缺失的ROR2截短蛋白,检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EXAC等多个数据库均未收录,是此前未发现的新的ROR2基因变异位点。进一步对R747及其上下游序列进行保守性分析,发现其在多个物种中高度保守。结论 首次报道B1型短指(趾)ROR2基因c.2239C>T突变,丰富了ROR2基因突变谱,结合我们报道的另一个ROR2终止突变,提示ROR2基因的终止突变可能是湖北省BDB1疾病的主要致病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实验室部分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3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COVID-19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COVID-19轻型及普通型(普通组)和重型及危重型(重症组)患者血常规、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细胞因子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实验室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重症组患者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炎症指标SAA、CRP、PCT、DD、白细胞介数(IL)-6、IL-10均高于普通组患者(P<0.05),而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明显低于普通组患者(P<0.05);重症组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和IL-4与普通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组患者淋巴细胞总数显著低于普通组患者(P<0.05),但重症组和普通组患者淋巴细胞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计数、NEUT%、NLR、SAA、DD、CRP、IL-6和IL-10均能作为反映COVID-19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P<0.05)。结论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患者WBC计数、NEUT%、NLR、SAA、DD、CRP、IL-6和IL-10较轻型及普通型患者有明显变化,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及早判断病情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相关血浆指标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及其亚型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127例ARC患者及129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样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cy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活性及叶酸(folate)、维生素B_6(VitB_6)和维生素B_(12)(VitB_(12))的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单个指标或联合指标对ARC及其亚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1)ARC组MTHFR活性和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显示MTHFR活性、Hcy水平及联合检测对ARC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689、0.689、0.732;预测是否发生皮质型ARC的AUC分别为0.825、0.805、0.855;后囊下型ARC的AUC分别为0.706、0.742、0.811;叶酸对后囊下型ARC有一定预测价值,AUC为0.656。结论监测MTHFR活性、Hcy、叶酸水平的变化对早期预测ARC、皮质型ARC和后囊下型ARC有一定参考价值,联合检测5项指标有助于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一类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心血管疾病, 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之一。外周血白细胞特别是单个核细胞, 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 在一系列的全表观基因组关联研究(EWAS)中, 发现了与冠心病相关的外周血白细胞多个DNA差异甲基化位点, 进而提示DNA差异甲基化位点是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DNA甲基化作为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核酸修饰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得到肯定, 有成为冠心病预警标志物的潜力, 也为冠心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中ChREBP基因CpG岛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肝细胞癌及癌旁冰冻组织90例,采用亚硫酸氢钠处理结合克隆测序检测ChREBP基因CpG岛内29个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31对新鲜冰冻组织中ChREBP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ChREBP基因的5、6、7、14号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在肝细胞癌中显著低于其配对的癌旁组织(P<0.05)。其余CpG位点及整体甲基化在肝细胞癌与癌旁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5、18、20、23、26、29号CpG位点在≥50岁年龄组的甲基化水平均高于<50岁年龄组(均P<0.05)。肝细胞癌中ChRE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03),但与甲基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肝细胞癌中ChRE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但这一改变可能不是通过影响DNA的甲基化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种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在2019-nCoV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招募16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和132例同期初步排除2019-nCoV感染的疑似患者以及100名健康对照,收集临床资料和血清样本,采用3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试剂盒(A、B和C1试剂盒,来自不同产家)和1种胶体金法试剂盒(C2试剂盒,和C1来自同一产家)进行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检测。结果A和C1试剂盒相比,对确诊病例血清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8.41%(61/69)和98.55%(68/69)(χ2=4.279,P<0.05)。对疑似病例血清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08%(8/99)和1.01%(1/99)(χ2=4.190,P<0.05),IgG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0.10%(10/99)和1.01%(1/99)(χ2=6.160,P<0.05)。对健康对照血清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11.00%(11/100)和0(0/100)(χ2=9.620,P<0.05)。2种试剂盒IgM抗体检测结果有显著相关性(r=0.618,P<0.05),IgG抗体检测结果也有显著相关性(r=0.850,P<0.05)。C1和C2试剂盒相比,在确诊病例和健康对照血清中IgM和IgG抗体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A和B试剂盒相比,对确诊病例血清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2.00%(41/50)和54.00%(27/50)(χ2=9.007,P<0.05),2种试剂盒IgM抗体检测结果有显著相关性(r=0.654,P<0.05),IgG抗体检测结果也有显著相关性(r=0.770,P<0.05)。结论血清学特异性抗体检测时间短,生物安全性更高,可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同厂家的试剂盒检测效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特别是针对不同靶抗原的试剂更是如此,但是都已经达到免疫学检测试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个糖尿病合并无虹膜症家系成员的基因缺陷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个糖尿病合并无虹膜症家系的4名患者和2名健康亲属的外周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针对人类配对盒基因(PAX6)4~13外显子设计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直接测序法(PCR-Sequencing)分析PAX6基因编码序列有无异常。结果在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合并无虹膜症患者中发现PAX6基因Arg240X杂合无义突变。结论 PAX6基因Arg240X无义突变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基因的转录,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的糖代谢异常,同时也可能导致先天性遗传性无虹膜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