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制定慢性肝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估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规范肝病患者的营养筛查、评估与管理策略,提高患者营养水平。方法 遵循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将最佳证据本土化后制定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筛查、评估与管理的审查指标,通过培训与考核不断指导并规范临床实践,比较最佳证据实施前后患者营养状况、知信行情况及质量审查指标完成情况。结果 证据应用后,观察组慢性肝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均有所提高(P<0.05);证据应用后医护人员对肝病营养筛查、评估及管理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优于证据应用前(P<0.05);证据应用后6项审查指标执行情况优于证据应用前(P<0.05)。结论 通过应用最佳证据,并将证据科学地筛查、评估和管理慢性肝病住院患者营养问题,能改善患者营养水平,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最佳证据制定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循证实践方案,在临床应用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JBI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应用模式开展证据应用,通过查看护理记录单和现场观察的方式收集资料。在证据应用前后分别对75例患者以及36名护士进行审查,讨论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并采取措施针对性改进。结果 本研究共形成4条质量审查指标。证据应用后,4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均上升至100%,其中3条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较证据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由44.0%下降到25.3%(P<0.05)。结论 基于证据制定的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最佳循证实践方案可规范护士临床实践,提高护士对证据的依从性,有效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痔疮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干预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检索快速康复中有关痔疮术后康复指导的相关证据,利用JBI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对审查指标运用FAME结构从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4个方面对审查指标进行评价。将采纳的证据转化为临床审查指标,通过查看护理记录、现场审查和问卷法的方式收集资料。比较证据应用前后痔疮术后患者治疗效果、肛门疼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痔疮术后患者治疗效果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证据应用后痔疮术后患者在术后1 d和5 d肛门疼痛评分低于证据应用前(P<0.05);证据应用后痔疮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证据应用前(P<0.05);11项指标中,指标11证据应用前已是100%,其余10项指标证据应用后执行率高于证据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的循证护理实践可优化痔疮患者的术后管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术后肛门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痔疮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冲洗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JBI循证保健中心的临床实践应用模式,通过基线审查、证据应用、证据应用后再审查三个阶段,比较应用证据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证据应用前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冲洗时间由(49.40±12.95)h缩短至(31.30±17.3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导尿管堵管发生率由13%下降至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据应用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证据应用后,护士对最佳证据的执行率得到提高。结论 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冲洗患者开展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应用,可缩短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膀胱冲洗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将肝肿瘤患者术中非计划性低体温的最佳实践方案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John Hopkins循证护理实践转化模式为理论框架,将最佳证据结合研究者所在临床环境,制定肝肿瘤患者术中非计划性低体温的审查标准,在手术室开展质量审查;采用线上线下的培训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护理人员对于最佳证据的知晓情况及执行情况。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后,肝肿瘤患者在麻醉30 min、麻醉60 min、麻醉90 min以及麻醉120 min的体温均较前有所好转(P<0.05),血红蛋白质值较证据应用前升高(P<0.05),护士对于最佳证据的知晓率和执行率明显高于证据应用前。结论 通过制定和应用最佳实践方案,可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促进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定神经外科患者规范化身体约束策略并应用于我院神经外科,以规范身体约束策略,提高身体约束护理质量。方法 遵循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包括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证据应用实践变革及证据应用后效果再审查3个阶段。将最佳证据转化为12条审查指标,应用于神经外科病房。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患者身体约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患者身体约束体验、护士对患者身体约束知信行水平及最佳证据执行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神经外科患者身体约束率从证据应用前的7.69%下降至2.91%;证据应用前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据应用后患者约束体验优于证据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据应用后神经外科护士对患者身体约束知信行水平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12项审查标准执行情况,除审查指标10证据应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审查标准证据应用后执行情况均优于证据应用前(P<0.05)。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的规范化身体约束管理策略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后,可降低患者身体约束率,同时不增加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改善患者约束体验,提高护士对患者身体约束知识信念行为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结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最佳证据的应用,构建多学科联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相关主题的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总结33条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情景和专业判断,制订了20条基于证据的质量审查标准,在内分泌科、老年科、神经内科开展质量审查。结果 经2轮审查,护理人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相关知识明显提高(P<0.001),20条审查指标中有17条审查标准达标率不足100%,证据应用后17条审查标准达标率均较前提升,除第14条审查标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科室低血糖处理正确率由53.5%上升至94.4%(P<0.05);3个科室总的低血糖发生率由 23.9%下降至 10.6%(P<0.05)。结论 多学科联合的循证实践可以提高内分泌科及非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护理实践的能力,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优化与更新不同状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评估、预防与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缩短神经外科腰椎穿刺术后卧床休息时间方案的临床实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JBI证据应用模式,检索关于腰椎穿刺术后卧床的相关证据,采用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进行证据等级及推荐级别的划分,并运用FAME结构从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和有效性4个方面对证据进行评价。将采纳的证据转化为临床审查指标,通过查看护理记录、现场审查和问卷法的方式收集资料。比较证据应用前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头痛和腰背部疼痛率、压疮风险及护士知晓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舒适度高于证据应用前(P<0.001);术后头痛及腰背部疼痛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压疮风险较证据应用前降低(P=0.005);6项审查指标中,指标1~2在证据应用前执行率已是100%,其余4项指标证据应用后执行率高于证据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将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缩短神经外科患者腰椎穿刺术后卧床休息时间,可降低患者不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定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便秘(chemotherapy-induced constipation, CIC)的最佳预防和管理策略,结合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临床特点、个体需求及本院当前的医疗资源等,将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以改善患者化疗后排便情况。方法 遵循JBI 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包括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证据应用实践变革及证据应用后效果再审查3 个阶段。将最佳证据转化成8条审查指标,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最佳证据的执行率,患者化疗前1周和化疗后1周内排便次数以及排便形态为Bristol I、II型的次数。结果 证据应用后,护士对CIC预防和管理的各项证据的执行率显著升高(P<0.001);患者化疗开始后1周内排便次数、出现Bristol Ⅰ和Ⅱ型粪便形态的次数较化疗前1周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的CIC预防和管理策略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后,能够提高护士对各项审查指标依从性,可预防和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排便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胃肠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制定规范的患者自控镇痛管理循证实践方案。方法 检索国内外关于术后疼痛患者自控镇痛管理相关循证指南,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形成循证实践方案后,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比较证据应用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护士对患者自控镇痛管理知识水平、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除指标4、7在证据执行前后执行率为100%,其他8项指标在循证实践后均显著提升(P<0.05)。护士对患者自控镇痛管理知识水平由(60.02±16.06)分上升至(90.11±6.15)分(P<0.001)。证据应用后患者术后8 h、12 h、24 h及活动时疼痛评分低于证据应用前(P<0.05);术后4 h和48 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据应用后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由(57.04±19.78)h缩短至(37.31±13.20)h(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较证据应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肿瘤术后自控镇痛管理循证实践可规范术后疼痛管理,提高护士对患者自控镇痛管理知识水平,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方法 采用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将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本土化后应用于妇科肿瘤病房,比较证据应用前后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首次残余尿量、患者满意度及质量审查结果,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其预防和管理的认知水平。 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后,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从72.5%下降至52.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由52.5%下降至32.6%,首次残余尿量由(180.14±66.36)mL降至(137.44±52.31)mL,患者满意度由(92.29±6.25)分升至(96.78±3.30)分,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证据的执行率和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可规范临床医务人员行为,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定ICU患者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最佳活动策略并应用于我院监护室,以规范患者早期活动策略,改善患者获得性衰弱的结局。方法 遵循JBI 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包括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证据应用实践变革以及证据应用后效果再审查3个阶段。检索英国卫生医疗质量标准署(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美国国立指南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国际指南协作网(Guideline International Network, GIN),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获取预防获得性衰弱最佳活动策略的最佳证据,利用JBI 2014 版证据分级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并通过结构讨论证据,并将证据转化为临床审查标准。结果 证据应用后患者肌力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短于证据应用前(P<0.05),证据应用后ICU患者ICU获得性衰竭发生率低于证据应用前(P<0.05)。证据应用后10项审查标准执行情况优于证据应用前(P<0.05)。结论 基于证据的预防获得性衰弱最佳早期活动策略在ICU患者应用后,可规范早期活动行为,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ICU获得性衰弱发生,提高ICU患者自理能力,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能力和依从性,从而降低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和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最佳证据制定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及管理的审查指标,指导并规范ICU护士的临床实践;开展多渠道培训结合模式,对ICU护士进行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预防及管理最佳证据的培训,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和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及质量审查结果,培训前后ICU护士对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认知水平。结果 最佳证据应用后,ICU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从12%下降至3%;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从4%下降至0%;失禁性皮炎证据的执行率和ICU护士对失禁相关性皮炎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循证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可促进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及管理工作,降低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和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预防住院患者经鼻管喂养非计划拔管的干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JBI临床证据实践模式检索中国知网、万方、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Library、Cochrane Library、PubMed、英国国家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库(National Institute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以及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 NGC)获取患者经鼻管喂养非计划拔管策略的最佳证据,利用JBI 2014版证据分级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并将证据转化为临床审查标准。结果 循证实践后,非计划拔管率低于证据应用前(P<0.05);管道固定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非计划拔管培训护士考核成绩由证据应用前(84.23±17.01)提高到证据应用后(95.02±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条审查指标,护士的执行率由基线审查时的0~28%提高到证据应用后78.5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预防经鼻管喂养非计划拔管循证实践可以有效规范胃管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胃管相关知识,降低非计划拔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老年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相关的循证证据, 通过预防DVT的最佳证据应用, 以期降低DVT发生率。方法 通过对DVT预防相关主题的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 总结8条最佳证据, 并将最佳证据应用于老年患者DVT预防。结果 证据应用后, 患者DVT发生率下降(χ2=4.488, P=0.034), 首次下床时间提前(t=4.904, P<0.001), 住院费用减少(t=4.382, P<0.001)。结论 应用最佳证据可减少老年住院患者DVT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初次诱导化疗2次鞘内注射后不良反应自我报告及同时期护理记录单中不良反应情况,比较2种评估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在海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亚重症病房首次辅助化疗并行鞘内注射的6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鞘内注射后患儿不良反应自我报告问卷,在2次鞘内注射24 h后分别对其进行调查;同时从电子护理记录中提取同期护士对患儿鞘内注射后不良反应的记录信息,与患儿自我报告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第1次鞘内注射后,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患儿不良反应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的12项不良反应中有9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恶心、呕吐、便秘、食欲减退、疲劳、肢体麻木、腰痛、头晕、头痛;在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方面,患儿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比较,仅疲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评估一致性比较,恶心、食欲减退、疲劳、肢体麻木、腰痛、头晕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0.4)。第2次鞘内注射后,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患儿不良反应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的12项不良反应中有10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味觉障碍、腹泻、疲劳、肢体麻木、腰痛、头晕、头痛;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方面,患儿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自我报告与护理记录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评估一致性比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味觉障碍、腹泻、疲劳、肢体麻木、腰痛、头晕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0.4)。结论 护理人员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化疗鞘内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存在低估与忽视,临床工作中护士应更加重视患儿不良反应自我报告,以提高临床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价准确性,为提高白血病患儿的照护水平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吕刚  宋玲玲  黄婷  万杏  侯家保 《护理学报》2019,26(10):61-63
目的 探讨成人全身麻醉患者缩短术前禁饮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名成人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按进入麻醉准备间单双数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前按常规禁食12 h,麻醉前4 h至麻醉前30 min内分次少量饮用5%葡萄糖水;对照组患者麻醉前按常规禁食12 h禁水4 h。分别评价2组患者口渴程度、麻醉前低血糖发生率、呕吐及误吸发生率。结果 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口渴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口渴程度明显低于麻醉前4 h(P<0.001)。观察组麻醉前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呕吐及误吸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全身麻醉患者缩短术前禁饮时间可降低患者口渴程度及麻醉前低血糖发生率,不增加患者呕吐及误吸发生,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将住院患者输血全流程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以规范输血管理,提高输血安全。方法 依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系统,从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实施变革和证据应用后再审查3个步骤进行循证实践。检索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美国国立指南库、国际指南协作网、JBI数据库、Cochrane CENTRAL、Up to Date、PubMed、CINAHL、Embase、美国血库协会、英国血液和器官捐赠管理部、英国输血学会、澳大利亚国家血液管理局、医脉通,获取输血全流程管理的最佳证据,采用JBI证据预分级和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4版)进行质量评价后转化为临床审查标准。结果 证据应用后护士输血相关知识得分、输血全流程操作规范率和输血护理文书规范率均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输血相关不良事件由基线审查时的1例降为0。证据应用后9项审查标准执行率均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结论 基于最佳依据的输血全流程管理实践,可提高护士输血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输血全流程操作规范率和输血护理文书规范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经鼻吸痰法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小儿呼吸科新收治住院的588例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95例和对照组29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口鼻吸痰法,观察组采用经口吸痰法联合改良经鼻吸痰法,观察比较2组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程度、平均吸痰次数。结果 观察组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儿平均吸痰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经鼻吸痰法能减少肺炎患儿鼻腔黏膜出血程度,减少吸痰次数,有利于患儿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在我院各临床护理单元选配信息管理护士1名,对比选配前后护理质量管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后,护理质量管理指标较应用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用信息管理护士前每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8%;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95%上升到98%。结论 选配信息管理护士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并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