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我院近年来所做的35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HICH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35例HICH手术病例,根据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情况,对不同的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35例,再出血7例,再出血的发生率20%;7例发生再出血的病例中,发生在7 h以内超早期手术者4例,发生于8~24 h内手术者2例,24 h以上手术者1例;显示不同的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尤以超早期手术者较为显著.结论:本组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后期手术者,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努力提高手术技巧,真正发挥HICH超早期手术的优点,对降低手术治疗的致死致残率较为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期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对轻中度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效果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治疗的轻中度基底核区HICH患者100例资料,随机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法治疗,研究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研究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清凝血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患者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HICH患者作为HICH组、45例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HICH患者均接受血肿清除术,术后接受血肿腔引流及相关支持治疗措施;检测HICH患者起病后第1、3、7天血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72h收缩压变异性与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微创穿刺引流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收治的103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影响HI...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塞,增加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现对我科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出现的6例高血压出血术后脑梗塞患者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64例幕上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组进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血压波动对HICH术后再出血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35例HICH手术病例,分别统计出术后发生血压波动和再出血的例数,以及发生血压波动病例中再出血的发生例数,进行术后血压变化与再出血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19例,占54%,再出血7例,占36.84%;血压控制较好的16例,无再出血发生,本组再出血的发生率为20%,显示术后血压波动与再出血的发生有明显关联.结论:在HICH术后围手术期治疗中应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尤其应强调将术后血压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并保持平稳,从而降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尽量减少因血压等生命体征不稳而造成的术后再出血,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继发大面积脑梗死6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2000年6月~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其中6例术后早期(3d内)继发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ICH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前、术后3个月NIHSS、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HICH患者可降低患者NIHS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死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降血糖,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解除脑血管痉挛,腰穿等治疗方法。结果16例患者恢复良好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死的发生与高血压病本身及治疗因素有关,早期防治可避免或减轻继发脑梗死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2~2013年接受诊治的56例颅脑外伤并行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统计分析各级患者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的情况。结果颅脑外伤经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膨出患者43例(76.8%),并发颅内血肿患者32例(57.1%),并发脑梗死患者7例(12.5%)。并发脑膨出患者在术后1周至2周期间脑膨出情况明显加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4772,P=0.0001)。56例患者有32例并发脑内血肿或(和)脑挫裂伤扩大的情况,其中96.9%的患者于术后3 d内即出现病灶。术后共有12例(21.4%)患者并发脑梗死,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43)。结论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易并发脑膨出、颅内血肿及脑梗死,是临床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以脑梗死对患者预后不良影响最为明显。临床上对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术后治疗对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外伤共133例,均采用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减压,根据术后急性期(3d)内收缩压状况分为A、B、C3组(〈150mmHg,151~180mmHg,〉180mmHg),术后行脱水及扩血管治疗。术后1、3、7d复查CT。结果:本研究病例共出现49例脑梗死,A、B、C3组分别为20、17、12例,其中死亡9例,A、C组分别为7例、2例。结论:收缩压过高或过低是重型路脑外伤患者术后脑梗塞发生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急性期内维持收缩压于稍高状态(151~180mmHg)可有效减少患者脑梗死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侯晓峰 《中国临床康复》2014,(11):1793-1798
背景:外科手术方法能够缓解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内压升高、脑组织肿胀、脑干压迫等病变,解除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为内科治疗争取时间,降低致死致残率。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脑梗死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10-55岁。均进行骨瓣减压加颞肌贴敷治疗,术后随访,参考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疗效分优、良、中、无变化、差5个标准等级。结果与结论:随访6个月时,37例患者外科治疗总有效率89%,其中优5例(14%),良15例(41%),中13例(35%),无变化4例(11%),无加重者。头颅CT复查脑梗死患者31例,但其中19例患者梗死灶范围明显减小,尤其是皮质重新密度深,生活能自理12例的脑皮质恢复活性。术后随访1年,31例患者获得随访结果,剩余6例因联系方式失效而失访。23例远期疗效满意,能从事一般工作和简单劳动,2例发生对侧脑梗死,病情加重。表明去骨瓣减压联合颞肌贴敷可作为治疗大部分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霞 《全科护理》2009,7(31):2829-2830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成功置入血管内支架,术后出现穿刺局部皮下血肿1例,低血压、心动过缓2例,高灌注综合征1例,无一例发生脑梗死,无一例死亡。[结论]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对37例急性脑梗死早期选择性行微导管动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规范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结果 37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随访,21例发病6 h内行动脉溶栓治疗预后好的患者占80.95%,16例发病6~24 h行动脉溶栓治疗预后好的患者占68.75%,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选择性行微导管动脉溶栓治疗疗效良好,行微导管动脉溶栓治疗中规范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颅内血肿同时保留骨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5年1月-2017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一侧瞳孔散大的患者,共计54例。排除双侧瞳孔散大,术前行床边CT血管造影(CTA)排除合并动脉瘤、动静畸形和烟雾病等。其中神经内镜手术组23例,开颅手术组31例。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脑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术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神经内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均优于开颅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尽管术后3个月GOS评分总体上内镜组与开颅组无显著差异,但内镜组植物生存率与重残率较开颅组有下降,而轻残率明显增加。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手术安全,同时损伤小、降低了植物生存率与重残率。  相似文献   

17.
背景:高龄颈椎手术同时合并脑梗死风险较高,保守治疗又往往无法解决严重的颈椎病变。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脑梗死患者后路锚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收治的21例颈椎管狭窄症合并脑梗死的患者,经过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均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侧块带线锚钉固定并按JOA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获得6个月至2年(平均15个月)的随访,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急性严重脑梗死病例的出现。治疗前JOA评分为(7.6±2.0)分,内固定后1年JOA评分为(13.3±1.8)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其中优11例,良7例,有效率为95%(20/21),优良率为86%(18/21)。结果说明此手术对合并脑梗死患者风险较大,但不是绝对禁忌证,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以带线锚钉固定的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对脑循环影响较小,可降低脑血管意外的风险,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刘微波  张新平  刘中平 《华西医学》2009,(11):3039-304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梗死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1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出现脑梗死患者。结果:多数患者具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多个脑梗死高危因素。术后脑梗死发生于术后1周内者18例,其中3天以内者16例;脑梗死发生于手术区域附近者14例,非手术区域附近者7例,其中5例的脑梗死发生于上述两个区域。结论:脑梗死发病的高危因素是颅脑术后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青年高血压并脑出血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2例中,治愈41例(66%),改善11例(18%),死亡10例(16%);随访至2010年12月,再次发生脑卒中6例,其中脑梗死4例,脑出血2例.结论:控制血压和危险因素对预防青年高血压脑出血至关重要,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技巧、手术时机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年龄、手术距发病时间、脑梗死部位、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术后3个月和6个月M RS评分及B arthe l生活指数(B I)预后评价。结果:9例患者发病距手术时间平均(59.67±15.63)h。左侧大脑中动脉(LM CA)供血区梗死3例,右侧大脑中动脉(RM CA)区梗死3例,左侧大脑中动脉区加前动脉区(LM CA+LACA)梗死3例。入院时GCS评分平均(11.78±2.69)分,手术前GCS评分平均(8.22±2.07)分。2例(22.2%)术后死亡,存活7例(77.8%)。术后3个月随访M RS评分,4分(重残)4例,3分(中残)3例。B I评分:55分4例,65分2例,75分1例;术后6个月M RS评分:4分1例,3分5例,2分(轻残)1例;存活7例患者的B l评分:85分1例,70分3例,75分2例,65分1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