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裂肌在脊柱突然失平衡时的肌电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志愿者15名,男8名,女7名,平均年龄33.7岁(18~45岁),运用表面电极记录快速上肢前屈、外展、后伸时多裂肌、最长肌、腰髂肋肌及三角肌的肌电信号,对各椎旁肌收缩的潜伏期与三角肌收缩的潜伏期之差值作比较。结果:多裂肌在上肢3个运动方向中的潜伏期差值犤(-17±11)ms,外展(0±11)ms,后伸(4±16)ms犦与最长肌犤前屈(-2±13)ms,外展(13±14)ms,后伸(22±14)ms犦,腰髂肋肌犤前屈(1±12)ms,外展(12±10)ms,后伸(23±10)ms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反应最快、最先起作用,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慢性腰痛患者在脊柱突然失衡时多裂肌的肌电表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中的作用及其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腰痛组为慢性腰痛病人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33.53岁。正常组为无腰痛病史的健康志愿者15例,年龄、性别与腰痛组相匹配。运用表面电极记录上肢快速前屈、外展、后伸时多裂肌、最长肌、腰髂肋肌及三角肌的肌电信号,对各椎旁肌收缩的潜伏期与三角肌收缩的潜伏期之差值作比较。结果:正常组多裂肌在上肢三个方向的运动中收缩均早于最长肌、腰髂肋肌;腰痛组各椎旁肌几乎同时收缩,多裂肌在上肢三个方向的运动中均较正常人收缩延迟。结论: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慢性腰痛病人多裂肌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下腰痛患者腰椎曲度与躯干肌肌力的变化,为慢性下腰痛的康复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4-08/12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接诊慢性下腰痛患者36例,均为女性;平均(44.2&;#177;3.9)岁;平均体质量(61.9&;#177;7.7)kg;平均身高(160.3&;#177;5.6)cm.对36例患者分别进行躯干肌屈伸等长收缩肌力测试和腰椎曲度测量,并根据腰椎曲度测量结果分为曲度正常组19例和曲度异常组16例,评价两组间等长收缩肌力测试的屈伸峰力矩及屈、伸峰力矩之比.结果:两组屈、伸峰力矩和屈、伸峰力矩之比值的比较:两组躯干肌等长收缩肌力测试中前屈峰力矩无显著差别(t=0.525,P=0.603>0.05),曲度异常组后伸峰力矩值显著小于曲度正常组[(86.50&;#177;10.30),(117.21&;#177;23.32)N&;#183;m,t=4.875,P=0.000<0.05],曲度异常组前屈和后伸峰力矩之比值显著大于曲度正常组(0.359&;#177;0.050,0.286&;#177;0.009,t=2.699,P=0.011<0.05).结论:慢性下腰痛患者躯干肌后伸肌力的显著降低和腰椎曲度的降低可能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加强躯干肌后伸肌力训练和调整腰椎曲度的训练可能会促进慢性下腰痛的康复和预防慢性下腰痛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肩周筋膜炎的触发点针刺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肩周肌筋膜炎的患者进行触发点针刺治疗,以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2—04/2004—10玉溪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治疗的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患者30例。肩关节前屈、外展受限。应用10g/L利多卡因注射液对肩周的三角肌、肱二头肌痛点进行针刺治疗,每隔7~12d1次,治疗两三次。并进行三角肌、肱二头肌的牵张锻炼,3次/d。治疗后3个月采用自拟评分对患者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共为8分,1分为无痛,8分为受累肌疼痛较重,整个肩关节活动受限,夜痛)。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疼痛评分:治疗后3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40&;#177;0.67),(5.90&;#177;0.99)分,t=48.7,P〈0.01]。②患者肩关爷活动度:治疗后平均外展、前屈角度明显大于治疗前治疗前(113.4&;#176;比46.3&;#176;,98.4&;#176;比33.5&;#176;)。结论:针剌治疗肩周肌筋膜炎能够明显地减轻疼痛,改善因其引起的肩关节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Meige综合征患者咀嚼和吞咽运动时,咬肌和口轮匝肌的半自动节律性运动中的肌电图改变的特征。方法: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01/2005—02收治的Meigi综合征并伴有咀嚼功能障碍患者7例为患病组,7名年龄相似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用皮肤电极肌电图记录咀嚼和吞咽运动时咬肌和口轮匝肌的动态的肌电图改变,以评估患者的肌张力障碍。参与实验者均知情并同意。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4名被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肌电图特点:健康对照组在咀嚼时可见咬肌和口轮匝肌的节律性双相肌电图的改变,在吞咽时可见咬肌和口轮匝肌有联合性强直肌电图出现;Meige综合征患者很少有节律性的双相性改变,肌肉活动的持续性发放时间延长.联合性强直运动肌电图的频率增加。②肌肉发放时间:咬肌:患病组长于正常对照组[(377&;#177;62),(297&;#177;28)ms,P〈0.05];口轮匝肌:患病组长于正常对照组[(405&;#177;94),(328&;#177;29)ms,P(0.05]。⑨总吞咽时间:咬肌:患病组长于正常对照组[(936&;#177;1110),(819&;#177;104)ms,P〈0.05];口轮匝肌:患病组长于正常对照组[(93l&;#177;122),(809&;#177;85)ms,P〈0.05]。④咀嚼相最后一吞咽相间歇期:咬肌:患病组长于正常对照组[(1515&;#177;104),(1066&;#177;217)ms,P〈0.05];口轮匝肌:患病组长于正常对照组[(1427&;#177;226),(860&;#177;188)ms,P〈0.05]。结论:Megei综合征患者转换间歇期延长说明了咀嚼-吞咽转换的调控功能障碍,肌电图的特点为肌肉活动的规律性减少,共强直性活动增加.节律性减低,呈现出基底核调控异常的肌张力障碍性疾病的共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2-mapping评估健康志愿者运动前后腰部背伸肌群(多裂肌、最长肌、髂肋肌)的价值。方法 对50名健康志愿者运动前后行T2-mapping序列扫描,于L3、L4上缘层面测量运动前后多裂肌、最长肌、髂肋肌的横截面积(CSA)及T2值,比较运动前后及左右侧上述肌肉CSA、T2值的差异,并分析运动前后各肌肉的CSA差值与T2值差值的相关性。结果 L3、L4椎体上缘水平双侧多裂肌、最长肌、髂肋肌运动后CSA、T2值均大于运动前(P均<0.05)。L3椎体上缘水平左侧多裂肌的运动后CSA及运动前后CSA差值均大于右侧(P均<0.05)。运动前L3椎体上缘水平左右侧最长肌、髂肋肌及L4椎体上缘水平左右侧最长肌的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3、L4椎体上缘水平双侧髂肋肌及L4椎体上缘水平双侧多裂肌运动前后CSA差值与T2值差值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T2-mapping可用于评估腰部背伸肌群运动前后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7.
例1男.43岁,双下肢行走不便29年,加重3年。CT检查:腰椎两侧腰大肌影最示为从L1,向下至,5紧贴腰椎旁的细长条状影(图1A)。L2层面征象:腰椎体两侧腰大肌横断面影像缺如,显示为小条状影,椎板后方骶棘肌及多裂肌群横断面肌束影少、稀疏(图1B)。L5下缘层面征象:左侧无腰大肌横断面肌影像,右侧仅见少许稀疏软组织影,椎板后方骶棘肌及多裂肌横断面肌束影也显示稀疏。  相似文献   

8.
王善松  李明  朱晓东  陈语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80-281,T006
目的:观察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肌梭结构、数量、密度及其分布,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刚孵育出的鸡行松果体切除,获得脊柱侧凸动物模型;将鸡脊柱侧凸模型分为Cobb角10&;#176;-20&;#176;组及Cobb角&;gt;40&;#176;组,椎旁肌取下后切片,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肌梭结构,对肌梭数量、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部分肌梭被囊呈“气球样变”,梭内肌纤维有异常改变;Cobb角10&;#176;-20&;#176;组肌梭密度为(25&;#177;5)个/g肌肉。Cobb角&;gt;40&;#176;组肌梭密度为(23&;#177;7)个/g肌肉。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鸡脊柱侧凸模型椎旁肌中部分肌梭结构异常,肌梭数量减少,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闭合性腋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诊断作用特点。方法选择1998-08/2005-1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手外科收治腋神经损伤患者22例,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定性定位诊断腋神经损伤。结果纳入患者22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④肌电图检测结果:臂丛神经上干支配肌群中,只有腋神经支配的三角肌有异常电生理改变,其他肌群均正常。22块三角肌有失神经电位者18例,异常率81.8%(18/22);22块三角肌运动单位电位减少17例,异常率77.3%(17/22)。②神经电图检测结果:潜伏期在正常范围13例,延长5例,消失4例,异常率40.9%(9/22);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消失4例,衰减18例,异常率100%(22/22)。完全损伤4例,不完全损伤18例,其中严重损伤2例。患侧腋神经的潜伏期为(1.27&;#177;1.16)ms,高于正常值0.6ms,差异显著(t=2.18,P〈0.05);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为(10.17&;#177;1.96)mV,高于正常值(4.3&;#177;0.5)mV,差异非常显著(t=16.13,P〈0.01)。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是腋神经损伤早期定性、定位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李支援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10-2311
目的 探讨打破静息期(silent period,SP)的两个成分与手肌反射的关系,并研究SP的发生机制。方法 10例健康志愿者通过刺激腕部正中神经依次进行手肌反射的测定,在不同易化状态下以不同刺激强度刺激同一神经而对其支配肌肉主动收缩的动作电位的SP测定。然后将打破SP的两个成分——与H反射(haoffman reflex,HB)有关的成分(HR’)和随意电位(voluntary potential,VP)与手肌反射的主要成分——HR和长潜伏期反射(long latency reflex,LL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起始潜伏期HR’(25.1&;#177;2.2)ms与HR(25.1&;#177;2.2)ms,VPI(39.4&;#177;2.3)ms与LLRI(39.7&;#177;2.2)ms。VPII(490&;#177;1.1)ms与LLRII(49.2&;#177;1.2)m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VP(VPI+VPII)与LLR(LLRJ+LLRII)的时限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 打破SP的HR’主要由HR形成,VP则是一种经皮层的LLR;SP的产生与Renshaw回返抑制、腱器官的负反馈功能及网状结构介导的皮肤运动抑制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哑铃操与徒手功能锻炼改善肩周炎症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飞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87-189
目的:观察比较哑铃操锻炼与徒手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患者症状及功能改善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04-03/05选择太钢集团临汾钢铁公司社区志愿参加调查的肩周炎患者54例,均符合《临床疼痛治疗学》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哑铃操锻炼组(26例)和徒手功能锻炼组(28例),分别进行哑铃操锻炼和传统徒手功能锻炼。哑铃操锻炼每口2-3次,每次5~10min,哑铃重量2-5kg不等,具体动作包括向前屈肘,外展内收,前后摆臂,向上推举,向前伸屈,外展推举,向后伸肩,外展屈肘,前伸屈肘及综合动作;徒手功能锻炼包括前后摆臂,旋转法,正面爬墙法,侧面爬墙法,后抻摸肩及前屈摸肩。均于锻炼3个月后对哑铃操锻炼组和徒手功能锻炼组改善肩周炎症状的治疗效果及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各指标(前屈、后伸、外展)改变幅度进行对比观察,疗效评定标准:优为疼痛消失,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外展〉80&;#176;,前屈上举〉160&;#176;,屈肘内旋达TL9以上);良为活动稍痛,功能绝大部分恢复(外展〉70&;#176;,前屈上举〉140&;#176;,屈肘内旋达TL12以上);可为疼痛及压痛均减轻,荚肯活动范围有改善;差为疼痛及压痛均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无改变。采用关节量角器测量肩关节活动度各指标(前屈、后伸、外展)的改变幅度。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和组问号方检验。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纳入肩周炎患者54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哑铃操锻炼和徒手功能锻炼对肩周炎治疗效果的比较:经3个月锻炼后,哑铃操锻炼组优24例,良2例(显效率86.7%),优秀率达92.3%,徒手功能锻炼组良5例,可16例,差7例(显效率48.6%),良好率1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69,P〈0.05)。平均锻炼次数哑铃操锻炼组少于徒手功能锻炼组[(13.1&;#177;2.1)次,(19.3&;#177;3.2)次,(t=2.805,P〈0.05)]。③哑铃操锻炼组和徒手功能锻炼组肩关节活动度各指标改变幅度的比较:哑铃操锻炼组的改变幅度均显著高于徒手功能锻炼组[(92.46&;#177;17.14)&;#176;,(85.41&;#177;13.34)&;#176;],[(31.42&;#177;15.21)&;#176;,(29.96&;#177;8.63)&;#176;],[(96.63&;#177;29.49)&;#176;,(89.81&;#177;20.53)&;#176;,(P〈0.05)]。结论:哑铃操锻炼对肩周炎症状的治疗效果优于徒手功能锻炼,平均锻炼次数少于徒手功能锻炼;锻炼后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外展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哑铃操锻炼组患者改变幅度均显著高于徒手功能锻炼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生理方法定位腰神经根主要支配肌群的可行性,为临床术中电生理定位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4/05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实验室完成,选择9只5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通过电生理的方法,依次电刺激L2~L5脊神经根部,分别记录双侧大鼠下肢主要肌肉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测量下肢四组肌肉(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峰值。结果:9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刺激腰神经根于下肢所记录的典型肌电波形以双相波和三相波为主。②刺激L2脊神经根,于下肢四组肌肉记录到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最大波幅平均值均〈1mV,以在股四头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最高(0.89&;#177;1.05)mV,显著高于其他3组肌肉(P〈0.05)。③刺激L3脊神经根,于股四头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为(23.79&;#177;13.22)mV,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肌肉(P〈0.01)。④刺激L4脊神经根,于下肢四组肌肉记录到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最大波幅乎均值均明显〉1mV,股四头肌和胫骨前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显著高于股二头肌和腓肠肌[(15.88&;#177;12.28),(12.75&;#177;4.97),(7.11&;#177;3.60),(8.06&;#177;5.29)mV,P〈0.01]。⑤刺激L5脊神经根,于股二头肌、腓肠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为(23.92&;#177;15.05),(13.1&;#177;7.05)mV,显著高于其他各肌群(P〈0.01)。结论:电刺激不同脊神经根,在大鼠下肢不同肌肉记录到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峰值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记录到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波幅峰值,可基本确定所刺激的腰神经根节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皮-肌反射评估经穴位按摩法对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0—10/2003—08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0例;男32例,女18例;患儿监护人均同意参加本研究。采用兴奋和抑制性方法对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穴位按摩,同时采用诱发电位仪进行皮-肌反射的测定,所用主要参数为短潜伏期下降波、长潜伏期上升波和中枢延迟波。在姿势、运动、反射、肌张力四大指标中有一项以上实质进步者为显效。脑瘫症状和体征减轻为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入院时对比无变化为无效。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患儿50例。根据疗效将患儿分为显效组20例,有效组26例与无效组4例。有效率92%(46/50)。①显效组:治疗后短潜伏期下降波、长潜伏期上升波波长明显短于治疗前[(30.27&;#177;2.20),(43.42&;#177;3.57),(14.56&;#177;2.53)ms;(35.41&;#177;1.53),(48.78&;#177;3.54),(20.16&;#177;3.30)ms,t=3.02,2.94,3.08,P&;lt;0.01]。②有效组:治疗后短潜伏期下降波、长潜伏期上升波和中枢延迟波波长明显短于治疗前[(31.91&;#177;3.33),(41.36&;#177;2.50),(18.46&;#177;1.80)ms;(35.73&;#177;3.11),(43.80&;#177;3.73),(21.13&;#177;2.38)ms,t=2.52.2.64.2.78,P&;lt;0.05]。结论:经穴位按摩治疗痉挛型脑瘫效果确实,临床效果可经皮-肌反射客观评定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作肌电图检查,分析胸锁乳突肌的病变特征与病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武汉市儿童医院矫形外科2002-12/2003-12经临床确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共22例,男14例,女8例;右14例,左8例。按年龄分为新生儿组,日龄20~50d,共8例,均可扪及患侧胸锁乳突肌包块。幼儿少年组14例,年龄2~14岁,痉挛型8例,肥厚型6例。行患侧胸锁乳突肌肌电图检查,检测项目包括轻收缩及强收缩时运动单元电位的时限、波幅及相位。同时对健侧胸锁乳突肌进行相同检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新生儿组中轻收缩运动单元电位时限缩短(4.15&;#177;1.23)ms,波幅降低(0.28&;#177;0.11)mV,多相波增多(65&;#177;10)%,强收缩波幅明显降低(0.42&;#177;0.14)mV,各项检测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幼儿少年组中痉挛型轻收缩运动单元电位时限(4.53&;#177;1.28)ms、波幅(0.28&;#177;0.15)mV均降低,多相波增多(65&;#177;15)%,强收缩波幅明显降低(0.52&;#177;0.25)mV,且呈病理干扰相,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肥厚型轻收缩运动单元电位时限(5.52&;#177;0.33)ms,波幅(0.48&;#177;0.23)mV稍降低,强收缩波幅降低(0.92&;#177;0.2)mV也呈病理干扰相,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幼儿少年组痉挛型与肥厚型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患侧胸锁乳突肌存在肌源性病变,痉挛型胸锁乳突肌的病变较肥厚型重。依据肌电图检测结果推测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为胸锁乳突肌血循环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15.
肩关节运动时肌肉力臂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肩关节运动时各种肌肉的运动力臂大小及其变化,以揭示该类肌肉对肩关节不同方向运动的影响。方法:选用10侧尸体肩关节标本,分别测量三角肌的三个部分、肩袖诸肌在肩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及外旋过程中的肌腱位移,并根据位移和关节运动角度计算力臂值。结果:在上臂外展过程中,外展0°~30°时,冈上肌力臂变化最大;外展30°~120°时,力臂变化最大的为中部三角肌。在臂后伸或前屈过程中,力臂变化最大的分别为后部三角肌或前部三角肌。在臂内旋时,肩胛下肌的力臂值最大,而臂外旋时冈下肌/小圆肌的力臂值最大。结论:在上臂外展的起始阶段冈上肌腱功效较大,其次为中部三角肌;前部三角肌和中部三角肌分别在臂的前屈和后伸过程中有较大功效;在臂内外旋过程中,肩胛下肌和冈下肌/小圆肌功效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记录胸锁乳突肌不同体位姿势时的表面肌电图以评估其疲劳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表面肌电图仪,用双电极引导法对8名健康受试者的胸锁乳突肌进行等长收缩和屈伸疲劳状态下的检测。观察指标为中位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在头平视、头前屈、头后伸、深吸气、头旋转、头强力前屈等姿势下记录右侧胸锁乳突肌的表面肌电图。结果:头平视位60s时MF为33.00±2.12,MPF为51.00±4.33; 头前屈位60s时MF为28.50±1.51,MPF为58.00±3.13;头后伸位60s时MF为23.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表面电极进行单侧膈神经刺激测量膈神经传导时间和膈肌动作电位的可行性,并与经典方法食管电极记录进行比较。 方法:实验于2005—01/06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15名健康志愿者使用表面电极通过单侧磁刺激膈神经测定膈神经传导时间及诱发的膈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幅值,并用配对t检验与标准的经食管电极检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采用直线相关分析进行双侧膈神经传导时间及膈肌动作电位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和腹围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15名受试者全部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膈神经传导时间:表面电极测定的结果与经食管电极结果相似[左侧:(6.68&;#177;0.76),(6.63&;#177;0.52)ms;右侧:(6.14&;#177;0.67),(6.02&;#177;0.48)ms,P〉0.05]。②膈肌动作电位幅值:表面电极测定的结果显著低于经食管电极测定结果[左侧:(1.14&;#177;0.36),(2.31&;#177;0.87)mV;右侧:(1.05&;#177;0.52),(2.17&;#177;0.90)mV,P均〈0.001]。③经食管电极和表面电极测定的左侧膈肌动作电位幅值无显著相关性(P=-0.174),右侧有显著相关性(P=0.025)。④两种途径测定的双侧膈神经传导时间及膈肌动作电位幅值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及腹围均无相关性。 结论:①采用单侧磁刺激膈神经时,表面电极测得的膈神经传导时间与食管电极检测结果相似,但膈肌动作电位显著降低。②年龄、身高、体质量及腹围对表面电极和食管电极检测结果的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咽喉肌训练对假性延髓麻痹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并与健康人做对比。方法:①选择2002-03/2004-1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和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住院假性延髓麻痹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均自愿参加。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康复组17例,对照组15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自愿参与者34人为健康对照组,男18人,女16人。②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入院第1天就接受咽喉肌的训练。具体方法为发音训练,舌部运动训练,面部、下颌及喉部运动,屏气发声运动,进食训练。③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检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④计量资料资料组间差异性测定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假性延髓麻痹患者32例,健康者34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干预前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和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康复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康复组和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34.24&;#177;9.67),(33.46&;#177;10.08),(32.76&;#177;10.85):(32.67&;#177;8.34),(32.56&;#177;9.29),(33.12&;#177;9.15)cm/s,(44.26&;#177;11.43),(45.23&;#177;12.23),(45.46&;#177;10.33)cm/s,q=32,7.24,13.14,P〈0.01]。②干预后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和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康复组明显高于治疗前[(43.12&;#177;9.87),(45.48&;#177;11.67),(44.81&;#177;9.57),q=8.51,9,14,11.37,P〈0.01];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前[(38.96&;#177;8.16),(40.37&;#177;10.74),(39.97&;#177;8.24)cm/s,q=5.46,7.65,6.67,P〈0.01);康复组与健康对照组相近(P〉0.05),对照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q=2.96,3.72,3.69,P〈0.05);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57,3.16, 3.06,P〈0.05)。结论:早期咽喉肌训练可以增加假性延髓麻痹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且治疗后血流量与健康人接近。  相似文献   

19.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术后康复训练对重度肩锁关节脱位(PostⅢ-Ⅳ型)和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东莞市中医院骨科2001-01/2004-01治疗因肩锁关节脱位(PostⅢ-Ⅵ型)及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患者35例。肩锁关节脱位20例,其中PostⅢ型11例,PostⅣ型7例,PostⅤ型1例,PostⅥ型1例。锁骨远端骨折15例,均为NeerⅡ型。术后接受系统康复训练组24例,未接受系统康复训练组11例。训练组术后训练分3个阶段进行。①第1阶段康复(术后2周内):以肩关节被动活动为主,术后1周内除训练时间外均需三角巾悬吊患肢。术后第2天开始肩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包括钟摆练习;肩关节被动前屈上举练习;被动外旋练习;被动外展、内收和内旋练习。术后第2周开始肩关节肌力训练:包括肩关节前屈肌群训练;外展肌群训练;肩关节伸肌群训练;提肩胛骨肌群训练;内收肩胛骨肌群训练;内旋肌群训练;外旋肌群训练。②第2阶段康复(术后3~6周):以肩关节主动活动为主:包括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耐力训练;日常活动训练。③第3阶段康复(术后6周以后):增加活动度训练强度,增大肩关节牵拉训练范围:但应避免接触性运动,最佳运动有游泳、打乒乓球等。未训练组根据患者疼痛耐受程度自行锻炼。术后6周及1年采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法(内容包括疼痛,日常活动和肩关节活动范围,总分为100分优:90~100分;良:75~89分;中:60~74分;差:〈60分)检测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评分;观察不良事件及副反应。结果:3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术后6周康复训练组患者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分别为:前屈86&;#176;,后伸28&;#176;,外展87&;#176;,内收26&;#176;,外旋15&;#176;和内旋45&;#176;;末训练组度分别为:前屈69&;#176;,后伸25&;#176;,外展61&;#176;,内收24&;#176;,外旋14&;#176;和内旋43&;#176;。康复训练组患者前屈和外展活动范围显著大于未训练组(p〈0.05)。术后1年两组间活动范围无差异。②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6周康复训练组评分显著高于未训练组(75,61分,P〈0.05)。术后1年康复训练组优18例,良6例;未训练组优6例,良4例,中1例。术后6周,康复训练组肩关节前屈、外展活动范围较未训练组增强且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未训练组。③不良事件及副反应:训练过程中未见内固定物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等现象,两组均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有利于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日常活动能力,明显地缩短了康复时间,并且不会引起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对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功能的敏感性,并与健康人进行对比与分析。方法 选择2004—10/2005—0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应用KEYPOINT 4000型诱发电位仪记录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的潜伏期和波幅,并与5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0例受试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潜伏期:糖尿病组长于正常对照组[上肢:(1.79&;#177;0.38),(1.44&;#177;0.09)ms;下肢:(2.59&;#177;0.38),(2.09&;#177;0.18)ms;P〈0.01]。②波幅:无论上下肢,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糖尿病组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异常率为40%(12/30),明显高于临床症状体征阳性率20%(6/30)。结论 ①糖尿病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的潜伏期延长。②交感神经皮肤电反应对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亚临床病变有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