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确立护理项目数、测定护理时数,为按实际护理工作量的需求合理配置各病区的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现场问卷调查法,对某医院10个病区130名护士进行1周的工作量记录.结果 护理项目包括直接护理项目101项,间接护理项目24项,合计125项.1周各病区平均每天每名患者的一级护理的服务时间为185.1 min,二级护理95.4 min,三级护理58.5 min,平均每天所需护理时间、每天每名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每例患者每天护理服务所得时间进行t检验,P<0.05.直接项目护理时间与间接护理项目时间分别占总护理项日的64.13%和35.87%,不同病区有差别.结论 在测定护理时数的基础上,按各病区患者实际需要的护理时数安排护理人力,可达到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因素型患者分类系统在眼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于本院眼科5个病区的住院患者,每个病区选取5例患者的护理服务项目时间取平均值作为护理服务项目标准时间。根据RMT-PCS原始量表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实际护理诉求结合,构建因素型眼科患者分类量表,此量表以四部分为中心制订了53个护理相关项目,运用整数时数分割法将眼科患者分为4种类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一类、二类患者占比较大,分别为44.88%、49.77%,一类患者在出院病区占49.48%,手术病区占46.75%,二类患者在眼底病病区占50.87%,术后病区占48.63%;三类与四类患者集中在创伤绿色通道病区和眼底病病区。眼科5个病区的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患者每日平均护理时数依次为(1.76±0.67) h、(2.79±0.53) h、(5.97±1.05)h和(12.14±1.34) h。护士配备系数依次为0.34、0.51、1.16和2.18。结论 因素型眼科患者分类系统为不同患者归类提供量化指标依据,护理配备系数应用为护理管理操作带来科学化依据,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分配起到了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潘丝雨 《上海护理》2020,20(5):58-61
目的 构建因素型眼科患者分类系统,探讨其在眼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可行性及作用。方法 本文依据RMT-PCS原始量表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实际护理诉求相结合,构建因素型眼科患者分类量表,此量表的四部分为中心制定67个护理及相关项目,运用整数时数分割法将眼科患者分为四种类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一类与二类患者占比数量较大,依次为44.88%、49.77%,一类患者在出院病区占比49.48%,手术病区占比46.75%,二类患者在眼底病病区占比50.87%,术后病区,占比48.63%;三类与四类患者集中在创伤绿色通道病区和眼底病病区。眼科5个病区的一类、二类、三类及四类患者每日平均护理时数依次为(1.76±0.67)h、(2.79±0.53)h、(5.97±1.05)h、(12.14±1.34)h。护士配备系数依次为0.34、0.51、1.16、2.18。 结论 因素型眼科患者分类系统为不同患者归类提供量化指标依据,护理配备系数应用对护理管理操作带来科学化依据,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分配起到指导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增加直接护理时数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护士夜班排班方式。方法根据病房工作量的分类方法,对临床内外科护士三班倒换制、全夜制夜班的间接、直接护理时数统计,比较不同夜班排班方式对直接护理时数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全夜制夜班对比倒换制夜班护士每24h可增加直接护理时数66min,折算为1.06h,P<0.001;全夜制夜班夜间护理病人综合满意度为95.67%;病区夜间护理质量达标率100%。结论全夜制夜班可减少护士频繁交接班而增加直接护理时数,有利于提高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护理文员的设置对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设立病区护理文员的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病区护理工作量,设置护理文员职数;确定工作职责范围;建立完善的聘任、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结果设置护理文员前后病区平均直接与间接护理时间之比从1∶0.72下降到1∶0.61;病人对收费满意度上升5.2%(88.0%,93.2%);直接分管病床的护士平均增加1.5个。结论设立病区护理文员有利于合理开发和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郭玉凰 《全科护理》2020,18(24):3126-3129
[目的]构建因素型骨科病人分类系统,探讨其在骨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可行性及作用。[方法]依据RMT-PCS原始量表与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际护理诉求相结合,构建因素型骨科病人分类量表,此量表四部分为中心制定67个护理及相关项目,运用整数时数分割法将骨科病人分为4种类型病人进行分析。[结果]一类与二类病人比例为44.88%、49.77%,足踝病区一类病人比例为49.48%,关节外科病区比例为46.75%,二类病人在脊柱外科病区和骨病骨肿瘤病区比例依次为50.87%、48.63%;创伤绿色通道病区和脊柱外科病区病人以三类、四类为主。5个病区四类病人平均护理时数依次为(1.76±0.67)h、(2.79±0.53)h、(5.97±1.05)h、(12.14±1.34)h。护士配备系数依次为0.34、0.51、1.16、2.18。[结论]因素型骨科病人分类系统的护理配备系数为科学化的护理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对医院护理人力配比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南通市6所三级医院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确定各病区实际护理工作量,旨在建立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人力资源配置模型,为政府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新形势下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对6所医院42个病区在班所有护士工作量进行现场观察,记录所需时间。结果 6所医院的实际病房床护比均低于各自的需配置床护比;心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骨科、妇科、产科、儿科需配置床护比分别为1:0.56、1:0.67、1:0.79、1:0.56、1:0.47、1:0.70、1:0.72;A、B、C类病区平均护理时数分别为168.1、161.1、165.2 min/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快改变护士缺编现象;由于各所医院制定的A、B、C类病区分类标准不统一,所以不能以示范病区类别配置护理人力,建议将病区平均护理时数作为配置护理人力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的分配比例及不同病区之间的差异,为科学、合理配置普通病房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对咸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5个病区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观察法和记录法对确定的83项直接护理项目和30项间接护理项目进行护理时间测定,计算出护理工作量和护理人员编制。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2.26%,80%的病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病区日均总护理时间为4874.60min(81.24h),适宜的床护比为1∶0.55。结论应对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以确定适宜的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运用病人分类合理配置外科病房护理人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外科病区护理人员的配置问题,建立适合临床实际的病人分类系统,为外科病区的护理人员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6年5月某院外科8个病区的住院病人护理需求量及各班次的护理人员每日护理时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罗斯麦迪可斯量表——病人分类系统(RMT-PCS),用调查统计辅以工作参与法进行,计算出各病区每位病人24h的平均护理时数、需要的护理人数及各病区病人疾病平均严重度。结果各病区住院病人由于病种不同,病人类别所占比例明显不同,各类病人24h所需要的护理时数也不相同,第1类病人平均护理时数1.71h,第2类病人平均护理时数2.75h,第3类病人平均护理时数4.96h,第4类病人平均护理时数10.0h;各病房24h所需护理总时数为(第1类病人数×1.71)+(第2类病人数×2.75)+(第3类病人数×4.96)+(第4类病人数×10.0)。按照RMT—PCS量表护理人力分配比率计算出各病区所需护理人员数量符合工作量和病人平均严重度的要求,避免了按床护比分配人员的缺陷。结论改良的RMT-PCS量表更符合国情,运用改良RMT-PCS量表对病人分类并建立病人分类操作系统,科学地配置护理人力,既有利于科学的护理管理,又有利于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病人分类系统探索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为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9月选择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肝病内科、肝胆外科、肝病产科、感染病科、肿瘤科5个病区的住院病人护理需求量及各班次护理人员每日护理时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罗斯麦迪可斯量表(RMT-PCS)调查,辅以工作参与法,计算出各病区病人24h的平均工作量指数、各病区病人疾病平均严重度,按照改良RMT-PCS量表护理人力分配比率计算出各病区所需护理人员数量。[结果]各病区由于病种不同,病人类别所占比例不同,病人严重度、每日平均工作量指数、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均有不同。[结论]运用改良RMT-PCS量表对病人分类,建立专科医院的病人分类系统,为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护理人员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更加有利于护理管理,有利于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工作量测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现行管理体制下综合医院病房护士直接护理时间、间接护理时间的分配比例及不同作业特点科室之间的差异,为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安徽省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37个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对67项直接护理项目与17项间接护理项目进行频数测定,对16项间接护理项目按作业时间量以分钟为单位记录。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1.80%。内科组与外科组间直接护理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均与监护病房组有显著性差异。间接护理时间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项操作占100项护理操作时间的59.07%。适宜的床护比至少应1:0.5,该院护士仍处于缺编状态,缺编率为17.36%。结论:护理工作量测算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状态指标,为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巡查日志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在10个病区中,采用信封随机抽取5个病区作为干预组,从2012年1月开始护士长使用护理巡查日志,结合五查房每天对日常工作有重点的巡查,及时记录与反馈,每周对上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复查,护士长不在班时由指定的人负责质控并记录,科护士长对平时质控情况定期予以抽查.另外的5个病区作为对照组,护士长未使用护理巡查日志,采用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比较两组的质量控制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出入院护理质量、重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消毒隔离质量、病房管理质量出现问题的次数分别为26,28,25,15,10,14次,分别少于对照组的52,48,40,30,23,28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1.93,7.45,4.87,6.32,6.17,5.86;P <0.05).对照组5个病区共出院6 259例,干预组出院6 347例,汇总全年不良事件,干预组发生不良事件的人次为32例(0.5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例(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73,P<0.05).结论 巡查日志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Title.  Determination of standard times of nursing activities based on a NursingMinimum Dataset.
Aim.  This paper is a report of a study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standard time per nursing activity and the proportion of nursing time covered by the nursing activities of the Belgian Nursing Minimum Dataset compared to the total time of a nurse shift, and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ospital size and standard times of nursing activities.
Background.  Because of a shrinking workforce and rising workload, nursing managers need tools that help them to allocate their staff to the wards. Such tools should be based on objective time measurements.
Methods.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surgical, internal medicine and elder care wards in an acute hospital care setting. In the first phase, a two-round Delphi-procedure was used to operationalize the definitions of nursing activities. In the second phase, the standard time for each nursing activity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over a 6-month period during 2006–2007. A combination of 13,292 work sampling observations by external observers, 3000 recordings of direct time measurement by self-recording and subjective time assessments yielded times that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 duration of the nursing activities.
Results.  A standard time for 102 nursing activities was established. The coverage of the Belgian Nursing Minimum Dataset in the surgical, internal medicine and elder care wards was 47·5%, 46·4% and 51·0% respectively. The Belgian Nursing Minimum Dataset was found to cover almost 70% of direct and indirect nursing care.
Conclusion.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n the standard times of nursing activities of inefficien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different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way an activity is conduct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工时测定,确定病区平均每日护理工作量,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时测定表,选取咸宁市中心医院25个病区为调查现场。采用观察法和记录法,对课题组确定的83项直接护理项目和30项间接护理项目进行护理时间测定,计算每个病区的实际护理工作量。[结果]直接护理时间占护理总时间的65.18%,80.00%病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编现象,日均护理时间4973.99 min(82.90 h),适宜的床护比为1∶0.54。[结论]对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以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0个精神科病区(6个普通病区、4个老年病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两组自杀、暴力行为、外走、跌倒、噎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家属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骨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骨科病区护理质量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结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P<0.01);护理质量在全院的排序位置提前。结论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特色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为“优质护理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和自我记录法,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4个优质护理特色病房的护士工作量进行为期2周的现场跟踪观察、记录。[结果]4个特色病房床护比为1∶0.38;每日护理总时数为5964.8 min±100.2 min,直接护理时间为4158.5 min±24.6 min,间接护理时间为2003.9 min±72.6 min,特色病房共需增配护士23人,增配后床护比1∶0.51。[结论]现行床护比偏低,应制定以满足病人需求为目标、能体现专科护理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人力资源配置标准”,以改善临床护士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医院及病房护士人力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两个病区进行调查,采用观察法统计各病区每天护理工作总量,计算出每位病人每天所需的直接护理时间和间接护理时间。再根据护士配置公式,测算出不同病区床护比,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个病区直接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床与护士比内科为1:0.55,外科为:1:0.45。结论:不同病区所需护士人数应根据护理工作量、床位使用率、实际床位数、床护比等综合因素来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