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具有中度以上神经功能缺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90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评定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能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ADL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5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出院前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评估,出院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评定ADL。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减少,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增加(P<0.01)。2组比较,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采用床旁综合康复干预与单纯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能更显著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平衡、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 对比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康复组采用综合疗法 (包括药物治疗、Bobath疗法、PNF疗法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 2 8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结果 所有受试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明显减少 ,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明显增加 ,两组的变化均数相比 ,康复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与药物治疗相比 ,在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提高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的积分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疗效和意义。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接受以Bobath运动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FMA评分、DDNF评分和B 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上下肢的运动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患者早期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属早期参与强化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4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88例)及对照组(54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家属早期参与强化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及一般康复治疗。35 d后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的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的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属早期参与强化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1个月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于发病后7—23天,对康复组30例脑卒中患者,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至病后1个月时结束,对照组27例脑卒中患者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康复治疗前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肌张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康复治疗前、后ND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1个月内,早期短期的康复治疗,可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金钠多加早期康复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早期康复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变化。结果金钠多加早期康复组治疗后血脂、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能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功能结局,提高康复效率。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维持性康复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康复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患19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及维持性康复,对照组仅给临床常规治疗.分别于第1~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对两组进行单盲评定。运动功能用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缺损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结果:康复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康复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显(P<0.001),一年后这种差异依然存在。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进行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维持性康复能影响远期疗效,有助于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9.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评定两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结果 康复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早期关节负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早期关节负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1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负重组68例和对照组49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负重组同时接受早期关节负重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ADL能力。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负重组FMA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u=2.79,P<0.01,后者u=7.21,P<0.01)。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加早期关节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改善较单纯康复治疗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价值。方法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入运动再学习方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下肢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上、下肢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2)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同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分析该疗法对患者运动相关脑皮质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动作观察疗法,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上肢部分及Barthel指数(BI)对2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在治疗前对2组患者进行fMRI检查,并对治疗结束2个月后9例观察组患者及8例对照组患者(该期间2组患者均继续相应治疗)再次进行fMRI检查。 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分别为(28.00±7.89)分和(21.95±5.99)分]、BI评分[分别为(76.50±11.36)分和(65.50±12.96)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但BI指数评分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个月后通过fMRI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观看动作视频时其双侧中央前回、顶叶及辅助运动区激活程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观看动作视频时其大脑区域激活情况较治疗前无明显规律性、实质性改变。 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增强镜像神经元系统兴奋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镜像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及相关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8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镜像治疗组42例(采用镜像治疗)和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及经4周治疗后,采用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测评,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Asworth痉挛量表对患者上肢疼痛、痉挛程度进行评定,用Barthel指数(BI)测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WMFT、FMA、VAS、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WMFT(60.17 ±4.82 VS 47.31 ±4.57)分、FMA(58.77 ±3.79 VS 46.32 ±3.84)分比较,镜像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VAS(1.47 ±0.23 VS 1.53 ±0.25)分、BI(79.75±7.94 VS 75.25±7.55)分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Asworth痉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疗效,但对改善ADL及患肢痉挛程度,减轻患者上肢疼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老年与非老年初发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初发脑卒中患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比较103例初发脑卒中患,老年组76例,对照组(非老年组)27例,康复治疗开始在发病7d内57例,8 ̄30d内22例,31 ̄90d内22例,31 ̄90d内24例。治疗方法包括运动功能和生活处理能力训练两个方面,每周治疗5次,每次45min。治疗前后用Fugl-Meyer量表9FMA)主宰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5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护理,康复组患者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治疗4周后肢体功能按Fugl-Meyer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Barthel(BI)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BI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有利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方法:采用以Bobath和Brunnstrom方法为主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和传统按摩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结果:康复组ADL基本自理的恢复率为64.00%,对照组为23.5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残疾,提高其生存质量,在病后1个月内,BI评定在25分以上的脑卒中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治疗有可能达到ADL的基本自理或自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联合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上肢单瘫恢复期伴有上肢屈肌肌张力增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针灸组、ESWT组和联合组,每组2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针灸组另予针灸治疗,ESWT组另予ESWT,联合组另予针灸联合ESWT治疗,连续治疗4周。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化Fugl-Meyer评定法上肢部分(U-FMA)和Barthel指数(BI)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上肢屈肌痉挛情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各组MAS、U-FMA、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各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U-FMA、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ESWT组、针灸组,U-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ESWT组、针灸组(P0.05)。结论:ESWT联合针灸对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状态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9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作业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的同时予靳三针结合作业治疗,疗程4 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定(FMA)和Barthel 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各组治疗后FMA、B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FMA、BI 评分差值试验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和个体化作业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康复组(n=42)和对照组(n=40),康复组采用舒适护理加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分别于入院时和入院后4周对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和Fegl-Meyer积分对比。结果 康复组在日常生活能力(P〈0.05)和运动功能(P〈0.01)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及早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并贯穿于环境、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可最大程度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