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TIQ)技术诊断腕管综合征(CTS)正中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0例CTS患者(67只腕关节,CTS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40只腕关节,对照组),均行二维超声和VTIQ检查,比较两组剪切波速度(SWV)和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的差异。应用MRI测量钩骨钩水平正中神经扁平率(MNFR),分析SWV及CSA与MNF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WV、CSA及其联合应用对CTS的诊断效能,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CTS组SWV为(4.20±0.69)m/s,高于对照组(3.04±0.4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87,P0.01);CTS组正中神经CSA为(0.125±0.036)cm2,高于对照组(0.084±0.016)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0,P0.01)。随机选取20例CTS患者(29只腕关节)测得MNFR为3.17±0.95;相关性分析显示,CTS患者正中神经SWV和CSA与MNFR均呈正相关(r=0.538、0.508,P=0.010、0.01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WV和CSA联合应用诊断CTS的AUC为0.948(95%可信区间0.909~0.987),高于两指标单独应用的AUC(均P0.01);联合应用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8.0%、70.0%、87.0%。结论 VTIQ技术诊断CTS患者正中神经病变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CTS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正中神经卡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CTS患者49例(72腕)为CTS组,健康志愿者23例(46腕)为对照组,均行二维超声检查测量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并应用VTIQ技术测量正中神经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绘制ROC曲线计算正中神经CSA及SWV诊断CTS的效能。结果 CTS组正中神经CSA[(0.131±0.041)cm2]较对照组[(0.073±0.019)cm2]大,SWV[(3.857±1.029)m/s]较对照组[(2.542±0.368)m/s]快(P0.05);正中神经CSA诊断CTS最佳截断值为0.095cm2,AUC为0.894(95%CI:0.839~0.949,P=0.001),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6.4%、89.1%和81.4%;正中神经SWV诊断CTS最佳截断值为3.020m/s,AUC为0.930(95%CI:0.886~0.975,P=0.001),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3.3%、91.3%和86.4%。结论应用VTIQ技术检测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SWV值和应用二维超声测量腕管入口处正中神经CSA,在CTS诊断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是否有助于提高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效能。方法以临床症状及神经肌电图结果,对35例CTS患者(45根神经)及23例(46根神经)健康对照者进行HFUS及VTIQ检测,作为制定标准。绘制两种不同方法诊断CT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并比较这两种诊断方法的差异。比较上述两种方法联合诊断与HFUS诊断CTS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的差别。结果 (1)CTS组正中神经腕管入口横截面积(CSA)较对照组显著增大(14.11±2.73)mm~2 vs (9.26±1.56)mm~2(P0.01),而且横向剪切波速度均值(SWV_(mean))也显著增高(3.19±0.15)m/s vs (2.74±0.36)m/s,(P0.01)。(2)分别以腕管入口CSA和SWV_(mean)比作ROC曲线,前者曲线下面积为0.94 (95%CI,0.89~0.98)。以CSA的诊断阈值为≥11.5mm~2,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91.3%,后者曲线下面积为0.84 (95%CI,0.76~0.93)。SWV_(mean)的诊断阈值为≥3.13m/s,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73.9%。VTIQ和HFUS检查的灵敏度相似(P=0.59),但特异度比HFUS检查显著降低(P=0.03)。(3)两种方法的串联实验诊断CTS,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无显著改变(P0.05);而并联试验时,特异度显著降低(P0.05),灵敏度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在诊断CTS方面,VTIQ与HFUS检查有相似的灵敏度,但总的精确性不如HFUS检查;VTIQ和HFUS联合VTIQ检查未能提高CTS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VTIQ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滑膜活动性的价值。方法:选择64例RA患者(共64个腕关节)为研究对象,依据DAS28评分分为活动组和缓解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腕关节行CDFI及VTIQ检查,获取CDFI血流分级及SWV各参数(SWVmax、SWVmin、SWVmeanSWVstd),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绘制滑膜ROC曲线,以AUC比较SWV各参数对滑膜活动性的诊断效能。应用Kappa检验比较CDFI、VTIQ及两者联合对滑膜活动性的评估价值。结果:64个腕关节滑膜中有活动组35个、缓解组29个,活动组患者腕关节CDFI血流分级及SWV各参数均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分析发现,SWV各参数中以SWVmean评估滑膜活动性的诊断效能最佳,截断值为4.140m/s时,SWVmean诊断滑膜活动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28%、89.29%、79.68%、89.65%及73.52%。CDFI、VTIQ及两者联合对滑膜活动性评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61、0.628及0.718),且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及Kappa值明显高于单一方法(P<0.05)。结论:CDFI及VTIQ均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活动性评估,且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TS)患者正中神经(MN)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超声和神经电生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7例中度CTS和30例重度CTS患者腕管内MN行高频二维超声、微血流成像(SMI)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测量豌豆骨水平MN横截面积(CSA)、SMI异常血流检出率、卡压部位杨氏模量(E);同时记录MN指-腕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等电生理指标。另测量57例患者健侧腕管内MN的CSA、E作为对照。比较对照组与CTS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超声和神经电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CTS组正中神经CSA分别为(0.09±0.01)cm2、(0.17±0.06)cm2;E分别为(49.69±24.98)kPa、(97.03±21.22)kPa, CSA、E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正中神经CSA分别为(0.14±0.04)cm2、(0.19±0.07)cm2;SMI异常血流检出率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弹性虚拟触觉组织成像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检测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屈腕姿势腕管正中神经弹性硬度(shear wave elasticity,SWE),高频超声测量其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探讨其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脑卒中康复期患者48例,均应用高频超声测量患侧和健侧屈腕姿势腕管正中神经CSA,采用VTIQ技术测量患侧和健侧腕管正中神经SWE,比较患侧与健侧SWE、CSA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患侧SWE、CSA与脑卒中病程的相关性。结果患侧屈腕姿势腕管正中神经CSA[(6.86±1.27)mm2]较健侧[(8.02±1.50)mm2]小(P0.05),SWE[(4.37±0.53)m/s]较健侧[(3.07±0.53)m/s]高(P0.05);患侧屈腕姿势腕管正中神经CSA与脑卒中病程呈负相关(r=-0.58,P=0.036),SWE与脑卒中病程无明显线性相关(r=0.21,P=0.650)。结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屈腕姿势可引起腕管正中神经萎缩,其机制可能是局部慢性压迫造成正中神经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诊断腕管综合征(CTS)的效能研究。方法选取我院CTS患者25例(CTS组,共28个异常手腕)和同期健康志愿者15例(对照组,共30个正常手腕)。常规二维超声观察其腕管水平及以上正中神经走行、内部回声、粗细情况,同时测量腕管入口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SA1)、旋前方肌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SA2),计算面积差(ΔCSA)和面积比(WFR);CDFI观察正中神经内血流信号的情况;运动试验测量腕管入口水平腕关节屈曲时正中神经的运动形变系数(MDC)和压缩时正中神经的压缩形变系数(CDC)。比较对照组与CTS组上述各超声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超声各参数诊断CTS的截断点及其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CTS组28个异常手腕的正中神经超声表现:腕管入口水平及以上正中神经水肿增粗,回声减低,平行线样回声和网状结构模糊或消失;对照组与CTS组各超声参数(CSA1、ΔCSA、WFR、MDC、CD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A1及ΔCSA诊断CTS的截断值分别为10.40 mm~2、3.95 mm~2,诊断CTS的特异性均较高,分别为93.3%、98.1%;WFR诊断CTS的截断值为1.95,诊断CTS的敏感性(96.4%)高于其他各超声参数,但特异性(60.0%)低于其他各超声参数;MDC及CDC诊断CTS的截断值分别1.45、0.95,MDC诊断CTS的敏感性(86.7%)高于CDC(67.9%),而CDC诊断CTS的特异性(99.8%)高于其他各超声参数。对照组30个正常手腕的正中神经内均未检出血流信号,而CTS组71.4%(20/28)异常手腕的正中神经内可检出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多参数可提高CTS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患者正中神经跨腕关节感觉传导参数在腕关节中立、极度背伸、极度屈曲位时的变化。方法 69例CTS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轻度CTS患者29例,中度CTS患者23例,重度CTS患者17例;3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组均于腕关节中立位、极度背伸位、极度屈曲位分别测定跨腕关节感觉传导参数。结果观察组腕关节中立位时正中神经感觉传导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波幅、传导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极度背伸位、极度屈曲位时的潜伏期[(3.53±1.07)、(3.64±1.09)ms]较中立位[(3.12±1.13)ms]延长(P0.05),传导速度[(37.54±8.49)、(31.15±7.71)m/s]较中立位[(40.76±8.61)m/s]减慢(P0.05),波幅[(18.81±13.58)、(17.53±13.72)mV]与中立位[(19.29±13.49)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立位时比较,轻、中度CTS患者在极度背伸位及极度屈曲位时正中神经感觉传导的潜伏期延长(P0.05),传导速度减慢(P0.05),波幅与中立位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TS患者不同体位下的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腕关节极度背伸位或极度屈曲位进行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检查有助于早期CTS患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 定量(VTIQ)技术诊断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月DPN患者44例(DPN组)、健康志愿者30名(正常对照组),观察两组胫神经声像图特点,并测量比较横截面积(CSA)及VTIQ的剪切波速度(SWV)值。结果:DPN组受累神经肿大,神经束回声减低,“蜂窝状结构”模糊,神经外膜厚且不平整;CSA及SWV平均值较正常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能较清晰显示受累神经结构及病变范围,VTIQ能反映受累神经的硬度,两者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DPN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彩超多参数综合诊断腕管综合症的效能。方法:二维超声观察腕管水平及以上正中神经走形、内部回声、粗细情况,进一步测量腕管入口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SA1),旋前方肌水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CSA2),比较面积差(ΔCSA=CSA1-CSA2)和面积比(腕-前臂比)(WFR=CSA1/CSA2);CDFI观察正中神经内血流信号的情况;运动实验测量腕管入口水平腕关节屈曲时正中神经的运动形变系数(MDC),压缩时正中神经的压缩形变系数(CDC)。结果:1、28个CTS超声图像表现为:腕管入口水平及以上MN水肿增粗,回声减低,平行线样回声和网状结构模糊或消失;2、本研究中CSA诊断CTS的截断值为10.40mm2,敏感性(82.1%)及特异性(86.7%)均较高。ΔCSA及WFR诊断CTS的截断值分别为5.15mm、2.55,ΔCSA诊断CTS的敏感性较高,WFR诊断CTS的敏感性(75.0%)及特异性(73.3%)。正中神经运动变形系数(MDC)及压缩变形系数(CDC)诊断CTS的截断值分别1.45、0.95,其诊断CTS的敏感性均较高而特异性不高;3、ΔCSA+CDFI+运动实验诊断CT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6.2%)和特异性(100%)。结论:彩超多参数结合能提高诊断腕管综合症的效能。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lasticity of the median nerve (MN) between hemodialysis (HD) patients without 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 and with CTS, an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usefulness of the elasticity of the MN in HD-C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MN in 22 HD patients without CTS and 49 HD-CTS patients was studied.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CSA) and the elasticity of the MN, which was measured as the subcutaneous fat/median nerve (SF/MN) strain ratio,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mean SF/MN strain ratio in the groups that had received hemodialysis for 0–5, >5–10, and >10–15 years was 1.4 ± 0.28, 1.7 ± 0.18, and 2.0 ± 0.67, respectively. The mean CSA of the MN in the three groups was 9.9 ± 1.30, 11.6 ± 1.61, and 13.4 ± 2.14 mm2, respectively. The presence of CTS was predicted by means of SF/MN strain ratio and CSA cutoff values of 1.8 and 11 mm2, respectively. Both the SF/MN strain ratio and the CSA in the patients with C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atients without CTS (P < 0.05).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SF/MN strain ratio and CSA of the MN were 75 and 92 % and 79.2 and 84 %,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Sonoelastography helps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C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至7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行超声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60例共60个乳腺肿块。所有肿块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首先对所有患者行乳腺常规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肿块大小、边界、部位、回声、内部血供等,并进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然后应用VTIQ技术测量病灶内部横向剪切波速度(SWV)。以BI-RADS分类≥4类为乳腺恶性肿块诊断标准,BI-RADS<4为乳腺良性肿块诊断标准。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BI-RADS分类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采用t检验比较乳腺良恶性肿块的SWV值差异。绘制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操作者工作特性(ROC)曲线。 结果60个乳腺肿块包括乳腺恶性病灶18个,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良性病灶42个,包括纤维腺瘤21个,腺病16个,腺病伴导管扩张2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个,良性分叶状肿瘤1个,乳头状瘤1个。BI-RADS分类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分别为88.8%、59.5%、68.3%、48.5%、92.6%、0.48。乳腺恶性肿块平均SWV值高于乳腺良性肿块平均SWV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5±1.59)m/s vs (2.28±0.64) m/s,t=9.14,P<0.001)。ROC曲线显示,VTIQ技术测得的SWV值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阈值为4.20 m/s,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分别为94.4%、66.6%、75.0%、54.8%、96.5%、0.61。 结论与BI-RADS分类比较,VTIQ技术能明显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和VTIQ技术对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62例乳腺病灶进行检查,常规超声观察病灶回声、形态、有无点状钙化、穿支血流等特征,并用VTIQ技术测量病灶横向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的最大值SWV_(max)及平均值SWV_(mean),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ROC曲线计算SWV_(max)及SWV_(mean)的截断值,比较常规超声及常规超声结合VITQ的诊断效能。结果:62例病灶中,41例为良性肿瘤,21例为恶性肿瘤。VTIQ的SWV_(max)及SWV_(mean)截断点分别为5.4 m/s和4.2 m/s,SWV_(max)和SWV_(mean)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2.0%、92.1%和86.0%、79.0%。常规超声和常规超声结合VTIQ诊断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74%、42%、72%、83%和77%、97%、74%、8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VTIQ有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联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获得病理结果的172例患者共172个乳腺病变,172例乳腺病变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BI-RADS分类,并行弹性成像检查,采用VTIQ模式,获得质量模式图及速度模式图,每个病变记录7组剪切波速度(SWV)测值,取平均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VTIQ、BI-RADS分类方法及VTIQ联合BI-RADS分类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确定最佳诊断界值,分析比较3种方法取最佳诊断界值时的诊断效能。并对BI-RADS分类、VTIQ联合BI-RADS分类计算得出的乳腺病变活检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B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最佳诊断界值为BI-RADS 3与4a类之间;VTIQ(SWV平均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最佳诊断界值为3.13 m/s;VTIQ联合B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显著高于BI-RADS分类法的0.762(Z=5.79,P<0.01)。由ROC曲线得出VTIQ联合BI-RADS分类法的最佳诊断界值为BI-RADS 4a与4b类之间,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9%、88.8%、80.0%、96.3%和90.1%,与BI-RADS分类相比较,其诊断的特异度提高了32.8%,准确性提高了20.9%,阳性预测值提高了28.6%。116例良性病变中,根据BI-RADS分类计算,需要进行活检的为51例(51/116,43.9%);根据VTIQ联合BI-RADS分类计算,需进一步活检的为16例(16/116,13.8%),活检率较BI-RADS分类法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1,P=0.00)。 结论VTIQ技术联合BI-RADS分类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与BI-RADS分类比较,其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性,且可降低良性病变临床活检率,减少不必要的临床干预,可将弹性成像技术作为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的有效补充和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最新的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声触诊组织成像与定量(VTIQ)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至7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超声科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证实的75例患者共82个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及VTIQ弹性成像资料。先行常规甲状腺超声检查,进行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在VTIQ模式下测量病灶内部横向剪切波速度(SWV)。VTIQ质量模式首先确定有效的SWV测量区域;VTIQ速度模式下在有效的测量区域同时进行多组SWV测量,获取SWV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及平均值(单位为m/s)。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确定准确性最高的一组SWV,获得其最佳诊断界值并评估VTIQ技术的诊断效能。 结果82个甲状腺病灶中包括了28个阳性病灶和54个阴性病灶(以FNAC细胞学分级≥5级为阳性判定标准,FNAC细胞学分级<5级为阴性判定标准)。TI-RADS各类的实际阳性率与理论恶性率有较高的符合率。VTIQ测量的甲状腺阴性病灶SWV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及平均值分别为(3.2±0.6)、(2.2±0.4)、(2.7±0.4)、(2.6±0.4)m/s;阳性病灶上述指标分别为(4.6±1.7)、(3.1±0.8)、(3.5±1.0)、(3.6±1.1)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3、3.68、3.32、3.81,P均<0.01)。依据ROC曲线下面积,SWV测值中以平均值的诊断效能最佳,诊断阈值为2.9 m/s。SWV平均值的敏感度、特异度及Youden指数分别为70.6%、88.5%、0.59。 结论VTIQ剪切波弹性成像采用SWV的平均值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在术前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因乳腺癌收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患者,共72例患者的72个SLN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取得病理结果,术前均行常规超声、CEUS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SLN分为转移组21个和非转移组51个。比较2组SLN的超声造影模式及VTIQ剪切波速度(SWV)值。绘制ROC曲线比较超声造影、SWV及联合诊断预测乳腺癌SLN转移的效能。 结果转移性SLN与非转移性SLN的CEUS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3,P=0.000),2组VTIQ的SWV最大、最小、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9、7.12、8.75,P均=0.000)。CEUS判断SLN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最佳截断值为1.5,即I型增强模式为非转移性,II、III、IV型增强模式为转移性。以最佳截断值为SLN转移的判定标准,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70.59%、54.54%、92.31%。绘制SWV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诊断SLN转移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910、0.873、0.93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06、2.23、2.64 m/s。以SWV平均值2.64 m/s为判定标准,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19%、94.23%、88.89%和90.74%。联合CEUS与VTIQ诊断SLN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4%、96.08%、90.91%、96.08%。绘制CEUS与VTIQ联合方法诊断SLN转移的ROC曲线,AUC为0.957。 结论CEUS联合VTIQ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为乳腺癌术前腋窝淋巴结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中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分析神经增粗与神经传导速度及病程的相关性,并证实高频超声在诊断CT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0例健康志愿者及63例经临床和电生理检查确诊的CST进行高频超声腕管内正中神经的检查,并记录神经的横截面积(CSA),并作CSA与神经电生理及病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腕管内正中神经的CSA为(8.60±2.25)mm^2,CST组CSA为(15.61±4.60)mm^2,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ST组CSA与神经电生理(感觉传导速速)的相关系数为-0.74(P〈0.01),与CTS病程的相关系数为0.79(P〈0.01)。【结论】高频超声在CTS的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其可作为CTS及周围神经检查新的形态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与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TI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200例,共260个肿块,均进行ABVS及VTIQ检测。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2种方法及2种方法联合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260个肿块中,恶性结节68个,良性结节192个。恶性肿块中ABVS冠状面"汇聚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42.6%vs 2.1%,P0.05),以出现"汇聚征"作为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标准,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36.83%、91.73%、85.89%。VTIQ检测发现恶性肿块的平均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 SWV)显著高于良性肿块[(5.92±1.53) m/s vs(2.58±1.17) m/s,P0.01];以SWV 3.65 m/s为阈值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99%、69.82%、84.31%。ABVS联合VTIQ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81%、87.72%、96.7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ABVS联合VTIQ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3,大于ABVS和VTIQ(0.852、0.924)。结论:ABVS和VTIQ技术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中均有较高的价值,ABVS联合VTIQ鉴别诊断准确度更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的回声强度及截面积,探索其诊断远端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DSPN)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7例,糖尿病不伴DSPN组25例(疑似组)、糖尿病伴DSPN组42例(确诊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5名为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非惯用手正中神经5个不同位点(MN1~5)的截面积。通过Image J软件导入超声图片,对神经内低回声区所占面积百分比进行计算。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正中神经截面积和神经内低回声区所占面积百分比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的截面积与神经内低回声区所占面积百分比的相关性。绘制神经内低回声区所占面积百分比诊断DSPN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3组间正中神经截面积、神经内低回声区所占面积百分比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确诊组各位点神经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MN1:(9.43±1.79)mm vs(7.23±1.22)mm;MN2:(10.07±1.74)mm vs(7.49±1.30)mm;MN3:(7.61±1.23)mm vs(5.94±1.03)mm;MN4:(7.15±1.03)mm vs(5.24±0.69)mm;MN5:(13.51±2.85)mm vs(11.03±1.78)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843、6.701、5.816、7.597、4.110,P均<0.001);确诊组各位点神经低回声区所占面积百分比均大于对照组[MN1:(66.61±5.17)% vs(54.66±3.39)%;MN2:(63.50±6.46)% vs(53.91±3.09)%;MN3:(58.16±4.20)% vs(49.61±2.64)%;MN4:(54.84±4.94)% vs(45.63±4.08)%;MN5:(59.42±4.79)% vs(55.06±3.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209、6.835、8.266、8.284、3.949,P均<0.001)。以55.64%为截断值时,MN2位点处神经内低回声区所占面积百分比诊断DSPN的特异度最高为91.0%,敏感度为76.0%,曲线下面积为0.889。MN1、MN2、MN3、MN4位点处的截面积与神经内低回声区百分比存在正相关关系(r=0.442、0.554、0.387、0.463;P均<0.01),其中MN2位点处的相关性最高。 结论2型糖尿病伴有DSPN患者的正中神经弥漫性增粗,神经内低回声区占比增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早期诊断DSP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