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利用负载了白血病抗原的DC作为疫苗,将白血病抗原提呈给免疫效应细胞可以达到治疗白血病的目的。本文对近年在髓性白血病DC疫苗细胞来源、抗原负载方法、佐剂的使用、促进DC向淋巴结迁移及临床试验等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膜表面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活化的细胞,是递呈肿瘤抗原能力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PC)。以往认为DC是激活T细胞初始免疫反应的细胞,在介导炎性反应、抗肿瘤反应中起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在抗原提呈过程中,若共刺激分子缺乏或被阻止,不但不能激活T淋巴细胞反而可以诱导对该抗原的耐受。常规培养的DC诱导产生CD4+CD8+效应性T细胞,激活机体产生针对抗原的免疫反应。未成熟DC在体内向初始T细胞呈递抗原,诱导产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其结果是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目前,全世界约有20%的人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困扰。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各年龄阶段患者的残疾和死亡,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治愈此类疾病,仅仅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因此,进一步探讨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备受关注。本文就耐受性DC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DC根据细胞表型常分为2个亚群:DC1表面标志为Lin-人白细胞抗原(HLA)DR^+CD11c^+CD123^-,主要发挥抗原提呈的功能,促进细胞免疫的发生;DC2表面标志为Lin—HLA DR^+CD11c^-CD123^+,主要产生Ⅰ型干扰素(IFN-α),促进体液免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章亚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68-8968
树突状细胞(DC)注射是近年新兴的一种生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已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晚期肿瘤患者。树突状细胞(clendritic cell 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成熟的DC是惟一能激活幼稚T淋巴细胞(naive T cell)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高效而特异的抗肿瘤细胞免疫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能抑制T细胞的增殖,对不同的T细胞亚群表现出不同的免疫调节效应,其机制主要包括细胞一细胞接触和MSC分泌的细胞因子介导。令人鼓舞的是,最近有研究表明MSC影响T细胞对病原体的反应并不明显,但能显著抑制T细胞对同种异体抗原的反应。此外,MSC能调节B细胞的增殖、存活、抗体分泌和分化,能抑制DC的生成、增殖、抗原呈递和迁移能力,调节DC的分化、成熟,能调节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增殖、细胞毒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本文就MSC对各种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和DC细胞)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外泌体(exosome)作为肿瘤疫苗刺激免疫应答作用的机制,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DC)制备负载肿瘤抗原的DC外泌体(Dex),研究其在DC有无或DC成熟状态不同的情况下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通过实验阻断DC外泌体上一些分子(CD11a、CD11b、CD11c、CD54、MFG-E8及CD83)后检测外泌体免疫学功能的改变;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DC对外泌体的吞噬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阻断外泌体表面分子对DC吞噬外泌体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DC存在或未成熟DC存在的情况下未成熟DC外泌体(imDex)和成熟DC外泌体(mDex)均不能有效地激活T细胞;不同的促成熟因子(LPS、TNF-α、CpG、CD40L)诱导成熟的DC所分泌的外泌体在数量上无明显差别,但在功能上有显著差异;Dex表面分子CD11a、CD11b、CD11c、CD54、MFG-E8及CD83与其功能有关,阻断这些分子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Dex对T细胞刺激的作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阻断CD11a、cD54抑制了Dex靶向DC及被DC吞噬。结论:外泌体可以通过其表面分子靶向DC进而引起T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佟立新  刘树贤  段卫  刘静  解从君  李保欣 《临床荟萃》2007,22(11):795-796,F000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慢性化的形成与宿主的免疫应答缺陷,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能产生有效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导致了HBV的持续感染。树突细胞(DC)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和免疫反应的启动者,诸多研究表明,采用特异性自体DC疫苗回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在寻找体外培养扩增DC最佳条件的同时,对宿主自身的影响因素作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专职的抗原递呈细胞,代表了结构和功能具有很大可塑性的一群细胞,既具有诱发机体防御性免疫的功能,又在机体免疫耐受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DC是机体耐受性和免疫性的关键调节因素、DC在风湿免疫性疾病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为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其为树突状细胞(DC),分别负载Jurkat细胞冻融抗原及WT1多肽抗原,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以探讨其对白血病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联合应用rhGM—CSF、rhIL-4、rhTNF-α及rhsCD40L等细胞因子,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法从外周血获取单核细胞并进行诱导扩增,培养出DC,分别用冻融抗原及WT1多肽抗原冲击致敏DC。实验分4组:冻融抗原致敏DC组为实验组A,WT1多肽致敏DC组为实验组B,未致敏DC组为对照组A,单核细胞组为对照组B,观察CTL对Jurkat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出了具有典型特征的DC,它高表达CD40、CD80、CD1a及CD86等表面标志,能体外诱导强烈的同种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实验组显示高水平杀伤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A、B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Jurkat细胞冻融抗原及WT1多肽抗原冲击致敏DC能有效诱导T细胞抗白血病作用,为临床研制DC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对舌鳞癌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方法培养舌鳞癌细(Tca8113),43℃热后提取抗原并与树突状细胞(DC)共同培养,检测其对舌鳞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负载抗原的DC对舌鳞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未负载抗原的DC。结论DC负载抗原后可明显提高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瘤苗抗肿瘤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DC瘤苗抗肿瘤临床应用取得较大进展,现对DC瘤苗的制备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DC)在肿病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尤其是骨髓来源的DC,在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对携带肿瘤抗原的DC更加注意,认为将会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疫苗。研究DC与肿瘤免疫,主要通过①DC表面MHC分子与肿瘤抗原肽的结合,②DC细胞中导入肿瘤相关抗原基因,③DC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融合。通过上述DC体外与肿瘤抗原的结合,再回输体内,动物实验证实可治疗已建立的肿瘤模型,并可激活肿瘤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瘤细胞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及其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ils,DCs)是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膜表面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Ⅱ(MHCⅡ)分子。它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并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细胞。因此.DC被认为是免疫反应的启动者,其广泛存在于淋巴和非淋巴组织中,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NDV)的抗原修饰作用在抗原致敏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NDV体外杀伤胃癌(SGC-7901)细胞中所发挥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CIK细胞,用胃癌细胞SGC-7901抗原致敏DC。致敏DC与CIK共培养,制备经胃癌抗原致敏的DC诱导CIK细胞(抗原-DC—CIK)。MTT法检测抗原-DC-CIK对经与未经NDV作用的SGC-7901细胞的杀伤效应,并观察阻断靶细胞表面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后靶细胞杀伤效应的变化。结果效靶比为20:1时,联合应用NDV前后,抗原-DC—CIK对胃癌细胞SGC-7901杀伤活性分别为(69.3±1.5)%和(89.0±1.4)%,差异有显著意义(t=24.49,P〈0.01);阻断靶细胞MHC分子后,抗原-DC—CIK对经与未经NDV作用的SGC-7901细胞杀伤活性分别降低了30.8%和21.1%,与NDV修饰胃癌抗原的作用直接相关的特异性杀伤细胞对胃癌的杀伤效力约为9.7%。结论抗原-DC—CIK并NDV是一种有效的抗胃癌生物治疗方式,NDV可对胃癌细胞抗原进行修饰,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肿瘤可使DC功能失常、凋亡及免疫反应中的信号转导分子缺失,目前以DC为基础的抗消化系统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传统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发展迅速。本文就DC的生物学特性,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以及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生物治疗由于它抗肿瘤的独特特点,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作为肿瘤生物治疗中的一种,近年来研究的比较多,尤其在递呈抗原抗肿瘤方面。本实验通过抗原负载的DC对食道癌细胞体外杀伤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其强大的抗肿瘤效应以及由DC疫苗引领的肿瘤免疫治疗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C是一个异质性极大的细胞群体,不同DC亚群的生物学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另外,DC疫苗的临床应用也证实除了按照人们的意愿发挥保护性免疫功能外,DC疫苗还可引发自身免疫耐受以及超敏反应等副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DC亚群的生物学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这对DC疫苗的优化以及合理临床应用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DC亚群的起源、分化及其免疫功能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survivin致敏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影响及对白血病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沉淀-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细胞survivin表达;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诱导DC细胞的形成;体外进行survivin抗原负载,制备survivin DC疫苗;survivin DC激发同基因型T细胞,用流式细胞术进一步分析T细胞表型;^3H-TdR法测定刺激指数(SI);并用^51Cr释放法测定特异性的抗白血病CTL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检测19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survivin的表达率为84.2%;其荧光分布均在细胞胞浆内;免疫沉淀-Western印迹进一步分析证实其survivin蛋白表达;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形成的DC细胞具有典型的DC的形态学特征;survivinDC可显刺激T细胞的活化增殖;survivin激活的T细胞中,CD4^ TH比例显较DC组高,DC激发的T细胞则以表达CD8和CD56为主;同时survivinDC显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survivin抗原,利用survivinDC疫苗可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为DC治疗白血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体外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DC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具独特作用,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已证实,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HBV慢性发病机制与DC成熟状态,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优化培养条件,为开展DC抗病毒治疗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DC)是现今被认为最具潜能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应用不同方法在体内诱导细胞毒T细胞(CTL)来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已有报告.然而,在体内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可能仅限制在局部或系统抑制CTL产生和功能.为了检测LPS刺激人单核细胞的DC来抑制自体CD4^+CD25^+T细胞能力,使用HLA-A2限制性p53264-272肽作为肿瘤抗原,用LPS(DC-LPS^+)或不用LPS(DC-LPS^-)产生的DC分别与自体T细胞共同培养.结果显示:在DC-LPS^+活化的T细胞的CD4^+CD25^+T细胞群比DC-LPS^-活化的T细胞要低.这个结果提示,DC-LPS^+与CD4^+CD25^+T细胞群有关联,而且这种特性可能是由于T细胞对肿瘤相关抗原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