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在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有异型细胞及癌细胞的浆膜腔积液50例,进行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HE染色,并进行CK、CK7、CK20、CDX-2、MC、Calretinin、Vimentin、TTF-1、CA125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选择性标记.结果 常规细胞涂片厚,背景不清晰;离心沉渣包埋切片细胞多而集中,背景清晰,染色鲜艳,并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效果较好,阳性定位准确,可靠性高.结论 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能提高胸腹水肿瘤细胞的检出率,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细胞来源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浆膜腔积液60例,均行涂片HE染色、细胞块切片行HE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查,将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涂片染色、切片染色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为1.67%(1/60);涂片染色、切片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率分别为68.33%(41/60)、71.67%(43/60)、75.00%(45/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涂片染色、切片染色不确定率分别为15.00%(9/60)、13.33%(8/60),均高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3.3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3.927,P0.05)。结论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是判断瘤细胞组织来源和鉴别浆膜腔积液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21例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学诊断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收集西京医院2014-01—2016-05间由浆膜腔积液诊断为淋巴瘤者21例,对其进行常规涂片、染色、离心包埋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对部分病例进行基因重排分析,并对照其细胞学诊断和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21例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2~87岁,中位年龄64岁。14例为胸腔积液,6例为腹腔积液,1例为心包积液。21例全部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学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或基因重排明确分型的13例,2例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3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1例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2例浆母细胞淋巴瘤,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2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其余8例中4例因有淋巴瘤病史,未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2例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为B细胞性淋巴瘤。结论浆膜腔积液中淋巴瘤病例较少见,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转移癌或结核性浆膜腔积液。对浆膜腔积液进行仔细的形态学观察,同时离心包埋做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基因重排检测可有助于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良性浆膜腔积液和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改变并进行脱落细胞学诊断、分型.方法 浆膜腔积液离心沉淀涂片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液进行诊断,临床、病理组织学诊断作对照.结果 脱落细胞学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敏感性63.5%.其中腺癌最多,占87%.查见鳞癌、小细胞癌、淋巴瘤、肉瘤等细胞成份.结论 浆膜腔积液送检次数越多检出率越高;淋巴细胞的大量存在提示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恶性肿瘤患者积液细胞学诊断敏感性偏低,受多方面影响;几种类型恶性肿瘤细胞在积液中有其单独的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5.
临床病理工作中易将浆膜腔积液中增生、变性的间皮细胞和组织细胞与恶性细胞相混淆[1,2].本文选用2例相似的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病例与阑尾炎、输卵管卵巢炎的增生间皮细胞做比较,采用多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寻觅其差异,以探讨多抗体在浆膜腔积液的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浆膜腔积液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1],诊断浆膜腔积液中的白血病细胞难度较大.本文对有骨髓涂片对照的伴发浆膜腔积液的白血病病例1例,用浆膜腔积液涂片加细胞块方法对其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如何用浆膜腔积液涂片加细胞块检测方法正确诊断浆膜腔积液中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浆膜腔积液中疑难病例的确诊、分型,探讨免疫细胞化学在积液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找出用于诊断的合适抗体。方法选用6种单克隆抗体:钙视网膜素(CAL)、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7和18(CK17标记鳞癌,CK18标记腺癌)、波形蛋白(VIM),对58例积液标本进行诊断。结果在58例积液标本中,免疫细胞化学鉴别出恶性积液38例,反应性积液20例。结论CAL、EMA、CEA、VIM联合应用可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证明癌细胞的存在,是积液中免疫细胞化学的较佳抗体组合。CK17、CK18对鉴别积液中鳞癌、腺癌有参考价值。在细胞学检查中应普遍推广免疫细胞化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ICC)在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应用ICC方法,在48例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涂片中检测癌胚抗原(CEA)、上皮膜蛋白(EMA)、间皮细胞(MC)的表达,并与HE染色比较。[结果]48例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中,HE诊断阴性27例,恶性17例,可疑4例。ICC检测反应性积液29例,恶性19例。[结论]ICC最佳抗体组合检测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结果直观,较易判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浆膜腔积液中疑难病例的确诊、分型,探讨免疫细胞化学在积液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找出适于这项诊断的最佳抗体。方法选用6种单克隆抗体[上皮细胞膜抗原(EM A)、癌胚抗原(CEA)、钙视网膜素(CAL)、细胞角蛋白(CK 17)、细胞角蛋白(CK 18)、波形蛋白(v im en tin)]对58例积液标本进行诊断。结果在58例积液中,免疫细胞化学鉴别出恶性积液38例,反应性积液20例。结论CAL、EM A、CEA、v im en tin联合应用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同时证明癌细胞的存在,是积液中免疫细胞化学的最佳抗体组合。CK 17、CK 18对鉴别积液中鳞癌、腺癌有参考价值。在细胞学检查中应普遍推广免疫细胞化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解决浆膜腔积液中疑难病例的确诊、分型,探讨免疫细胞化学在积液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找出用于诊断的合适抗体。方法 选用6种单克隆抗体:钙视网膜素(CAL)、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7和18(CK17标记鳞癌,CK18标记腺癌)、波形蛋白(VIM),对58例积液标本进行诊断。结果 在58例积液标本中,免疫细胞化学鉴别出恶性积液38例,反应性积液20例。结论 CAL、EMA、CEA、VIM联合应用可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证明癌细胞的存在,是积液中免疫细胞化学的较佳抗体组合。CK17、CK18对鉴别积液中鳞癌、腺癌有参考价值。在细胞学检查中应普遍推广免疫细胞化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温冷藏(4℃)过夜离心法制作浆膜腔积液细胞块的可行性,并评估细胞块免疫组化对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的价值及其作为基因检测新标本来源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3年间有组织学确诊的积液152例,均采用直接离心和低温冷藏过夜离心制作细胞块,同时均行传统涂片、细胞块HE染色、免疫组化及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积液细胞块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低温冷藏过夜离心法制作细胞块的成功率(100.0%)显著高于直接离心法(75.0%)(χ2=43.43,P<0.001);细胞块免疫组化的诊断准确率(92.1%)明显高于传统涂片(67.1%)和细胞块HE染色(72.4%)(χ2=29.99, P<0.001);EMA对癌性积液中的癌细胞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TTF-1、CDX-2、CA125、GCDFP-15、P63和CgA分别对肺腺癌、胃肠腺癌、卵巢癌、乳腺癌、鳞癌和小细胞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非小细胞肺癌积液细胞块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为44.0%。结论低温冷藏过夜离心法制作细胞块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细胞块免疫组化极大地提高了浆膜腔积液细胞学的诊断准确性,同时也可为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标本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72.3、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组合检测在浆膜腔积液中恶性间皮瘤和增生间皮细胞与腺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取123例浆膜腔积液,经活检或临床资料证实为转移腺癌89例、恶性间皮瘤8例、增生间皮细胞26例,并对细胞学标本做特殊处理后常规涂片,做B72.3、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免疫细胞化学与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结果123例积液标本中,B72.3、癌胚抗原诊断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0.1%、78.7%,特异性分别为97.1%、97.1%,B72.3、癌胚抗原组合检测诊断转移腺癌的敏感性为95.5%(85/89);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诊断间皮源性细胞敏感性分别为88.2%、79.4%,特异性分别为95.5%、91.0%,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组合检测诊断间皮源性细胞敏感性为94.1%(32/34),其中恶性间皮瘤为100%(8/8)。结论通过对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标本的有效处理和制片技术的改进,选择B72.3、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钙结合蛋白、血栓素组合检测和细致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进一步提高浆膜腔积液中恶性间皮瘤与转移性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2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胸腔积液169例、腹水78例、心包积液15例)经离心处理后,制片2张,其中1张用于Feulgen染色后,给予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分析,另1张用于巴氏染色,同样给予常规的细胞学检查,比较2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262例浆膜腔积液常规细胞学检测出119例(45.4%)异常,而同样标本中DNA倍体分析检测出113例(43.1%)异常,常规细胞学找到肿瘤细胞及可疑肿瘤细胞73例标本,均发现异倍体细胞的存在,而在常规细胞中找到核异质细胞的46例中,仅有34例出现异倍体细胞。结论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分析系统有助于提高浆膜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0例不明原因的浆膜腔积液标本常规检测后离心取沉淀推片,瑞氏-吉姆萨染色后观察细胞。结果血性和非血性积液恶性肿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0例浆膜腔积液中检出恶性肿瘤细胞89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87.1%、特异度为99.2%、阳性预测值为98.9%、阴性预测值为96.7%、总有效率为94.3%。结论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决浆膜腔积液中疑难病例的确诊、分型,探讨ICC在积液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找出适于这项诊断的最佳抗体。方法选用6种单克隆抗体(EMA、CEA、CD15、CK17、CK18、vimentin)对75例积液标本进行诊断。HE用双盲法比较诊断结果。结果在75例积液中,HE诊断阴性21例,可疑10例,恶性44例。ICC鉴别出恶性积液54例,反应性积液21例。结论HE结合ICC检查可提高阳性诊断率。EMACEA、vimentin联合应用可从正反两方面同时证明癌细胞的存在,是积液中ICC的最佳抗体组合。CK17、CK18对鉴别积液中鳞癌、腺癌有参考价值。CD15有助于积液中原发性肺腺癌的鉴别。在细胞学检查中应普遍推广IC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响阳性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39例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学诊断,对照病理组织学及临床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739例浆膜腔积液中,发现恶性肿瘤细胞163例、可疑13例.阳性率22.1%,经病理组织学证实176例全部为恶性肿瘤。原发灶为肺癌的最多.占42.6%.细胞类型以腺癌居多,为84.0%。结论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ssDECT增强扫描碘浓度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单源双能量CT增强扫描三期碘浓度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单源双能量CT增强扫描、并经穿刺脱落细胞学检查证实的浆膜腔积液患者65例,其中良性积液23例,恶性积液42例。采用单源双能量CT综合分析平台,在常规混合能量扫描下分别测量计算平扫及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标准化CT值(NCTval;NCTvalN、NCTvalA、NCTvalP、NCTvalD);并计算三期标准化CT值强化程度(NCT;NCTA、NCTP、NCTD)。采用能谱分析软件于碘(水)图像上分别测量并计算平扫及增强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NICN、NICA、NICP、NICD);计算增强三期碘浓度强化程度(IC;ICA、ICP、ICD)。比较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NCTval、NCT、NIC、IC,并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各参数诊断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增强三期良、恶性浆膜腔积液NCTval、N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NIC、I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强三期中ICD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2),当阈值为0.04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2%、69.6%。结论 单源双能量CT增强扫描碘浓度可为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提供一种敏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提高浆膜转移腺癌细胞的诊断率,探讨一组正反互补单克隆抗体鉴别浆膜转移腺癌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的意义。方法 用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LMW)、癌胚抗原(CEA)及间皮细胞(MC)3种标记物,对50份浆膜腔积液及14份腹腔冲洗液内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标记。结果 3组细胞与CK^LMW、CEA及MC的表达率分别为:腺癌细胞(95.83%,70.83%,16.67%;可疑癌细胞100%,50.00%,不表达;反应性间皮细胞33.33%,33.33%,66.66%;细胞病理学最初分类的4例可疑癌细胞和2例反应性间皮细胞应归属于腺癌细胞。CK^LMW、CEA及MC3种抗体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可用度分别为96.30%,80.00%,77.10%;70.37%,90.00%,61.60%;90.00%,85.20%,75.30%。结论 免疫细胞化学CK^LMW、CEA及MC联合应用在鉴别浆膜转移腺癌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时,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