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月~12月,我们将自体输血应用于30例行体外循环(ECC)心脏直视手术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随机选择30例采用自体输血的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26.20±10.73岁,体重46.31±9.26kg,心胸比例0.60±0.13。其中行瓣膜置换术1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9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4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手术结果.方法 2000年8月至2003年9月,为26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了缺损修补术.平均房间隔缺损直径18mm,直接缝合11例,补片修补15例.结果无死亡和任何并发症,平均切口长度(7.5±1.0)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30±7)min,术后平均随诊时间(1.8±1.0)年.所有患者心功能NYHA Ⅰ级.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验。方法24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经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结果平均切口长度(7.0±1.2)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31.5±8.1)min。术后所有患者无残余分流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5±1.3)d。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微创、美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经胸非体外循环微创封堵术与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房间缺损(ASD)的疗效及护理,总结非体外循环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护理经验.方法 经胸封堵术组50例,在全麻下右侧胸骨旁第4肋间4~6 cm切口,经食管超声(TEE)测量房间隔缺损最长径,选择适当封堵伞,TEE监测下释放封堵伞.了解有无残余分流等异常现象.心脏直视术组50例,采用全麻下气管插管,正中切口30例,右侧切口20例.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片修补缺损.对以上10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两种治疗护理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全组无死亡;经胸封堵术组和心脏直视术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8%和100%(P>0.05);两组治疗费用相似;经胸封堵术组和心脏直视术组的输血量、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刨封堵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强,病人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无需输血、术后循环稳定、护理措施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本院择期心脏手术患者输血方式及异体血输注量差异,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方法搜集本院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共计115例获得明确临床诊断的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输血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血型、病种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输血方式和各种异体成分血的输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 115例术中输血的心脏手术患者中,81例患者应用自体输血,方式均为术中回收式,其中76例亦有异体血输注,5例仅输注自体血;34例术中仅输注异体血。术中应用自体输血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无自体输血者,有自体输血者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居多,其手术风险大,多是2种输血方式并用,其中,冠心病手术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术中没有自体输血的患者多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儿童,其术中异体血的输注量明显低于老年心脏手术患者。各个血型间平均用血量无显著差异,不同病种间各成分血平均用量可见显著差异。结论心脏手术多数需要施行体外循环,操作时间长,出血量多,因此用血量很大,应根据病种做好术前备血工作,并积极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改良保存自体颅骨修补的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保存自体颅骨、改良保存自体颅骨、高分子聚合材料、钛金属板进行修补的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保存自体颅骨修补45例中:26例皮下积液,4例感染,2癫痫;改良保存自体颅骨修补50例中:12例皮下积液,0例感染,1例癫痫;高分子聚合材料修补30例中:15例皮下积液,10例感染,5例癫痫;钛金属板修补30例中:11例皮下积液,3例感染,4例癫痫。结论: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手术,术后常有并发症出现,但保存改良自体颅骨修补可减少并发症,获得较好预后。  相似文献   

7.
自体颅骨缺损修补术120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20例自体颅骨缺损修补术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自体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患者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元发生出血及切口感染,经精心护理及治疗,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对离体颅骨瓣的保存、手术前颅骨的灭菌处理、手术前后的护理,包括头部切口的护理、体位的护理,病情观察能进一步防治并发症,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跳动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跳动下修补房间隔缺损(ASD)的手术效果。方法3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心脏跳动下修补房间隔缺损(Pt组),直接缝合22例,自体心包补片修补8例。选择同期经常规胸骨切口心脏跳动下行房间隔缺损直视手术36例作为对照(Med组)。结果切口长度(Pt组6~12 cm;Med组9~15 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Pt组(35.7±8.4)min;Med组(44.7±16.0)min,P<0.01];平均手术时间[Pt组(151.0±86.4)min;Med组(175.6±29.7)min,P>0.05],无死亡和任何并发症,术后随诊时间12~46个月。所有患者心功能NYHAⅠ级。结论胸骨下段小切口心脏跳动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我院完成各类心脏直视手术 96例 ,其中 60例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 ,贮血 92例次 ,自体贮血病人 90 %术中、术后未用库血 ,同时术后出血减少 ,取得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 ,男 3 4例 ,女 2 6例 ,年龄 1 6~ 62岁 ,平均年龄 40 .2岁。二尖瓣置换 2 2例 ,主动脉瓣置换 6例 ,双瓣置换 6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 1 2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 8例 ,冠状动脉搭桥 3例 ,其他 3例。贮血 92例次 ,共贮存血液 2 990 0ml,平均每人贮血( 4 82± 2 47)ml。60例病人术后 2 4h心包及胸骨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心脏不停跳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术后4例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经药物治疗后消失.随访2~15个月,患者心功能达Ⅱ级以上,恢复良好.结论:做好心脏不停跳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21例单纯房间隔缺损型先心病患者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为162~215 min,平均(180±26)min;体外循环时间为39~77 min,平均(58±19)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8~63 min,平均(45±17)min。术后1个月随访查体未闻及心脏杂音,心脏彩超检查未见心内分流。结论: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娴熟、默契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本院2005年5月~2008年5月收治15例心脏病术后妊娠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2005年5月~2008年5月本院共收治心脏手术后妊娠患者15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9例,后天性心脏病6例。妊娠年龄21~35岁,平均28.6岁。妊娠距离心脏手术时间为2~21年,平均5.4年。手术类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3例,动脉导管封堵术3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精准护理配合在2例全达芬奇不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总结精准护理全达芬奇不开胸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配合经验。方法采用右侧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周围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在精准护理配合达芬奇辅助下完成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记录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胸腔引流情况、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6.5、5.5 h;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2、37 min;体外循环时间为97、95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7.5、6.5 h;术中出血120、100 ml;均无术中输血;胸腔引流量240、25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15、14 d。2例患者术程顺利,术后无残余分流发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天超声心动图示手术效果均满意,2例患者顺利出院。随访1个月,无残余分流,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为Ⅰ级。结论精准护理配合为达芬奇辅助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保障,达芬奇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引流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为控制颅骨修补术后感染率及异物排斥性,自体颅骨植入用于缺损颅骨的修补已越来越多,有逐渐超越其他材料的趋势.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施行了148例颅骨修补手术,其中应用自体颅骨植入手术者有61例,术后愈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胸腔镜下行20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经验。方法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8月,采用右侧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周围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在右侧胸壁打3孔完成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20例,分析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胸腔引流情况、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5.0 h,平均(3.8±0.5)h;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8~46 min,平均(29.8±8.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6~108 min,平均(80.6±11.5)min;呼吸机辅助时间5~8 h,平均(6.0±0.8)h;胸腔引流量100~260 ml,平均(150.0±35.0)ml;术后住院时间6~9 d,平均(6.5±1.2)d。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残余分流发生,有1例患者腹股沟伤口脂肪液化,予以加强伤口换药处理;1例患者胸腔积气,予以穿刺后好转;1例患者因右侧胸腔粘连改为胸腔镜辅助,患者恢复顺利,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5天超声心动图示手术效果满意,患者顺利出院。随访1~28个月,无残余分流,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引流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在心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外科手术中常需大量输血 ,给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应用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收集术中的失血 ,经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回输给患者 ,不但解决了血源问题 ,而且避免了输异体血带来的并发症。 1999年我院对 1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实施自体血回收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心外科手术 10例 ,男 6例 ,女 4例 ,2~ 75岁 ,体重12 5~ 10 0kg。手术种类有心脏瓣膜置换术 ,室缺修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PDA结扎术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等。麻醉方法为全麻诱导。1 2 血液回收手术 切皮开始即启动全自动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自体成分输血联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方式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为患者输血,评价其安全性,为高难度外科手术开展自体输血提供参考。方法在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史的基础上,采用术前蛙跳式自体成分贮血联合术中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方式进行血液的采集和回输。结果患者在未输注异体血的情况下完成了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在血液采集和回输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自体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血液保护手段,对于符合条件的择期手术患者应该积极开展自体成分输血,特别是稀有血型患者可以节省宝贵的血液资源,贮存式联合急性等溶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对心脏手术患者是安全、实用、经济的输血方式,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经右心室穿刺封堵、导管介入封堵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辅助心脏直视修补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种手术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分析不同方式的特点.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分别采用经右心室穿刺封堵术、导管介入封堵术及CPB辅助心脏直视缺损修补术治疗VSD患者共87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对比不同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血及输血总量等情况.结果:A组15例,15例均封堵成,未出现近期并发症;B组15例,13例封堵成功,并发室性早搏1例;C组57例,57例修补成功,并发死亡2例、肺炎2例、胸腔积液3例.C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及输血总量明显多于A组和B组(P<0.05);后两者差异无显著(P>0.05).C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B组无需呼吸机辅助呼吸.C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VSD.经右心室穿刺封堵术操作简便,全身组织损伤小;导管介入封堵术美观性佳,无需呼吸机辅助呼吸;CPB辅助心脏直视缺损修补术费用低廉,适应证广(尤其VSD合并复杂畸形者).临床工作中,我们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储存式自体血回输对脊柱外科非肿瘤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诊断为非肿瘤脊柱疾病的手术患者134例,分为自体输血组77例,异体输血组57例,记录并比较组间的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的差异、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率,并分析住院时长以及自体血的节血效果。结果自体输血组术前采血及自体输注过程中无出现相关不良反应。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相比,输血量((347.85±66.72)mL v.s.(478.88±194.23)mL,P<0.001)、总住院天数(19.3±8.8 v.s.25.4±11.7,P=0.002)和术后住院天数(10.77±5.41 v.s.16.43±8.41,P<0.001)均明显减少;术后1天血红蛋白(115.30±12.94)g/L v.s.(110.35±16.71)g/L,P=0.075)、红细胞比容(0.34±0.03 v.s.0.33±0.05,P=0.088)无明显差异。结论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有效且安全,能减少异体血液输血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自体输血的应用可减少异体输血和输血传播疾病,且能有效避免同种免疫反应,应受到重视。方法2013-2015年本院储存式自体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并初步分析2015年4个外科科室储存式自体血的应用,同时统计自体血报废率。选取2015年1-12月择期手术患者216例符合储存式自体输血指征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术前储备自体血,手术过程中或术后仅输注自体血患者135例为观察组;术前未进行自体血储存,手术过程中或术后输注异体血患者81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日等资料,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储存式自体输血共采集756例,采集自体血1 385 U,主要分布在普通外科(340/756,45.0%)、血液科(176/756,23.3%)、泌尿外科(122/756,16.1%)及妇产科(46/756,6.1%),占90.5%(684/756)。3年储存式自体血报废率约为6.6%(91.5 U/1385 U)。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显著降低(20.38±8.868 vs 23.23±11.718,P0.05)。其中泌尿外科患者平均住院日显著降低(17.28±5.575 vs 24.16±14.546,P0.05)。结论对于手术出血量较少(≤800 mL)的择期手术患者而言,储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备血方案,可缓解血液紧张对手术的影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因此,应加大储存式自体输血的宣传与推广,另需重视其报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