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不溶性血小板膜微粒的止血效果.方法:以手工采浓缩血小板为原料,采用冷冻、融化、裂解、洗涤和干燥技术,制备成血小板膜微粒,并在血小板减少兔体内观察其止凝血作用.结果:血小板减少兔注射血小板膜微粒前出血时间与注射后2、4、6 h的出血时间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注射前出血时间与注射后24 h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ssel蝰蛇毒时间检测结果正常对照为(12.64±0.72)s,血小板膜微粒为(14.82±0.79)s,提示血小板膜微粒具有初步促凝作用.结论:血小板膜微粒具有短期止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扩增乙肝病毒全长基因组合适的PCR反应条件。方法:设计针对负链5′末端引物,PCR一步法扩增乙肝病毒全长基因。改变PCR反应条件,决定最佳退火温度和最佳引物浓度,并观察不同乙肝病毒DNA模板量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结果:最佳退火温度为68℃,最佳引物浓度为0.5μmol/L,模板量在150拷贝以上能扩增出乙肝病毒全长基因,但模板量达到105拷贝抑制扩增效率。结论:退火温度为68℃、引物浓度为0.5μmol/L、乙肝病毒DNA模板量在150~105拷贝为乙肝病毒全长基因扩增的合适PCR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医院图书馆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全面了解海南省医院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本文通过对海南省县级以上医院图书馆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外研究血小板生成素(TPO,一种调控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生成的因子),对神经祖细胞C17.2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无血清条件下C17.2细胞凋亡的模型,用TPO不同浓度处理C17.2细胞,利用MTT、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技术等方法检测TPO对C17.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TPO(0、1、10、50、100、200ng/ml)都能促进C17.2细胞增殖,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TPO使磷酸化AKT水平增加,促进神经祖细胞增殖,LY294002可以阻止细胞的增殖。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表达Annexin V的细胞减少。结论体外研究显示TPO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神经祖细胞C17.2起保护作用,这一发现为临床上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输注无效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困扰临床。引起PTR的原因有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免疫因素主要是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非免疫因素包括发热、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骨髓移植(BMT)、脾肿大、药物影响等。针对PTR的原因可采取相应对策,避免免疫因素的影响可以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ABO和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解离HLA抗原的血小板.对血小板表面HLA抗原进行化学修饰,紫外线照射血小板,给受者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避免非免疫因素,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发热、感染、DIC、去除药物影响等,脾大患者必要时切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丹参酮ⅡA对神经祖细胞系C17.2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于2005年起在广州血液中心器官移植配型中心实验室进行。C17.2祖细胞系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解剖教研室David Walsh博士惠赠。将C17.2细胞以1×109L-1的密度接种,用含10%胎牛血清IMDM,37℃、体积分数为0.05CO2、饱和湿度的CO2培养箱培养,接近融合的C17.2细胞用含0.1mmol/LEDTA的胰酶室温消化,按1∶3的比例传代。C17.2细胞以5×107L-1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或25cm2的培养瓶中,用含10%胎牛血清IMDM培养过夜后,加入含4g/L AAPH(水溶性偶氮引发剂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无血清的IMDM培养基培养建立神经细胞凋亡模型。C17.2细胞以5×103/孔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用含10%胎牛血清IMDM培养过夜后,加入含4g/LAAPH无血清的IMDM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加入丹参酮ⅡA,实验组分别加入0.02,0.05,0.1,0.2mg/L丹参酮ⅡA培养8h,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细胞活性的相对值=(实验组吸光度值/对照组吸光度值)×100%,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AAPH处理8h后,C17.2细胞被过氧化损害,大多数细胞失去正常的形态,细胞呈圆形,脱落。加入丹参酮ⅡA后,细胞形态基本保持正常,少数细胞呈圆形。②C17.2细胞在IMDM的培养液中,细胞数量是含4g/L AAPH无血清的IMDM培养基条件下的2.5~3倍。浓度为0.02,0.05,0.1mg/L的丹参酮ⅡA对C17.2细胞有保护作用,质量浓度大于0.2mg/L丹参酮ⅡA对C17.2细胞保护作用降低。③AAPH作用前大部分C17.2细胞的线粒体完整,有少量的早期凋亡细胞和凋亡细胞,AAPH作用后凋亡细胞总数、凋亡细胞明显增加。丹参酮ⅡA处理组可以明显减少早期凋亡细胞。结论:在体外丹参酮ⅡA对神经细胞具有抗凋亡的作用,可以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9.
γ射线辐照对血液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用灭活淋巴细胞剂量的γ射线辐照对血液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 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找出能灭活淋巴细胞的最小剂量 ,以此剂量辐照 ,对辐照前后的标本作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用血细胞计数仪对辐照前后血标本作RBC、Hct、MCV、Plt、MPV检测 ;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辐照前后血清中K+ 、Na+ 、Cl-、Ca2 + 浓度的变化 ;用瑞氏染色法观察辐照前后RBC及Plt的形态变化 ;用CD4 1a、CD6 2 p标记辐照前后血小板标本后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阳性率。结果 辐照前后标本RBC、Hct、MCV、Plt、MPV无变化 ;RBC、Plt形态无改变 ;K+ 、Na+ 、Cl-、Ca2 + 浓度无变化 ;CD4 1a、CD6 2p阳性率无变化。结论 血液成分经 35Gyγ射线辐照后 ,淋巴细胞被灭活 ,而RBC、Plt的数目、形态及其功能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核黄素联合紫外线A照射对血浆中伪狂犬病毒的灭活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考察核黄素联合紫外线A对血浆中伪狂犬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以伪狂犬病毒为模拟病毒,以Vero细胞为培养细胞,用病毒感染细胞,制备病毒增殖液;分别采用5、10、15及20J/cm2联合核黄素处理血浆,观察处理前后血浆病毒灭活的效果,筛选灭活病毒合适的紫外线剂量;将含有伪狂犬病毒血浆的样本分为实验组:采用上述筛选的紫外线强度照射联合核黄素处理;对照组1:单独采用紫外线A照射;对照组2:单独采用核黄素处理;阴性对照组:未采用紫外线照射和核黄素处理;分别在实验前后采用96孔细胞病变法,对照细胞病变效应,根据Reed-Muench公式计算病毒滴度。结果采用不同强度的紫外线联合核黄素处理血浆,紫外线强度为15及20J/cm2的灭活血浆病毒的效果明显,处理后病毒滴度分别下降4.55和4.39logs;实验组和对照组1病毒滴度分别下降4.55和4.28logs,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病毒滴度降低1.93logs,没有病毒灭活效果。结论核黄素联合紫外线可灭活血浆中伪狂犬病毒,单独紫外线照射也具有灭活血浆伪狂犬病毒的效果;而仅单独采用核黄素处理而未联合紫外线照射,对血浆中伪狂犬病毒灭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