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浅谈医学人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在医学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生物医学知识和技术并不能解决当代医学所面临的种种难题。1977年,美国医学教育家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精辟地指出,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医学人文科学在医学中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重新得到确立和重视。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由于学科背景单一,普遍重视与业知识的学习和冬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导致医学教育常常见物不见人。教育一旦离开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实施人文教育是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在当今高等医学教育中重现教育的本质特征,恢复教育的人文性,需要正确认识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郑彭  赵一瑾  黄国志  曾庆 《中国康复》2021,36(2):113-116
医学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医学教育具有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人文教育是医疗学科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在临床工作中的有机结合[1]。康复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重视病因学的观念,而主要从功能学角度评估与治疗。关注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同时,侧重环境、教育、职业、社区、居家等多个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因此以生物-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为核心的康复医学需要融入人文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3.
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以及蕴含在临床微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医学人文内涵,都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熏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医学教育如何将人文精神内化于心,为医疗实践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以《惠世医学人文素养》课程为载体,将心理营养教育融入人文教育,整体化教学整合人文和医学;应用Kirkpatrick模型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等4个层次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结果学生对课程满意度高;课程学习后学生增强了信息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提高了专业认知度,加强了职业认同感,在技能考核中展现了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和优良的职业素质。结论《惠世医学人文素养》课程作为医学人文教育模式创新的有益尝试,有助于提高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贾彩风  黄志红 《护理研究》2006,20(9):2439-2440
护理是科学、艺术、爱心的完美结合,是研究人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科学,护理工作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现代护理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护理教育,护理人文教育同样是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将人文学科、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引入到护理教育之中,使护生同时拥有医学、护理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是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现就护士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和途径论述如下,以期推进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医学人文教育是突显医学人文价值和实现医学宗旨的根本。本文针对目前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提出应从提高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用人文精神培育学生、培养医学生职业意识三方面着手,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社会输送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安宁疗护作为医学和人文的有机结合体,要求从业护士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效整合,实现对患者和家属身、心、社、灵等全方位的医学人文关怀。安宁疗护护士应具备"四有"人文素质:有心、有爱、有情、有力。在安宁疗护工作中进行人文关怀,可以有效实现安宁疗护目标、和谐医患关系、促进社会文明和医学进步。  相似文献   

8.
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彩风  黄志红 《护理研究》2006,20(26):2439-2440
护理是科学、艺术、爱心的完美结合,是研究人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科学,护理工作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现代护理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护理教育,护理人文教育同样是现代护理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1]。将人文学科、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引入到护理教育之中,使护生同时拥有医学、护理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是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现就护士人文素质培养现状和途径论述如下,以期推进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的发展。1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现状1.1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我国护理教育过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突出知识积累,轻视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需提高医疗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而成人医学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健康概念的提出、疾病谱的改变、新型病原微生物的出现,使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再次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在成人医学教育中如何加强医学微生物学教育,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开展植根于护理学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缓解或解决科学负面效应的问题,可以在护理工作中重新体现人的价值,可以满足现代护理学观念和发展趋势的需要.只有向护理学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护理事业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和希望.  相似文献   

11.
正人文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本质,其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推进人性化医疗的构建~([1]),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不断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的人格。而人文教育对于医学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治病救人,在医学行为的过程中,始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在护理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庚 《现代护理》2005,11(9):732-733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开展植根于护理学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缓解或解决科学负面效应的问题,可以在护理工作中重新体现人的价值,可以满足现代护理学观念和发展趋势的需要。只有向护理学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护理事业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和希望。  相似文献   

13.
推进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融合,使人文教育渗透于医学教育之中,培养有仁爱之心、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是世界各国高等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康复医学人才教育也应该紧随这一形势,尤其在目前医患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这一教育。  相似文献   

14.
庄志祥  范中一 《全科医生》2001,10(3):102-103
在论述一般医学教育中的欠缺,讨论了全科医学的理念特点,强调必须对全科医学生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刘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035-5036
医学院校的传统教育模式是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医学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医学人才,专业知识的培养几乎占据了其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但医学不仅是一门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它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思维,改进教育方法,努力把人文知识浸润于专业知识之中,用人文教育内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6.
医学人文经历了蓬勃发展的100年,其内涵不断丰富,研究方向不断拓展,为医学教育提供了巨大帮助。本文从医学人文的定义出发,梳理医学人文近100年来的学科发展史,重点回顾医学史、生命伦理学、医学人类学和叙事医学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分析医学人文运动背后的原因,阐述中国医学人文未来发展要求,以期促进我国医学人文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与教育。  相似文献   

17.
石景芬  张学军  黄翔 《华西医学》2022,37(3):443-448
目的 优化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的医学人文培训课程。方法 2018年—2020年基于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模型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5个步骤,通过文献回顾分析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和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毕业后教育阶段学员关于医学人文培训的认知和需求。根据问卷调查内容设计、实施课程,并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 共532名学员参与认知和需求问卷调查,学员对医学人文培训课程需求较高(88.53%)。共827名学员参与课程满意度调查,课程效果评估各维度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结论 基于ISD模型的系列医学人文培训课程取得良好培训效果,可以为各阶段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的医学教育理念正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胜任力为导向、跨专业学习的团队合作教育方式,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结合临床学习理论知识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文精神在医疗活动中的重要展现。以Charon为代表的美国研究者提出了多科汇通、医文融合的医患沟通叙事教育方法,突破医患沟通及医学人文研究和实践的僵局~([1])。叙事教育是  相似文献   

19.
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在传统的护理实践教学模式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技能操作与人文关爱有机结合起来,对培养护生的职业素质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医学教育中人文课程开设较少、人文教育不能满足护理专业实践与执业准入考试的需要,通过增设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护理教育更加完善和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