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本医院住院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2008年全年住院801例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流感染69例,日感染率为3.8‰,例数感染率为8.6%。引起恶性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抗肿瘤治疗、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使用以及血管内留置导管时间等。选用适宜导管并尽早拔除、加强穿刺技术的规范性、无菌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强化局部护理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率。结论恶性肿瘤病人血管留置导管血流感染诱发因素主要是侵袭性操作、抗肿瘤药物应用以及置管时间等,可通过加强导管技术和无菌隔离技术以及正确护理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溶栓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患者750例,采用尿激酶和华法林进行溶栓治疗。分析患者溶栓后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各类病原菌的耐药率,探讨溶栓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 750例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患者中有60例发生血流感染,感染率为8%。60例感染者中,存在60株3大类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其中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68.33%),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8.34%)。3大类病原菌感染患者主要就诊科室为普外科和内分泌科。股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比率(8.07%)较高,不同置管部位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置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置管时间21 d的患者感染率为21.43%,显著高于置管时间7 d患者的感染率3.1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达100%,完全不耐庆大霉素;9株表皮葡萄球菌完全耐万古霉素(100%),完全不耐氯霉素和庆大霉素;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100%,几乎不耐氨苄西林,对其他药物如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等具有一定耐药性。结论临床应依据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溶栓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某医院应用集束化干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6年1-12月以ICU病区中心静脉留置管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观察和比较集束化干预策略组和对照组患者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5.26‰,集束化干预组发生率为0.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执行集束化干预管理可降低ICU病区患者静脉留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CRBSI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 445例,其中发生CRBSI患者205例,感染率为8.38%。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2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9.15%。分离的病原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置管前发热、置管时间、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是中心静脉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中心静脉CRBS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性较严重,应针对独立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JP3〗分析某医院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调查2009年1月-2017年10月某医院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247例患者中心静脉置管血流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为23.48%;住院时间(≥14 d)、置管留置时间(≥7 d)、入住ICU、股静脉置管、紧急插管、重复置管≥3次、治疗使用抗菌药≥3种、联用抗菌药物≥3种、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时间>14 d等9个因素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股静脉置管部位、重复置管、联用抗菌药物为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临床应采取以主要因素为主的综合措施,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多重耐药菌感染。〖JP〗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置管后感染监测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血管内置管后感染的病原学,加强预防控制和消毒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1~2008.6年本医院住院患者血管内置管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浅静脉、深静脉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留置、中心静脉插管留置、血透和人工肝等动静脉穿刺置管留置患者共5986例,发生置管相关性感染86例,感染发病率为1.44%。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87例,占60.8%;革兰阴性杆菌47例,占32.9%;真菌9例,占6.3%。多数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结论引起血管置管后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多数对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03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维护督查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中心静脉导管维护过程中的不规范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2010年8月-2011年7月,对269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实施导管维护集束干预策略,包括置管部位皮肤清洁、手卫生、敷料选择及更换、输液接头消毒及更换、导管评估、导管维护培训及督查、患者教育等,269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总置管日7 483 d,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例发生,有效控制了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感染率由3.6%降至0.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b>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现状及其病原菌分布,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b>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分析导管相关感染状况。结果 <\b>共调查该医院ICU住院患者347例,发生医院感染65例、131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8.73%、例次感染率为37.75%。住院总日数为1 352 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发病率为6.01‰,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日发病率为1.3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日发病率为0.85‰。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居第2、3位的分别是真菌和革兰阳性菌。结论 <\b>该医院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以VAP为主,应加强置管患者管理,减少置管操作和留置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安自民 《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0):530-53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2008~2011年以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19例,分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21 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34例,占15.52%,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感染总数的61.7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3株,占38.23%,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14.70%,股静脉插管的感染率并不显著高于颈内静脉插管(x2=0.914,P=0.339);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呈正相关(x2=13.350,P=0.001);与基础疾病无明显相关性(x2=0.284,P=0.991).结论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导管留置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NSICU452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和药物耐药性情况。结果 452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1例,感染率4.6%。股静脉部位置管感染率(10.5%)高于颈内静脉(4.0%)和锁骨下静脉(2.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5,P=0.008)。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50.0%),革兰阴性菌11株(42.3%),真菌2株(7.7%)。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最常见;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4株)、黏质沙雷菌(3株)最常见;真菌为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各1株。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前2位是表皮葡萄球菌(19.2%)、肺炎克雷伯菌(15.4%);13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11株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哌拉西林有较高的耐药率;2株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药物高度敏感。结论 NS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较为常见,且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应注意无菌操作,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减缓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尹彩霞 《护理研究》2015,(6):730-731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深静脉置管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病原菌种类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299例深静脉置管病人抽血进行血培养及拔管进行导管尖端培养,调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监测情况。[结果]299例病人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21.4%(64/299)。检出病原菌64株,排在前3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45.32%)、铜绿假单胞菌7株(10.94%)、鲍曼不动杆菌6株(9.38%)。[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耐药菌感染多,与导管部位、留置时间有关,故应加强无菌操作及置管的规范管理,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VCRBSIs)在EICU的防控策略。方法选取2013-01-2014-06我院E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并应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统计CVCRBSIs的情况,并总结制定相关防治措施。结果选取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4例,其中CVCRBSIs 3例,感染率为1.82%;静脉炎1例,感染率为0.61%。结论建立基于感染监测软件的四级防控系统等措施能够切实有效控制CVCRBSI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峻 《医学临床研究》2013,(11):2166-2167,2170
[目的]分析本院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细菌谱及药敏结果,探讨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359例血透置管患者资料,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24例患者确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率为6.68%,留置时间、患糖尿病为感染危险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是导管感染最常见细菌。[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存在较高感染率,缩短留置时间、持续质量改进、加强病原菌监测可降低导管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JP2〗调查烧伤重症监护室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重症烧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烧伤重症监护室2016-2017年住院患者,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调查烧伤患者220例,其中发生医院感染41例,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8.63%;医院感染例次数为54,例次感染率为24.54%。医院感染部位主要是血液,占83.33%;其次是下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占63.46%;其次是革兰阳性菌(26.92%)和真菌(9.62%)。年龄、性别、重症监护时间、手术次数、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时间、使用有创呼吸机、糖尿病和烧伤面积等调查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关。年龄、住院时间、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和烧伤面积是重症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为减少重症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需做好大面积烧伤及高龄患者护理,规范中心静脉置管操作,加强烧伤重症监护室消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6例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类型和病原菌类型,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与置管部位、性别、年龄、置管时间和骨髓抑制程度的关系.结果 196例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6例,感染率8.2%,其中病原菌定植5例、出口部位感染4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例.共送检标本244份,其中20份病原菌培养阳性,培养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共7种病原菌,病原菌以金葡菌、表葡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相关性分析显示,导管相关性感染与置管部位和年龄有关,两者均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如选择合适的置管部位和严格导管植入患者的纳入标准等.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某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脐静脉置管(UVC)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和病原菌构成,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 582例静脉置管患者发生CRBSI 37例,其中PICC组32例,感染率8.1%,为2.79‰导管日;UVC组5例,感染率2.7%,为3.9‰导管日。PICC组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UVC组的主要致病菌为真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中心静脉置管并发CRBSI的危险因素为胎龄、出生体重、置管时间和多种侵入性操作。结论 胎龄小、出生体质量轻,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及进行多种侵入性操作可造成CRBSI感染率升高。  相似文献   

17.
王世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721-2722
目的对重症医学科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分析重症医学科中心静脉置管217例患者导管相关感染情况。结果发生感染13例,感染率6%;导管相关血流感染4例,感染率1.8%;局部感染9例,感染率4.1%。结论 (1)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感染率增高。(2)颈内静脉置管感染率较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率高。(3)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对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128例的临床分析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治措施,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行深静脉插管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128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主要发生科室为ICU、普外科和传染科,68.7%的患者年龄≥60岁,53.9%的患者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和颅脑疾病;施行侵入性操作(包括手术)和激素使用、合并糖尿病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导管和血培养结果显示,感染菌属以葡萄球菌类居首位。结论接受侵入性操作多、基础疾病重的老年患者易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须制定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人员的准入制,加强护理人员有关导管类型、置管部位和时间、导管日常维护等的培训,并制定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制度,落实护理操作规范,重视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股静脉置管后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城东病区2011年4~12月58例股静脉置管HD患者,分别在置管后每周行导管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共观察10周。全身感染者留取外周血和导管血标本进行培养,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首选万古霉素、头孢硫脒行导管封管,血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疗程为1周。结果 58例股静脉置管患者中,8例发生导管感染,感染率为13.79%;距置管感染时间为(50.25±13.76)天,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导管培养阳性者使用万古霉素或者头孢硫脒封管治疗1周后,导管培养复查均转为阴性。结论导管血培养有助于早期发现HD患者股静脉导管感染,抗生素封管是治疗导管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1 2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导管拔除后均进行导管培养及血培养。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5.31%,日感染率为10.42‰。置管时间7d、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输注静脉营养液、年龄≥50岁、置管者年资5年、患者体质指数≥25.0、合并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将增加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论缩短管道留置时间、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避免长时间持续输注静脉营养液、加强置管者资格培训、增强患者免疫力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