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56例,年龄65~80岁,体重50~75kg。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四组(n=14):单纯全麻组、电针复合全麻组(简称复合电针组)、α2AR激动剂复合全麻组(简称复合右美组)及电针联合α2AR激动剂复合全麻组(简称针药复合组)。记录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监护指标;术前、术后神经心理学指标(简易智力检查评分MMSE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糖;术中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患者住院天数。结果 1、术后各时间点针药复合组的MMSE值均高于单纯全麻组(p<0.05);2.术后72h内,针药复合组疼痛评分低于其它三组(p<0.05);3.针药复合组的术中循环及血糖值更稳定;4.针药复合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最短(p<0.05),但在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的比较上,四组之间无差异(p>0.05);5.四组患者在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上无差异。 结论 术中电针合谷、百会穴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能够稳定老年患者围术期血糖,使老年患者术中循环更加稳定,且能够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提示该麻醉方式可显著降低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应激。  相似文献   

2.
探析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组、C组,D组采用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C组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各时点的HR、MAP等各项参数指标,评估两组不同时间段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D组除T0外其他各时点HR、MAP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显著优于C组(P0.05);D组术后6、12、24h的Ramsay评分显著优于C组(P0.01);D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腹部手术进行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少,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1 μg/kg舒芬太尼复合0.15%罗哌卡因术后镇痛,观察组给予2 ?滋g/ml右美托咪定复合0.15%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运动状态下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时运动状态下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时运动状态下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63-4664
探索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效果。以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术后镇痛药物的不同分入右美托咪定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和瑞芬太尼组(采用瑞芬太尼镇静),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谵妄发生率、Ramsay镇静评分等指标。右美托咪定组术后谵妄发生率(6.67%)低于瑞芬太尼组(35.71%,P0.05);两组术后1h、6h、12h的Ramsay镇静评分相差不大(P0.05);而组内术后6h、12h与术后1h对比,Ramsay镇静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对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确切,有助于预防术后谵妄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间躁动及循环影响。方法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体格情况分级,选择60例Ⅰ~Ⅱ级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组(D1)、右美托咪定2组(D2)和对照组(C组),D1组、D2组分别在手术关胸前经微泵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4μg/m1)、1μg/kg(4μg/m1),输注时间15min,对照组持续输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三组在苏醒期躁动、循环情况及VAS评分情况。结果 D1、D2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和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围拔管期各时点的血压、心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关胸前1μg/kg(4μg/m1)右美托咪定可更好的减少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缓解术后早期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对行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封堵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将行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封堵术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右关托咪定静脉全麻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B组),每组各36例。患儿术前均给予阿托品0.01mg/kg,A组患儿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定1.Omg/kg,输注时间超过10min,以诱导麻醉,继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h)和丙泊酚4~6mg/(kg·h)持续泵入维持,B组丙泊酚用法同A组,诱导时复合使用氯胺酮1.0mg/kg,继以0.5μg/(kg·h)维持。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幅度、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以改良Steward苏醒评分评估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结果】两组在心内操作时心率均较麻醉诱导前显著增加(均P〈0.01),但B组较A组更为明显(P〈0.05)。B组麻醉恢复时间显著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全麻下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对操作过程中的心率影响更小,麻醉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与小剂量氯胺酮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氯胺酮组给予瑞芬太尼+0. 8 mg/kg氯胺酮,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给予瑞芬太尼+0. 4μg/kg右美托咪定,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给予瑞芬太尼+0. 6μg/kg右美托咪定,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给予瑞芬太尼+0. 8μg/kg右美托咪定,比较各组患者拔管时刻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0. 5、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与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相比,氯胺酮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拔管后OAA/S评分1级者占比显著更高、2级者占比显著更低(P 0. 01);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术后0. 5、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氯胺酮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P 0. 05);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与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的术后0. 5、1、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术后0. 5、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氯胺酮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P 0. 05)。结论中等剂量右美托咪定或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均可预防瑞芬太尼诱导的术后痛觉过敏,但应用中等剂量右美托咪定的患者拔管时刻OAA/S评分更优,麻醉恢复更快,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力月西对老年患者行肝叶切除手术后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老年行肝叶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力月西组(M组),每组各20例。D组诱导时给予右美托咪定0.25μg/kg,术中以0.2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前1 h。M组诱导时给予力月西0.05 mg/kg。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呼吸恢复、呼唤睁眼、指令反应恢复和拔管时间,并记录术后不良事件(躁动、寒战、呛咳、恶心呕吐、心血管事件及镇痛无效)发生率。结果与 M组比较,D组自主呼吸恢复较快;D组疼痛词语等级量表评分(VRS)降低,镇痛有效率升高;D组 Glasgow 昏迷评分较高;D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缩短,且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两组寒战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M组比较,D组躁动、呛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肝叶切除手术诱导给予右美托咪定0.25μg/kg,术中以0.2μg/(kg·h)维持可减少术后躁动,恢复时间较短,苏醒质量优于力月西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全麻)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需要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麻醉诱导前进行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对照组进行常规麻醉诱导,记录术后清醒拔管时间、Ramasay评分、术后24h内VAS评分、各项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时间、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氧分压、MAP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术后8h内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能显著缓解瑞芬太尼全麻术后痛觉过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TAP)用于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60例,常规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手术结束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组(Rpd组):腹横肌平面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0.4%罗哌卡因30 ml;罗哌卡因组(R组):腹横肌平面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0.4%罗哌卡因30 ml。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皮、术中1 h、出手术室时的血压、心率(HR);术后即刻、4、6、8、12和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患者腹部感觉阻滞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差异(P0.05),Rpd组术后6、8和12 h Rpd组的VAS评分低于R组(P0.05),术后即刻、4和24 h VAS评分无差异(P0.05),腹部感觉阻滞时间Rpd组明显长于R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TAP用于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可以显著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针刺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萎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萎缩的拮抗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l:5Hz。治疗2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100Hz。治疗3组(n=18),手针。模型组(n=18),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但不行治疗。治疗组与模型组均行坐骨神经损伤,建立失神经支配腓肠肌模型,术后第2日开始给予电针及针刺治疗,分别夹在“环跳”、“足三里”处的针柄上,每次30min,每日2次。手针针刺相同穴位,每次30min,每日2次。分别对比观察l、2、6周后腓肠肌湿重、腓肠肌细胞的直径和截面积及腓肠肌纤颤电位波幅的变化。结果:用电针治疗,尤其是低频电针治疗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肉萎缩的程度有显著的延缓作用,能减慢腓肠肌湿重、腓肠肌细胞的直径和截面积、腓肠肌纤颤电位波幅值的下降速度。结论:低频电针治疗对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的萎缩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电针治疗对兔急性颅脑损伤后氧自由基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对急性颅脑损伤 (ACCI)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的影响。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分为A组 (正常对照组 )、B组 (假损伤组 )、C组 (损伤组 )、D组 (电针治疗组 ) ,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ACCI动物模型 ,D组给予电针治疗 ,检测A、B组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 (MDA )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C、D组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A与B组各检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与A、B组比较 ,C、D组脑组织含水量和MDA含量在ACCI后 3h即有显著性增加 (P <0 .0 1) ,且随时间延长递增 ,SOD活性则呈相反变化趋势 ;D组与C组各时点比较 ,上述指标变化均较轻。结论 :ACCI后脑组织自由基反应增强 ,电针治疗可通过降低脑组织氧自由基反应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不同波型电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不同波型电针对不同阶段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用连续波,再用疏密波治疗;对照组采用连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6.8%和23.3%,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电针治疗肩周炎过程中,将疏密波和连续波配合使用,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连续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取75例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和针药治疗组(治疗组)。药物组给予氟西汀(百优解)20mg/d,治疗组在应用氟西汀的同时,还给予电针刺激干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及Barthel指数量表(BI指数)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经2周治疗后,其抑郁症状明显改善,HAMD评分降低;治疗4周后,2组患者抑郁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的时间均早于药物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具有起效时间快、疗效佳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对神经生长因子信使RNA(NGF mRNA)表达的影响,并且从这一角度分析评价电针频率的不同,及电针与手针对神经生长的影响。方法:7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治疗1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5Hz。治疗2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100Hz。治疗3组(n=18):手针。模型组(n=18):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不行治疗。对照组(n=6),正常成年大鼠。治疗组与模型组均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电针及针刺治疗,电针正极接在近心端,负极接在远心端。分别夹在"环跳"、"足三里"处的针柄上,每次30min,每日2次。手针针刺相同穴位,每次30min,每日2次。术后1、2、6周取治疗组大鼠神经损伤部位远侧坐骨神经干0.6cm,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和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定量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中NGF mRNA水平。结果:治疗组N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均高于模型组(均P<0.01);治疗1组NGF mRNA表达始终处于高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激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重要手段,其中5Hz低频电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电针加中医护理改善急性腰扭伤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中医护理,包括中药熏蒸和点穴,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在治疗第3、5天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结合中医护理有利于减轻急性腰扭伤患者的腰痛,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的影响。方法 将 48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模型非治疗组 ,每组 12只。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 ,应用避暗法、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电针对大鼠的记忆功能及海马胆碱能神经的影响。结果 电针治疗组中有记忆力的大鼠占 5 4.5 5 % ,模型非治疗组为 9.0 9% ,电针治疗组明显高于模型非治疗组 (P <0 .0 1) ;电针治疗组的海马胆碱酯酶阳性纤维的密度亦明显高于模型非治疗组(P <0 .0 1)。结论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胆碱能神经的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电针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对脑梗死病灶周围及海马处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电凝法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行神经行为学功能评定、神经前体细胞标记及电针治疗,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计数电针治疗后梗死灶边缘、对侧镜区及双侧海马5-溴脱氧尿核苷(bm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细胞。结果MCAO后神经功能评分减低,约5d后恢复正常。电针治疗促使梗死灶边缘、对侧镜区BrdU阳性细胞增多,随着治疗时间增加,细胞增多更明显。结论电针治疗可促使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及迁移,可能是电针促进康复疗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805电针仪对腹部手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18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治疗组64例采用采用6805电针仪对三阴交、中极穴、膀胱俞进行脉冲电刺激,对照组157例采用艾灸法;对照组259例采用热敷法;比较3组腹部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30min内和40min内自行排尿率分别为56.25%和35.94%,对照组1为22.81%和15.79%,对照组2为23.73%和13.56%,3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6805电针仪穴位脉冲电刺激能有效防治腹部术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