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选择单纯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降压组(Ⅰ组,n=30)和硝普钠降压组(Ⅱ组,n=30),对降压前后及降压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PETCO2进行监测以观察降压效果及血压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控制性降压效果满意,Ⅱ组控制性降压期间,HR明显增快,出血量相对增多,停用硝普钠后可致HR升高和MAP反跳。而I组控制性降压平稳,停用瑞芬太尼后血压自然恢复至术前水平,无"反跳"现象。降压期间HR明显减慢外,CVP、SpO2、PETCO2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瑞芬太尼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的控制性降压效果确切,且出血量相对更少而且更安全、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应用气压止血带行下肢骨科矫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应用气压止血带行下肢骨科矫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芬太尼4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0μg/kg负荷量静脉注射10min后,以0.5μg/(kg.h)速度持续输注至松止血带;对照组在相应给药时点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应用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负荷量前即刻(T1)、止血带充气前即刻(T2)以及充气后30min(T3),60min(T4),90min(T5)和止血带放气后5min(T6)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输出量。结果右美托咪定组T2~T6时间点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T3及T6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T3~T6时间点心排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67.5%)高于右美托咪定组(20.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控制行下肢手术患者由于应用止血带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对炎性细胞因子变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A组(n=26)行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B组(n=26)于麻醉诱导前先行腰-硬联合麻醉。两组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1.5—2.0mg/kg,间断静脉推泣芬太尼和阿曲库铵的同时辅助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气腹后30、60min、术毕时的生命体征,测定麻醉诱导前、气腹后30min、术后24h、术后3d的IL-6、C反应蛋白、IgG、IgM的变化。结果B组在气腹和手术过程中SBP、DBP、HR较A组更平稳(P〈0.05),B组在术后24h和术后3d的IL-6、C反应蛋白较A组更低(P〈0.05),B组对IgG、IgM的影响更小(P〈0.05)。结论全麻复合腰-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手术及气腹引起的应激反应及免疫系统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插管全麻和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股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插管全麻组(GA组)和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CGEA组),每组各32例。GA组行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CGEA组于麻醉诱导前先行硬膜外麻醉。两组术中静脉维持麻醉,同时辅助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CGEA组硬膜外腔间断给予0.75%布比卡因维持硬膜外麻醉。分别与麻醉后气腹前(T0)、气腹形成后(T1)、术毕排气后麻醉恢复前(T2),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股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 T1时两组股静脉直径均增加(P〈0.05),T2时仍未能完全恢复正常(均P〈0.05),T1时CGEA组股静脉直径小于GA组(P〈0.05);T1时两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下降(均P〈0.05),GA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手术及气腹引起的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对行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封堵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将行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封堵术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右关托咪定静脉全麻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全麻(B组),每组各36例。患儿术前均给予阿托品0.01mg/kg,A组患儿静脉注射丙泊酚1.5mg/kg,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定1.Omg/kg,输注时间超过10min,以诱导麻醉,继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h)和丙泊酚4~6mg/(kg·h)持续泵入维持,B组丙泊酚用法同A组,诱导时复合使用氯胺酮1.0mg/kg,继以0.5μg/(kg·h)维持。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幅度、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以改良Steward苏醒评分评估患儿术后麻醉恢复时间。【结果】两组在心内操作时心率均较麻醉诱导前显著增加(均P〈0.01),但B组较A组更为明显(P〈0.05)。B组麻醉恢复时间显著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全麻下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对操作过程中的心率影响更小,麻醉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股静脉血流的影响.方法:56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28例(GA组)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组28例(CGEA组).分别于麻醉后气腹前(T0)、气腹形成后(T1)、术毕排气后麻醉恢复前(T2)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股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结果:2组T1,T2时股静脉直径均较T0增加(P<0.05);T1时CGEA组股静脉直径小于GA组(P<0.05).T1时2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量均较T0时下降(P<0.05),GA组较CGEA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对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快通道心脏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35例通过快通道心脏 麻醉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诱导麻醉,右美托咪定组加用右美托咪定.记录麻醉诱导前后和气管插管后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在给予右美托咪定后各时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的抑制由于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8.
檀文好  莫伟波  黎必万  黄庆 《中国药房》2012,(44):4176-4178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预防全麻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例按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标准评为Ⅰ~Ⅱ级的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2组均以咪唑安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依托咪酯乳剂诱导,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A组气管插管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均匀涂抹于气管导管套囊及前端,麻醉后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1.5~2g均匀涂抹于导尿管外侧辅助导尿;B组常规气管插管及导尿。观察记录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躁动程度评级、身体舒适度评分、术后24h咽喉疼痛程度评级,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躁动程度评级和术后24h咽喉疼痛程度评级A组显著低于B组,身体舒适度评分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过敏反应和局麻药中毒发生。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和咽喉疼痛的发生,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例,术前用阿托品0.02mg/kg,入导管室后建立静脉通道,丙泊酚1.5mg/kg和舒芬太尼0.1μg/kg诱导麻醉,继以丙泊酚50μg.kg-1.min-1的速度持续泵入。连续监测并记录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观察造影检查封堵的即刻效果。结果整个麻醉手术过程中,SpO2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期间置入导管、进行心内操作时RR和MAP较麻醉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术后苏醒时间平均为8min,苏醒时间与麻醉手术时间无相关性。苏醒时HR、MAP和RR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可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其诱导迅速,作用平稳,术后苏醒快,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0.
檀文好  莫伟波  黎必万  黄庆 《西部医学》2010,22(9):1642-1644
目的探讨小儿胸壁打孔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取同期行胸腔镜手术(A组)和常规正中开胸心脏手术(B组)的小儿,年龄3~13岁,体重13~30 kg,ASAⅡ~Ⅲ级。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A、B两组各6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单腔气管插管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时间、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血气分析等。结果两组患儿手术顺利,无重要并发症。A组与B组在诱导后、转机前、停机后和手术结束等时间点上各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抽动脉血气检测,各项指标在正常值范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A组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B组明显延长(均P〈0.05),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开胸组(P〈0.01和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中全面监测,改良双肺通气以及加强呼吸管理和加强肺保护是麻醉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