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三叉神经-颈反射(TCR)的肌电检测方法,探讨其在多发性硬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受检测者取仰卧位,头部轻度抬高。刺激一侧眶下神经,于双侧胸锁乳突肌记录。结果刺激对照者一侧的眶下神经,可于双侧胸锁乳突肌引出正/负波。多发性硬化病人波形正常者8例(26.7%),潜伏期延长者8例(26.7%),双侧反射的超常不对称者14例(46.7%)。结论 TCR能够可靠测定,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偏头痛经颅多普勒超声与瞬目反射检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偏头痛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42例偏头痛发作期和32例间歇期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瞬目反射(BR)检测。结果偏头痛发作期和间歇期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椎基底动脉(VA、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发作期的ACA、BA、VA的Vm明显高于间歇期(P<0.05);两期Vm异常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BR检测提示脑干功能障碍和三叉神经传入通路、面神经传出通路功能障碍,发作期34例(81%),间歇期24例(75%),两期异常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存在着脑干和以三叉神经为主的神经功能障碍,这很可能是造成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偏头痛发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期运动对高血压进展、血压调节以及心血管中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影响高血压进程的中枢机制。方法:5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大鼠(WKY)随机分成安静组(Sed)和运动训练组(ExT),即SHR+Sed、SHR+ExT、WKY+Sed、WKY+ExT,每组10只。运动训练大鼠进行20周中低强度的跑台运动(20m/min,60min/d,5d/w)。尾套法测定大鼠收缩压(SBP)和心率(HR)变化。静注苯肾上腺素检测压力反射敏感性(BRS),实时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心血管中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AT1)m RNA和蛋白表达。侧脑室分别注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拮抗剂Losartan,检测注射前后压力反射敏感性变化。结果:与SHR+Sed组相比,20周运动训练明显延缓SHR+ExT组高血压进展,显著降低SBP(P0.01)和HR(P0.05),改善血压调节能力、恢复受损的BRS(P0.01)。侧脑室注射AngⅡ降低SHR+Sed组和SHR+ExT组BRS(P0.05),取消运动训练改善SHR大鼠BRS的效果。相反,侧脑室给予Losartan增强SHR+Sed组和SHR+ExT组BRS(P0.05)。20周运动抑制SHR大鼠心血管中枢[孤束核(NTS)、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室旁核(PVN)]ACE、AT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与WKY+Sed组相比,20周运动降低WKY+ExT组大鼠SBP、HR(均P0.05),心血管中枢(RVLM、NTS、PVN)ACE、AT1 mRNA和蛋白表达呈轻度改变,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意义。结论:长期运动训练增强血压调节功能、降低血压、延缓高血压进程。运动训练下调心血管中枢ACE、AT1表达,降低ACE-AngⅡ-AT1轴功能可能是运动训练降低高血压、改善血压调节的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体重心动摇平衡检查在共济失调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人体重心动摇平衡仪对74例健康志愿者及174例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功能进行测试。结果正常人人体重心动摇轨迹平面图(姿势图)以中心型多见,感觉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弥散型出现率最高,多中心型,前后、左右型次之,未出现中心型;前庭性共济失调介于两者之间。感觉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和前庭性共济失调患者动摇轨迹的长度、速度均大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感觉性、小脑性患者与前庭性共济失调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人体姿势图可定量分析各种共济失调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可用于对共济失调患者进行粗筛。  相似文献   

5.
刘程  吴嫄  王梦奇  杨洪慧  鲁俊 《中国康复》2023,38(9):548-551
目的:探讨基于前庭-眼反射的凝视稳定训练对提高老年人平衡功能的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体检健康的10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治疗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凝视稳定训练。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来评定受试者的平衡能力、采用特定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信心情况、采用平衡仪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跌倒风险;干预前后进行站立-行走计时测试(TUG);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并计算跌倒率。结果:干预4周及干预后3个月,2组的BBS及ABC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干预组的BBS及AB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周及干预后3个月,2组的TUG时间及跌倒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各时间点干预组的TUG时间及跌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结果表明,干预组跌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00%、22.00%,P<0.05)。结论:基于前庭-眼反射的凝视稳定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平衡功能和信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潜伏期在由颈椎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病例中的特点及该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对20例由颈椎病变引发的三叉神经痛病人进行BR检测,记录BR潜伏期的变化并与10例正常人群比较,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此类由颈椎病变引发的三叉神经痛病人BR患侧三叉神经(主核)传导障碍,潜伏期R1(12.9±0.65)、R2(37.69±2.67)、R2'(38.88±2.74)较正常人群R1(10.85±0.75)、R2(32.3±2.04)、R2'(33.66±1.92)延长(P<0.05,n=20);药物治疗后患侧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VAS评分(2.0±1.5)明显低于治疗前(7.0±2.0,P<0.05)。结论:由颈椎病变引发的三叉神经痛病人BR的潜伏期较正常人群有延长,提示三叉神经传入通路功能可能存在障碍。将BR检查应用在由颈椎病变所致的三叉神经痛的辅助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81岁,身高155 cm,体质量51 kg,以“左侧面部间断疼痛3年,加重1周”主诉入院。入院胸部CT: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征象,双肺散在纤维硬结;心电图(ECG):窦性心律67次/min;心脏B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收缩功能正常,未见明显血流异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62%;其他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拇短展肌R1波的肌电检测方法 ,并测量国人正常值 ,探讨其在电生理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2 5例健康个体 ,于正中神经腕点处刺激 ,在拇短展肌肌腹内接收 ,刺激频率为 1Hz ,刺激强度为阈强度上下。测量R1波的潜期和波幅 ,所测的潜期与年龄和身长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R1波在 2 5例个体上均恒定获得 ,为一个双相的负正波。R1波潜期 ( 2 5 .8± 2 .2 8)ms ,波幅 ( 1.12± 0 .47)mV ,潜期和身长相关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拇短展肌R1波能够很可靠的测定 ,其在诊断周围神经病、神经根病变、臂丛损伤方面具有定位更准确、敏感度更高等其他肌电检查无法替代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面肌痉挛的瞬目反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但其电生理研究国内少有报道。现报道我院1992~1995年诊治的58例偏侧面肌痉挛(heifaeial spasm,HFS)患者的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检查结果,旨在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2种不同温度的冲洗液对在微血管减压术中三叉-心脏反射以及术后头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行微血管减压术3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使用室温(22~25°C)的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术中冲洗,观察组使用加温后(34~37°C)的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术中冲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冲洗液量,手术出血量、手术中三叉-心脏反射的发生率、低体温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头痛的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三叉-心脏反射(TCR)发生率、术后非颅内感染的发热发生率、术毕的动脉血气乳酸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冲洗液量、前后血细胞压积、其余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血管减压术中使用加温的冲洗液可以降低术中三叉-心脏反射的发生率,减少大脑的无氧代谢率,缩短术后头痛的持续天数,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胆道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并探讨三者与胆心反射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唐山市协和医院硬膜外阻滞麻醉胆道手术患者120例,检测围术期血清ET-1、NO、GSH-Px水平;根据是否发生胆心反...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特别是高位SCI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 (sympatheticnervoussystem ,SNS)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为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 (orthostatichypotension ,OH )、自主神经反射异常 (autonomicdysreflexia ,AD)、心动过缓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 3 ] ,影响早期康复[4] ,甚至加重神经系统症状[5,6] 。研究表明 ,SCI后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与脊髓上位神经中枢调控丧失、交感神经活动度下降、交感节前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外周α 肾上腺素受体高反应性等病理生理变化有关[7] ,但各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所涉及的机制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背景:运动神经元病的最早及好发部位为颈膨大,随病情发展,最早累及邻近的上部颈段及延髓区,三叉神经-颈反射受累较早。目的:建立三叉神经-颈反射的肌电检测方法,分析三叉神经-颈反射对运动神经元病球部损害的诊断价值。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电生理检查室。对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2/2005就诊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主要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30例及健康志愿者7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符合西班牙ElEscorial会议诊断标准。方法:受检测者取仰卧位,头部轻度抬高。使胸锁乳突肌轻度收缩。刺激一侧眶下神经,于双侧胸锁乳突肌记录峰潜伏期和波幅。所用检测仪器为Keypoint肌电图仪。所用电极均为Ag/Agcl表面电极。主要观察指标:正/负波潜伏期(P20/N30),波幅比率的平方根,即A值。结果:刺激对照者一侧的眶下神经,可于双侧胸锁乳突肌引出正/负波。运动神经元病组7例正常(23.3%),8例未引出(26.7%),11例潜伏期延长(36.7%),4例双侧反射超常不对称(13.3%)。运动神经元病组三叉神经-颈反射正波/负波的峰潜伏期(P20/N3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波幅比的平方根(峰值与刺激前波幅比值的平方根即A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三叉神经-颈反射能够可靠测定,可作为颈-球区病变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有助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目的是评定右利手、急性单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梗死患者产生自主咳嗽(voluntary cough,VC)的能力并评定反射咳嗽试验(reflex cough test,RCT)中的喉咳嗽反射(laryngeal cough reflex,LCR).  相似文献   

15.
探讨应用纳络酮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反射功能和安全性。将5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1例),均给予吸氧、降低颅内压、止惊等综合治疗,但治疗组用微量输液泵缓慢泵入纳络酮,连续给药5~7d。两组在性别、病情、发病日龄均有可比性,而纳络酮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72%(26/36)和94.44%(34/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分别为42.86%(9/21)和61.90%(13/2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74,P<0.05)。纳络酮能明显提高HIE的治愈好转率,应作为新生儿HIE的常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杜建华老师为加拿大北美中华国医学院(North America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llege)院长,自幼爱好针灸,曾拜多位民间中医为师,所创建的新概念针灸学(New Concepet Acupuncture)观点新颖独特,临床疗效卓著。现将杜老师的新概念针灸学学术思想选取若干,介绍如下。新概念针灸学基本内容杜师认为,想学好针灸,如果你大脑里只有目前  相似文献   

17.
尹伟华  郭永禄  郭锐 《中国康复》2012,27(3):194-195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患者398例,分为康复组198例和对照组200例,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增加被动手法刺激诱发咽反射及咳嗽反射等吞咽康复训练,采用饮水试验和临床疗效评定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饮水试验评分<3分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康复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1] 1.1 H反射的定义 H反射(H-reflex)最初由Hoffmann(1918年)所描述.它是指次强刺激胫后神经,所诱发的小腿三头肌的反射性反应,其潜伏期与跟腱反射(achilles reflex)差不多.  相似文献   

19.
心脏介入手术中迷走神经反射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科学的发展 ,心脏介入在我国各大中城市已迅猛的开展起来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转变 ,心脏介入使很多患者减少痛苦 ,生活质量彻底改善 ,但手术中或手术后仍有一些可怕的并发症 ,这里仅分析一下所观察到的 82例患者发生的迷走神经反射现象。1 对象和方法自 1998- 10~ 1999- 0 9观察了 5 2 7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 ,主要为 SCA(冠状动脉造影 ) ,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RFCA (射频消融术 ) ,PBMV (二尖瓣球囊扩瓣术 ) ,术中(排除造影剂及其他原因所致 )及术后出现以下表现 ,如心动过缓、出汗、面色苍白、呕吐、意识丧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周α1受体是否影响应激对颈动脉窦反射(carotid sinus reflex,CSR)的重调定。方法:应激1周的SD大鼠,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ntracarotid sinus pressure,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eson arterial pressure,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方程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外周静脉注射选择性α受体拮抗剂酚苄明(phenoxybewamine,PBZ)对CSR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PBZ(3μmoL/L,0.15μL/g)导致应激大鼠ISP(MAP关系曲线的后半程显著下移(P&;lt;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分别从(128.37&;#177;10.05)mmHg(1mmHg=0.133kPa)、(205.15&;#177;12.18)和(166.72&;#177;11.35)mmHg减少至(116.41&;#177;8.51).(188.15&;#177;11.77)和(152.28&;#177;9.30)mmHg(F=6.60、8.05和7.75.P&;lt;0.05);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PBZ对非应激大鼠的CSR无明显影响(P&;gt;0.05);静脉注射PBZ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恢复到非应激给药后水平。结论:外周α1受体参与应激对CSR的抑制性重调定;除此之外,应激作用中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