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2种冲洗方法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收治的110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三通连接装置间断冲洗声门下吸引管,B组使用注射器间断冲洗声门下吸引管。对2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呛咳频率、声门下吸引管堵塞率、护士冲管的依从性的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 A组患者VAP发生率、呛咳频率、声门下吸引管堵塞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士冲管的依从性则高于B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三通组建声门下吸引冲洗装置,方法简便,有效密闭,冲洗彻底,护士冲管的依从性高,能有效减少患者VAP的发生率及呛咳频率。  相似文献   

2.
ICU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不同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ICU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104例,按入院序号分为A组和B组,每组52例.A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方法,B组采用间断吸引、冲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排痰量、声门下滞留物吸引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呛咳等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 两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VAP发生的时间、呛咳等发生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结果、排痰量、声门下滞留物吸引量、VAP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声门下持续负压吸引加间断冲洗,不仅可以提高吸引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密闭式与开放式声门下冲洗护理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自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140例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声门下冲洗护理,观察组患者密闭式声门下冲洗护理,比较2组患者VAP发生率、好转率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速发型VAP、迟发型VAP、VAP总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好转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密闭式声门下冲洗护理预防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尔通、呋喃西林和洗必泰用于间歇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方面的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5例ICU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0.2%呋喃西林冲洗)61例、B组(0.02%洗必泰冲洗)75例和C组(银尔通冲洗)69例。记录3组每日气囊上和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引量、VAP发生时间和例数、声门下分泌物菌落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分泌物吸引量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与B组相比机械通气5d内VA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5d后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声门下分泌物菌落数明显低于A组,C组与B组相比机械通气5d内声门下菌落数无明显差异,5d后声门下菌落数明显低于B组。结论银尔通用于间歇气囊上滞留物冲洗能显著降低VAP的发生率,是预防VAP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微调式输液器持续滴入冲洗加持续声门下吸引对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精密过滤微调输液器持续冲洗和注射器间断冲洗两种方法,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下呼吸道耐药菌株感染率、气道损伤并发症、导管堵塞次数和呛咳反应次数,以及护理工时、操作依从性、护理质量评分和病人满意度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病人采用精密过滤微调式输液器持续滴入冲洗液加持续声门下吸引的方法,能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护理并发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宋诗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21-5321
目的研究益口液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实验1组采用益口液行声门下冲洗吸引,实验2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行声门下冲洗吸引,对照组常规气道护理、按需吸痰。结果实验1组VAP发生率为16.7%,实验2组为26.3%,对照组为40%,P〈0.05;实验1组发生VAP的平均时间为(13.0±2.5)d,对照组为(7.0±2.1)d,P〈0.01。结论益口液声门下冲洗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延迟VAP发生时间,是预防VAP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门下两种不同冲洗及吸引方法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声门下吸引冲洗装置进行声门下冲洗及吸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误吸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吸发生率、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声门下冲洗及吸引装置进行声门下冲洗及吸引可有效预防人工气道患者误吸及VAP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细菌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细菌学的影响.方法:将ICU 82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MV)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普通气管导管组)38例,B组(冲洗式气管导管组)44例.插管后每天收集咽拭子、声门下分泌物、气管插管内呼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学检查,并记录机械通气天数及VAP发生情况.结果:4 d两组VAP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第4~10天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两组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以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同种药物的耐药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并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声门下吸引配合不同冲洗液清除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对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发生V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294例,随机分成A组99例、B组99例和C组96例。A组使用10 ml注射器注入无菌生理盐水行声门下冲洗后吸引气囊上滞留物,B组使用10 ml注射器注入1.25%碳酸氢钠溶液行声门下冲洗后吸引气囊上滞留物,C组使用10 ml注射器注入0.02%洗必泰溶液行声门下冲洗后吸引气囊上滞留物。比较3组患者VAP发生率、死亡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C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B组及A组(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B组及A组(P0.05),B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A组(P0.05),住院时间长于A组(P0.05),3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02%洗必泰溶液用于声门下冲洗可以有效减少气道分泌物,降低VAP的发生率,有效改善肺功能,缩短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滞留物吸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细菌学的影响.[方法]将ICU 112例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MV)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普通气管导管组)58例,B组(冲洗式气管导管组)64例.插管后每天声门下滞留物、气管插管内呼吸道滞留物行细菌学检查.并记录机械通气天数及VAP发生情况.[结果]行MV4 d内两组VAP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 d~10 d B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VAP病人下呼吸道滞留物细菌培养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同种药物的耐药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并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CSS)法与开放式吸痰(OSS)法对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0年5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气管插管患儿52例,采用便利取样随机分为CSS组22例和OSS组30例,记录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VAP发生例数和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菌群情况。结果两组患儿VAP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呼吸道内培养出的菌株全部为泛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OSS组的菌株种类杂、数量多。结论对新生儿来说,采用不同的吸痰方法不是VAP发生的主要因素,也没有增加泛耐药菌的定植。但无论采用哪种吸痰方式,规范的操作和导管护理都是重要的措施,是防止新生儿VAP发生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集束干预策略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构建的集束干预策略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在ICU入住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VAP发生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ICU期间住院费用、护理人员依从性差异。结果实验组洗手、抬高床头依从性(96.7%,100%)显著高于对照组(57.2%,44.7%);实验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科学构建的集束干预策略预防VAP效果较好,提高了护士依从性,能有效落实指南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工气道气囊上方滞留物间断持续引流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方法将132例行人工气道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在患者呛咳,听诊肺部有痰鸣音或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吸痰;试验组采用滞留物间断持续引流的方法,观察两组VAP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17.7%,对照组为32.9%,两组比较,χ2=3.92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上方滞留物采用间断持续引流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对提高家长为患儿吸痰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肺炎婴幼儿护理对家长为患儿拍背吸痰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婴幼儿人院顺序对入选的患儿家长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实施家长参与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实施传统单向性的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参与护理的程度及对患儿吸痰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长参与护理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家长对患儿吸痰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 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海军安庆医院ICU治疗的66例经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使用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观察组患者使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停用的时间。结果 4d内,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V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后,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分别为28.1%和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吸痰式气管切开插管可略低早发性VAP的发生率及MV的使用时间.但并不能隆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李丽华  王丽 《华西医学》2010,(9):1745-1746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住在重症监护病房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比较不同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结果对照组VAP发生率52%(25/48),治疗组VAP发生率23%(11/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711,P=0.003)。结论针对VAP感染的环节加强气管导管气囊的管理、吸痰、口腔护理等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的效果。方法 2012年10-12月,采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图书馆、Pubmed(1966-2012)、EMbase(1989-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维普数据库(1989-2012)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密闭式和开放式吸痰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文献,同时筛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3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纳入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RCT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延长置管至VAP发生时间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长短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至VAP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龙文英 《全科护理》2012,10(14):1304-1305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对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方法]将40例入住重症监护室(ICU)需行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式硅胶吸痰管,实验组采用密闭式吸痰装置吸痰,观察两组吸痰前后SpO2、HR及MAP的变化。[结果]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在吸痰2 min后的SpO2显著下降(P<0.05),HR及MAP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病人吸痰前后SpO2、HR及MAP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病人吸痰前后SpO2显著下降(P<0.05),HR及MAP显著升高(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在ARDS病人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应用可明显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密闭式吸痰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CSS)与开放式吸痰(OSS)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吸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经口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患儿100例,随机分为CSS组(实验组)和OSS组(对照组)各5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菌群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VAP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儿呼吸道内培养出的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偶有真菌;OSS组的菌株种类杂、数量多。结论密闭式吸痰方法在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两种骨牵引针孔护理方法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骨牵引针孔护理方法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骨科创伤病区住院行下肢骨牵引的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组和封闭组,分别采用开放式(开放组)和封闭式(封闭组)两种针孔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通过对针孔感染率、护士工作时间的评估来比较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开放式针孔护理方法相比,封闭式针孔护理方法中患者的针孔感染率明显下降,护士平均工作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针孔护理方法与传统的开放式针孔护理方法相比,对骨牵引患者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