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是一种革兰阴性非发酵菌,其中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病原菌主要包括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B.cepacia complex)、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B.pseudomallei complex)等。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可进一步分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mallei)、泰国伯克霍尔德菌(B.thailandensis)、俄克拉何马伯克霍尔德菌(B.oklahomensis)和汉普蒂社伯克霍尔德菌(B.humptydooensis)5个种[1],其中除泰国伯克霍尔德菌毒力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不同培养基生长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在Vitek 2 Compact中的鉴定结果。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7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分离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127株,分别接种于哥伦比亚羊血平板(CBA)、麦康凯平板(MAC)和流感嗜血巧克力平板(CHA)上,以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为金标准,评估Vitek 2 Compact VT2.R7.01版GN卡对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鉴定准确性。结果 CBA平板上生长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鉴定准确率最高,为98.4%,2株被错误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MAC次之,准确率为94.5%,其中4株被错误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株为伯克霍尔德菌某种,1株被错误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CHA鉴定准确率最低,为91.3%,其中4株被错误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株为伯克霍尔德菌某种,5株无鉴定结果。结论 Vitek 2 Compact GN卡对不同培养基上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鉴定准确率不同,建议优先选择CBA平板上菌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09~2010年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和纸片扩散法对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9~2010年共分离出62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痰标本中分离菌株数占96.8%(60/62),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占95.2%(59/6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均在80.0%以上;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均在10.0%左右。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治疗应根据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在青瓜、生菜幼苗中的定植情况。  方法  用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保存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47、BP56、BP66分别感染青瓜、生菜无菌幼苗根部和叶片,从被感染幼苗根部与叶片的研磨液中分离该菌。 采用菌落平板计数检测被感染第1、3、5、7天的幼苗叶片中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增殖情况,绘制增殖曲线。 通过透射电镜对幼苗叶片中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定位。  结果  从被感染的青瓜、生菜幼苗中分离到了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而且该菌可以在幼苗中增殖,菌量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 通过透射电镜在青瓜、生菜幼苗叶片中也观察到了该菌定植。  结论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可以在一些生食类蔬菜(青瓜、生菜)幼苗中定植,为探究其新的感染方式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不同培养基上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Vitek 2 compact的鉴定结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7年5月间海南省人民医院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127株,分别将其接种于三种不同培养基上,以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为金标准,评估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采用Vitek 2 compact VT2.R7.01版的 GN卡进行鉴定并比较其准确性。结果 哥伦比亚羊血平板(CBA)上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鉴定准确率最高,为98.4%,2株被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麦康凯平板(MAC)次之,准确率为94.5%,其中4株被错误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株无法鉴定到种,1株被错误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巧克力平板(CHA)鉴定准确率最低,为91.3%,其中4株被错误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株无法鉴定到种,4株鉴定不出结果。结论 该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环介导恒温扩增(LAMP)结合纳米生物传感器(LFB)快速检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快速方法,为临床检测提供依据。  方法   针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Ⅲ型分泌系统基因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LAMP方法,通过纳米生物传感判断结果,并应用临床样本对该方法进行评价。  结果   LAMP-LFB检测的最佳扩增条件为67 ℃反应40 min,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纯培养物DNA灵敏度达到100 fg,对258株菌株进行检测,包括227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31株非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特异性为100%。 应用于46个临床样本检测时,与传统分离培养方法相比,达到100%的诊断准确率。 LAMP-LFB整个检测过程可在1 h内完成,包括15 min DNA制备,40 min LAMP扩增,2 min的LFB结果判读。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LAMP-LFB技术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方法,可作为类鼻疽基础、现场和临床实验室诊断的潜在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药谱,为临床治疗及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临床分离142株菌株,细菌鉴定和大多数药敏试验利用Vitek-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少数利用ATB 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个别药敏试验采用K-B法。药敏数据分析用WHONET5.4软件。结果痰液标本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阳性率最高,达到78.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但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率较高,敏感率分别为83.1%、87.2%、87.3%、90.3%、90.9%。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已成为医院分离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医院应重视其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该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送检的4 850例痰标本中分离出的12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科室的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4 850例痰标本共检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20株,检出率逐年增加,分别为2.0%、2.5%、2.8%;且多分布于ICU病房,占86.6%.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中的14种耐药,平均耐药率高达80.9%,仅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米诺环素敏感,敏感率分别为76.5%、93.9%.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谱广,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3--200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20032006年共分离出15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痰标本中分离菌株数占84.0%(131/156),血液中占5.1%(8/15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数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耐药率小于50%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8%~21.4%)、复方磺胺甲嗯唑(5.6%~23.8%)和头孢他啶(17.2%~40.0%)。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体外抗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活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test法,对临床分离的109株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进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计算MIC_(50)和MIC_(90),与有CLSI敏感性判断标准的亚胺培南、强力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他啶、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有EUCAST敏感性判断标准的美罗培南药敏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检测的8种抗菌药物的MIC_(50)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0.25/4μg/mL、亚胺培南0.5μg/mL、美罗培南0.5μg/mL、强力霉素0.5μg/mL、复方磺胺甲噁唑1μg/mL、头孢他啶1μg/mL、四环素2μg/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μg/mL;MIC_(90)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0.5μg/mL、亚胺培南0.5μg/mL、美罗培南1μg/mL、复方磺胺甲噁唑2/38μg/mL、头孢他啶2μg/mL、强力霉素2μg/mL、四环素4μg/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μg/mL。所测有CLSI判断标准的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显示,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性均为100%,其他药物敏感性依次为强力霉素99.08%,复方磺胺甲噁唑95.41%,四环素94.49%。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体外对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MIC_(50)和MIC_(90)均低于其他7种抗菌药物,表明其在体外对该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结合其体内药代学特点,临床可尝试使用以获取体内对该菌药效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139例,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洋葱伯克霍尔德茵对多种抗茵药物耐药,仅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8%、15.4%、16.5%、18.4%、24.5%、27.0%.结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茵高度耐药,治疗上应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室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肺部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肺部感染情况及病原菌耐药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年11月—2004年8 月出院患者在ICU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8种抗菌药物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MIC。结果 37 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肺部感染占同期医院肺部感染病例的3.3%。多发生于老年人,平均(64±10)岁,均有2~5种原发病或伴随疾病,所有患者均使用过抗菌药物,32 例(86.5%)接受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28例(75.7%)接受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诊断及治疗性操作,31 例(83.8%)入住ICU时间>2 周,18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体外活性最高,敏感率均为100.0%,其次为头孢他啶、头孢唑肟,敏感率分别是78.4%和61.1%,其余均<30%。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且往往与多种医院肺部感染菌并存,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肺部感染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对接受呼吸道侵袭性操作的患者,应重视对建立人工气道后早期病原学检查、呼吸管路和纤支镜的消毒管理及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如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美罗培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他啶和头孢唑肟等敏感抗菌药物,不宜选用亚胺培南、  相似文献   

13.
正类鼻疽是一种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引起的热带传染病。该病原菌主要侵犯人体肺部,早期易出现发烧、寒战、咳嗽、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肌肉痛等症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侵入人体肺部后,容易形成难治性肺炎、肺部空洞,并可能短期内快速地发展为败血症而死亡。此外,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还可能引起脑膜炎、前列腺炎、尿路感染及肝脾等内脏的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部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情况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ICU住院期间,28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院内肺部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多发生于老年人,有多种原发病或伴随疾病;感染患者往往病情突然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肺部渗出短期内明显增加;19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的体外活性较高,在85%以上;其次为哌拉西林,敏感率为71.4%,头孢曲松、左氧沙星敏感率在50%-60%之间,环丙沙星敏感率为36%,其余均〈30%。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具有多重耐药性,治疗难度大,应引起足够重视,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如美罗培南、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等。  相似文献   

15.
正类鼻疽病(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所导致的地方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澳大利亚中部、东南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菌常存在于疫区水、土壤、粪便及尸体中,可经破损皮肤接触含有致病菌的水或土壤而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1]。2014年10月,本组从1例高烧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39岁,因发热、右下肢肿痛入院。  相似文献   

16.
汪要望  袁素娥 《护理研究》2014,(12):1533-1534
<正>类鼻疽(melioidosis)是由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类鼻疽疫源地主要位于北纬25°以南的亚热带地区,包括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均有散发病例报道[1]。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为超级耐药菌,诊治该类病人时,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或医院感染暴发,后果不堪设想。我科于2012年11月收治了我院  相似文献   

17.
贺金荣  朱雄  李沙  陈海  吴华  夏连续  李伟  郑霄 《疾病监测》2017,32(6):467-471
目的 研究海南省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核糖体16S-23S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多态性及基因型特征,了解该省与其他类鼻疽流行区菌株间的遗传背景差异。方法 PCR扩增272株类鼻疽伯克菌的ITS片段并通过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产物长度;通过DNA测序及序列比对确认不同长度ITS的基因型及序列一致性;通过2检验分析不同流行区ITS型别的分布差异。结果 经毛细管凝胶电泳及DNA测序确认,272株类鼻疽伯克菌中发现C、E、CE、G 4种ITS基因型:C型64株(23.53%),E型144株(52.94%),CE型56株(20.59%),G型8株(2.94%)。序列比对证实,海南省类鼻疽伯克菌中各型别(C、E、G)ITS序列高度保守,不同型别ITS的长度变化由其主要变异区的序列差异引起。我国海南省与泰国流行区的ITS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96,P0.05),与澳大利亚流行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521,P0.05)。结论 海南省类鼻疽伯克菌临床菌株中存在C、E、CE、G 4种ITS基因型,C、E、CE为优势型别;与泰国、澳大利亚等传统流行区相比,其G型菌株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医院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40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药敏结果 .结果 该菌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92.35%),科室分布为ICU及神经外科,分别为77.04%、11.85%;该菌对米诺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分别为2.48%、7.43%、9.90%、11.98%.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抗菌活性三年基本保持稳定,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 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重点科室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 AutoSCAN-4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2006-2008年9月共分离出122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痰标本中分离菌株数占86.1%(105/122),血液中占6.6%(8/122),深静脉留置管和引流液共占5.7%.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菌素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80%;耐药率<50%的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8.2%)、亚胺培南(31.5%)和复方新诺明(40.8%).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6株的分布与耐药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调查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分布及其对22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旨在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ATB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检测8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并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对下列药物的敏感性为:复方磺胺甲口恶唑96.5%、哌拉西林-三唑巴坦93.0%、哌拉西林75.6%、头孢他啶73.3%。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头孢噻吩、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磺啶、磷霉素、多粘菌素E安全耐药。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现象严重,治疗可选择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等抗菌耐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