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敖金文  刘成洪  王佳 《华西医学》2004,19(2):255-256
目的 :提高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 7年来收治的 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疗过程。结果 :5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 ,最大 6cm× 5cm× 4cm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 ,手术顺利 ,术后血压降至正常。结论 :排尿时典型发作、血尿、高血压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临床表现 ,B超、CT、MRI、13 1I-MIBG为主要的定位诊断方法 ,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嗜铬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术前准备、手术麻醉及管理方法。结果 3例术前确诊嗜铬细胞瘤者术前降压有效,术中静脉泵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另1例术中诊断嗜铬细胞瘤者,及时给予控制性降压和输血、输液扩容治疗;4例术中肿瘤切除前收缩压均控制在100~160mm Hg,肿瘤切除后维持收缩压60~80mm Hg;麻醉期间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及体温正常;4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诊断3例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肾上腺外纵隔嗜铬细胞瘤。结论术前、术中控制性降压及扩充血容量是小儿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管理的重点,有助于维持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对术前误诊的嗜铬细胞瘤,术中及时判断和麻醉正确处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l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除3例术后血压略高外,余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可作为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醒临床充分的术前治疗对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2002年4月~2006年8月行肾上腺髓质内嗜铬细胞瘤切除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术前均给予补充血容量、控制血压及心率、治疗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控制高代谢症状等对症治疗,6例麻醉、手术均顺利,且术后恢复顺利,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危险性极大,充分的术前治疗可明显降低麻醉危险.  相似文献   

5.
董文瑞  马晋  廖凯  范地兵 《华西医学》2009,(8):1973-1974
目的:探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37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血压的控制方法。结果:3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5例术后血压恢复正常,2例术后血压未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多种内分泌激素的测定及B超、CT的定位检查,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的降压、扩容和术后的补液升压等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许义  林怀香  沈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21-5721
目的探讨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前、术后精心的临床治疗和护理,5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均达到临床治愈,顺利出院。结论术前有效降压扩容治疗,积极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测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等,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降低手术风险,获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嗜铬细胞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左侧腹部肿物4年,伴头晕、头痛、心悸、血压升高1年,近日加重入院.结合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超声、CT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并巨大嗜铬细胞瘤.术前控制血压、心率,后成功实施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转入心内科行进一步治疗.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并嗜铬细胞瘤患者应尽早积极手术治疗,以阻断过量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同时,术前应使用保护心脏的药物,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  相似文献   

8.
术中发现隐匿型嗜铬细胞瘤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隐匿型嗜铬细胞瘤的诊治及围手术期麻醉管理,以减少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隐匿型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讨论其诊断、术前准备、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结果】11例患者成功切除肿瘤,2例死亡,患者均出现高血压危象及低血压.【结论】对异位隐匿型嗜铬细胞瘤应高度重视,术前尽可能明确诊断、完善准备,术中采取正确措施可避免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附8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8年83例嗜铬细胞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男性47例,女性36例,患者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49±12岁。术前有高血压75例(90.4%),无高血压8例(9.6%)。结果:术前检测VMA正常者15例,高于正常者68例。CT测定肿瘤最大径为3~16.7cm,平均(9.9±6.9)cm。术前均予扩容、扩血管药物等治疗,根据患者术前血压,用药时间为3d-2周。术中血压大部分均有明显波动(〉50mmHg),术后随访血压均维持良好,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其中8例(9.6%)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本组68例术前尿VMA异常者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嗜铬细胞瘤在术前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行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的,腹腔镜手术也是安全可行的。围手术期处理在嗜铬细胞瘤的处理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避免误诊。方法分析1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血压正常,术前膀胱镜肿物活检病理报告为膀胱癌,拟行膀胱全切术。术中触及膀胱肿瘤时血压明显波动,复查术前活检标本确诊嗜铬细胞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亦证实诊断,随访2年恢复良好。结论 B超、CT等对膀胱嗜铬细胞瘤诊断价值有限,病史、膀胱镜检查可疑本病,术中触及肿物时出现血压明显波动的现象强烈提示本病可能。  相似文献   

11.
妇科腹腔内出血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卵巢破裂所致腹腔内出血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对因腹腔内出血入院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88例,外院误诊4例,本院误诊2例;卵巢破裂18例,误诊1例,均经手术止血治疗。结论:异位妊娠在妇科腹腔内出血中占首位,详细询问病史,尿、血HCG和子宫附件B超、后穹窿穿刺或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交叉异位肾误诊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交叉异位肾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例交叉异位肾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交叉异位肾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极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本组2例中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另1例被误诊为独肾、肾结核。结论:交叉异位肾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在临床实践中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小肠间质瘤32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SIST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2例SISTs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SISTs常见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多为: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胃肠道出血及体重下降;但血清肿瘤学指标如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等无明显异常。术前18例行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10例检出病变,均未提示间质瘤可能。32例行CT检查,全部检出小肠病变或肿瘤,定性诊断准确21例;3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结果为SISTs,其中良性间质瘤7例,潜在恶性11例,恶性14例。结论 SISTs无特异性临床症状,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诊断率低,CT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征,两种检查互相配合,结合临床具有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CD117及CD34有助于诊断SISTs。早期诊断对改善SISTs的预后十分重要,积极手术切除和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球旁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2010年10月收治1例肾球旁细胞瘤,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病理和预后。【结果】术后3d血压恢复至正常。复查血钾正常。随诊4个月,血压稳定于120/80mmHg。肾功能、血钾正常。超声、CT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球旁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产生肾素的肾小球球旁良性肿瘤,临床特征为严重的高血压和低血钾。确诊需依靠临床表现、光镜、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早期诊断与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诊治特殊部位异位妊娠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文敏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0):1053-1055
目的评估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经腹腔镜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4年12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住妊娠388例,其中特殊部位异位妊娠31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1例,子宫残角妊娠4例,卵巢妊娠3例,腹腔妊娠2例,宫角妊娠10例,子宫肌壁妊娠1例。结果31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中除2例中转开腹外,其余均经腹腔镜手术完成,成功率93.5%。对输卵管间质部和宫角妊娠,其中12例试行保守手术而保留生育功能。结论腹腔镜早期诊治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疑为早期异位妊娠的病人经阴道超声检查和随访。结果:48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出的异位妊娠,破裂型9例,未破裂型38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例,而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诊断尤为重要,占总数79%,其声像图为附件区可见妊娠囊、空妊娠囊、Dount征和混合性回声四种。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特别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检查,使异位妊娠的诊断时间大大提高,从而减少失血性休克,降低死亡率,指导临床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颈妊娠诊断及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子宫颈妊娠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临床资料。结果7例子宫颈妊娠除1例在术后再次超声检查时确诊外,其余均为超声首次诊断。子宫颈妊娠图像特征: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子宫颈内口关闭,子宫颈管内见不规则妊娠囊或回声紊乱区,彩色血流信号丰富。结论经阴道及腹部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颈妊娠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及时处理和早期保守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使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弧菌性脓毒血症的早期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弧菌性脓毒血症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方法 将符合弧菌性脓毒血症临床诊断的患者根据时间顺序分为A、B两组 ,A组 5例应用抗菌药物、补液扩容、多巴胺升压、护肝治疗及其他对症处理 ;B组 5例应用上述治疗同时 ,入院后 1~ 2h切开患肢皮肤减压、引流 ,清创、植皮或截肢治疗。总结两组的临床资料 ,并对结果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例患者血疱液、培养出致病性弧菌病原体。A组患者 4 8h内死亡 ,B组 2例下肢病变轻的患者经清创、植皮后保存了患肢 ,2例下肢病变严重者行截肢治疗 ,均治愈出院 ,1例虽病情好转 ,但因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 根据其主要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作为弧菌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依据 ,确诊率高 ,早期临床诊断、早期抗菌药物结合早期外科手术切开减压引流 ,及时清创和截肢治疗弧菌性脓毒血症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误诊为异位妊娠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曾诊断异位妊娠、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GTD 3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因急腹症就诊,经常规查体、超声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尿妊娠试验初诊为异位妊娠,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输卵管绒毛膜癌和输卵管侵蚀性葡萄胎各1例;1例因下腹痛、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突然晕倒诊断为异位妊娠,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盆腔积血、血压升高,取手术标本病理会诊修正诊断为输卵管侵蚀性葡萄胎。3例确诊后经标准联合化疗治愈。结论特殊部位的GTD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类似异位妊娠时易误诊,通过手术获取病理组织送检,重视监测血HCG变化,可避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脑凸面脑膜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9例小脑凸面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按肿瘤部位将其分为种类型:中间型、外侧型和上部型,分别为2例,4例和3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Simpson I组切除3例,Ⅱ级切除4例,Ⅲ级切除2例,术后症状改善者8例,1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术后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小脑凸面脑膜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术中应注意静脉窦,脑积水及肿瘤出血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