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研究表明,变异的tau蛋白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产生老年斑的关键;人突触核蛋白(Syn)是参与形成帕金森病患者淀粉样变性的主要成分。目的:总结近年来微管相关作用物质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以"tubulin;Alzheimer Disease;Parkinson Disease;Neurodegeneration:微管蛋白;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为检索词,检索1975年3月至2014年3月Pub Med数据库及万方医学网相关文献。纳入微管结构与功能、微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微管蛋白相关物质及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研究的文献26篇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在细胞中起重要的细胞骨架作用。在神经系统,微管系统的稳定性也是维持胞体和突起间营养转运的基础。已证实微管蛋白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蛋白密切相关。tau蛋白异常聚积导致的轴突转运障碍不仅影响神经元的形态,而且影响其功能。Syn可以促进生长初期原代培养神经元轴突内微管的组装。当细胞受到不良刺激时,发生微管相关物质的不良代谢,导致微管系统产生结构的紊乱和功能的障碍,胞内物质异常堆积,并通过一系列目前尚待阐明的调控机制使细胞逃逸凋亡,从而进入退行性变性。目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也多以替代法治疗为主,尚无特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背景:微管相关蛋白2作为神经元特异性标记蛋白之一,其表达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脊髓神经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的演变规律。目的:综述微管相关蛋白2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脊髓发育及损伤修复中的表达分布规律,进而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治疗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84/2012维普、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脊髓,微管相关蛋白2"。同时计算机检索1984/2012PubMed和Springer外文电子期刊及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spinal cord,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共检索到文献325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7篇。结果与结论:微管相关蛋白2不仅是神经细胞的骨架成分,更是一种活跃的功能蛋白,参与神经元的生长和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它的表达强弱可以反映脊髓神经元的发育情况。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活性下降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它的高表达可能在脊髓损伤后突触结构重建及受损神经功能代偿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检测微管相关蛋白2的含量和定位,可以用来研究人类多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规律,进而探索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损伤修复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脊髓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细胞骨架蛋白——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免疫细胞化学(SABC)技术鉴定培养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β-微管蛋白-Ⅲ在脊髓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分布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β-微管蛋白-Ⅲ在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结果分化第1天,β-微管蛋白-Ⅲ表达较弱;随着细胞的发育,分化第4天时β-微管蛋白-Ⅲ表达增强,其阳性反应物分布于核周,并伸出突起;β-微管蛋白-Ⅲ的含量也随着细胞的生长而增多;然而分化第7天时,β-微管蛋白-Ⅲ表达减少。结论在脊髓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细胞骨架蛋白——β-微管蛋白-Ⅲ影响和促进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早在1914年,Theoder Boveri就首次提出恶性肿瘤细胞极性的改变和染色体不稳定性可能是由于中心体异常引起,但这一推测一直未引起肿瘤研究者的关注。直至近年,中心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管蛋白(tubulin)作为中心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染色体的运动、有丝分裂和细胞凋亡,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中心体结构、功能及微管蛋白家族一、中心体结构与功能中心体是细胞内的非膜性细胞器,由一对垂直排列的中心粒(centrioles)和中心粒周围物质(pericentriolar matrix,…  相似文献   

5.
微管相关蛋白1B与周围神经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因素很多 ,有起促进、诱导作用的 (如神经生长因子 ) ,也有起抑制作用的 (如纤维瘢痕组织等 )。微管相关蛋白 1B是一种细胞内促进轴突再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微管相关蛋白 1B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功能调控及周围神经再生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背景神经元的功能状态与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多种实验方法来鉴定神经元轴突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但对于树突,人们给予的重视还很少. 目的 观察电针损伤大鼠中脑后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 2( MAP2)免疫反应变化. 设计设立对照的动物实验研究. 地点和材料 地点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心实验室. Wistar 大鼠,雌雄不限 , 体质量 (180± 120) g, 每组 6只动物. 干预电针损伤大鼠中脑,不同时间取脑组织,行 MA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元 MAP2免疫反应及不同时间病理变化. 结果 正常大鼠脑组织 MAP2免疫反应发生在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电针损伤后可见 MAP2免疫反应不同的神经元固缩神经元,轻度受损神经元,正常神经元. 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实验性研究中, MAP2免疫反应是观察神经元功能状态的一项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微管蛋白在巨核祖细胞向血小板发育成熟的过程中通过对有丝分裂的控制和原血小板的形成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在血小板中微管蛋白参与维持血小板骨架的完整,并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参与血小板形态的改变。一些以细胞有丝分裂为靶向的抗肿瘤新药正试图有针对性地减少对微管蛋白的影响以减轻药物对血小板生成的抑制作用。临床上一些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由于微管蛋白基因的变异和多态性影响了微管多聚体的结构从而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本文对微管蛋白在巨核细胞发育成熟和血小板生成调控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Tau蛋白属于微管相关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s,MAP)家族,是微管相关蛋白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它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的轴突和胞浆内,其次在神经胶质细胞内。Tau蛋白主要功能为促进微管蛋白聚集形成微管,并增强其稳定性,维持细胞的生长发育。近年研究表明,Tau蛋白有可能作为脑损伤的敏感指标。重度颅脑损伤后迟发脑积水的发病率约为8—12%,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能否通过Tau蛋白的检测,及早、有效预防迟发脑积水的发生,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C-bouton来源于脊髓中央管附近胆碱能中间神经元,特异性支配运动神经元,是脊髓运动调控神经环路中的关键节点。C-bouton突触前后膜有多种特异性蛋白,能以任务依赖方式调控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并参与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和变性死亡。在运动神经元病中C-bouton的数量、体积及标志性蛋白都会发生异常改变。本文将对C-bouton的结构和组成、功能和调控,及其在运动神经元病中的病理改变、功能障碍和疾病发生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认识C-bouton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野  万虹  历俊华  翟晶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84-1385
背景:神经元的功能状态与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多种实验方法来鉴定神经元轴突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但对于树突,人们给予的重视还很少。目的:观察电针损伤大鼠中脑后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反应变化。设计:设立对照的动物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地点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心实验室。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180&;#177;120)g,每组6只动物。干预:电针损伤大鼠中脑,不同时间取脑组织,行MAP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元MAP2免疫反应及不同时间病理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脑组织MAP2免疫反应发生在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电针损伤后可见MAP2免疫反应不同的神经元:固缩神经元,轻度受损神经元,正常神经元。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实验性研究中,MAP2免疫反应是观察神经元功能状态的一项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紫杉醇大鼠腹内给药以探讨微管蛋白对BSEP表达及分泌转运功能的影响;LPS腹腔注入法制备成年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病模型以研究BSEP表达与胆汁淤积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腹腔注入法制备成年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病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9组,生理盐水对照组,LPS注入组及紫杉醇注入组后8h组,48h组。1周组,各组n=5。所有动物于存活设定时间处死,抽取血清送检血清碱性磷酸酶、胆汁酸及总胆红素水平以了解胆汁淤积程度;肝脏冰冻切片于共聚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肝细胞胆管膜侧BSEP表达情况。结果血清酶学检测发现LPS注入组其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胆汁酸及总胆红素值均较同一时间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高,共聚焦荧光图片发现LPS注入后肝细胞毛细胆管膜附近BSEP蛋白成像较生理盐水组模糊,胆管结构欠清甚至部分缺失。而紫杉醇注入组碱性磷酸酶活性、胆汁酸及总胆红素值较生理盐水组增加,可见胆汁淤积。共聚焦荧光图片结果显示.毛细胆管膜侧BSEP蛋白较同一时间生理盐水组成像模糊变淡,可见缺失胆管结构。结论LPS腹腔内注入大鼠后可引起明显的胆计淤积,共聚焦图象发现肝细胞毛细胆管膜侧BSEP表达明显减少,故认为BSEP表达减少或功能异常与胆汁淤积性疾病间关系密切;紫杉醇促进微管蛋白装配成微管,但抑制微管的解聚.从而影响了微管的正常功能,导致肝细胞毛细胆管膜侧BSEP蛋白表达及其转运功能明显下降,引起显著胆汁淤积,表明微管蛋白功能在BSEP表达及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管是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部分,具有聚合和解聚的动力学特性[1].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组成[2].γ微管蛋白参与微管的组装,但并非微管的组分.微管的动力学特性使其在细胞有丝分裂起重要作用,其中β-微管蛋白的过表达是恶性肿瘤早期形成的关键[3].Warburg效应指肿瘤细胞在氧气即使充足时亦经糖酵解途径代谢,消耗大量葡萄糖产生乳酸,这种现象被也称为肿瘤的有氧糖酵解[4].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即是这一过程的限速酶.它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5].本文通过对比β-微管蛋白及M2型丙酮酸激酶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别,进一步探索这两种蛋白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分期的关系,寻求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早期诊断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LS病人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和皮层下运动纤维是否受损 ,1H MRS技术是否适用于监测ALS病情。方法 ALS组为 3 0例ALS病人 ,对照组为 10例健康人 ,测定大脑皮层运动区的NAA、Cho、Cr。结果 ALS病例组中NAA/Cr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Cho/Cr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NAA/Cr下降和Cho/Cr升高 ,提示ALS病人大脑皮层运动区存在神经元破坏和皮层下运动鞋纤维鞘膜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4.
背景:目前关于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否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报道不多,且争论多集中在分化后的神经元是否仅具有神经元形态而不具有神经元功能.目的:探讨海马神经元条件培养液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和神经胶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将第5代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为4组:条件培养基组加入海马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培养液;b-FGF组加入含b-FGF的DMEM培养基;无血清培养组加入含Neurobasal和B27的无血清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加入含胎牛血清的DMEM.各组诱导12,24 h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鉴定,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微管相关蛋白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诱导12,24 h后,条件培养基组、b-FGF组、无血清培养组骨髓间质充干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呈阳性表达,阴性对照组未见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诱导后24 h,条件培养基组、b-FGF组、无血清培养组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均明显增强(P < 0.05),且条件培养基组增强幅度显著高于另两组(P < 0.05);条件培养基组、b-FGF组、无血清培养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果证实海马神经元条件培养液可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神经胶质样细胞,与含b-FGF的培养基和无血清培养基相比,海马神经元条件培养基诱导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神经元微管结合蛋(MAP2)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无血清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并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并以低能量氦-氖激光对其照射,于培养后14d神经元生长旺盛时期取出各组培养皿内盖玻片进行MAP2免疫学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拍照计数,与其他对照组比较,观察激光照射对神经元微管结合蛋白(MAP2)表达的影响。 结果将氦-氖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阳性表达细胞轮廓清晰,照射后阳性表达MAP2的培养神经元数目为(15.85±2.79)个/高倍视野,明显高于对照组[(9.23±2.56)个/高倍视野]的数量,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氦-氖激光照射能促进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MA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保罗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蛋白表达与中心体扩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和47例OSCC中PLK1蛋白和γ-微管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LK1蛋白和γ-微管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和O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10)、70.2%(33/47)和0.0%(0/10)、76.6%(36/47),PLK1蛋白和γ-微管蛋白表达在正常口腔黏膜组和OSCC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OSCC组织中PLK1蛋白与γ-微管蛋白表达之间正相关,r=0.305,P0.05。结论:PLK1蛋白过表达可能是中心体扩增的潜在机制之一,PLK1蛋白过表达导致中心体扩增及细胞恶性增殖在OSCC发生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体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膜性细胞器,在细胞中可加工、分选并投递特定物质到相应区域,参与调节神经元结构和功能。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高尔基体发生病变可能与运动神经元变性死亡相关。本文总结了神经元中高尔基体结构、功能及相关蛋白,并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高尔基体碎裂可能的原因和结果,为深入了解高尔基体病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夏春 《华西医学》2014,(8):1583-1585
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结合Tau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元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主要成分,但适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又是参与微管组装和维持微管稳定的重要骨架蛋白。近年来,Tau蛋白对线粒体的转运、分布和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受到广泛研究。现对上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βⅢ-微管蛋白在乳腺癌癌变各阶段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 例乳腺非典型增生、30 例导管内癌和30 例浸润性导管癌中βⅢ-微管蛋白表达水平,另30 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正常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βⅢ-微管蛋白的表达程度不同(χ2 =31.547,P =0.000).随着从正常乳腺组织到出现非典型增生进展为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发展变化,βⅢ-微管蛋白表达率呈增高趋势.除导管内癌组和浸润性导管癌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在非典型增生组、导管内癌组和浸润性导管癌组高于正常乳腺组(z =-2.168,P =0.030,z =-3.878,P =0.000,z =-5.017,P =0.000);导管内癌组和浸润性导管癌组中βⅢ-微管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组(z =-2.136,P =0.033,z =-3.593,P =0.000).而导管内癌组和浸润性导管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1.482,P =0.138).结论 βⅢ-微管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并有可能在促使乳腺癌过度增殖及恶性转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ALS病例线30例,健康对照组10例,同时测定大脑两侧皮层运动区的NAA、Cho、Cr。结果:ALS病例组中NAA/Cr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ho/C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NAA/Cr下降和Cho/Cr升高,提示ALS患者大脑皮层运动区存在神经元破坏和鞘膜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