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海燕  罗莎莉  林玲  王琳  董蔚 《护理研究》2005,19(9):794-795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应用该闭合器后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通过股动脉造影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病人70例,对发生出血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后发生出血16例,出血与患高血压、大量吸烟以及围手术期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有关。[结论]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应用于高血压者要特别注意观察,术后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发生出血的几率增加,可延长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2.
李海燕  罗莎莉  林玲  王琳  董蔚 《护理研究》2005,19(5):794-795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应用该闭合器后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通过股动脉造影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病人70例,对发生出血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后发生出血16例,出血与惠高血压、大量吸烟以及围手术期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有关。[结论]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应用于高血压者要特别注意观察,术后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发生出血的几率增加.可延长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3.
许行  王霞 《护理学报》2005,12(2):44-45
目的观察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且符合血管入选标准80例患者,分为血管闭合器组40例,沙袋压迫组40例,分别采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和沙袋止血,观察比较两组在拔除动脉鞘管后,卧床及允许下床时间、术后舒适程度、术后穿刺点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血管闭合器组与沙袋压迫组比较,拔除动脉鞘管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允许下床时间明显提前,术后舒适程度明显提高,术后24h穿刺点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低,P均<0.01。但两组术后72h穿刺点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随着血管闭合器广泛应用于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如何客观评价和合理应用这些闭合器值得关注.目的:对比观察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3种股动脉血管穿刺闭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6~03/2008-07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内科.对象和材料:选择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冠状动脉造影380例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38例的患者共918例,男562例,女356例,年龄24~83岁.Starclose血管闭合系统和Perclose缝合装置由美国Abott公司生产,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山美国Cardiva公司生产.方法:918例患者按止血方法分为4组.人工压迫止血组(n=271):采用压迫止血,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拔除鞘管.局部压迫止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活化凝血活酶时间降至65 s以下时拔管压迫止血10-20 min.Boomerang封堵器组(n=178):封堵器送入动脉鞘管,展开止血全后,调整封堵器方向后用固定夹固定,冠状动脉造影后20 min拔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依肝素量不同决定拔除时间,而后人工加压至出血停止.Perclose缝合器组(n=183):术后立即送入Perclose操纵杆,打结缝合穿刺点.Starclose闭合器组(n=286):冠脉造影或介入术后直接利用一个环形可弯曲的小镍钛合金闭合夹从血管外对穿刺口周围进行闭合.主要观察指标:记录每例的止血操作时间、制动总时间、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失败病例数量.结果:91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Starclose闭合器组和Perclose缝合器组在缩短止血操作时间和制动时间方面明显优于Boomerang封堵器组和人工压迫止血组(P<0.01);其中Boomerang封堵器组亦较人工压迫止血组有明显缩短(P<0.01).②采用血管闭合装置与人工压迫法相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P<0.05).③人工压迫止血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有2例渗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12例止血失败;Boomerang封堵器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1例失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5例失败;Perclose缝合器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1例失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0例失败;Starclose闭合器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1例渗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例失败.结论:3种血管闭合器包括Starclose、Perclose和Boomeran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优于人工压迫止血,且不存在特殊生物相容性问题.Starclose闭合器的优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与Percloser血管缝合器对患者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评估血管缝合器止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术的63例患者,分为Angioseal(A)组与Percloser(P)组,观察止血时间、卧床及制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平均操作时间明显少于P组(P<0.01),并且A组平均止血时间也明显少于P组(P<0.05);但两组平均卧床制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共有3例缝合失败,其中A组1例,P组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例(A组1例,P组2例),A组发生较大血肿1例,经重新加压包扎后消失.结论:两种血管缝合器止血用于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其中Angioseal操作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的止血效果和相关护理体会。方法:使用血管闭合器止血和常规压迫止血各100例,比较止血时间、卧床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在两组中的差异。结果:血管闭合器止血时间与卧床时间较人工压迫止血明显缩短,并发症减少,病人舒适。结论: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使用血管闭合器止血快,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总结护理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9月做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止血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病人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15例发生并发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05例病例中发生并发症15例,15例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术后护士严密观察穿刺伤口情况及生命体征,根据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时发现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并发症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总结护理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9月做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止血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病人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15例发生并发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105例病例中发生并发症15例,15例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痊愈,治愈率达100%.结论 术后护士严密观察穿刺伤口情况及生命体征,根据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时发现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并发症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①选择2003-08/2005-12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动脉鞘尺寸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血管闭合器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根据动脉鞘的尺寸选用适当规格的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人工压迫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6h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③记录两组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止血时的血管迷走反应、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患者,96例成功,成功率97.9%。3例穿刺处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0.58±0.23)min,下肢制动时间(2.5±0.6)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0.67±0.40)min,下肢制动时间(4.4±0.7)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②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患者,止血成功率100%。3例发生穿刺处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9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12.4±6.5)min,下肢制动时间(17.2±5.3)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28.3±9.4)min,下肢制动时间(20.4±4.6)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结论采用Angio-Seal闭合器止血安全有效,较手压止血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未增加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并有减少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发生血管并发症的3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0例血管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顺利出院.结论 重视术前护理,积极的术中及术后处理对预防和减少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管闭合器闭合股动脉入路穿刺点致下肢动脉狭窄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血管闭合器操作失误致股浅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老年男性,1个月前在外院行右侧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出现右下肢凉、麻、痛,误以为既往腰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未予重视。3 d后右下肢症状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按腰椎病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给予输液治疗无效,来我院经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提示右侧股浅动脉重度狭窄。手术探查见造影穿刺点误选择在股浅动脉起始部,右股浅动脉横截面3点钟与9点钟方向被Star Close血管闭合器闭合,动脉管腔重度狭窄。切除右股浅动脉异物段,修剪内膜,人工血管补片缝合固定,右下肢血液供应恢复正常。结论血管闭合器使用不熟练、未掌握血管闭合器闭合技巧是导致本例股浅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临床医生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出现的肢体急性缺血症状应考虑血管闭合器所致的可能,应及时手术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2.
刘云兵  吴屹  罗彩东  赵亮  王羽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5):103-103,135
目的 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①选择2003—08/2005—12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动脉鞘尺寸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血管闭合器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根据动脉鞘的尺寸选用适当规格的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人工压迫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6h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③记录两组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止血时的血管迷走反应、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患者,96例成功,成功率97.9%。3例穿刺处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0.58&;#177;0.23)min,下肢制动时间(2.5&;#177;0.6)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0.67&;#177;0.40)min,下肢制动时间(4.4&;#177;0.7)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②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患者,止血成功率100%。3例发生穿刺处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9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12.4&;#177;6.5)min,下肢制动时间(17.2&;#177;5.3)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28.3&;#177;9.4)min,下肢制动时间(20.4&;#177;4.6)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结论 采用Angio—Seal闭合器止血安全有效,较手压止血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未增加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并有减少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使用血管闭合装置与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方式对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使用血管闭合装置的62例为观察对象(血管闭合装置组),选择与之匹配的以人工压迫方式止血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人工压迫组),比较两组术后卧床时间及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管闭合装置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人工压迫组(P<0.01);两组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使用外周血管闭合装置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但是否能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尚需进一步研究。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法; 人工压迫; 血管闭合装置; 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3-0036-02  相似文献   

14.
背景:对比血管闭合装置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手术后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性.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血管闭合器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中应用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8-01/2009-10.检索关键词:血管闭合器,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纳入标准:①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②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③排除较陈旧的理论观点以及一些重复性研究.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结果:计算机初检到72篇文献,阅读标题和 摘要进行初筛,排除研究目的与本文无关的文献20篇,内容重复性研究32篇,共20篇文献符合标准.目前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后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方法主要有人工压迫止血、机械压迫止血及血管闭合装置.传统的人工或机械压迫的方法压迫和制动时间长,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同时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延长了住院时间.而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的一些新型的针对穿刺点局部的缝合或封堵装置,如:Anglo-Seal血管封堵器,Perclose血管缝合器等,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可以减少对外周血管的损伤.结论:对于临床工作者,实际工作中在决定哪些患者使用血管闭合器时,既要考虑采用血管闭合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要兼顾血管闭合器处理动脉穿刺的费用和效益比,使患者达到最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郑明霞  游桂英  秦容  辜桃 《华西医学》2011,(12):1887-1888
目的研究弹力绷带"8"字包扎法对经皮穿刺股动脉行心脏介入诊疗后伤口出血或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0年1 6月收治的600例经皮穿刺股动脉行心脏介入诊疗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0例)和试验组(30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理、心功能、有无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术中肝素使用量、术后人工压迫止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观察出血或血肿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血或血肿发生率9/300(3%),试验组出血/血肿发生率2/300(0.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对经皮穿刺股动脉行心脏介入诊疗后,用弹力绷带"8"字包扎法包扎伤口能降低血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张喜梅 《家庭护士》2007,5(12):64-65
冠心病介入诊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AC)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传统的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多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进行止血处理,且为避免穿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一般砂袋压迫6 h,患肢制动24 h,卧床24 h~48h,病人常因此产生恐惧心理,担心不能忍受术后肢体制动带来的痛苦,并且部分病人术后出现尿潴留、腰部酸痛及周身不适等症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一次性压迫器止血,对病人卧位无特殊要求,明显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观察了两种路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装置减少PTCA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是目前解除冠脉狭窄和堵塞的重要手段之一[1],大部分经股动脉穿刺实施。为防止股动脉穿刺点出血,术后留置动静脉鞘管4~6h,指压股动脉20~30min后,加压包扎,穿刺肢体平卧、制动12~24h。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有穿刺部位血肿、出血、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及静脉血栓形成、局部感染,低血压,腰背疼痛、尿潴留、睡眠障碍、恶心呕吐等。Angio-seal(动脉血管闭合)是一种新型的止血装置,用于介入性诊疗后大动脉穿刺点的快速闭合[2],通过附于血管壁内侧的胶原锚和附于血管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压迫止血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我院2007年3月~2008年8月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压迫止血608例,设为A组,手工压迫止血346例,设为B组,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发生迷走反射5例,血肿12例,假性动脉瘤2例,股动脉闭塞1例;B组迷走反射13例,血肿7例,假性动脉瘤1例,无股动脉闭塞发生.结论: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虽可降低迷走反射发生率,但其血管并发症与手工压迫止血者差别不大,故使用时应慎重选择对象,严格操作规范,术后严密观察,以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均采用手工或机械压迫的方法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止血,加压包扎及卧床制动时间较长,增加了出现并发症的危险.血管闭合装置可以快速止血并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因此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国内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经验不多.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中国人PCI术后应用一种常用的血管闭合装置-Angio-sealTM血管闭合器进行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陈黎明  马秀芬 《护理研究》2008,22(5):385-387
从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结构特点、临床护理研究、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