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颗粒对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 LAB)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评价脑络欣通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90例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脑络欣通组,通心络组,常规组,常规组给予西医神经内科常规处理,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脑络欣通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络欣通颗粒。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3个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 LAB)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观察指标数值的变化,评价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心络组和常规组各脱落2例患者。3组均有变化,常规组虽有变化,但无统意义计学,与常规组相比,通心络组和脑络欣通组均有明显的改变(P0.05或P0.01),脑络欣通组又明显优于通心络组(P0.05),说明脑络欣通颗粒可以更好的改善以上指标。结论:脑络欣通颗粒对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明显降低o LAB和CRP水平,且优于通心络胶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颗粒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评价脑络欣通颗粒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90例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脑络欣通组是加服脑络欣通颗粒。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3个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心络组和常规组各脱落2例患者。3组均有变化,常规组虽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组相比,通心络组和脑络欣通组都有明显的改变(P0.05或P0.01),脑络欣通组又明显优于通心络组(P0.05),说明脑络欣通颗粒可以更好地改善以上观察指标。结论:脑络欣通颗粒对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明显改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且优于通心络胶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性指标等的改善,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铁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2例)和对照组(148例),治疗组予通心络胶囊和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铁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浓度,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耳穴压豆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1组予以常规西药+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2组予以常规西药+通心络胶囊+耳穴压豆治疗,疗程4周。比较3组中医证候总疗效、心绞痛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积分和心电图疗效。结果:在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绞痛疗效方面,3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的疗效顺序为治疗2组治疗1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心电图疗效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耳穴压豆联合通心络胶囊组通心络胶囊组西医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对2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及早期康复治疗,均观察30d,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4.98±3.39)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6.78±8.64)分(P<0.01)和对照组治疗后(9.76±4.81)分(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1d3次.2组均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对照组为7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通心络治疗恢复期脑梗死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恢复期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80例脑梗死恢复期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4粒/次,3次/d,3月为一疗程。同时设对照组60例脑梗死恢复期病人,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症及血流变学、血脂变化指标。结果治疗组80例,显效38例,有效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对恢复期脑梗死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并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全血黏度及血脂,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Hcy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两组Hcy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脑塞通丸治疗中风恢复期(中经络,气虚血瘀证)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设计方法。将符合中风恢复期(中经络,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按3∶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脑塞通丸,对照组服用偏瘫复原丸,疗程为8周。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为主要指标,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中医证候单项疗效为次要指标,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与基线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相对基线NIHSS评分变化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后相对基线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8%,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脑塞通丸治疗中风恢复期(中经络,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机制。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服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连服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甲襞微循环积分值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6.67%,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达80.00%,与对照组(78.85%和69.2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逆转心电图缺血变化,显著改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及早期康复治疗,均观察30d,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治疗后为(4.98&;#177;3.39)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6.78&;#177;8.64)分(P&;lt;0.01)和对照组治疗后(9.76&;#177;4.81)分(P&;lt;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通心络胶囊配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脑通胶囊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经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造大鼠血瘀证模型,观察脑通胶囊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家兔血小板聚集试验,研究脑通胶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 脑通胶囊可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并可明显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 脑通胶囊可明显改善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同时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弋巧玲 《临床医学》2013,(12):116-117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23%,对照组为52.3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与血流变指标的下降呈正相关。结论通窍活血汤化裁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68例,按抽签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和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化痰活血通络汤加减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恢复期是指病发2周后至1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期,如果治疗方案得当,症状会得以缓解,致残率和复发率均可降低。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范畴,文献报道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临床用药以活血化瘀为主,少有针对本虚之证施治。补阳还五汤为气虚血瘀所致中风的传统方,本文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通过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血液流变学、纤溶系统的变化观察,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8.
根据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之功,用以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44例,并与脑溢嗪治疗的36例对照,以4周为1疗程评定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66.67%),P<0.05;肩关节、趾关节功能恢复率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关节功能恢复率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语言功能及口舌歪斜恢复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文观察结果证实通心络胶囊益气活血之功确凿,亦提示临床治疗该病重视益气药物和虫类破血散瘀药物的应用,可获较常规活血通络治法更佳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络通胶囊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在二级预防中常规应用脑络通的价值。方法1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高血脂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降脂、控制血压和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脑络通胶囊,2粒/次,3次/d,连续用1个月为一疗程,每半年服用一疗程。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服用脑络通胶囊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ET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