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62岁,因巩膜皮肤黄疸伴乏力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中度黄软.化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47×109/L,红细胞计数3.61×1012/L,血红蛋白117 g/L,淋巴细胞计数1.12×109/L,单核细胞计数0.9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27×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13×109/L,嗜碱性粒细胞计数0.03×109/L;生化:丙氨酸氨基转氨酶178 IU/L,总胆红素136.31 μmol/L,直接胆红素74.3 μmol/L,间接胆红素62.01 μmol/L,白蛋白28.6 g/L,球蛋白36.9 g/L,碱性磷酸酶320 IU/L;CA-19947.9 U/mL,AFP 320 IU/L.  相似文献   

2.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1岁,干部.以"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M5"于2001年11月入我科.入院时表情淡漠,面色苍白,颜面部肿胀,皮肤、黏膜紫癜,全身有散在出血点,口腔溃疡,齿衄,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化验检查:WBC 1.1×109/L,RBC 2.0×1012/L,Pt 51×109/L.入院第2天晚7时患者突然出现高热,体温39~40 ℃,持续不退,伴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化验检查:WBC 0.6×109/L,RBC 2.25×1012/L,Hb 72 g/L,血小板2.0×109/L.救治措施:中药滋阴清热,益气补血;少量多次输入新鲜全血,输血小板;西药抗炎、抗真菌感染、止血等以及整体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复查血常规:WBC 8.6×109/L,RBC 3.66×1012/L,Hb 126 g/L,Pt 197×109/L.患者住院70 d出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Baver Advia 2120仪器两种进样模式对血小板重度减少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的差别及影响.方法 用BayerAdvia 2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自动进样模式和手动进样两种模式分别检测183例血凝障碍病样本,以自动进样检测结果为参照,手动进样检测结果与之比较.A组:61例.血小板数≤20×109>/L;B组:61例,血小板数为20~40×109/L;C组:61例,血小板数为40~60×109/L.结果 A组自动进:13.88±4.73×109/L;手动进样:15.96±7.41×109/L;B组自动进样:29.65±5.72×109/L;手动进样:32.87±6.94×109/L:C组自动进样:49.13±5.8×109/L;手动进样:48.5±6.79×109/L;经过统计学处理,A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B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C组:P>0.05,无差异.结论 当检测血小板≤40×109/L标本,特别是在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应尽量使用自动进样模式,以提高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如用手动进样模式,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最好检测两次取均值,以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6岁.于2008年3月中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静脉点滴红霉素、林可霉素等,体温波动于37~38℃,3月25日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WBC 14.6×109/L,中性粒细胞4.6×109/L,RBC 3.49×109/L,Hb 101 g/L,BPC 65×109/L.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2岁.于2009年12月8日无意触及颈部右侧颌下肿块,约30 mm×10 mm,无触痛,局部无红肿、热痛,无分泌物,活动度差.遂入住我院血液科.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KPS 70分,颈部双侧、左侧腋窝、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枚肿大淋巴结,最大约34 mm×14 mm、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差.血常规:WBC 31.8×109/L,淋巴细胞3.8×109/L,单核细胞5.4×109/L,嗜酸粒细胞2.41×109/L,嗜碱粒细胞3.11×109/L,HGB 69 g/L,PLT 171×109/L.外周血细胞分类可见白细胞比例增高,原始细胞0.03,中幼粒细胞0.05,晚幼粒细胞0.06,嗜酸粒细胞0.23,嗜碱粒细胞0.13,血小板多见.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8岁.因胸闷、心悸1个月于2004年3月29日来我院就诊.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缘下未及.血常规:Hb 41g/L,WBC3.87×109/L,ANC 1.77×109/L,BPC 229×109/L,网织红细胞0.0013,绝对值1.4×10+/L,MCV、MCH及MCHC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2岁.临床诊断: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型O型,Rh+.血象:WBC3.2×109/L,RBC1.07×1012/L,Hb29g/L,PLT 3.0×109/L.既往输血6次,共2400ml.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4岁.入院前7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曾检查血常规:WBC 4.0×109/L,中性粒细胞0.06×109/L,Hb 75 g/L,BPC 80×109/L,Ret 0.015.骨髓象:三系增生减低,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口服十一酸睾酮、再障生血片、中药(具体不详)等治疗,复查Hb 100~110g/L.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66岁.背部疼痛30年,加重1周就诊.既往有肺、胸壁结核及家族性糖尿病史.14年前因右胸壁肿块手术切除部分第9肋骨,术后病理诊断:结核.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64×109/L,白细胞2.68×109/L,血小板157×109/L,血色素81g/L.骨髓检查:红系增生活跃占62%.生化检查:血糖10.27mmol/L.X线正位片示T11/12椎间隙水平可见一圆形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6岁,以"左腹股沟肿物"收入外科,2年前发现左腹股沟旁有一核桃大小肿物,近来增长迅速,无明显疼痛感.入院查体:左腹股沟上方触及一8.0 cm×5.0 cm的质硬肿物,活动度差,表面尚光滑;血常规:白细胞总数8.17×109/L,淋巴细胞1.76×109/L,单核细胞0.59×109/L,粒细胞5.82×109/L;尿常规(-).  相似文献   

1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1].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4例TTP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TTP患者4例,均为女性;年龄38~44岁,平均41岁.患者均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中伴精神症状和发热3例,肾损害1例.血常规:血红蛋白56~64 g/L,平均58 g/L;红细胞(11.8~19.0)×109/L,平均15.8×109/L,白细胞(5.1~8.3)×109/L,平均6.3×109/L;血小板(5~18)×109/L,平均12×109/L;血涂片中均可见异型及破碎的红细胞≥2%.  相似文献   

12.
例1,男,17岁.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 ℃.无胸闷、胸痛、咳嗽、咳痰.血常规:WBC 8.83×109/L,RBC 1.56×1012/L,Hb 52 g/L,BPC 24×109/L.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具体不详),体温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O型,Rh阳性,母亲G3P1,此次怀孕35周因重度妊高症于1999年4月8日行剖宫产术,患儿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入新生儿病房.患儿精神发育差,皮肤轻度发绀,无出血点及皮疹,体重1500g.血常规:Hb 199g/L RBC 4.64×1012/L,WBC 13.6×109 /L,Plt 16×109/L.4月9日患儿皮肤微黄,躯干、四肢散在小出血点.Hb 、RBC、 WBC均无明显改变,Plt 9×109 /L,输注父亲血15ml.4月12日出血点增多并吐咖啡色粘液、腹胀,Plt 9×109 /L,再次输注父亲血20ml.4月13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脐部渗血,Plt 15×109/L,随即连续3d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1.0g/d.病情逐渐好转,至4月21日,出血点消失,Plt 71×109/L.于4月23日痊愈出院,随访至今婴儿健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例经初筛和省疾控中心确认试验证实的AIDS患者的血象、骨髓象进行回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均有发热、消瘦、颈部淋巴结肿大,体温分别为39.6℃、39.4℃.病例1:男性,34岁,血象:WBC:5.6×109/L,RBC:4.76×1012/L,Hb:117g/L,BLT:97×109/L,N:0.65,L:0.30,M:0.03,B:0.02.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9岁,某部队飞行员,累计飞行时间3 800h.疗养保健入院,既往老视2年.查体:皮肤、巩膜无出血点、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6×109/L,RBC 4.8×1012/L,Hb 152 g/L,PLT 68×109/L,PCT 0.063,MPV 9.3 fL,PDW 16.7 fL.凝血功能正常.平素无皮肤、黏膜出血、瘀斑,无鼻出血,无牙龈出血等症状,便潜血阴性.疗养员血常规出现中度血小板减少,临床上无出血倾向.再次复查PLT 66×109/L,血涂片瑞-姬染色,显微镜下发现有大量血小板聚集成簇,血小板大小不一;为排除血常规管内抗凝物质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血小板监测:①手工法,采患者末梢血进行计数,PLT 122×109/L.②1:9枸橼酸钠抗凝管抽血复查PLT 125×109/L.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发现血小板分散开,无血小板聚集现象.遂确诊为乙二胺四乙酸盐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62岁,因发现左上腹肿物就诊,3月前无诱因左上腹有一西瓜大小肿块,局部轻度触痛,进食感恶心、呕吐,有腹胀不适,局部无红肿发热.血常规:白细胞4.8×109/L,红细胞2.05×1012/L,血红蛋白55g/L,血小板50×109/L.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1岁,因"多食易饥、心悸5个月,发热、乏力、月经量增多15 d"于2009年12月28日入院.2009年7月30日患者因多食易饥、心悸,伴有双手抖、皮肤湿润就诊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查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索(TSH)0.008 μIU/ml,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14.6 pmol/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49 pmol/L;血常规:WBC 4.87×109/L,N 0.61,L 0.34,RBC 4.97×1012/L,Hb135 g/L,PLT 135×109/L;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甲巯咪唑(30 mg/d)治疗,每周监测患者血常规;2009年9月1日复诊查血常规:WBC 3.31×109/L,N 2.25,L 0.93,RBC 4.57×1012/L,Hb 123 g/L,PLT 92×109/L,给予口服升白细胞药辅助治疗,继续服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2009年11月5日复查血常规:WBC 2.0×109/L,N 0.38,L 0.50,RBC 3.36×1012/L,Hb 107g/L,PLT 68×109/L,停用甲巯咪唑,口服利可君、复方皂矾丸等治疗,患者无感染等不适.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 例1:女,36岁.于1999-06-20以不明原因发热收住院,查体t39℃,P115次/min,R30次/min,BP150/90 mmHg,肝、脾、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Hb88 g/L,RBC3.05×1012/L,WBC3.4×109/L,N 0.51,L 0.42,E 0.03,M 0.04,PLT180×109/L.  相似文献   

19.
1、病历摘要:患儿男,5岁,不规则发热两天.经镇卫生院治疗无效.入院时神志模糊、颈项强直,不愿进食.查体:T:39.5℃,P:162次/分,R:42次/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9.8×109/L N:0.81 L:0.19.脑脊液常规:WBC:3.4×109/L,多核细胞90%,单核细胞10%蛋白定量0.39g/L糖含量1.91mmol/L氯化物119mmol/L.血液培养检出紫色色杆菌.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4岁,因"反复右上腹痛伴皮肤黄染9个月加重1个月"人院.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一横指,脾肋下2 cm,余无殊.实验室检查:WBC 5.0×109/L,RBC 2.57×1012/L,Hb 54 g/L, HCT 0.07×10 l/L,MCV 80 fL,MCH 22.9 pg,MCHC 285 g/L,PLT 144.0×109/L,RET% 10.00,RET 0.264×1012/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