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卡巴胆碱(CAR)对犬50%总体表面积(TBsA)烧伤休克期口服补液时肺血管通透性和肺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先行颈动、静脉置管,24 h后造成50%TBSAⅢ度烧伤.伤后24 h随机分为口服补液组和口服补液+CAR组,每组6只,从胃内分别输注葡萄糖一电解质溶液(GES)和含CAR的GES液(20 gg/kg CAR溶于GES),伤后24 h起实施静脉延迟补液,补液量和速率均根据Parkland公式确定.于伤前(0)及伤后2、4、8、24、48和72 h测定各组犬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于伤后72 h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肺组织含水量.结果 烧伤后两组动物RR、ELWI和PVPI较伤前均显著增加,PaO2显著降低(P均<0.01);伤后72 h PaO2恢复至伤前水平.口服补液+CAR组伤后4、8和24 h RR、ELWI和PVPI显著低于口服补液组,伤后8、24、48 h PaO2显著高于口服补液组(P<0.05或P<0.01),但伤后72 h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伤后72 h口服补液+CAR组肺组织MPO活性、MDA含量及肺组织含水量均显著低于口服补液组[(2.64±0.38)U/mg比(4.12±0.46)U/rag,P<0.01;(3.60±0.54)μtmol/mg比(5.14±0.62)μmol/mg,P<0.01;(77.40±0.56)%比(78.30±0.54)%,P<0.01].结论 50%TBSA烧伤口服补液时给予CAR能抑制肺组织炎症反应和过氧化损伤,减轻烧伤休克引起的肺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大鼠烫伤休克期肠内补液时肠道局部炎症反应和肠组织损伤的影响,为烧伤休克胃肠道补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38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沸水法(100℃,10 s)造成背部35%TBSAⅢ度烫伤.随机分为不复苏组(单烫组,n=8)、葡萄糖-电解质溶液(glucose electrolyte solution)复苏组(GES组,n=10)、卡巴胆碱治疗组(CAR组,n=10)和GES+卡巴胆碱复苏组(GES/CAR组,n=10).两液体复苏组大鼠在烫伤后30 min将GES经十二指肠造口匀速泵入,按Parkland公式设定补液速率,即烫伤后第一个24 h补液总量4 ml·1%TBSA-1·kg-1,前8 h匀速补一半.CAR组和GES/CAR组大鼠在伤后30 min将CAR以60μg·kg-1溶于0.5 ml生理盐水中一次注入十二指肠.所有大鼠在烫伤后4 h处死,取空肠组织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0s)、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采用组间方差分析统计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差别.结果 GES组的肠组织NOS、NO、TNF-α、MPO和血浆DAO水平与单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S/CAR组各指标较GES组均明显降低[NOS(1.276±0.39I vs.(1.818±0.436),P<0.01;NO(0.925±0.402)vs.(1.561±0.379),P<0.01;TNF-α(0.87±0.13)vs.(1.94±0.47),P<0.01;MPO(0.465±0.092)vs.(0.832±0.214),P<0.01;DAO(0.732±0.192)vs.(1.381±0.564),P<0.01],CAR组各指标也较单烫组和GES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卡巴胆碱能减轻烫伤休克大鼠肠内液体复苏时的肠道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兴奋胆碱能神经N受体,抑制促炎因子释放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卡巴胆碱对烧伤犬休克早期口服补液时胃排空和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的影响.方法 将24只成年雄性Beagle犬随机分为4组:35%总体表面积(TBSA)烧伤后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GES)组及其卡巴胆碱干预组(35%TBSA GES组和35%TBSA GES/CAR组);50%TBSA烧伤后口服GES液组及其卡巴胆碱干预组(50%TBSA GES组和50%TBSA GES/CAR组),每组6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分别造成颈背部35%TBSA Ⅲ度烧伤和颈背部+胸腹部50%TBSA Ⅲ度烧伤.各组于烧伤后0.5 h开始按Parkland公式量和速率(4 ml·kg-1·1%TBSA-1,前8 h内补1/e量,后16 h内补另1/2量)口服补液;GES/CAR组于伤后0.5 h口服卡巴胆碱(20 μg/kg溶于GES中).烧伤后2、4、8和24 h测定胃排空率和PgCO2,并观察胃不耐受症状.结果 烧伤后各组犬胃排空率均显著低于伤前(P均<0.05),伤后2 h 35%TBSA GES组降至51.5%.伤后4 h 50%TBSA GES组降至39.2%,之后逐渐恢复,但伤后24 h仍显著低于伤前(P均<0.05).35%TBSA GES/CAR组伤后各时间点胃排空率均显著高于同烧伤面积GES组(P均<0.05),平均提高15.0%,伤后8 h恢复至伤前水平;50%TBSA GES/CAR组于8 h起胃排空率显著高于同烧伤面积GES组,但伤后24 h仍低于伤前水平(P<0.05).伤后各组犬PgCO2均较伤前显著升高(P均<0.05),35%TBSA GES/CAR组伤后各时间点显著低于同烧伤面积GES组,50%TBSA GES/CAR组伤后4 h起显著低于同烧伤面积GES组(P均<0.05).伤后各组犬出现呕吐等胃不耐受症状情况比较:50%TBSA GES组(83.3%,5/6)>50%TBSA GES/CAR组(50.0%,3/6)>35% TBSA GES组(16.7%,1/6)>35%TBSA GES/CAR组(0,0/6).结论 卡巴胆碱能显著改善Beagle犬烧伤休克早期胃对GES的排空,降低PgCO2,提高口服液体复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卡巴胆碱对5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休克Beagle犬肠内补液时肠黏膜血流量和吸收效率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8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约(51.2±2.6)%TBSAⅢ度烧伤,伤后0.5 h开始按Parkland公式量和速率补液.随机将动物均分为静脉输葡萄糖一电解质液(GES)组(VGES)、肠内输GES组(EGES)和肠内输GES/卡巴胆碱组(EGES/CAR,含0.25 μg/kg卡巴胆碱的GES).在动物清醒状态下观察两个肠内补液组伤后8 h内小肠黏膜血流量(IBF)、水和Na+的吸收速率,以及3组动物血浆Na+浓度、血浆容量(PV)和伤后8 h小肠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伤后两个肠内补液组水和Na+的吸收速率均较伤前显著降低(P均<0.05),EGES/CAR组自伤后1.5 h和2.5 h起显著高于EGES组(P均<0.05),但8 h两组均低于伤前和按Parkland公式补液速率(P<0.05).EGES组对肠内补液不耐受(腹泻)发生率为83%,显著高于EGES/CAR组的50%.伤后8 h EGES/CAR和EGES组输入肠内的液体仅有47.1%和63.8%被吸收;EGES/CAR组吸收液体总量和吸收率显著多于EGES组.伤后各组IBF均较伤前显著降低;伤后8 h已恢复到伤前水平(P>0.05);EGES/CAR组IBF伤后2 h起高于EGES组(P<0.05),但两个肠内补液组伤后8 h仍显著低于伤前和VGES组水平(P均<0.05).3组伤后8 h小肠黏膜Na+-K+-ATP酶活性比较:VGES组>EGES/CAR组>EGES组(P<0.05).两个肠内补液组伤后8 h内的血浆Na+浓度和PV均显著低于VGES组(P均<0.05),但伤后4 h起EGES/CAR组显著高于EGES组(P均<0.05).结论 50%TBSAⅢ度烧伤早期IBF和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肠内补液的吸收效率显著低于按Parkland公式输入速率,不能维持静脉补液的血浆Na+浓度和PV;而卡巴胆碱能增加IBF和Na+-K+-ATP酶活性,提高肠内补液的吸收速率、PV和血浆Na+浓度,改善口服补液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犬烧伤休克口服补液时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Beagle犬20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35% TBSA Ⅲ度烧伤,烧伤后随机分为延迟复苏(DR)组、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GES)组、口服卡巴胆碱(CAL)组、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 卡巴胆碱(GES CAL)组.GES按Parkland公式(4 mL?kg-1?1% TBSA-1)经胃管输注,卡巴胆碱20 μg/kg溶于10 mL生理盐水中,分别于伤后30 min和4 h经胃管注入.烧伤24 h后各组均给予静脉输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液进行延迟复苏.测定各组动物伤前及伤后2、4、8、24、48、72 h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D-LA)含量和D-木糖(D-XY)含量.结果烧伤后DR组血浆DAO、D-LA和D-XY显著高于另外三组(P<0.01,P<0.05).各治疗组间比较,GES CAL组血浆DAO伤后2 h和4 h显著低于GES组和CAL组(P<0.05),GES CAL组D-XY伤后8 h和24 h显著低于GES组和CAL组(P<0.05).结论卡巴胆碱对犬烧伤休克口服补液时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丹参对烧伤后肠道血液灌流及细菌移位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丹参改善烧伤后肠道血液灌流、防止肠细菌移位的作用。方法 采用 30 %TBSA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 ,分为正常组、单纯烫伤组和丹参治疗组。分别检测伤前及伤后 3、6、12、2 4、4 8h大鼠肠黏膜血流量 (IMBF)和肠细菌移位率。结果 ①烫伤后IMBF显著低于烫伤前 (P <0 0 1) ,但治疗组IMBF明显高于烫伤组 (P <0 0 5 ,P <0 0 1) ;②伤后肠细菌移位率显著增高 (P <0 0 1) ,但治疗组显著低于烫伤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丹参能显著改善烧伤后肠道血液灌流 ,防止肠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7.
口服补液对犬50%TBSA烧伤休克期循环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口服补液对50%TBSA烧伤休克期循环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为提高烧伤休克口服补液的复苏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8只,先期无菌手术行颈动、静脉置管,24 h后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5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随机分为不补液组(n=6)、口服补液组(n=6)和静脉补液组(n=6).伤后第一个24 h不补液组无治疗,口服补液组和静脉补液组根据Parkland公式分别从胃内或静脉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伤后24 h起三组均实施延迟静脉补液.测定动物非麻醉状态下的平均动脉压(MAP)、红细胞压积(HCT)和血乳酸(LAC)含量,抽取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测定动、静脉氧分压和血氧含量.计算氧供量(DO2)、氧耗量(VO2)和氧摄取(Oext),并统计3 d死亡率.结果 不补液组伤后8 h MAP比伤前降低77.1%,HCT和血乳酸分别升高48.5%和533.7%;DO2,VO2和Oext水平伤后进行性降低,24 h内动物全部死亡.两补液组上述指标逐渐恢复,伤后72 hMAP和HCT恢复至伤前(P>0.05),但血乳酸水平仍显著高于伤前(P<0.01).伤后24 h内同期比较,口服补液组MAP,DO2,VO2和Oext水平显著高于不补液组(P<0.01),但低于静脉补液组;血乳酸低于不补液组,但高于静脉补液组(P<0.01).伤后24 h起Do2与静脉补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O2和Oext仍显著低于静脉补液组(P<0.01).72 h死亡率:不补液组100%、口服补液组50%(3/6),而静脉补液组为零.结论 50%TBSA烧伤休克期采用口服补液能显著改善动物循环氧动力学指标,减轻高乳酸血症,降低动物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35%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休克对Beagle犬小肠葡萄糖一电解质液(GES)吸收效率的影响,比较肠内补液与静脉补液的复苏效果.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35%TBSAⅢ度烧伤,伤后0.5 h开始按Parkland公式计算的量和速率补液.随机分为肠内输注GES组(EGES)和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液组(IVLR).在清醒状态下观察EGES组伤后8 h内肠道对水分和Na+的吸收速率,以及两组动物血浆Na+浓度、血浆容量(PV)、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和尿量的变化;伤后8 h收集肠内残余的液体计算吸收总量.结果 伤后肠道对水分和Na+的吸收速率明显降低,3.5 h降至伤前的21%和37%,其后缓慢回升,至伤后8 h仍低于伤前;8 h内液体平均吸收速率[(99±47)ml·h-1·m-1]与输入速率[(81±11)ml·h-1·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收液体总量为输入量的(94.8±3.7)%.伤后8 h内两组血浆Na+浓度、MAP、CO的变化趋势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伤后4 h EGES组尿量和PV均明显少于IVLR组(P均<0.05),但8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5% TBSA烧伤休克进行肠内补液时,液体吸收效率和吸收总量可满足Parkland公式要求,能达到与静脉补液同样的扩容和改善血流动力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肠淋巴途径在大鼠休克致肝脏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重症失血性休克不同时期大鼠肝脏炎症介质、自由基的变化,探讨阻断肠淋巴途径对休克大鼠肝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78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休克组(n=42)和结扎组(n=30).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于休克90 min、输液复苏后0、1、3、6、12和24 h各处死6只大鼠,制备肝组织匀浆,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肝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 休克组大鼠输液复苏后不同时间点肝组织TNF-α、IL-6、NO、NOS、MDA、MPO以及iNOS mRNA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6~12 h持续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肝组织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结扎组输液复苏后3、6、12和24 h肝组织TNF-α、IL-6、NO、NOS、MDA、MPO以及iNOS mRNA均显著低于休克组相应时间点.SOD活性高于休克组相应时间点(P<0.05或P<0.01).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减少肝脏中性粒细胞扣押,降低TNF-α、IL-6释放,抑制iNOS mRNA表达及NO生成,减少自由基损伤与SOD消耗,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对致死性烧伤休克犬器官功能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按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烧伤组和PNU282987组(PNU组),每组6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5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休克模型,PNU组于伤后静脉泵入PNU282987 0.38 mg/kg;单纯烧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伤前和伤后0.5、2、4、8、12、24 h,在非麻醉状态下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并记录伤后24 h存活率.结果 两组犬伤后MAP明显降低;伤后4h起PNU组MAP显著高于单纯烧伤组,于24 h时恢复至伤前水平的83.6%;而单纯烧伤组MAP呈进行性降低,直至死亡.PNU组伤后各时间点血浆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单纯烧伤组.单纯烧伤组伤后ALT(U/L)、Cr(μmol/L)、BUN (mmol/L)和CK-MB(U/L)水平持续升高;而PNU组除ALT持续升高外,其余指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至12h时PNU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单纯烧伤组(ALT:51.2±7.0比104.8±7.4,Cr:42.7±5.4比88.5±4.8,BUN:4.9±1 2比14.7±1.4,CK-MB:564.0±39.1比734.0±35.9,均P<0.05).PNU组伤后24 h存活率为50%(3/6),显著高于单纯烧伤组0(0/6).结论 PNU282987能改善致死性烧伤休克犬24 h存活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保护器官功能,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