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炎症因子和脑血管事件的干预效果。方法94例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47例),另选择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组间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d×6个月)前和治疗后2、4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住院和半年随访期间主要脑血管病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治疗2周后hs-CRP显著降低(P均〈0.01);治疗4周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均显著降低(P均〈0.01),且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均〈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住院及半年随访期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因子,降低住院和半年随访期间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致死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脂血症者内皮功能和hsC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脂血症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28 例老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3.37 mmol/L或总胆固醇(TC)≥ 5.18 mmol/L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5 例及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63 例,比较治疗3个月后血脂、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血脂、hs-CRP 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显著改善( P 〈0.01或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血脂、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hs-CRP 水平有明显改善( P 〈0.01或 P 〈0.05).[结论]老年高脂血症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除改善血脂情况外,可进一步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按照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标准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0 mg.d-1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LDL-C、TG、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降低,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DL-C、HDL-C、TG、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血清hs-CRP、LDL-C、TG及T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3d后对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4年5月住院9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7例,给予抗凝、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等药物;阿托伐他汀干预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商品名:阿乐)每日20mg,治疗3d,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后hs-CRP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3d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血浆hs-CR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前后各血脂成分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3d后,可明显降低血浆hs-CRP水平,从而抑制冠心病患者炎性反应,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且该作用并不依赖于血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对血脂、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点生理盐水250ml+丹红注射液40ml/d,晚上加服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检测血脂、hs-CRP、FIB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脂、hs-CRP、FIB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血脂、hs-CRP、FIB水平明显下降。结论丹红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hs-CRP、FIB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及消心痛对血脂水平及冠心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14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治疗组75例及对照组65例。治疗组口服他汀类药物(血脂康,辛伐他汀,阿找伐他汀),对照组口服烟酸肌醇酯,分别于治疗前,1年后查血脂水平,随访结束后统计冠心病的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病死率为2%,对照组为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有明显的调脂作用,有显著的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适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7.
庞潇丽 《中国临床研究》2014,(12):1482-1484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以及hs-CRP水平与ACI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1月神经内科住院的64例ACI患者按照有无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2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ACI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并比较不同病情程度的ACI患者hs-CRP水平,观察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ACI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血清hs-CRP含量越高(P〈0.05);治疗1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阿托伐他汀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 ACI的发生和病情程度与血清hs-CRP水平有关,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可作为ACI发生及其严重程度、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干预后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分别予以瑞舒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用药6周后检测血清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降低(P<0.05),从而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hs-CRP水平,对预防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方法选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和解放军92854部队医院收治的 ACS 患者207例,将其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65例)、10 mg 瑞舒伐他汀组(67例)和20 mg 瑞舒伐他汀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观察服药2、4周的 hs-CRP 水平。结果三组服药前 hs-CRP 水平分别为(12.5±2.4)、(12.4±2.3)、(12.2±2.5)mg/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患者服药2周后血清 hs-CRP 明显降低(P <0.05),分别为(10.6±2.5)、(9.9±2.4)、(8.6±2.3)mg/ L,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服药4周后,20 mg 瑞舒伐他汀组 hs-CRP 较辛伐他汀组及10 mg 瑞舒伐他汀组 hs-CRP 浓度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使 ACS 患者的 hs-CRP 水平明显降低,且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抗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相匹配的3组:Ⅰ组20例伴高脂血症者接受降压药(氨氯地平或氯沙坦)加普伐他汀(10 mg/d)治疗;Ⅱ组20例同伴高脂血症者仅接受同种降压药配合调整膳食调降血脂;Ⅲ组20例伴正常血脂者仅接受同种降压药治疗。疗程均为半年,并于治疗前后作UCG检查。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血压均明显下降,Ⅰ、Ⅱ两组血脂亦明显降低。3组左心室重量指数也明显下降,尤以Ⅰ组为著(P =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重量减轻仅与使用他汀类药物和性别明显相关(P =0.005,P = 0.01),且Ⅰ组左心…  相似文献   

11.
高风险初产妇妊娠糖尿病筛查与干预对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小燕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460-1461
目的探讨对高风险初产妇进行妊娠糖尿病(GDM)筛查和干预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产科常规产前检查中发现的179例高风险初产妇进行GDM筛查,并对其进行相应干预,对比观察新生儿出生后的情况。结果(1)孕24~28周体检的初产妇中伴有GDM高风险因素的占同期正常进行产前检查产妇的5.0%,其中有57.0%经初次筛查证实为GDM,8例在产前发展为GDM;(2)高风险初产妇经GDM筛查给予相应干预后,其巨大儿的发生率20.7%、新生儿低血糖患病率11.7%、缺氧缺血性脑病患病率1.7%,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风险易发生GDM的初产妇进行积极的筛查和干预可以有效地减低新生儿出生后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中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霞  郭嬿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72-1673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中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23例患者分为两组,2007年6月~2008年9月收治的108例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15例病人为干预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每天调强适形放疗后观察,记录口腔黏膜情况,比较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及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Ⅱ级,有3例因口腔黏膜反应较重而中断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干预组口腔黏膜反应多为Ⅰ级,无1例因口腔黏膜反应中断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鼻咽癌患者早期采取护理干预,明显减轻了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护士绩效考核标准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护士绩效考核是目前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作为省级首批试点医院,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采用护理工作量、工作效率、护理技术难度和人员编配等多因素评价方法对护士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制定了护士绩效考核评价分配方案,为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服务质量,推进护理改革及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危因素动态评估及干预对减少脑出血术后患者误吸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12月收治的脑出血术后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收治的121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予高危因素动态评估及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误吸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高危因素动态评估及干预能减少脑出血术后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高职护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及其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为培养和引导积极的自我概念、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340名护生。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1)高职护生自我概念及SCL-90各因子得分的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对方式的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职护生SCL-90各因子分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自我概念和积极应对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而消极应对可负向预测心理健康。结论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对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培养和引导积极的自我概念、良好的应对方式是确保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hepaticfailure,AHF)的高危因素和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08年12月救治的341例严重多发伤合并AHF的52例患者入院时的高危因素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ISS≥25分,入院时收缩压≤90 mmHg、腹腔出血量≥3 000 ml、伤后至手术时间6 h均是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P0.01)。结论早期积极止血,抗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生命征监测,做好术前准备,及早手术等护理措施,可降低AHF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种新的人才观,与过去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学生相比,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不仅具备胜任某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要培养护理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构建护理临床实习三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护生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方法在传统临床实习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护理学院与教学基地的护理部共同构建三级教学管理模式。结果通过4年实践,临床实习三级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改进与提高,临床实习的管理水平、老师的带教质量、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均得到提升。结论护理学院与护理部共同构建临床实习三级教学管理模式,符合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案例分析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卿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1559-1560
目的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护理安全系数。方法收集与骨伤护理工作有关的案例106个进行分类、整理,归结为管理缺陷、文书缺陷、新业务新技术缺陷、基础护理缺陷、健康教育缺陷、用药缺陷、技术操作缺陷、骨伤专科护理缺陷及护理制度缺陷九大类,每类再按常见问题、主要影响因素、防范措施、案例分析进行整理。结果整理出“中医骨伤常见护理案例分析”资料、科室常见安全隐患点、安全管理等六项措施,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利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杜绝类似或常见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20.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情感的过程.早在19世纪,现代护理的创始人南丁格尔就在其护理著作《Notes on Nursing》中专门论述了护理工作中沟通的重要性.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于1998年1月完成修订了"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其中,将沟通能力定义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