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断肢再植成功率与断肢的保存方法有直接关系,开展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寄养断肢的研究,可以延长肢体保存时间。目的:探讨不同氧体积分数对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寄养断肢系统血氧分压的影响。方法:健康的新西兰绵羊9头,共计36只肢体,行体外断肢同型血液循环灌注实验。36只肢体按照进入膜肺的气体氧体积分数的不同随机数字表均分成氧体积分数100%,60%,50%,40%,20%,10%组进行观察。结果与结论:各组血氧分压数据相比较,氧体积分数10%的动脉血氧分压数值在正常值范围(10.64~13.33kPa),而且动脉血氧分压的数值随氧体积分数的减小而减小。提示在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寄养断肢系统中,不同氧体积分数的气体进入膜肺可以对动脉血氧分压产生影响,减小氧体积分数可以使动脉血氧分压接近于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2.
背景:减少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寄养断肢系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延长断肢的保存时间,提高断肢的再植成功率。目的:观察脉络宁对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寄养断肢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巴马小型猪18只,随机分成冷藏组、血液灌注组和脉络宁联合血液灌注组,每组6只。将每只猪的左后肢离断室温保存3h后,冷藏组置于4℃冷藏,血液灌注组用血液灌注、脉络宁联合血液灌注组用脉络宁联合血液灌注。灌注6h后,采用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各组离断肢体骨骼肌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RT-PCR检测离断肢体骨骼肌Caspase3和白细胞介素1β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血液灌注组、脉络宁联合血液灌注组均较冷藏组肌纤维整齐、肌节完整、线粒体肿胀程度轻,且脉络宁联合血液灌注组情况优于血液灌注组;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3组的caspase3和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同时血液灌注组和脉络宁联合血液灌注组的caspase3和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冷藏组,且脉络宁联合血液灌注组表达水平低于血液灌注组。结果提示在体外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寄养断肢系统中,脉络宁可显著减轻断肢骨骼肌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延长断肢的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背景:使用无泵型体外肺辅助技术进行气体交换可有效进行体外氧合呼吸支持,使患肺休息,再逐步恢复正常功能.目的:观察无泵型体外肺辅助技术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的通气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06/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杂种犬6只,雄性,体质量(22.66±1.21)kg.呼吸机Servo 900c(Siemons Elema公司,德国);流量仪(美敦力,探针FP-32E,传感器TX50);血气分析仪(Nova biomedical 200,美国);低阻力膜肺(Nova Breath0.5,德国);血流动力学监护仪(飞利浦MP50,美国).方法:实验动物使用戊巴比妥30 mg/kg麻醉后,静脉推注油酸0.08~0.10 mL/kg,以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26.6 kPa(200 mm Hg)为标准建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在成功建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后,经一侧颈动脉与股静脉连接无泵型体外肺辅助系统,进行通气支持,对比支持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记录无泵型体外肺辅助通气模型呼吸支持前后犬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无泵型体外肺辅助模型通气前动脉血氧分压(6.17±0.45)kPa,动脉血氧饱和度为(80.47 3.70)%,通气后动脉血氧分压(8.47 0.47)kPa,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4.65±1.48)%,无泵型体外肺辅助支持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二氧化碳分压由(4.71±0.23)kPa降为(2.57±0.19)kPa(P<0.01).结论:无泵型体外肺辅助技术可以对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的损伤肺进行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l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和重症监护室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心脏骤停15例患者,按照美国心脏学会<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的标准诊治方案进行救治,同时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监测ECMO治疗前、ECMO治疗后10 min、1 h、6 h、12 h、24 h,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eve);并抽取桡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酸碱度、动脉血乳酸含量等指标;统计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就患者的神经性后遗症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 平均动脉压在ECMO治疗后10min比ECMO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ECMO治疗后1 h比ECMO治疗后10 min有所升高(P<0.05);CVP在ECMO治疗后10 min比ECMO治疗前,ECMO治疗后1 h比ECMO治疗后10 min有所降低(P<0.05);经ECMO治疗后10 min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较ECMO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pH明显升高(P<0.01),动脉血乳酸含量明显降低(P<0.01).15例患者中,11例康复出院,其中5例完全康复,没有后遗症,2例有部分记忆障碍,无躯体后遗症;2例有精神障碍,2例有肢体偏瘫.结论 ECMO治疗可辅助心脏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明显改善低氧血症,为大脑提供稳定的氧合血灌流,对心肺脑复苏有利.  相似文献   

5.
体外膜肺氧合在严重肺挫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 (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 ,ECMO)在严重肺挫伤患者中治疗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4年 8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 (ECMO)治疗严重肺挫伤患者 17例 ,患者男 11例 ,女 6例 ,均采用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技术 ,应用离心泵和肝素涂敷管道。ECMO辅助 2 7~ 94h ,平均 6 2h。监测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结果 行ECMO治疗后 ,混合静脉血氧分压、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 (P <0 0 1) ,氧供明显增加 ,氧耗也随之增加 (P<0 0 5 ) ,动脉血乳酸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氧摄取率有所上升 (P <0 0 5 )。ECMO前后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结论 ECMO治疗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 ,从而改善机体氧代谢 ,提高组织氧摄取率 ,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6.
背景:不适当的过度通气可能诱使脑血管收缩,导致脑低灌流和氧供需失衡。目的:探讨过度通气对严重颅脑伤患者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的影响。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对象: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01/07收治的严重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16例进行观察。方法: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调节呼吸频率使二氧化碳分压达30mmHg并维持15min,然后提高呼吸频率使二氧化碳分压达到25mmHg亦维持15min,再降低呼吸频率以使二氧化碳分压恢复至30mmHg同样维持15min,改变吸人氧浓度以使血氧分压稳定在100~150mmHg,并于上述二氧化碳分压改变并维持15min后,分别采集动脉和颈内静脉球血液进行血气分析。调高吸人氧浓度将血氧分压增至200-250mmHg,再重复上述通气调节依此将二氧化碳分压改变为30→25→30mmHg,测定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及脑静动脉血乳酸差。主要观察指标: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对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脑动静脉氧含量差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的影响。结果:16例患者符合标准并完成数据采集。当动脉血氧分压为100~150mmHg及200-25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从30mmHg降至25mmHg时,可使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脑动静脉氧含量差明显升高,但血氧分压200-250mmHg与血氧分压100~150mmHg相比,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的绝对值均明显较高,脑动静脉氧含量差绝对值明显较低。与基础值相比,血氧分压100~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30mmHg及25mmHg和血氧分压200~250mmHg、二氧化碳分压25mmHg时,脑静动脉血乳酸差均明显升高。结论:较高动脉血氧水平(血氧分压200-250mmHg)和中度过度通气(二氧化碳分压30mmHg)对脑氧供需平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肺物理治疗对胸部创伤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采用体位引流、膨肺、振动排痰、机械吸痰及运动等措施对胸部创伤导致肺部并发症的患者进行胸肺物理治疗的患者78例,观察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胸肺物理治疗后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胸肺物理治疗对胸部创伤并发肺部并发症的患者有较好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8.
答:(1)血液性缺氧时,因吸入气体氧分压正常和外呼吸功能正常,故动脉血氧分压正常;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变化,致使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均降低。由于动脉血氧含量降低而组织摄取氧的能力正常,故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贫血性缺氧的血氧饱和度正常,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碳氧血红蛋白症的血氧饱和度降低。(2)因血红蛋白减少引起的缺氧,其循环中的血红蛋白仍具有正常携带能力;碳氧血红蛋白血症或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缺氧,其未受影响的血红蛋白也有正常携氧能力,因而上述情况并不出现发绀现象。但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碳氧血红蛋白血症病人可以出现特殊的血色,如高铁血红蛋白呈咖啡色、碳氧血红蛋白呈樱桃红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小气候疗法对吸烟者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方法对29名吸烟者所处疗养室进行每日24 h空气净化,每隔1个月抽取动脉血检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氧饱和度。结果气候疗法3个月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即有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3.1%、89.7%、79.3%;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微小气候疗法对改善吸烟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有益。  相似文献   

10.
《护士进修杂志》2010,(14):1329-1329
答:它的生理意义在于(1)呼吸深快可把原来未参与换气的肺泡调动起来,以增大呼吸面积,提高氧的弥散,使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2)呼吸深快使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肺泡,置换肺泡内原有的氮气和水蒸气,从而提高肺泡气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3)呼吸深快时胸廓运动幅度增大,胸腔负压增加,回心血量增多,促使肺血流量及心输出量增加,有利于气体在肺内的交换和氧在血液内运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下肢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患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经腔内血管重建后的重症下肢缺血患者72例(80条肢体)随机分为HBO组和常规组,每组40条肢体。HBO组接受高压氧治疗外,两组其它治疗措施完全相同。检测不同时间患肢血液内氧代谢、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pH值水平,测定踝肱指数(ABI),观察患肢情况。结果:不同时间点HBO组氧代谢水平、LDH、Cr、pH值及ABI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h内常规组有5条患肢、HBO组有1条患肢出现筋膜室综合症行切开减压。结论:下肢动脉缺血再通后,早期HBO治疗能显著提高氧含量,改善微循环障碍、抑制组织水肿,降低肾功能损害、促进肢体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创伤性轴索损伤(TAI)合并低氧血症性二次脑损伤(SBI)大鼠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氧浓度复苏对大鼠血气的影响。方法应用自制 TAI 致伤装置,大鼠伤后给予10%浓度氧吸入30 min制成低氧血症性SBI模型,随后给予大鼠不同氧浓度混合气体1 h,整个过程中监测大鼠不同氧浓度通气复苏后不同时间点血气变化情况。结果给予不同氧浓度气体复苏后,大鼠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升高,与缺氧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氧浓度组复苏后大鼠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与致伤前一致(P>0.05),而50%、75%、100%氧浓度组复苏后与致伤前、21%氧浓度组相比较,大鼠动脉氧分压(P<0.05)和氧饱和度(P>0.05)均升高;并且21%、50%、75%、100%氧浓度组的动脉氧分压逐渐升高(P<0.05)。结论给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创伤后缺氧大鼠的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而且随着氧浓度的升高其动脉氧分压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3.
刘延锦  侯晓旭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36-1738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四肢手术气压止血带压力的相关因素,为确立较为安全、有效的止血带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6月接受四肢手术的小儿患者122例,测量患儿肢体周长、收缩压,采用血氧监护仪监测肢体末梢血氧饱和度的方法来判断止血效果,并记录阻断肢体动脉血流的最低压力,分析性别、年龄、收缩压及周长对止血带压力的影响及关系。结果小儿止血带压力与收缩压、肢体周长、年龄呈正相关。用四肢周长预测气压止血带压力,与实际需要压力值最接近,上肢止血带压力与肢体周长的关系:Y=8.116+0.830 X2(Y=止血带压力;X2:肢体周长);下肢止血带压力与肢体周长的关系:Y=0.793+1.078 X2(Y=止血带压力;X2:肢体周长)。结论根据小儿四肢周长计算小儿四肢手术中充气止血带最低有效压力,与实际需要压力最接近,使止血带的使用符合个体生理,避免了盲目加压所致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无创伤,操作简捷,不受条件限制,在各种医疗条件下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急救中早期比例辅助通气(PA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CP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PAV组和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吗啡、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强心剂和氨茶碱等常规治疗,PAV组和BiPAP组分别给予PAV+常规治疗和BiPAP+常规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h各项生理参数、动脉血气、视觉模拟评分(VAS)、气道峰压(PIP)和气管插管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的各项生理参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PAV组和BiPAP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和气管插管率均减低(P〈0.05),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5),PAV组的VAS评分和PIP低于BiPAP组(P〈0.05)。结论:尽早应用PAV和BiPAP均可迅速改善ACPE患者的生理参数和动脉血气指标,缓解呼吸困难;PAV气道峰压较低、同步性和舒适性好,安全、有效,更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有创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竭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有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3例常规治疗无效而加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和治疗前后病情情况。结果:机械通气后2h患者pH值、PO2、PCO2、SPO2、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各项监测指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P〈0.01)。23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24~96h内成功撤机,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口唇发绀、肺部湿罗音明显减少,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86.9%(20/23);3例患者撤机后死亡,其中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为心源性休克死亡,病死率13.1%(3/23)。结论:有创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是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LV)时降低吸入氧浓度(FiO2)对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60%FiO2组(L组)、100%FiO2组(H组)和对照组即双肺通气(TLV)组(C组,60%FiO2)。L组和H组TLV30min后行右OLV3h,C组TLV30min后继续TLV3h。三组于TLV30min(T0)和OLV10min(T1)、30min(T2)、60min(T3)、120min(T4)、180min(T5)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股动脉置管监测血压(ABP)、心率(HR),记录气道峰压(Ppeak)。各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双侧肺组织行肺病理组织学损伤评分,并测量双侧肺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H组比较,L组动脉氧分压(PaO2)在T4、T5时明显降低,动脉氧饱和度(SaO2)在T5时明显降低,T5时SOD含量明显增高,MDA含量明显降低,肺损伤评分降低(P<0.05);H组镜下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渗出,L组镜下可见较少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渗出液、肺泡间质破坏。结论OLV时降低FiO2到60%虽然增加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但能显著减轻兔肺损伤,这可能与减轻了肺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何晓明  杨镛  万嘉 《中国临床康复》2014,(45):7333-7336
背景:探寻血管腔内修复术后二次肢体血流重建的方法也是该学科领域中最迫切的研究课题之一。目的:探讨自体干细胞移植衍生的新生血管主导和完善缺血态组织二次血流重建效应的生物学机制。 方法: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42例,第1次血流重建方法选择血管腔内修复术,第2次血流重建方法选择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于首次术后3个月实施,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随访4年。 结果与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自觉小腿区静息痛明显减轻,间隙性跛行距离显著延长,保肢率100%;患者肢体局部血流量变效应指标皮温指数为1.6±0.3,经皮氧分压为(5.00±1.26) kPa,踝肱指数为0.9±0.2,光电容积微血流态指数为0.8±0.1,血氧饱和度为(79.4±20.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分为1.3±0.2,各项指标均较移植前有显著改善。移植后下肢局部血流量变效应指标与肢体局部症状变化指标呈正相关(0.6< r<0.7,P<0.05)。结果可见干细胞源性新生血管量及其供给组织的持久有效的血液灌注量是主导和完善缺血态组织二次血流重建效应的主要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新生儿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标本采集前病儿在安静状态下所测的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两种监测结果的异同,探索联合观察两种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10年6-12月慈溪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42例,对其SaO2与血气标本采集前SpO2作对照观察。结果当动脉血氧分压高于90mmHg(1mmHg=0.133kPa)时,两种方法氧饱和度值相对一致(P>0.05)。当血氧分压低于90mmHg时,SpO2高于SaO2;随着氧分压下降,两者差距越加明显。SpO2范围与发生SaO2<85%的概率分别为:低于85%时占100%;85%~95%时占30.3%;>95%时占0.7%。结论新生儿SaO2和SpO2的结果随氧分压变化而呈现不同,观察两者间距有助于判断患儿对缺氧的耐受程度及对氧疗时高血氧的识别。动脉血标本的采集会使部分患儿的氧饱和度下跌致安全范围以下,当患儿原本处于低氧状态时,氧饱和度下跌更加明显,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对52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进行音乐干预疗法。采用中国版状态焦虑量表(C-SAI)对治疗前后进行焦虑程度测试,同时记录干预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气分析的结果。结果:治疗前后患者HR、RR、SBP、DBP以及C-SAI得分均获得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酸碱度(pH)虽有改善,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治疗可以降低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焦虑程度,稳定患者的心率、呼吸及血压,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