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1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46.9%、急性胃黏膜病变12.7%、肝硬化9.0%、胃癌7.2%,贲门撕裂症6.0%.(2)急诊内镜诊断明确的阳性率(95.6%)显著高于非急诊内镜(81.3%),P<0.01.(3)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患者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39.5%)明显高于未服用者(4.1%),P< 0.01;服用NSAIDs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52.6%)虽高于未服用者(3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服用NSAIDs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率较前有所增加,急诊内镜检查有助于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影响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及治疗情况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急性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为5.60%,且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死亡率高于无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P<0.05)。60岁以上发生率高于60岁以下,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患者发生率均高于无上述病史者,脑出血发生率高于脑梗阻,GCS评分3~10分发生率高于10~15分,有预防性抗凝治疗发生率高于无预防性抗凝治疗,有H2R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发生率高于无H2R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P<0.05);性别、家族史对该病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年龄60岁以上、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疾病类型为脑出血、GCS评分3~10分、长期预防性抗凝治疗、H2R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等因素均可提高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临床工作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892例重度烧伤患者,回顾分析其中53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53例患者中,经积极治疗,显效24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87%;休克患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休克患者(χ2=138.20,P<0.05),应激性溃疡出血与休克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χ2=62.82,P<0.05,r=0.65)。结论对于存在休克的重度烧伤患者需提高警惕,注意监测有无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早期行综合治疗,防治休克是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自发性脑干出血卒中单元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急性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47例,其中2004年2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24例脑干出血患者按已建立的卒中单元治疗模式治疗为观察组,与2001年2月~2003年4月23例脑干出血患者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病死率、合并症、出院2个月残障评价、GCS评分。【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日缩短10.1 d,病死率降低了35.14%,并发症降低了35.14%,致残率降低了27.17%,GCS评分提高4.49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卒中单元治疗模式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与急性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性.方法 对106例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患者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变量为应激性溃疡出血.将APACHEⅡ评分作为参数行单因素分析后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与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APACHEⅡ评分(P值<0.001,OR>1,95% CI=1.097~1.382)是独立的风险预测指标.结论 APACHEⅡ评分与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相关,且APACHEⅡ评分高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风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潮欣畅 《现代护理》1999,5(12):78-79
本文能动地46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急性卒中后应激必不足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病变直接或间接侵犯丘脑或脑干植物神经以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有关。在护理中,根据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特点,动态现情;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做到预见性护理;同时配合做好早期预防,合理使用止血剂,及时有效补充血容量;同时加强饮食管理和适时做好患者心理指导与实用性的安抚工作是防止再度出血配合治疗的重要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心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灶体积进行分型,将本组504例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大灶脑梗死2组,比较这2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按照症状体征演进过程进行分型,将本组215例大灶脑梗死患者分为非进展性大灶梗死和进展性大灶梗死2组,比较这2组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根据脑缺血灶的解剖部位将患者分4组:脑干、皮层各叶、基底节区及小脑,比较各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类型与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大灶脑梗死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76.74%)高于腔隙性脑梗死(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性大灶脑梗死的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87.72%)高于非进展性大灶脑梗死(7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病灶位于脑干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73.53%)高于缺血病灶位于大脑皮层各叶(48.99%)、基底节区(22.22%)及小脑(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心综合征与脑梗死类型和部位相关,脑心综合征提示脑梗死进展或累及脑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行溶栓治疗的老年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连用4周。比较两组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患者 ST-T 的改变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23.3%(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判定 ST-T 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6%和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比6.7%,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系统化护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1291例),给予207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常规护理;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护理组(1541例),针对664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制定并实施卒中后吞咽困难系统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3个月时,护理组吞咽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和对照组(P<0.05),吞咽困难评分下降幅度和显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卒中后吞咽困难,建立系统的护理机制,在临床中可行,并有助于吞咽困难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辅助3D-slicer导航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方法:高血压脑出 血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导航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导航组则采用神 经内镜辅助3D-slicer导航术式治疗。比较2组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术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所有患者按照GOS评分 分成预后良好组(GOS评分=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5分),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导航组手术 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NIHS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5),且导航组低于对照组(P<0.05);2 组的 ADL 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导航组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导航组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可得:年龄、入院时GCS评分、 继发脑室出血、肺部感染均与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 60岁、继发脑室出血、肺部感染均是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神经内镜辅助3D-slicer导航 术式、入院时GCS评分均是保护性因素(均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3D-slicer导航应用于高血压脑出 血手术中的效果明显,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年龄、继发脑室出血、肺部感染、入院时GCS评分以及治疗术 式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脑小血管病(SVD)与大血管病变所致腔隙性脑梗死(LI)的预后.方法 选择124例急性LI患者,均通过头颅MRI检查确诊,按其病因分为2组:大血管严重粥样斑块或(和)严重狭窄、闭塞者53例(大血管组)、SVD 71例(小血管组),对2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对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变化及治疗1年后2组脑梗死的复发率.结果 大血管组治疗前NIHSS评分显著高于小血管组(P<0.05),大血管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小血管组(P<0.05).治疗后小血管组脑梗死复发率较大血管组显著减少(49.3%比74.5%,P<0.05).结论 大血管病变所致L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SVD所致者严重,但功能恢复较SVD所致者好;治疗后SVD所致LI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率较大血管病变所致者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42例重症脑出血患者(GCS评分≤8分)随机分为采用留置胃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组和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对照组)组,观测患者营养状况、意识状态变化、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及肺部感染等.结果 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1周时均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术后12d时治疗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术后第6天应激性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留置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肠内营养泵输注治疗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5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收集同期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5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统计肠内营养支持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病变部位在下丘脑或脑干、有高血压、有糖尿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部位在下丘脑或脑干有高血压、有糖尿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低是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病变部位在下丘脑或脑干、有高血压、有糖尿病、GCS评分低是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2例分为老年组(n=200)和非老年组(n=222),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老年组中胃溃疡、胃癌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则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无腹痛率及伴随疾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胃溃疡和胃癌多见,同时伴有较多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预后指数(SPAN-100)对于行早期血管内治疗(EVT)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 性卒中(ALVOS)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行EVT的ALVOS患者,根据SPAN-100评分分为<100 组和≥100组,统计2组的性别、年龄、血压、基础疾病等基线资料,对比2组围手术期相关参数,分析影响 ALVOS患者EVT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128例ALVOS患者,其中<100组107例(83.59%),≥ 100组21例(16.41%)。≥100组女性比例、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房颤病史比例、高血压病史比例均高 于<100 组(P<0.05),≥100 组术前 Alberta 卒中项目早期 CT 评分(ASPECTS)显著低于<100 组(P< 0.05);2组术前血压、糖尿病比例、TOAST分型、病变血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 组发病到置鞘时间明显短于<100组(P<0.05),2组桥接治疗比例相当(P>0.05);在血管再通上,2组血管 再通时间、术前侧支循环状态、取栓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组TICI≥2b级的比例显 著低于<100组(P<0.05);≥100组的90 d mRS评分显著差于<100组(P<0.05),≥100组的90 d功能独 立比例显著低于<100 组(P<0.05),2 组 90 d 死亡率、出血转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收缩压、不良侧支循环、ASPECTS评分是影响ALVO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 因素(OR=1.035、1.726、1.538,P<0.05)。结论:SPAN-100并不能作为ALVOS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的风险 预测评估工具,但术前高收缩压、不良侧支循环、ASPECTS评分是影响ALVO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别在人院后第2天和干预后第7天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均高于50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2组SA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4.7%比81.5%,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缓解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继发尿失禁与多项临床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肖岩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421-421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半球卒中继发尿失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410例急性大脑半球卒中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对卒中类型、部位及患年龄、性别、血压、血糖、既往有无脑卒中病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继发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0.2%。老年组及高龄组尿失禁率分别为39.9%和50.0%,高于青年组21.1%(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既往有脑卒中病史尿失禁较多(P<0.01)。左侧大脑半球病变的尿失禁率(45.2%),高于右侧大脑半球(26.7%)(P<0.01)。脑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别。结论:急性脑卒中患尿失禁发生率较高,且左侧半球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既往有脑卒中是尿失禁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基底节区脑出血31例(其中19例破入脑室),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应激性溃疡13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2例,脑干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2例,小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7例,脑叶出血破入脑室并发应激性溃疡5例。死亡23例,死亡率38.3%。直接死于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脑疝者18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结论脑出血破入脑室者继发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丘脑、脑干部位出血,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吸烟对40岁以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男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入选确诊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的40岁以下男性260例,根据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n=192)和不吸烟组(n=68),皆排除合并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及糖尿病等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病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 两组平均年龄相近,均以单支病变为主,三支病变较少.吸烟组单支病变比例低于不吸烟组(50.5% vs.75.0%,P<0.001),而双支病变比例高于不吸烟组(29.2% vs.14.7%,P<0.05).吸烟组0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比例高于不吸烟组(13.0% vs.7.4%,7.3% vs.2.9%),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亚组中,两组均以左前降支病变为主,右冠状动脉次之,回旋支较少.吸烟组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高于不吸烟组(21.4% vs.10.3%,P<0.05),不吸烟组左前降支病变明显高于吸烟组(61.0%vs.24.5%,P<0.001).双支病变亚组中,包含右冠状动脉病变组合(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比例吸烟患者多见,和不吸烟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吸烟组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比例明显高于不吸烟组(12.5% vs.2.9%,P<0.05),且吸烟者大多数发生于右冠状动脉(共20例占83%).吸烟组Gensini积分亦高于不吸烟组(49.5 ±33.9 vs.39.3±26.4,P<0.05).结论 不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吸烟青年男性AMI患者病变程度重于不合并其他危险因素非吸烟AMI患者;与不吸烟患者比较,其右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及冠状动脉瘤样扩张病变尤其右冠状动脉动脉瘤样扩张病变均多见.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方向。方法 选择62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18例)、非感染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手术时间、术前血糖、气管开放时限、留置胃管、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等特征,分析其与肺部感染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气道开放时限高于非感染组(20.17±7.97vs10.36±4.92,P<0.05),GCS评分较非感染组明显降低(5.22±1.83vs7.61±2.52,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气道开放时限及GCS评分与肺部感染发生呈正相关(OR=0.741;OR=2.365,P<0.05);同时气道开放时限≥15 d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15 d者(64.7%vs26.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道开放时限、GCS评分是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肺部感染发生率随着气道开放时限的延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