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图像质量、检查耗时、血压与心率变化及焦虑[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情况。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检查前血压与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检查前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视频立体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有利于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心率与血压的控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8排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1例,对照组检查前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检查前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检查成功率和图像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检查成功率、图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不仅可提高患者检查成功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查图像优良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在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CTA检查情况、CTA检查图像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服务质量模型(SERVQUAL)各维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一次检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检查用时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SERVQUA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显著改善冠状动脉CTA检查情况,提升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SERVQUAL各维度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规范化心率准备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科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45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月同法选择422例患者为观察。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心率准备技术,而观察组患者使用规范化的心率准备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呼吸训练合格率、检查准备时间、检查时间、美托洛尔服药率、重复扫描率、前门控扫描率、图像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训练合格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2.5%;检查准备时间为(34.8±1.9)min,少于对照组的(46.3±3.7)min;检查时间为(8.2±1.6)min,短于对照组的(10.4±1.7)min;美托洛尔服药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55%;重复扫描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5.2%;前门控扫描率为50%,高于对照组的30%,且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前规范化心率准备技术的应用使各项环节质量指标明显改善,对提高患者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T血管造影(CTA)冠状动脉峰值采集中应用小剂量测试法与阈值触发法的效果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200例患者,96例采用小剂量测试法进行检查作为A组,104例采用阈值触发法检查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CTA成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及心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低于A组(P<0.05),升主动脉根部CT值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小剂量测试法与阈值触发法均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冠状动脉图像,但阈值触发法辐射量更低,且更易获取较高的CTA冠状动脉峰值。  相似文献   

6.
覃静  谯秀逢  杜芳 《妇幼护理》2023,3(6):1407-1409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方法在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应用对患者心率、心理状态。方法 选取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期间于我院行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 例。对照 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分析并且对比两组的心率、心理状态以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心率和心理状 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过程中开展整 体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率和心理状态,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群组管理模式在患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CT检查的9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护士患者一对一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士主导的群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CT检查耗时、一次性成功率、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CT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和检查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群组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CT检查质量,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0例行64排CT冠脉造影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0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行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心率波动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检查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评估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心率波动≥10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检查后SDS和SA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影响因素对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程度,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国梅 《妇幼护理》2024,4(1):145-14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脏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行心脏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7)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7)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心脏冠状动脉CTA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CT室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质量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我院CT室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质量及检查指标。结果观察组检查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一次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检查耗时短于对照组(P 0. 05),检查时心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CT室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促进检查质量改进,提高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在PET-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医院接受PET-CT检查的2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检查部位等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检查者检查时间、重检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候诊时间、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重检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合格率、检查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36%高于对照组86.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能够减少PET-CT检查中候诊及检查时间,降低重检率,增加图像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 根据患者检查时间顺序, 将2018年1~12月上海市长海医院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110例患者作为实施前, 将2019年1~12月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108例患者作为实施后。实施前行冠状动脉造影常规性护理, 实施后将FMEA法应用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通过识别失效模式, 纠正失控因子, 从而实现对CT冠状动脉造影风险控制。比较两组危机值、并发症发生率、检查依从率、图像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失效模式(共5个)危机值低于实施前, 实施后图像合格率及检查依从率高于实施前, 而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幽闭恐惧症、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及文书书写错误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工作能力、检查效果、沟通关爱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MEA模式能有效降低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失效模式项目危机值, 提高CT图像检测效果, 降低相关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检查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冠脉CT血管造影(CTA)失败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二次检查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行冠脉CTA检查的7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脉CTA成功与否分为对照组(冠脉CTA成功)50例及观察组(冠脉CTA失败)20例,对导致冠脉CTA失败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探讨二次检查护理干预策略。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时间、病变程度、病变部位、症状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率、呼吸、造影剂推注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心率、呼吸为导致冠脉CTA失败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心率、呼吸为导致冠脉CTA失败的独立风险因素,给予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呼吸训练、控制心率药物将有助于冠脉CTA二次检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28例患者的69条冠状动脉桥血管接受16层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桥血管成像进行影像质量评估,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评估患者心率、心率波动幅度、呼吸运动以及不同CT扫描机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其中10位患者26条桥血管的CT血管成像结果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呼吸运动伪影与冠状动脉桥血管成像质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8。64层CT扫描机的影像质量高于16层CT扫描机的影像质量。以CAG结果为参考标准,MSCT冠脉成像诊断桥血管及吻合口狭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5.7%和92.3%。结论MSCT可以提供可靠的冠状动脉桥血管影像以及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Flash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Flash Spiral模式)心脏与头颈血管一站式联合成像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法 选择246例连续性患者,分为3组,每组82例:A组采用Flash Spiral模式行心脏与头颈血管联合扫描;B组采用Flash Spiral模式心脏成像;C组采用双能量扫描模式行头颈部CTA。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CT值及CNR,测量颈总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起始部、大脑中动脉M1段、椎动脉V4段CT值及图像噪声,评价图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A组与B组冠状动脉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头颈部血管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颈部ED显著低于C组(t=24.215,P<0.01)。结论 大螺距双源CT Flash Spiral模式心脏与头颈部血管一站式联合扫描图像质量好,成功率高,对比剂用量少,辐射剂量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宽体探测器CT进行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接受心脑血管CTA扫描患者的图像,根据扫描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n=32)注射1次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扫描后立即行头颈部CTA扫描;B组(n=41)注射2次对比剂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扫描。对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比较其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结果 A组和B组CTA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且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中,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冠状动脉CTA的噪声和CNR、头颈部CTA的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1.00±6.69)ml和(105.41±14.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2组CT容积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时,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且能明显降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Revolution CT胰腺轴位灌注"一站式"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接受Revolution CT上腹部轴位CT灌注(CTP)扫描的患者13例(CTP组),测量胰腺的CTP参数,提取最佳时期CTA及3期增强图像,并记录整个灌注期的辐射剂量。收集同期行全腹3期增强及CTA扫描者18例(对照组),采用螺旋扫描模式。2组患者胰腺均无病变。评价2名观察者测得各CTP参数和对胰十二指肠上动脉(SPDA)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比较2组SPDA图像的主观评分和CTA图像SPDA以及3期增强图像胰腺的CT值、图像噪声、CNR和SNR。结果 2名观察者测得CTP参数一致性良好(ICC均>0.75)。灌注期有效辐射剂量为(24.52±0.01)mSv。2名观察者对2组CTA图像SPDA的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629、0.769),2组评分中位数均为5分;CTP组SPDA的CT值、CNR、S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CTP组静脉期、平衡期的胰腺CT值、CNR、SNR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Revolution CT胰腺轴位灌注"一站式"成像,在获得稳定的胰腺CTP定量数据的同时,可提取图像质量相仿甚至更佳的胰腺3期强化图像,并可获得更优质的胰周CTA图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及成像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在图像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366例.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技术及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366名受检者.冠状动脉显示成功率96.7%,优良率82.2%,心率及心率波动与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呈负相关(r=0.905).当心率相对较高时,使用SSB扫描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要优于SSEG扫描.结论 合理选择CT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家属陪同下进行模拟场景呼吸训练对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时患者呼吸配合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检查配合度、检查效率及图像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于西安大兴医院心脏内科拟行CCTA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90例。A组:检查前1 d至医院准备室,在家属全程陪同下于模拟场景中进行呼吸训练;B组:检查当天在无家属陪同的情况下,于模拟场景中进行呼吸训练;C组:检查当天接受常规呼吸训练。比较3组患者呼吸训练前及正式检查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情况,以及正式检查时的呼吸配合达标率、心率稳定度和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结果 A组及B组患者CCTA检查呼吸配合达标率均为100%,C组为91.1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6,P=0.004)。正式检查前,A组患者SAS评分低于B组与C组(P<0.05);且A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心率波动最小[(1.81±6.99)次/min],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优良率最高(97.78%);均优于B、C组(P<0.05)。结论 检查前1 d在家属陪同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