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瞻性应用斜冠状位MRI对临床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病例分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74例临床诊断不明确急性ACL损伤病例,分别进行MRI和关节镜检查,每位受检者按两种MRI扫描方式进行扫描.第一组:常规矢状面T1WI、T2WI、脂肪抑制FSE双回波矢状面、冠状面序列;第二组:在第一组常规扫描序列的基础上,再在矢状位上按ACL走行斜冠状位序列扫描,分别判断ACL是否损伤并进行损伤的分级,将MRI检查结果与关节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关节镜共发现44例非稳定型损伤、25例稳定型损伤,第一组和第二组MRI扫描方式分别发现非稳定型损伤36例、43例,稳定性损伤16例、23例,两种方法对ACL非稳定型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1.8%、97.7%,86.7%、93.3%,83.8%、95.9%,对ACL稳定型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4%、92%,79.6%、97.9%,74.3%、95.9%.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46和4.20,均P<0.05).对于临床诊断不明确急性ACL损伤病例前瞻性的应用MRI斜冠状位检查分级诊断可以减少16.2%(12/74)不必要的关节镜检查.结论 对临床诊断不明确的急性ACL损伤病例前瞻性的应用斜冠状位MRI检查,能清晰显示ACL损伤,提高分级诊断的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关节镜检查,有利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跟腱断裂病例的MRI表现,探讨MRI对跟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手术证实的跟腱断裂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跟腱断裂病灶分别位于跟腱部5例,跟腱跟骨结合部2例,跟腱肌肉结合部1例。病灶信号表现为跟腱内局灶性条片状T1加权像(WI)稍高、T2WI高信号,抑脂序列显示更为清晰的高信号,断端肌腱挛缩呈团状,周围可见出血、水肿。7例跟腱完全断裂予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跟腱不完全性撕裂行膝屈曲、踝屈120&#176;长腿石膏固定4~6周,早期功能锻炼,恢复良好。结论 MRI能够清晰显示撕裂跟腱断端的形态及肌腱周围软组织的挫伤、出血,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心肌的二维应变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41例正常人,分别记录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的左室短轴图像和心尖四腔心、二腔心及左室长轴切面的二维灰阶图像。应用GEPAC软件测量左室各室壁节段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及纵向应变。结果: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节段峰值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及纵向应变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能较好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室壁运动异常,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提供无创性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囊肿硬化剂治疗12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1 对象 本组12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38~76yr,平均51yr。肝囊肿单发7例,多发5例,囊肿直径最小5.4em,最大12cm。临床症状:右上腹疼痛6例,右上腹不适4例,无症状2例,12例均经CT平扫及增强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5.
软组织肉瘤临床少见 ,我院近几年收治 3例 ,资料完整 ,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 ,2 0岁 ,左锁骨区疼痛 1年 ,发现包块 4月就诊。X线片示左锁骨陈旧性骨折 ,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包块消失 ,后又增大。诊断为左锁骨后血肿。查体 :左锁骨后区内一 7cm× 6cm× 5cm大小的圆形包块 ,明显突出于皮肤 ,皮肤颜色无改变 ,质软 ,呈囊性 ,压痛 ,无活动 ,听诊未及血管杂音 ,左肩关节活动稍受限 ,上举时感疼痛 ,门诊以“左锁骨后血肿”收入院。B超检查 :左锁骨上一 4cm× 4cm大小的囊性包块。X线片示左锁骨陈旧性骨折。经左…  相似文献   
6.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均为少见的肾脏肿瘤,分别占肾细胞肿瘤的3%~7%和6%~11%[1].虽然两者生物学行为不同,由于其起源相同、形态学表现有重叠,导致影像学表现亦有所交叉.本文报告肾嗜酸细胞腺瘤、嫌色细胞癌各1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两种少见肿瘤的影像学认识.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7岁。右上腹部隐痛半年,加重2个月。查体肝区叩击痛。CT检查:平扫见脾上极近脊柱侧一5cm×4cm×7cm大小的略低密度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欠均匀,CT值50HU左右,边界欠清;肝实质内多处结节状低密度灶,均小于1cm,CT值35HU左右...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的显示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305例患者行肝动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准直宽度0.625mm、螺距0.984,标准重建。成像方法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以Michels分型观察肝动脉的解剖与变异类型。结果:305例患者中,肝脏肿瘤190例,其他115例。Michels分型Ⅰ型255例,Ⅱ型30例,Ⅲ型19例,Ⅴ型1例。其中50例肝脏肿瘤患者的DSA表现与CTA对照,肝动脉解剖及变异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能够准确的显示肝动脉解剖及变异,并能明确肿瘤血管异位侧支来源,对临床手术、介入治疗及肝脏移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内斑块的能力及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00例患者的影像、临床资料分析对照.结果 CT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共发现软斑块148个,钙化斑块256个,混合斑块96个,以左前降支(LAD)近段(35.2%)、左冠状动脉(LMA)主干(17.4%)、LAD中段(10.6%)、右冠状动脉(RCA)近段(8.4%)、RCA中段(7.6%)、左旋支(LMX)近段(6.6%)斑块常见,伴相应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斑块位置及狭窄程度的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一致性好,软斑块致血管腔狭窄诊断准确性较钙化斑块的高.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内斑块准确性高,尤其对近段血管准确率达95%以上,对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及时诊断冠心病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umbar posterior marginal cartilaginousnode,LPMN)曾有报道[1,2],本文仅总结发生在腰椎后下缘的软骨结节38例,重点探讨其X线、CT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